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崔婉然觉得她可能是少说了个“百”字。
  她这边瞧瞧,那边看看,渐渐稳住了心态,安静的在一边旁观时萋与那人交涉。
  端着茶杯的男人并没有因为时萋的出价而愤怒,只是笑的轻蔑又讽刺:“我这件可是清代早期的宫廷物件,你这个掌柜也忒没眼光了些。两万?呵呵......”
  光凭借肉眼,时萋其实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无论是从器型装饰都具备清朝早期的宫廷掐丝珐琅器特征。
  清代的珐琅器,时萋接触的不多,手里头也没这种东西,还真没个对比性。
  从知识角度寻找“假”的特点,又什么都没找到。
  若是一般人都会相信这是个真货。
  不过她自己看完后,还有竹子再过一遍,这云龙纹掐丝珐琅月瓶,最后卡在竹子那儿了。
  知道是假货后,时萋慢悠悠的坐回沙发上:“我给您开的价位您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两万块是肯定这东西的工艺水平,能做成这个样子,成本没有个三五千的,恐怕下不来。”
  中年男人活动了一下自己手腕上那价值四五百万的爱彼依旧淡然,他起身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去别家看看。”
  他走的爽快,崔婉然实在是焦急,眼睁睁的看着人把东西装箱带走,她拽了拽时萋的袖子:“我给我爸发了消息,估计他也快回来了,再拖一会儿也行啊.......”
  时萋挑了挑眉:“崔老板快到了?”
  崔婉然解锁了手机,瞄了一眼信息:“嗯,五分钟之前给我发了消息,说马上到。”
  时萋还真想看看以崔老板的眼力,能不能看出什么来。
  当然竹子是不会出错的。
  她就是想知道那东西到底假在了哪里。
  有时候明知道它假,但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是挺麻烦的。
  比如现在,崔婉然不停的请教,到底从哪里看出来有问题的。
  她知道自己的眼力不行。
  遇到这种以假乱真的情况就要多看、多听、多问。
  时萋:.......
  怎么说呢,高科技扫描出来的?
  姗姗来迟的崔老板,听说带着云龙纹掐丝珐琅月瓶上门的人已经离开了,并没像崔婉然那样不淡定。
  “走多久了?”
  崔婉然看了眼手表:“五六分钟吧,没走远,我刚刚看他去了隔壁。”
  崔老板一听,脚下转了个弯,急匆匆的赶去了隔壁古宝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到店里。
  崔婉然早就等急了,但她又不好一块跟着去。
  她爸在这条街上混的熟,去看一眼也没什么,她在跟去便和搅局一样了。
  “爸,古宝斋收了吗?”
  崔老板背着手摇头。
  崔婉然诧异道:“怎么看出来假了?我觉得挺真的,问彭姐,她也不说......”
  “不是,古宝斋出价了,对方没卖。”
  崔老板轻轻捏住茶壶盖的边缘,然后缓缓将其掀开一条缝隙。他眯起眼睛,朝着壶内瞄了一眼,那茶叶还只是微微舒展,显然这才仅仅是第一泡茶而已。
  “啧啧啧,这么好的茶,可不能就这么浪费喽!”
  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伸手拿起放在一旁的热水壶续水。
  崔婉然跟在他屁股后面拉长音喊了一声:“爸~!”
  “那人不是来卖货的,大概就是想让人看看那物件的价值。”
  “那他是压根没打算卖呀.......”
  崔婉然有些失望的嘀咕了一句,忽然想到时萋开的价格:“爸,我彭姐给那月瓶出价两万。”
  崔老板端着茶杯细细嗅的动作一顿,他在古宝斋只是站在一边瞧了瞧,并没有亲自上手。
  他瞬间来了兴趣:“小彭看出了什么?”
  这么会功夫,时萋通过竹子扫描过的信息已经找出了点问题。
  “那是个做旧的物件。”
  做旧几乎就是造假的代名词,说好听了是做旧,其实就是作假。
  古玩行当看来看去,看的都是年代够不够老。
  现在市面上造假的手法很多,常见的造假手段几乎都是药剂浸泡、火烤、水煮、土埋......
  这些造假手段虽然简单,但也确实有作用。
  第631章 这次要休息了10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造假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精湛程度可谓与日俱增。
  以前那些造假者往往只能采取小作坊式的作业模式,无论是生产条件还是所使用的工具,都受到极大限制。
  而现在造假手段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蒸煮做旧来说,以往可能仅仅依靠普通的大锅来完成,如今却可以借助先进仪器加压到两三百度,这种高温高压环境下处理出的产品,其效果相较于过去那种用普通大锅草草“轰”出来的东西,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另外还有光线照射,x光能让新瓷变古董,只需几秒钟,就能把“上周的”照出“商周的”效果,当然这只是古玩街上的玩笑话。
  除了年份外,手艺方面也至少是个能人才行,不然物件不行,年份加的再久远也白搭。
  一个狗食盆子,给它搞个<a href=https:///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宋朝的背景,也没人认呐。
  不过只要操作的好,造假团队具备足够强大的实力和专业素养。
  一年挣个“小目标”也没什么问题,高端造假的成本一般也就在几千块,其余花费多数用来“铺路”,花钱找鉴定师开证、请演员造身份编故事之类.......
  高科技应用到古玩身上之后,市面上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一批高仿产物,有些甚至能以假乱真。
  就算是他们这条街上精通鉴定的行家,也栽过多回。
  “是做旧的?我竟然没有看出来。”崔老板长吁短叹,后悔自己回来的太晚了。
  虽说在古宝斋远远的看了会热闹,可到底都是同行,人家没有邀请,他也不可能亲自上手。
  说实在的,如果是错失了一个真货,顶多是少赚了一些钱财。
  崔老板并没有多少遗憾,他们浩然居在古玩街的名号虽不显,却有黏性很强的固定客源,收入一直稳定。
  对于崔家人来说,一单能够赚取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利润的生意,确实也是意动的。毕竟他们也不能说自家开店就是为了爱好这种冠冕堂皇的话,主要是还是挣钱。
  不过就算是错过了,也没那么耿耿于怀。做买卖就是这样,没有一定能成的。
  况且这种拿了物件来古玩街询价的人不少,也不是每个好东西都能成功收入手的。
  但现在要说那云龙纹掐丝珐琅月瓶是假的。
  崔老板可就有兴趣了,真货见的多了。那么真的假货,确实见的少。
  多经手一个高端仿品,也能积累不少辨真伪的经验。
  他没能亲自上手好好看看,实在是让他懊恼。
  崔老板对于时萋的判断并未产生丝毫的疑虑,自从请了她来浩然居,就没见有物件被她看走眼过,不过他依旧好奇:“那云龙纹掐丝珐琅月瓶哪里有问题?快和我说说。”
  古玩这东西,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眼拙,但凡有吃不准的地方,就不能随便入手。
  时萋淡笑着坐到崔老板对面,把自己的看法粗略的给他讲了一些:“胎质和釉色都没问题,主要是掐丝工艺,仿制的人手艺不太好,有两条线条粗细不均.......”
  崔老板静静听着,频频点头,越发后悔自己错过了近距离观察的机会。
  崔婉然暗叹自己还是修炼的不到家呀。她听说是假货的时候,一下子就对那月瓶没了兴趣。在她的想法中,假的东西,做的再逼真也是假的,又不值多少钱,没想到他爸爸对赝品是这样的态度。
  嗯,认知有点浅薄了,得反省......
  “云龙纹掐丝珐琅月瓶”在他们这里的古玩市场上兜了一圈,没留下一点波澜,那男人也没有再来古玩街。
  街上各店的老板碰头交流过后,发现出价最多的人给了一百万。
  这个价格对于物件本身的价值来说,都有些超高了。
  即便是这么个数目,那人都没卖,可见并不诚心。
  几个老板也就念叨了一两天,之后便有新的物件、新的话题取代了。
  ...............................
  在浩然居待了大半年,时萋打算走人了。
  左嘉斌因为刑期超过五年,所以被送到了省级监狱服刑。
  左家父母本来就没有住在这座城市,现在儿子也不在这里了,更没机会往这边来。如果是左雯雯还在家的时候,兴许会过来找找麻烦。现在只有时萋在这儿,他们联系不到也找不到,便没再费那个劲了。
  因为就算找到了人,也未必能讨到便宜。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两个没正事的老人,现在靠着那点存款还能坚持坚持,过上个三五年,这一家子会怎么样都不用多深思。
  左嘉斌的车房陆续开始被法拍了。现在他最在意的钱财分币没剩,等从监狱里出来,就是个快六十岁找工作都费劲的老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