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徐庶好奇问道:敢问令弟姓名?
  吕石,吕文朗。
  徐庶的眼睛登时亮了起来:是那个哥哥名叫吕布吕奉先的吕文朗吗?!
  他语气中的狂热让月月不由一愣:我确实还有个弟弟叫吕奉先。
  我、我徐庶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之前黄巾军盘踞颍川,就是吕奉先将军大破黄巾军,取了波才的性命,我们才得救的!
  徐庶自幼就喜欢舞刀弄枪,在文风鼎盛的颍川是个十足的异类。
  黄巾之乱发生时,徐庶才七八岁。
  眼看着原本安定繁荣的颍川郡被挥舞着各种武器的黄巾军摧毁得不成样子,而一向侃侃而谈的士大夫们却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他就更加坚定了习武的决心。
  颍川是文人的世界,习武之人的世界离这里很远很远。
  距离徐庶最近的武人故事,就是吕奉先枪挑波才的故事。
  月月听着徐庶兴奋地把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讲了一遍,对事实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她嘴角抽搐道:别的我不太了解,但是吕布他对战波才得时候用的是长矛,不是长枪。他行军打仗用的都是矛。
  徐庶哦了一声,然后道: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见到吕奉先的姐姐了!
  吕石在颍川求学期间,基本上没怎么认真读过书的徐庶根本没有注意到颍川还有这号人。
  他因为家境贫寒之故,也不会去寻香阁购置香药。
  徐庶和吕家为数不多的一点联系,就是他也算因吕布击杀波才,解了颍川之危的受益者。
  月月见他如此兴奋,只得表示自己会将他对吕布的感谢传达到。
  你若没什么大碍,就回家去吧,月月对徐庶道,你的家人估计还在等你回家呢。想要闯荡江湖,你的武功还得再精进一些才行。
  徐庶这次离开颍川外出闯荡,其实是偷偷跑出来的,并没有知会家人半句。而且他跑得还挺远,一路北上,都跑出了豫州地界。
  若他还在豫州打转,也不会被赶路的月月碰上。
  有过这次经历,徐庶也知道自己的武功距离能肆意闯荡江湖还差得远呢。
  被绑在刑场上时,徐庶想了很多,他想着如果自己可以侥幸保住性命,他就放弃习武,依照家人的期待专心读书。
  可是、可是
  徐庶抬头看向月月:我不想回家了,想跟着您,可以吗?
  为什么?月月不解道。
  她很忙的,除了完成原主任务,不打算抽出时间带任何小孩。
  徐庶理所当然道: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您今天救了我性命,吕奉先五年前救了我们一家人,这样的恩情,除了用我自己来报答,还有什么方式呢?
  月月无语道:可是你也做不了什么啊?
  她努力劝说徐庶道:你还是回家好好读书、习武,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也算对得起我们啦。
  徐庶主动来投,月月不心动才是假的。
  他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自己的学习之路,但是月月相信他会长成一个才学丰富、富有才干的人的。
  可他还是个是非观念没有真正形成的孩子,月月不想他背井离乡去了并州几年后后悔,并不打算多做任何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事。
  至于已经做了的事
  做都做了,还能怎么办?
  与其让徐庶在与她久处之后发现彼此理念不和,却受困于救命之恩而无法离去,度过平平无奇的一生,还不如放他离开,让他在他想去的地方绽放自己的无限光芒。
  徐庶心思敏锐,听出了月月的婉拒,只能退而求其次道:那我可以暂时跟着您,等见了吕奉先之后再回家吗?
  啊?月月诧异地叫了一声。
  抱歉,她一时间还是接受不了有人提起吕布时眼睛会发亮。
  为什么?月月此行本就会见到吕布,此地距离洛阳已经不远,她不是不能带徐庶去,只是需要他给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我想给徐福的江湖行做个了结,徐庶的脸上露出一个超越他这个年龄段的成熟,以后这个世上就只有徐庶,没有徐福了。
  他语气中的怅然顺着空气传入月月耳中,成功触动了她的心房。
  行吧,我带你去见他,月月答应徐庶的请求,但这一路上你必须乖乖听我的,但凡违背我要求的一点,我都不会再管你了。
  徐庶想起月月从刑场救走自己时施展的轻功,清楚地知道,只要她想走,随时可以走得无影无踪。
  所以他并不觉得她在说笑。
  于是徐庶点头承诺:我会乖乖听话的,请您放心。
  马上就能见到吕奉先了诶!
  虽然不能与他共事,让徐庶有些遗憾,但是能有机会亲眼见到他本人,徐庶也已经十分满足了。
  月月回忆完认识徐庶的经过,对他道:你不是要见吕布的吗?我今天晚上就带你去见他。见完之后你就赶紧回家吧。
  董卓迁都长安、讨董联军围城一系列注定会载入史册,并在上面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事即将发生,像徐庶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还是赶紧回家,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吧。
  第432章 三国梦飞将在26
  吕布以为月月第二夜造访自己是有什么大事, 结果一推开门,就看见了站在她身后的半大少年。
  十一二岁的少年因为常年习武,个子和同龄人相比已十分出挑, 但是和吕布站到一起,还是跟个小鸡仔一般。
  所以你今晚又跑来一趟,就是因为他要见我?吕布指着徐庶问道。
  他就说嘛, 他们吕家姐弟的感情怎么也到不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粘糊。
  是的,月月推了推徐庶,对吕布道,徐庶是颍川人,知道你在洛阳,特地过来当面表达一下对你之前解了颍川之困的感谢。
  一直想见的吕奉先将军就这么出现在自己面前,徐庶的头脑一时间有些发懵。
  他听到月月这么说,就顺着道:是、是的,我想当面谢谢你!
  吕布哼了一声,自得道:原来是这样啊,只是顺手做了件小事罢了。
  徐庶:你嘴巴都快翘到天上了好吗?
  见吕布洋洋得意, 准备听自己再夸他两句, 徐庶突然间就对吕布驱魅了。
  原本以为是个如天神下凡般的伟男子,现在看到就是个普通的男子罢了。
  只不过英俊一些、高大一些、孔武有力一些罢了。
  徐庶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 但他也知道吕布一矛刺死别人都搞不定的波才,自然有他的本事在的。
  所以他还是从善如流地夸了吕布一顿。
  不管吕布和他想象中的那个人有多大的差距,他都是当年那个收拾了颍川黄巾军,让颍川重新安定下来的人。
  别说什么就算吕布不来, 皇甫嵩、朱俊、曹操联军也会很快到来。
  可是他们什么时候能来, 又什么时候能解决颍川黄巾军,这对颍川人来说, 都是未知数。
  尤其是颍川黄巾军驻扎地所在的阳翟县人,颍川黄巾军在的每一日,都可谓度日如年。
  谁能早一日解决这群如蝗虫过境般在自家门口肆虐的黄巾军,都是恩人。
  在听完读书不多的徐庶对自己表达的感谢后,吕布疑惑道:你真的是颍川人吗?我见过的颍川人都可会说了,滔滔不绝、如泉喷涌的那种。
  吕布目前虽然只去过颍川两次,一次是护送月月和吕石前去求学,另一次就是黄巾之乱爆发,他带人去接吕石回家,但是他见过的颍川人算起来可真是不少。
  而且还有两个颍川人长期待在五原郡,让他有充分的机会被颍川文化熏陶。
  或许是吕布之前接触的颍川人让他对颍川人的文化水平有了错误的认知,反正在他眼里,徐庶就是最没文化的颍川人。
  这使得他进一步怀疑徐庶是否是冒充颍川人,欺骗了他偶尔发善心的姐姐。
  从小忙着舞刀弄枪,没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的徐庶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情绪,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承诺道:不是每个人颍川人都有出色的学识的,等我回去以后,我会奋发学习,下次相见定会让您刮目先看的。
  你说的发奋学习,是学那些之乎者也亦已焉哉吗?吕布俯视着徐庶,问道,以你的家世,能被举孝廉、举茂才,继而被朝廷征召吗?
  吕布觉得弟弟吕石的才学在他见过的人里面已属不凡,可是他向徐庶列举的这些,和吕石似乎也没什么关系。
  他望向皇城所在的方位,低声道:何况这天下已乱,这样的规则,还能维持多久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