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她脑子里都出画面感了,一群白发苍苍的人依旧捧着一颗热情的心.......
  “小彭还有英雄主义情节呢,挺好挺好。”赵老师笑着夸奖了时萋几句。
  “是个实在又有道义的好孩子。”
  “这学生确实非常棒!”
  韩老师得意洋洋的朝着老友仰头:“这可是我带出来的学生。”
  时萋:.....
  这个年纪被夸好孩子,似乎也不是能令她高兴的事吧!
  时萋扯了扯嘴角,露出个不怎么好看的笑:“到底什么情况?”
  第641章 这次要休息了20
  韩老师这才正色解释:“这些钱就是暂时借用一段时间,最多到回国后就能归还。”
  他先说了一下钱款的问题,之后才细细讲了一下现实情况。
  所谓的带回国,真的只是字面上的带回。
  若是到了最后真能拍下来。
  那也是他们几个全部身家凑出来,甚至还得找亲友借一借才勉强够的。
  直接捐出去说起来很是值得歌颂。
  但主要这不是条件不允许嘛。
  几人又不是那些富豪,几千万在他们那些富豪榜里的人物眼中不算钱,随便给手下发个奖金分红都不止这些。
  可换成他们这群老家伙身上,那可是要各个都背债才能成事。
  捐出去是一时爽,自己扬了名、亮了相、出了风头。
  子孙后代摊上那样的长辈就要哭死了。
  以后都得被连累着为他们这行为擦屁股、填窟窿。
  做人还是要量力而行。
  他们普通人可没有说捐就捐的魄力,总不能为了爱国把小家给坑进去。13
  再说了,难道不捐就是不爱国了?
  国内的收藏家一抓一大把。
  有些挂在财富排行榜上的,甚至有自己的私人博物馆,所有收藏的古玩都会陈列在自己的藏馆中留着欣赏。
  总不能说他们不捐出去就是不爱国吧!
  时萋似乎从他这些类似打哑谜的话里听说了点什么:“老师的意思是?”
  韩老师咳了两声,总觉得在自己学生面前说的太明白有些丢脸。
  “老师认识几个榜上有名的大收藏家,都是一掷千金的主儿,东西拍回去他们应该都会愿意接手......老师我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只要是在咱们国内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时萋:“......”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按照常理,不是应该一群人热血沸腾的表达出自己“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以及慷慨激昂的发表爱国爱家宣言,用坚定的眼神达成同盟.......
  时萋了然,转而又询问:“那老师,转手一下是不是还有的赚啊!?要是您老和我这边的雇主们也参与竞拍,咱们还争吗?”
  韩老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别瞎说,咱不干那种事,顶多充当个搬运工。若是周先生他们愿意带回去就更好了,主要是东西不能流落在外头。”这话说的,时萋不太信,估计多多少少会有点额外赚头。
  “.......不是咱们不愿意捐献,现在公立博物馆里的东西真品可不多。”赵老师隐晦的提了一下之前国内大批赝品涌入市场的事,有一些内部消息并没传出去。
  一些工作人员借着职务之便,趁着地方级藏馆与其他收藏单位出借、交换的机会做了手脚。审查出来后,一下子进去了好几个人,得亏发现的早,损失情况并不严重。
  且国内的关口对于古玩出境一向查的严,所以被追踪到一部分......
  当然这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美化过,相比起来在安保这方面,地方性的藏馆确实不如私人博物馆有保障。
  毕竟那是自己的东西,和公家的可不一样。
  一旦有损失亏得都是自己的钱,不可能让手底下人有漏洞可钻。
  现在看这个情况,那些制假团伙的人没被抓到,现在大概转到境外了,其实这才是聪明的。
  国内才多少藏品呐,哪有外面的市场广,上亿件藏品摆在众博物馆里向他们招手,只要弄出来就不愁没销售渠道,国内的收藏家们听到信儿立马会出高价买回去。
  “以新换旧”也好,以假乱真寻找大方的外国买主也好,总归比国内的“生意”要好做的多。
  对此情况,大概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这个话题也不怎么好深入多说,很快就转移到了拍卖会上。
  讨论好后续安排后,韩老师几人开始筹钱、联系主办方领号码牌。
  时萋也没闲着,季老板的钱不是白白拿的,她还得把填好的表格交上去。
  最初预展结束后,她跟上韩老师几人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填表倒是容易,但一个人干巴巴的填完别人也看不出什么。
  正好金助理知道了她和韩老师的关系。
  她只需要带着表格跟韩老师他们一块坐一会儿,到时候就说与几人讨论过的结果。
  不是说根据表现情况发佣金的嘛!
  有了众多教授级别人物“从旁辅助”的加成,她的表格一下子份量就重了,还愁没有奖金加成?
  韩老师瞥了眼她填写的满满登登的表,眼角直抽搐。
  季老板的委托确实难接,无论哪一次,都少不了会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情况......
  之前还有点羡慕学生拿钱容易。
  现在想一想他这么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戴上老花眼镜伏在桌案一笔一划写表格、卷子然后规规矩矩的上交就觉尴尬。
  韩老师摇了摇头,背着手离开。
  ................................
  正式拍卖开始。
  开场第一件就是件清代瓷器——秋葵绿釉花口茶碗。
  起拍价二十万的东西,眨眼之间如同火箭一般飙升至一百万,整个拍卖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变得异常热烈和紧张起来。
  过了一百万,叫价的速度渐渐慢下来。
  却依旧有四五个人在不断加价。
  「16号,150万。」
  「3号,170万。」
  「12号,180万。」
  「22号,185万。」
  「7号,190万。」
  .......
  越往后加价幅度越小,因为拍品已经快要超过同类物件的历史拍卖价了。
  金助理拿着号码牌在手里翻转,并没有加入这场竞拍中。
  季老板老神在在的闭着眼,似的不受现场热闹气氛的影响。
  他和金助理面前摆着的单子,是时萋几人交上的鉴定表格,有拍品真伪的鉴定说明与预估价格。
  最后由金助理整理出来,一一做了备注。
  时萋眼尖的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天青釉春瓶后面。
  看来金助理对于她跑去和韩老师几人待了小半天后的“成果”很是信任,应该会有奖金提成之类的吧?!
  可能季老板对秋葵绿釉花口茶碗没什么兴趣,或者在等后面其他的拍品。
  金助理在老板出现后就展现出了她一流助理的素质。
  即便是老板不打算买的拍品,她也拿着号码牌随时做准备,眼睛紧紧盯着展台,没一丝一毫的分心。
  第二件是一幅外国名画,场内的气氛一下子低迷了。
  到了后面只有两人争抢。
  成交价也没有突破三百万。
  第642章 这次要休息了21
  之后又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古玩。
  这次的拍卖会场似乎就是按照一件中国古玩、一件国外古董的排列顺序依次上展台的。
  气氛始终被吊起来没有太过冷场。
  清代蓝料彩花卉纹扳指直径只有3.3厘米。
  从席位上看实物是看不清了,只能通过展台后方的大屏幕。
  扳指的起拍价是十万。
  但这种场合,起拍价用来看看就好,没有参考价值。
  时萋看了眼面前的表格,她之前填写的扳指预估价格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她旁边的同行们估价比她略高了些,在两百万上下波动。
  不过最后的成交价只拍到一百二十五万。
  季老板与周先生他们似乎有些交情。
  一个出手另外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再去出价。
  没了“内部”竞争,有时候达不到预估价格也正常。
  在天青釉春瓶出来之前,最贵的是一件汉代青铜马,拍到了两千万,不过却是个假货。
  能进拍卖行,肯定是被专人仔细鉴定过的。
  确实是个肉眼难辨真假的物件,几个老板带来的一众鉴定师里,也有人看走眼的。不过研讨后最终还是做出了判断。
  季老板也是有些恶趣味的。
  前期和中期竞争激烈的时候一直让金助理举牌,把价格往上抬了三四百万不止。
  不过上了一千五百万之后,他立刻就给金助理打了手势。
  生怕那玩意儿砸自己手里。
  他眼睁睁的看着一群人为了假货厮杀,瞧着心情非常好。
  从这件青铜器结束后,季老板开始加入拍卖的战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