第158章
说完他又补了一句:“因为布眼瞎。”
段宁难得被他逗乐了, 收回视线, 脸上笑意不变,问道:“若我此行回不来呢?”
吕布手上一顿,转过身来,怒视段宁:“若段君身死,我便投那曹贼去,将她帐下搅和个天翻地覆,让段君泉下不得安宁!”
吕布松了缰绳,战马终于得了自由,自己跑回馬廄躲起来,段宁看着吕布大喘着气,点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吕布没了马作掩护,不得不直面段宁,拧着眉,沉默半响道:“我率军去吧,段君留下,大军一路打过去……”
段宁摆了摆手,没再多言,离开了马场。
蔡琰将父亲带来的“母女”分开来,终于逼问出了两人的真实身份。
果然,她们跟本不是杨家人,而是董卓的家人。
女孩是董卓的孙女白,其父是董卓的长子,因病早逝后只得这一女,因此董卓格外宠爱,特意将她从居住的郿县迁来身边,
那女人也不是董白的母亲,而是长期服侍董白的侍女。
从侍女口中,她们得到了董卓遇刺的具体消息。
原来刺客是董卓帐下谋士李儒的姬妾,行刺成功后,郡守府有董氏的忠仆跑到董府通风报信,她们二人才得以在李儒赶到之前,换了装扮逃出弘农。
“李儒呢?”蔡琰敲着手里的长鞭,靠在牢房的木柱上,问道。
“不,不知道,我们逃出来后,就没有消息了。”侍女被吓得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她知道的交代了个干净。
蔡琰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段宁,将情报连夜审出来后,说服段宁带着女孩一起出发。
“以少胜多只能用奇策,段君既然非去不可,那便带上她吧。”
当天夜里,段宁选出三千飞鹰锐勇,以营长吕布为副将,亲率骑兵,连夜向西,绕行临晋县过华阴,直奔长安,增援曹班。
也许是困兽犹斗,也许上头没了发号施令的人,董卓的余部竟然前所未有的团结,华阴的守军加入后,他们的军队更是迅速壮大至六万人,负责守郑县的王虎很快抵挡不住,退回渭桥。
长安城内所有人都投入到城防的准备工作中,就连天子也不例外。
刘辩被分到了一柄生锈的青铜剑,曹班给了他一小块磨石,他这两天就拿着磨石在剑刃上蹭。
剑刃已经被他磨平了不少,刘辩伸手摸了摸,光滑平整,成就感满满。
有文臣见了后大惊,不敢去找曹班,只能去到贾诩那儿跺脚:“那不是前几天从城里搜出来的霸王宝剑吗?怎么能如此糟蹋!?”
贾诩自从和曹班碰头后,又恢复了007的工作模式,好不容易淡下去的黑眼圈又爬了上来,恹恹道:“搜出来了五百把,都写着霸王宝剑,何大人要留一把收藏吗?我可以去和曹使君说。”
这时,骊山方向再次传来钟声,文臣天天听,从一开始的胆寒,到如今已经麻木了。
钟声一响,临时搭建的尚书台内,每个人都加快了脚步,果然,很快又有浑身血污的军士冲进来找贾诩,文臣连忙让开到一边,听见对方向贾诩汇报军情。
还好这次带来的是好消息,从安定郡赶来支援的王将军成功击退了由牛辅发起的第一波进攻。
“李傕率军退回了高陵,最迟一日之后,他们就会发动第二次进攻。”
文臣听不下去了,看着贾诩越来越凝重的表情,摇头退了出去。
天色已晚,整座院子却不能停息下来,而火光最亮的那处院落,便是此间主人所在。
安排贾尚书隐姓埋名跟在董卓身边,又暗度陈仓将皇帝带到长安,做出这一切的人,究竟是何等逆天胆魄?
如今长安一个天子,洛阳一个朝廷,听说袁氏的袁绍又要在冀州拥立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为帝。
这天下,未来还会是汉室的吗?
文臣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今夜他也不得息了。
作为为数不多跟随贾诩来到长安的文臣,他很快转变了心态,主动融入到这场未知的变局中。
只是那位曹使君下令死守长安城,有些令他不解,他不是那等顽固不化之人,树挪死人挪活,既然花了那么大精力布局,好不容易天子到手,去哪里不是一样?
守着这座旧城,她有多少底气呢?
到了丑时,震天响的钟声从东方传来,刺激着长安城内每个人的神经。
曹班捏了捏眉心,撑在木案边,长案上的舆图,从洛阳到郑县一路都画满了的标记,她哑着嗓子问道:“陇西的部曲到哪里了?”
符柯回道:“已经上了渭水,两日内抵达。”
“她那边呢?”
符柯沉声道:“最快七日,先锋军可以抵达。”
所以当务之急,是在没有陇县增援的情况下撑过两日。
“把投石车拉出城,交给王虎,命皇甫嵩从灞水过江,绕道骊山袭高陵。”
“撑过这两日,援军抵达后,全军回防。”
-------------------------------------
董卓的弟弟董旻是最后一个得到消息,赶到董府的人。
他来迟了,牛辅告诉他,李儒背叛相国,不仅派人刺杀董卓,还血洗董府,不分男女,连刚出生的婴儿都没有放过。
董旻跪在地上痛哭到失声,很久之后,才哽着脖子,青筋暴起,咬牙切齿问道:“李儒呢?我要杀了他!”
牛辅和李傕二人对视一眼,牛辅走上前,叹了口气,拍拍董旻的肩膀道:“我们赶到的时候,他已经畏罪自裁了……”
董旻因为极度悲愤,故而没有注意到牛辅的异样。
事实上,牛、李二人赶到时,李儒以牛辅的妻子董氏为要挟,勒令他们退兵,李傕还有些犹豫,牛辅却说服了李傕,坚持带兵硬闯,李儒走投无路,下令杀人,而后想乘车逃跑,为牛辅手下士兵所杀。
董卓死后,董旻收拾了兄长的尸首,想回族中旧居郿县,郿县在长安以西,这和牛、李二人去长安的计划不谋而合,因此三人重新收拢董卓的部将,离开了弘农县。
大军一直行进到潼关都一路畅通,却在郑县遭到了意料之外的抵抗。
按理说,长安方向有士邑在,他作为董卓的心腹,既然能顺利抵达长安,郑县必然是打通的。
郑县不通,唯一的解释便是长安方向出了问题。
士邑叛了。
董旻扶灵西行,根本听不得背叛两个字,亲自率领先锋冲阵,郑县四周无险可守,经历战乱后,又没能休养生息,很快抵挡不住撤军了。
他们观察守军的撤退方向,果然,是长安派来的驻军。
于是三人合力,一路往西,董旻也因为愤怒,改变了回郿县的主意。
从目前为止的战况来看,长安的守备力量恐怕不足一万,连虚张声势的投石车都被搬了出来,显然是在拖延时间。
可问题是,他们拖延时间,是在等什么呢?
东面的段、曹联军?
袁氏走狗与宦官后人罢了,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守着弘农县这么多天都不敢打,还敢派兵来援吗?
或者是南面的刘焉?
这倒是有可能,士邑手里有天子,刘焉毕竟是宗亲。
可从益州支援长安,需要过两道坎——汉中贼帅张鲁与太一山。
刘焉的军队短时间内恐怕也无法支援长安。
长安已是囊中之物了。
下定决心的三人,在立夏的前一夜,向渭桥发起猛烈的进攻。
投石车装着火流星划破黑夜,渭水河两岸成为一片火海,热浪裹着水汽席卷而来,河中汹涌着的,不知是水是血,翻腾起来的,不知是泥沙还是士兵的尸体。
哀嚎声从渭桥一路传入长安城,曹班卷着衣袖,在火光下,向城内临时招募的工匠示范如何装配这种经她改造后,固定配重,机械扣发的投石车。
渭水方向不断传来震耳欲聋的炸响声,这些投石车射程极远,裹着火油的石炮砸下去,地面都跟着震颤。
长安城的百姓多是刚刚搬回来的,曹使君来到这里后,几乎每日城内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崭新的房子,干净的街道,整齐的肆舍。
长安城是他们的家,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看到一丝希望,他们就不会舍弃自己的家园。
曹使君令他们看到了希望。
又是一声惊雷起,声音不是从渭水传来,而是来自远处的天空。
厚厚的云层遮挡住星光,紫色的游龙一闪而过,紧接着,天空降下无数霹雳。
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所有人为之一怔,曹班在雨中大声道:“大雨涨水,这是上天帮助我们!”
“继续——!!!”
她挥起手中的铁锤,狠狠砸下去。
第147章
接连不断的降雨使得渭水水位暴涨,浑浊的河水卷着无数泥沙从上游倾泻而下,吞噬着水岸边的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