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他当然会接!
  即使他知道袁绍将曹班的兵交给他,还让他和曹班一路行军是为了监视曹班又如何?
  吃过一次亏的辛评如果还相信什么真心,他就是傻子!
  因此当他们在沇水遭遇了郭汜手下杨密的军队时, 辛评没有草率地立刻冲锋上阵。
  他和曹班共率五千步卒为先锋,这五千人基本都是曹班从泰山郡带来,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披挂同样的武器装备,与那些新招募的饥兵不同,各个精神饱满,步伐矫健。
  而最令辛评感到震撼的,是这些职业军人每日行军有三餐补给!
  看似简单的后勤保障,可不单单是粮草充沛就能做到的,这么多人,如何保障行军轻便的同时,能够稳定供给餐食?用餐时间怎么安排?行军在外,如何保障每日餐食的质量和份量?
  这些非有强大稳固的后勤保障体系不能做到,而要想建立这样完备的体系,绝不是一次两次的战争经验就能积累下来的!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军队里,也有女人。
  数量还不少。
  曹班是女人这个消息,辛评一直是当流言的,而且是比联军中某位郡守的手下军士饮酒后跳入江中冻死还要离谱的流言。
  但流言越传越多,越传越真。
  纵观讨董诸军,只有段宁这个女君的军中能见到女人,如今在曹班的军队里也有女人,曹班的真实性别不得不让他有些怀疑。
  他们从怀县出发后,在第二日傍晚抵达沇水,在水边扎营补给,到了深夜,将士们都睡下了,营地里只能听见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各种帐篷里此起彼伏的鼾声。
  行军所扎的帐篷是幄帐,由轻便的杉木帐杆支撑起麻织的帐布,帐内没有立柱,整个幄帐只能勉强避风,虽然天气回暖,但太阳出来之前,外面的温度还是很低的。
  此处离小平津已经很近了,如果南下直接渡江,就能直接和徐荣的军队撞上。
  营地不敢生火,辛评独自睡一个帐篷,即使地面上铺了两张厚重的兽皮保暖,但他还是睡不习惯,再加上精神紧绷,出发后的这两天,他基本没睡过整觉。
  他认为是地上寒气入体的缘故,想去和曹班商量,明日稍微晚几个时辰开拔,让士兵打一张木榻,他们先锋军也有马车,行军时木榻就让马车拉着,也误不了什么事。
  医书里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人要依时而息,才能养精蓄锐,应对白日的事情,平时如此,行军打仗更是如此,他在地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起身,想立刻就去找曹班商量。
  辛评夜间视力不好,他裹着兽皮毯子,水边寒风呼啸,他嘴唇冻得发抖,跺着脚,摸黑在营地里转了好几圈,最后才被守夜的士兵领着,找到了曹班的营帐。
  一靠近营帐,辛评就听见里面传来震天的鼾声,辛评想象不出曹班那张干净清秀的脸,打出这样雷动鼻鼾的样子。
  一名士兵入内通传,没过一会,曹班披着外袍走出来,眼角挂着因为困意而泛起的泪珠,眼神却已经是一片清明。
  “可是有敌情?”曹班看了看天色,有看了看守在她营帐外面的士兵,士兵摇了摇头。
  “没有敌情,我来是……”辛评第一次见曹班披着头发的样子,黑暗里他看不清曹班的面孔,却莫名有些不敢抬头直视对方。
  轰隆隆——
  一声如炸雷一般的巨响,从曹班身后的营帐里传出来,辛评被硬生生吓得一个激灵,半天才反应过来是鼾声。
  等等,曹班就在这里,那帐篷里的是谁?
  他突然想起了那些传言,一个哆嗦,看了看身形挺拔的曹班,又看了看有些瘦削的自己,裹紧了毯子,往后退了两步,和曹班拉开一段距离。
  曹班也被鼾声吓了一跳,随即轻笑道:“是我的副官,她今日累了,两人睡一起,暖和些。”
  大军从陈留郡出发后在河内郡的怀县只停留了五天,符柯利用这五天的时间调度情报部,与身在洛阳的贾诩传递消息,累得够呛。
  袁绍在三天前终于收到了豫州刺史孔伷被刺身亡的消息,他还来不及震惊,就听说袁术要派孙坚出兵颍川,好让坐实他豫州刺史的身份,袁绍匆忙间,只能推豫州从事李延为豫州刺史,让他与孙坚抗衡。
  没有了援兵的袁绍进退两难,打,兵不够,必输无疑,不打,大军已经开拔了,要是撤军,被人嘲笑不说,董卓说不定会直接派兵来追他。
  最后是谋士逢纪给他出主意。
  弘农王死了,不管是谁都好,我们就先从宗亲里面挑一个拥立,名和实,我们怎么也要占一个吧!
  “那,这董卓,我们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袁绍手下的将领颜良问道。
  袁绍难得果断一次:“打!古往今来,不战而退者必为人所耻!这是我们立身扬名之战,是为公道大义,为天下黎民,岂有退路可言?”
  “依原计不变,过沇水,从小平津渡河,就让曹班和辛评为先锋!”
  袁绍没有将孔伷身亡的消息告诉辛评和曹班,只说他的军队就在路上了,他们会在小平津会师。
  过了沇水,只需要不到两日,先锋就可以抵达小平津,曹班在白日告诉辛评,董卓得知袁绍拥刘虞为帝,怒于袁绍的不自量力,将朝政交于王允和士邑两位尚书后,亲自领兵出城,屯兵河南,一旦袁绍大军渡江,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血战。
  辛评既紧张又兴奋,可这两天他们几乎是沿着河水走,都没看见豫州方面的援兵,他内心便有了再拖一拖的想法,人多力量大嘛,于是他将自己想打一张木榻的主意告诉了曹班。
  曹班还以为自己睡迷糊听错了,辛评虽然是来监视自己的,但大家讨董的目的是一致的,只要他不误事,曹班暂时不会动他。
  打一张床这种事听起来离谱,但这两天观察辛评言行,又觉得没那么意外。
  不过马车是用来拉军需物资的,不可能腾一辆出来给这位少爷拉床,曹班想了想,眼睛都不眨道:“我这张营帐睡得还算安稳,鉴之的营帐可能正对着河水,风水上说,山南水北为阳,我们行军打战如遇大阳那便是大凶,不如我们换一换?”
  果然,辛评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立刻点头,而后又有些犹豫道:“何必调换呢,这大凶的帐篷怎么好让君实来睡,不如就换给士兵去……”
  曹班看了看夜色,摇头打断他:“我专克阳人。”
  辛评于是和曹班换了帐篷,两个都是主帐,布局上都是一样的,换换倒没什么,可是辛评发现,他换了帐篷,还是睡不着。
  他不好意思再把曹班叫起来,只能自己出了帐篷,想到水边走一走。
  平静无波的水面就在这时突然泛起涟漪,风声也变得怪异起来,隐约有号角声从营帐前方的黑暗中传来。
  “敌袭!敌袭!出帐,列阵!”
  他都没有反应过来,只听见巡逻的士兵高呼“敌袭”,霎时间,同样的号角声在整个营地响起,林中惊起飞鸟,营地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昼,如沉睡的猛兽睁开眼,从清醒后锁定猎物,再到追捕猎物,只需几息时间。
  不需要主将调度,各队队长迅速在营地前清点人数,士兵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列阵出营。
  辛评在听见有敌袭的时候便慌了神,再听见偷袭的军队正是董卓手下的西凉兵,恐惧的情绪不受控制地蔓延上来。
  慌乱之间他也不知如何安放自己,便想到去找曹班,但曹班的营帐不知何时已经空了,整个营地的帐篷是曹班的副将带人布置的,他也不知道曹班现在会在哪儿,只能往人多的地方走。
  五千人的军队在短时间内集结完毕,营地前响起整齐的口号声,辛评晕头转向的,不知怎么走到了停放马车和辎重的地方,辎重兵牵着马车,没注意到旁边有人,转弯时车架撞到了辛评,辛评没有站稳,一头扎进了一团热乎柔软,又带着臭气的东西上。
  意识到是什么之后,他连忙站起来,用袖子抹脸,可是越抹身上越邋遢,他不敢再去见人,好在他的副将这时找到了他,拉着他去河边清洗。
  出乎意料的是,当他清洗完毕后,这场意外的遭遇战已经结束了。
  原来他们遇到的,是郭汜手下一名叫李密的将领所率领的一支不到一千人的军队。
  他们从俘虏那里得知,由于袁绍迟迟不出兵,郭汜憋不住了,就和董卓提出,渡河探探路,将战线尽量往北延一点。
  他们出现在沇水河边也不是为了偷袭,而是为了补给,没想到探路的哨骑被步卒发现了踪迹,毫无准备的李密军反而被他们杀了个措手不及。
  “受伤四十二人,两人伤情较重,简单处理后需要立刻送回怀县,暂无死亡报告,此战歼敌三百五十人,俘虏八百二十人,其余人随李密逃跑,渡河去了对岸。”
  听完战报的辛评暗暗心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