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网上不是都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嘛!
现在她还是个奶娃娃,一张新出炉没被污染的白纸,这一辈子说不定在别人家就能给养育好呢?她有时候也陷入自省,觉得是不是自己不行,女儿没教育好,外孙女也没教育好。不过很快她又把这些想法甩出去了,她们那辈子的人,年轻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家里条件好的能有个录音机就算好日子了,那时候谁家将科学育儿?苦哈哈一辈子就知道为子女奉献,对孩子不打不骂的,三观也没有说偏到姥姥家去,对于姜珠生私生子那事,她不就拦过了嘛!都把自己一把老骨头熬干巴了,供养孩子,要是还不行,她也不知道怎么行了。
姜姥姥和徐院长一样,也很满意殷家的生活水平,就是不确定殷家这两口子到底是不是拐子。
......................................
这个世界明明很大。
时萋却不知道为什么巧成这样。
她又一次落到了姜姥姥的手里。
老太太每天嘀嘀咕咕的,对她的不满良多,或者说,是对前一世姜珠孩子的非常非常不满。
但不妨碍她是个顶不错的姥姥。
就算殷会良和赵玉华两口子并不管她怎么带娃,该做的事姜姥姥每样都没落下。
并且比一般的育儿保姆付出的更多,照顾孩子也很讲究科学育儿。
用姜姥姥的话说,现在养着自家的娃,还拿工钱。
可不得两倍付出!
“你这段时间的日子过得忒腐败了,怎么地?看上这对养父母了,选择放弃做正义使者?”竹子长吁短叹,觉得她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怎么能因为暂时过得舒服,就摆烂了呢。
时萋在婴儿床上翻了个身,甩她一记白眼:“你又从哪学了一堆杂七杂八的词儿,用的乱七八糟。现在不着急,先把身体养大些再搞事,不然年纪轻轻的我又居无定所了。”
这时候的年纪是真的轻......
竹子理解她希望过一段时间稳定日子,至少能完全掌握自己吃喝拉撒的问题,不过:“我发现了个秘密,感觉你的愿望很快会破灭。”
“唉.......你等会儿我缓缓。”
时萋长呼一口气:“你说吧!我现在能承受得住了......”她感觉,就算神仙下凡历劫,都没她遭遇的波折多。
竹子一副“好兄弟,我理解你”的态度。
然后将光屏点亮,页面快速滚动,最终停在一张照片上:“殷会良在外面有个私生子,马上就能上小学了。显然赵玉华对他出轨这事并没有丝毫的察觉.......”
....................................
“姜小白眼狼,你现在也是日子好起来了,都能吃上我给你熬了一个钟头、煮的烂烂的小米山药粥......”姜姥姥一勺一勺的往时萋嘴里喂,唠叨声就没停下。
家里的监控不少,不过姜姥姥嘀咕的声音微乎其微,如果不是时萋耳聪目明,连她都听不清楚,更别提监控了。
这人就是嘴巴不好,但从不耽误做事。
比嘴上说着爱孩子,却不管不问的姜珠要好太多了。
这还是“上一世”有仇怨的基础上。
可见姥姥是个好姥姥。
时萋舒服的打了个饱嗝,扭头拒绝怼到面前的粥。
自从姜姥姥上任,她这小日子过得别提多舒服了。
见她不吃了,姜姥姥麻利的收回手,并不强喂。
怕小孩子吃不饱可以少量多餐,人小胃小,一次性填太多容易涨坏了.......
赵玉华下班回家,刚一进门与这一大一小对上视线。
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这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相似处。
仔细端详五官,倒是也不怎么相像,大约是神态?
时萋露出个软糯糯的笑,和她打了个招呼:“妈妈。”
赵玉华的思绪被打断,从手提袋里拿出件粉白色的羽绒服。
“姜阿姨,这衣服明天你拿阳台消消毒,晒一晒再给孩子穿。”
在吃穿用度方面,殷家的生活真是没得说。
姜姥姥接过来摸了摸,面料细滑又柔软,这个牌子她也听过,诶呦!这家条件确实是好,舍得给这么丁点的娃买上千的衣服穿。
“可真好看,瞧瞧妈妈眼光多好?喜不喜欢呐?哎呀,赵主任你看,她也知道漂亮......姜姥姥拿去晾晾再给宝宝穿噢!”对于亲外孙叫别人妈妈这种现状,姜姥姥接受良好。
她拿着衣服在时萋面前晃了晃,露出衣服帽子上两个长长的兔子耳朵,看到孩子伸手过来,她忙抱回怀里。
以赵玉华平时的讲究程度,这种刚买回来的新东西都是有细菌、要消毒的,姜姥姥也没敢让时萋直接上手。
以前在老家时也没这么仔细过,连土坷垃都照摸不误。
虽然是自家孩子,但人家不知道啊,姜姥姥分寸拿捏的很好,尊重雇主的生活态度,对她的要求坚定执行。
她可不能太随意,再因为做事不稳妥被开除咯。
要是换了别的保姆,未必有人能比她尽心尽力。
第521章 妈妈带球跑21
赵玉华对于姜姥姥越来越满意,甚至想长期聘用。这个保姆虽然一开始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怎么靠谱,实际上却是个手脚麻利的,自己提出的要求,她都执行的到位。
家里有这样一个人带孩子、做家务,身心都舒畅了。
可惜殷会良和殷老太太那边说不通。
她本不是多好说话的人,也并不喜欢与婆婆住在一起。
刚结婚那几年,她和殷会良因为公婆要和他们一起住的事可是没少吵架。
当初自己也是个娇气又傲气的姑娘,怎么可能愿意?
殷会良说不通她,再加上公司的生意都需要她牵线搭桥。
后来也就没再提接父母一起住的事。
可随着殷会良的公司发展起来,已经不需要靠她照顾了。
在公公死后又说母亲年纪大了需要照顾的话。
那时候赵玉华一直无所出,她内心里对殷会良有些亏欠。
而且殷老太太确实也到了年纪。
她这才勉强点头。
只是早些年积累的矛盾,怎么可能说没有就没有。
殷老太太到家里的这些年,立刻就摆出做婆婆的威风。
殷会良那个人,平时对她不错,几乎是百依百顺了。
但在父母和她的问题上,总是劝她忍让,动不动就和稀泥。
直到她警告殷会良,这日子他若是不想好好过,两个人就一拍两散。
他维护他妈在自己面前端老婆婆的谱,想让自己去伺候她。
她赵玉华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且现在殷会良的行为有些出格,明显在试图pua拿捏她。
自己手里可是有殷会良以前非法吞并其他小微企业的证据,也有他公司以前偷税漏税的财务报表。
惹毛了她,两人谁也别想好过,一起去蹲大狱。
从那之后殷老太太才消停了不少。
知道她脾气犟,平时说话也不讨嫌了。
但比起姜姥姥的贴心程度,还是差了很多。
赵玉华都有心在殷老太太回来之后继续找个住家保姆了。
但想一想殷会良那样独的性子,这段时间连姜姥姥在家他都不习惯、不自在。
最近总是找借口躲出去,不爱回家。
一想起找了保姆要与殷老太太扯皮,殷会良也不赞成。
她原本刚兴起的念头又熄灭了。
.....................................
赵玉华一开始还挺奇怪,这个聒噪阿姨,总是让孩子喊她“姜姥姥”。
她虽心思细腻,却也没往对方熟识这方面想。
在她的认知里,福利院中的小孩基本都是被人遗弃的。
不存在家里人找上门的可能。
再就是如果真是走失的孩子,家里人在找,肯定联系福利院来接人了,怎么可能任由自家的孩子流落在外。
赵玉华觉得这保姆可能是因为由她请来的,所以是站在她这边论称呼。
有讨好她的意思在里头。
左右都是带着姓的,喊奶奶或者姥姥都无所谓,她听过也没有纠正。
反正对方也待不多久。
“姜阿姨,我婆婆下周末就回来了,所以你做到周六就可以。”
姜姥姥刚从阳台回来,本来轻快的脚步,不自觉的沉重了。
她看了眼时萋,又将视线转回赵玉华身上,搓着手道:“这样啊......”她在心里组织了好几种期望能留下的说辞,不过在嘴边打转了几圈,都觉得不妥。
赵玉华一看她的样子,就自认为了解对方的小心思。
她笑了笑说道:“之前续的一个月的费用,我们就不往回找了,算是这段时间姜阿姨照顾孩子尽心的额外奖励。”
在钱财方面,她向来看得开。
殷会良手里除了留一些公司运行需要的流动资金,每年的收入基本都会存在她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