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吕布一向是最不愿意屈居人下的,他这般话,不论吕布是不是认可段宁,都可以将他激怒。
  这可是刺史府,只要吕布闹起来,他就有办法给他关起来,这样也省得自己惦记借钱财的事情。
  他自以为自己声音很小,不至于让旁边那个比吕布还要高出一头的马将军听见,可谁知他话音刚落,吕布和马腾都齐唰唰地看向他,他当下就有些腿软,可看到吕布的拳头已经举起来了,他又硬生生忍住了。
  谁知,就在他以为自己计谋得逞的时候,房间里面,传来剧烈的争吵声,廊外刺史府的护卫们立刻各归各位,马腾和吕布听见段宁的声音,也肃穆以待。
  很快,须发花白的段公段颎先大步跨出来,段公的护卫率先跟上,马腾和吕布没有动,段宁随后出来,马腾赶紧跟上,再然后才是一对刺史府的护卫护送。
  段宁追上前面的段颎,段颎眉头紧锁,面色涨红,显然是在生气,一行人浩浩荡荡,刺史府护卫大气不敢出,生怕被性格暴躁的段公盯上,像上次某位倒霉的护卫一样,因为衣冠不整被段颎当场批驳后,让刺史逐了出去。
  段颎一直走到门口,身后的刺史府护卫刚想松口气,就见段公脚步一顿,对着守门的侍卫上下打量一番。
  守门的侍卫脸色瞬间煞白,只听段颎冷笑道:“看门犬的装备,都比前线的士兵要好。”
  侍卫当即吓得松了手,手中的长戟掉在地上,戟头磕在石砖地上,发出沉闷的金属碰撞声。
  后面的护卫首领给这侍卫猛使眼色,侍卫误会了首领的意思,犹豫地想去捡,才一伸手,就被段颎狠狠一脚踩住,侍卫发出痛苦地哀嚎声,但是现场无人敢言。
  如今并州人都知道,皇甫规靠不住,要想赶走羌胡,还是要靠段氏,段公和段宁在并州的声望,甚至超过了刺史。
  “软骨头。”段颎一喷鼻息,不屑地嗤道。
  直到回到城外的营帐,段颎才终于松懈下来,将厚重的外袍换下,对段宁道:“如此下去,并州必乱。”
  前线作战的士兵无法得到质量合格的铁器,于此同时,边郡和羌胡的铁马走私又屡禁不绝,段颎此次就是要和刺史提议,采取强硬的手段管理边境走私的问题。
  “他不会管的。”段宁道:“如今铁器的管理和营造都在郡国,如果不是刺史有意,边郡的铁器走私绝不会有如此大的规模。”
  “凉州之前就是如此,并州看来也是一样。”
  段颎恶狠狠道:“这些贪官污吏,杀一百次都不够解恨的。”
  段宁冷冷道:“祖父,铁官必须是自己人。”
  段颎知道自己孙女从前在凉州的“战绩”,但是并州不比凉州,段颎在这里没有亲族人脉帮衬,段宁在这里也没有田庄,铁官不是他们想换就能换的。
  “这种时候,还是要相信长辈。”见段宁面露杀气,段颎突然笑着,拍了拍段宁的背。
  -------------------------------------
  “没问题吗?需不需要帮忙?”
  得知姐姐那边的情况,曹班道。
  吴声和贾诩他们已经顺利抵达交州了,虽然布局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如果有必要,他们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用南方的资源,支援北面。
  “确实需要,不过不是直接运武器。”段宁道,“这次必须斩草除根才行。”
  姐姐这样一说,曹班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两人心有灵犀,很快将计划定了下来。
  “哈哈哈哈!所以你居然没认出对方是女生?”经年未见,姐姐的性格真是越发豪爽了,曹班有些后悔和姐姐说蔡琰的事情。
  曹班叹气:“其实有点第六感,只是她确实伪装得很好,估计也是经常做男装出游的,有一套成熟的诀窍了。”
  “那怎么说,你真要娶她?”
  “怎么可能,我已经书信丁夫人和曹嵩了,我现在对外就说订了娃娃亲。”
  “能行吗?曹嵩靠不住,不会露馅吧。”
  “放心,我不会长居洛阳。”
  第69章
  段铭的心情这两天经历巨大的起伏。
  妹妹段宁书信告诉了他并州铁官贪墨一事, 他不够资格参加朝会,因此写了一封奏议,表达对边郡铁制的不满。
  没想到皇帝对他的奏议大为认可,亲自下旨,换掉了并州的铁官不说,还将他调到了大司农下属铁市官。
  皇帝这边的想法很简单, 如今盐铁归郡国管理,铁市官已经是个空架子了,但是既然年轻郎官有想法,就应该给他机会不是?
  当然皇帝自己也是存了小心思的, 他能接触到的官员基本官场浸淫多年的老油子, 虽然人人口呼万岁, 但是真正重视他想法的能有几人呢?
  这种无实权的位置,他点了就点了,想必就算太傅也不能说什么。
  而被他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他就有借口多多召见,以此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
  皇帝的小算盘是打得啪啪响,但是他没想到, 这些人就连一个小小的铁市官,都不肯顺了他的意。
  对于段铭来说,这* 样的机会简直千载难逢, 不说别的,能够面见皇帝, 表达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就是多少同龄人根本不敢想象的啊!
  但是很快, 段铭也高兴不起来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人生的第一份弹劾,居然来自他的好友,同期任郎官,现就职于三公曹的卫召!
  “他就是嫉妒!嫉妒我走得比他快些!”段铭气愤地对自己的妻子道。
  妻子史砚奇道:“可是听你从前的描述,卫郎君不像是那样的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段铭狠狠道,“从前在尚书台,公务繁忙还不觉得,如今方知官场无友谊!”
  “……他弹劾你什么?”
  段铭声音带着愤懑:“他说我年纪轻,当不起这么重要的职务。”
  “他后来有同你解释吗?”
  “没有。”他突然泄了气,“我找了他几次都不肯见我,想来是有些心虚吧。”
  两人沉默相对,史砚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他知道丈夫在为这段突然破裂的友情而伤心,但是她不在其中,也理不清其中关节,只能安慰丈夫:“如今边郡战乱频频,这铁市官有名无实,也不一定就是个轻松差事,你骤然被县官点起来,所有人都会盯着,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差事,务必事事小心。”
  如果只是卫召小小一郎官的弹劾,那么皇帝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但是当大司农,新铁官的直属上级也抗议时,皇帝就要闹了。
  小皇帝闹的方式很直接,他找到了待他如亲子的宦官,中常侍赵忠哭诉。
  赵忠用手擦干小皇帝的眼泪和鼻涕,道:“哎,可怜见的哟。”
  小皇帝抽噎道:“他们,为什么都反对朕。”
  赵忠道:“并不是人人都和宦官一样,住在宫里,依仗陛下生活的。”
  “那怎样才能让他们必须依仗朕生活呢?”
  赵忠道:“清流举孝廉,通过察举来到陛下身边,但是他们却称呼举荐他们的郡国太守、察举他们的太常大人为老师,士兵们应招入军营,替陛下扫清羌胡,但是他们却只认得军中将领,而不知有君恩庇佑才能得胜凯旋,所以文臣不是陛下的文臣,武将不是陛下的武将啊。”
  小皇帝一听,有种朕的江山要完的既视感,更加想哭了:“……是哪里错了呢?”
  赵忠一边给小皇帝按腿,一边道:“必然是选人的方式错了,奴婢是宦官,不懂朝事,但是光是听闻也知道,常常有人在朝会上,给陛下谏言,要求更改选人用人的方法,陛下想必也有采取的,但是改变之后选上来的人,有几人是陛下见过的呢?”
  小皇帝越听越认真,见见收了鼻涕眼泪,催促道:“阿母快说!”
  赵忠笑道:“陛下这话我们私下说就好,要是让外面的人听到了,奴婢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小皇帝笑着做了个捂嘴的姿势。
  赵忠道:“我有一计,陛下前几日不是说宫中无趣,想要出去玩吗?”
  皇帝的眼睛瞬间亮了。
  “哎,陛下天子之躯当然是不能亲自去外面腌臜之地的,”皇帝刚露出失望的表情,赵忠又道,“但是我有一计,既能让选上来的臣子都听陛下一个人的,也能让陛下在宫中,就能体验到在外面一样的乐趣。”
  -------------------------------------
  曹嵩本身对铁市官的人选并不在意,皇帝亲召点了段铭,按理来说,他只需要俯首赞叹陛下圣明就好,毕竟铁官一不是实职,二也不是他的人。
  没错,他自认为在朝廷中,属于独立于清流和宦官的中立派,虽然很多人因为曹腾的关系,认为他属于宦党。
  上一任的铁市官是清流一派,在他手下活儿干得不多,倒是时不时给自己这个直属上级上眼药,他为了名声,不但不能“开除”他,还得虚心接受下属的批评教育,相当憋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