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第438章 三国梦飞将在32
使君认识小女文姬?
蔡邕博学多闻、文采斐然、学贯古今, 为人果敢正义,曾向汉灵帝密言七事,以期吏治清明, 天下大安。
却因过于仗义执言,被小人屡进谗言,宦海沉浮多年, 真正被重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蔡邕这次会出现在洛阳,也是董卓闻得他之大才,特意派专人前往陈留郡,请蔡邕出山。
就董卓这般名声,蔡邕并不愿响应他的征召,以自己有病为由进行推托。
但是董卓并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他愿意给你面子请你,但他并没有给你不给他面子这个选项。
收到蔡邕的拒绝后,董卓只给了他出山,和三族被灭两个选项。
没有人怀疑董卓会说到做不到,所以蔡邕最后还是出现在了洛阳, 为董卓所用。
虽然此次出山实非蔡邕所愿, 所幸董卓还算给他这位大儒面子,偶尔还是愿意听一听他的进言。
当然, 由于董卓向来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听取蔡邕谏言的次数着实不多。
董卓身死后,蔡邕继续在朝中为官,某次朝议提到了董卓, 蔡邕忍不住叹了口气, 被王允认定为是董卓同党,都是汉室逆贼, 当即将他下狱,要求廷尉收押治罪。
蔡邕当时正在修编汉史,他心知自己真若被王允打上这样的标签,定然不得活命,故主动向其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提出可以对自己实施在额头刺字、截断双脚的处罚。
可惜这些都被王允直接驳回,不予通过。
因为他铁了心要将蔡邕作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警告朝中对董卓有所倾向的人。
先前在场的众人多同情蔡邕的遭遇,纷纷劝说王允。
但王允向来逆反心理严重,旁人越是与他的想法反着来,他越是一条路走到黑,坚决要把蔡邕这个董卓同党处死。
吕布穿着夜行衣,孤身一人潜入蔡邕所在的牢房时,已至耳顺之年的蔡邕因为下狱后遭受了不少刑罚,再加上忧思过重,人已是奄奄一息。
幸好吕布随身携带月月制作的强身丹,直接给蔡邕喂了一颗,把他的命往后续了一续,才免了他当夜殒命的结局。
因为心中有效仿司马迁一样修编汉史的执念,蔡邕明知逃狱对名节有污,最后还是接受了吕布的提议,随他一起离开大牢。
因为白日蔡邕糟糕的身体情况已上报至王允,所以第二日他从大牢消失的消息传入王允口中,王允倒也没怀疑这是蔡邕之计。
心中对处死蔡邕一事已经有所松动的王允最终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蔡邕一事轻轻略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吕布能这么顺利地把蔡邕偷运出来的原因。
有时候人不怕别人有所求,反而怕别人无所求。
所以蔡邕得知吕布的诉求是希望他可以去并州执教,他便欣然应允。
他早年曾被贬至五原郡安阳县,对并州的情况亦非一无所知,当年能去的地方,现在又有什么不能去呢?不过是故地重游。
并州苦寒,倒也省了与他人间毫无必要的交际,可以安心修编汉史。
蔡邕对于自己这样的后半生,亦十分满意。
至于一州长官是男是女?
唔,他连董卓在做他上峰之时都可以认真对待,何况只是换了个性别呢?
蔡邕虽然曾上书向汉灵帝谏言,便是灾异变故频发乃是妇人、宦官干预政事之故,但也是因为董太后等人混乱朝纲,他才有此一说,并不是针对所有女子。
蔡邕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安心呆在吕布军中,时常与他沟通交流,顺便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前往并州。
初见月月之前,蔡邕没有想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大汉唯一女州牧吕月,竟然与自己还有些渊源。
月月点头道:不知先生可曾去过寻香阁?那是我名下的产业。文姬小姐那时时常光顾敝处,我因此有幸与她相识。
寻香阁如今堪称大汉知名度最高的香药铺子,刚在陈留郡开店时,蔡邕就去光顾过,不然他的女儿蔡琰小小年纪,又如何知晓此地。
只是蔡邕没有想到,寻香阁幕后的老板,之后竟步入官场,如今已做到了州牧之位。
得知此事,蔡邕心中只有无限感慨。
小女已于三年前嫁与卫氏之子卫仲道,如今定居在冀州河东郡安邑县。说起女儿,蔡邕眼中一片温柔。
冀州与并州接壤,等时局稍微稳定些,先生若是有意探访文姬小姐,我定会安排。月月向蔡邕保证道。
那就多谢使君了。蔡邕对月月道谢。
蔡邕虽然服用了吕布给的强身丹,这些时日也一直在服用药剂培元固体,但是一路随军作战的奔波,对于他这个年纪的文人来说,实在为难。
所幸月月这次广邀有志之士随她北上,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同伴中,有两位医术极高的大夫,正好请他们给蔡邕会诊。
坐在同一辆马车,已经聊了一路,发现彼此有这么说不完的话的张仲景和华佗就这么被月月请下马车,与蔡邕互相认识。
华佗对蔡邕没什么感觉,但是出身士族的张仲景一听到蔡邕之名,登时向他行礼,表达一位后生对长者的敬仰之情。
月月见他们相处愉快,便将蔡邕的情况简要叙述给华佗、张仲景两人听。
两位因为赶路一直闲着没事做,正觉得无聊的医者忽然得了一个可以一起诊治病情的病人,亦十分满意,一同向月月保证,等到了并州,一定还她一个身体康健、精神矍铄的蔡邕先生。
*
相聚的时间总是非常短暂,很快就到了吕布不得不离开的时候。
带着无限的不舍,吕石只能看着二哥的身影伴随着马蹄飞奔形成的飞沙走石从自己的视线里完全消失。
还在为不能和你二哥并肩作战难过呢?月月见他这副模样,关心道。
吕石摇摇头:这没什么好难过的,戏志才与二哥配合这么多年,本就十分默契,我一时半会达不到对他这般了解,还需要不断精进才是。
月月挑眉道:一个武将不应只听一个谋士指挥,一个谋士也不可能只服务于一个武将。战场瞬息万变,最后指望得还是自己。这一点你就得和郭嘉学学了,他就比你灵活多了。
有他和戏志才两人在身边,压力就不可能小,吕石摇头叹息,总觉得脑子转得稍微慢一些,就被彻底甩开了。
那你能跟上吗?月月问道。
吕石的脑子在月月众多弟弟妹妹中已是突出的聪明,但他若无法跟上郭嘉和戏志才的节奏,她自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她比较怕吕石自己过不了这关。
这不是必然吗?吕石疑惑道,话题都跟不上,如何侍奉主公?
吕石看了一眼自己的主公,问道:说起来,如今月姐你坐拥并、凉两州,虽然都是苦寒之地,但在整个大汉疆土也是独一份的殊荣。如今董卓虽死,十八路诸侯组成的讨董联军并未撤离,仍在交战、侵吞,打得热闹非凡。不知我并州军可要参与其中?
月月抬手敲了敲小弟的头,皱眉道:你怎么会想到这里?我名义上是两州州牧,实际上我根本没去过凉州。如今凉州的董卓余党还在到处肆虐,他们认不认我这个州牧还两说呢。
她还真没那么自负,认为自己只是被朝廷任命了一个头衔,就能得到凉州境内所有人的拥护。
要知道凉州除了和并州一样,周围存在许多虎视眈眈的异族,境内还有诸如马腾、韩遂,以及董卓余党等势力,其复杂的形势等月月到任后,还得逐一梳理。
目前两方相安无事,一是因为月月并没有露出掺和凉州事的任何倾向,二是因为董卓临死前,曾邀马腾、韩遂来朝,如今这二人都不在凉州。
这些事光是想一想,都让人觉得头大,所以月月选择等事到临头再去考虑,更何况她带了这么多谋士回来,他们也该多考虑考虑。
幸好并州和凉州比起其他州,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其他势力在谋夺并、凉两州之前,也得考虑接管后不得不应对南下异族的问题。
如今有月月这个冤大头挡在前面,他们自然是先争夺好地要紧,等将其他势力倾呑得差不多了,再调转头考虑怎么对付月月。
有这个想法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他们或出身名门世家,或武勇超群,因为从小养成的观点,总认为月月一介女子,成不得大事。
认为她能够做官,是因为有钱买官;认为她能维持五原郡的稳定,是因为她有吕布这般神勇的弟弟。
至于前不久传出的她一箭射飞董卓的消息,除了亲历者,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低端的造势,和武王渡河白鱼越舟、刘邦斩白蛇之类的故事完全比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