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但神魂却好似浸泡在温暖的泉水中一般,生命力旺盛且充盈,三魂七魄被这股力量所滋养,变得更加坚韧。
竹子若有所思:“不如,你开口让皇帝给我也立一个?”
“滚!”
这不算是件大事,反正国师也没有要求所立的庙宇要有什么样的规模。
只是听着有些离谱,其实做起来还是简单的。
皇帝没想太久,提笔道:“允了。”
不久之后,一座小巧精致的庙宇在望月山上建成了。时萋偶尔会去庙里坐坐,享受一下香火的气息。
越发觉得这个决定正确。
因来往的百姓并不是太多,毕竟望月山除了保国寺、静安观、大成寺这些本就有名望的寺庙道馆外,也有送子娘娘庙、土地庙之类香火旺盛的,国师庙虽然是安庆皇帝命人建立的,碍于皇权偶尔有些前来上香的人,顺路也插上几根,不过比之其他地方,到底显得冷清了些。
时萋还是很知足的,别管香火少不少,总归是有点效用的。
国师庙一建,时萋做好事的动力十足。
不过得到处留名。
....................................
“安庆皇帝在位四十年,功过皆有。
后世许多人认为他的决策虽激进,但总能切入关键点。
他是最早重视科学、工学的皇帝。
史书记载安庆皇帝前十四年治国手段雷厉风行,如有神助。
在后面的二十六年里,则表现出不如年轻时的魄力,且对当时的国师过于信任,以至于在多个地方为他建立祠堂和道观。
不过也仅限于这些,安庆皇帝并没有像他父亲,隆德皇帝一样沉迷于丹药中,正史记载,安庆皇帝直到晚年去世前,也没有服用过一次丹药。
根据野史记载,国师的确有翻云覆雨之能,甚至为本该二十岁去世的安庆皇帝延续了四十年的寿命。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依据,咱们且听一听就算了。
安庆皇帝一生有嫔妃、无子嗣,一些风流野史中提及安庆皇帝与国师是互相爱慕的一对,不被世人所看好的情侣,根据3044年在大靖宰相韩佑陵墓中发现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国师画像,也就是这一幅《祭天祈福图》中可以看到国师的确面容英俊,注意一下这里,作画的年份,已经是安庆三十七年了,根据史料记载,国师与安庆皇帝年纪相当,也就是说这时候国师已经五十多岁了。大家看一下画中的国师,看上去依旧像二十多岁的人。当然,在这里悬挂的是一比一还原的仿照品,不过与真品没有任何差别.......”
导游摇晃着小旗继续往前走:“虽然全国有多处国师庙遗址,但望月山这里的国师庙才是有史书记载的、年代久远的古庙。”
“这里就是国师庙的主殿了,石像就是国师本人。不过在1872年。大靖王朝覆灭战乱时损坏,已经不复曾经的面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近代修复后的形象.......”
“导游,安庆皇帝和国师到底是不是一对?最近新拍了个剧,好像就是演这一段历史的。”
“我觉得是,安庆皇帝一死,国师就不知所踪了。肯定是殉情......”
(时萋:他们放屁,这简直是危言耸听.......)
第501章 妈妈带球跑1
时萋躺在床脚,双眼无神的盯着上方的天花板。
她现在不敢动,生怕一个控制不好,就摔倒地上了。
这次的身体特别年轻,年轻到没有记忆。
她现在是个两月大的、身体不怎么健壮的婴儿。
时萋从第一天醒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到现在逐渐捋清了处境。
一个啥也不会的妈,和一个一穷二白的家。
她心如死灰,有点想摆烂。
两个月大的娃她能干啥?
就算灵石充足现在立马修炼,她都坐不起来!
旁边是这具身体妈妈姜珠正在与人打电话:「妈妈,你不能过来帮帮我吗?」
不知道对面说了什么。
姜珠焦躁的抓了抓头发:「妈妈,我不知道......」
又停顿了片刻后,她似乎是隐忍到了极限一般,“哇”地一声痛哭起来,很是委屈难过。
挂掉电话后,姜珠抽抽搭搭的抹掉脸上的眼泪,咬了咬唇。
视线忽然扫到了没哭没闹的时萋,本来控制住的情绪又崩溃了。
她一头扎进时萋的胸口上:“宝宝,妈妈现在过得很艰难,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外婆也不帮我.......”
时萋:“.......”
欺负她不会说话?
那么大个人头,怼到她这个小身板上?
小小的身体,立刻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嘹亮的哭声在姜珠耳边炸响。
姜珠蹙眉抬起头:“你又哭,就是因为你没完没了的哭闹,我才会拿被子盖你......不然也不会去医院,又花掉好几千块.......”
她查了一下自己手机里的存款余额。
下个月的房租恐怕都交不上了。
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在意身边的孩子的哭泣,
时萋:“......”
倒霉就倒霉在自己不会说话上了。
这妈真会责怪他人,原谅自己。
怪姜姥姥冷漠无情,怪房东不近人情,怪时萋麻烦难带,埋怨完这个埋怨那个,连她这种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都不放过。
....................................
这些天时萋稍微了解了一些姜珠的信息。
怀孕之前,她正在读大二。
但因为意外怀孕,所以目前休学做了个单亲妈妈。
这个想法冲动又不靠谱。
原本非常疼爱姜珠,为她付出了全部的姜珠妈妈却没有劝阻。
甚至在她刚确定怀孕,并打算留下孩子的时候。
提出回农村老房子住。
就连时萋出生时,姜珠妈妈也没有再回汉江市。
倒是打电话过来表示了祝贺,之后转给姜珠两千块。
时萋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前两天她住院的时候,姜珠的朋友来探望时提及过。
姜珠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她爸爸死于她两岁那年,她妈妈也没什么技能,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挣钱养家。
打过不少零工。
直到姜珠读高中开始住宿,姜珠妈妈便去做了住家保姆。
辛辛苦苦挣的钱,几乎都堆在了姜珠身上。
劳碌一辈子,没享受过一天清福的女人,马上女儿就要大学毕业,自己也终于要熬出头了。
这个时候孩子闹着退学生娃,还死活不说孩子爹是谁。
正常情况下,当妈妈的必定要压着人去打胎不可。
但姜珠妈妈一开始听到消息时晕倒之后,就再也没劝说过她。
只是说姜珠大了,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
她身体不好,早年就有许多老年病,现在心脏也不好了。
没办法继续在城里打工。
并且汉江的消费水平不低,多她一个人吃喝也是不少钱。
所以提出了要回老家。
姜珠当然也是劝过、拦过的。
不过她妈妈执意要走,她也劝不住。
姜珠妈妈年轻时工作不稳定,也没有单位给交养老保险。
自己更舍不得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到现在这个年纪,再去找工作也难了。
又没有退休金。
如今靠在村里种点瓜果蔬菜自给自足。
完全没了收入来源。
所以姜珠孕后期和生完之后过得艰难,也没办法向她妈妈开口要钱。
姜珠哭了一通,发泄完。
起身给时萋冲了瓶奶。
她为了生计奔波焦虑,也没有母乳。
现在时萋月份还小,喝的不多。
几个朋友送的奶粉还能坚持。
最关键的是,姜珠喂奶按照一天三顿的喂。
嗯,用的很省所以一罐能喝近两个星期......
时萋觉得这孩子就算不是窒息死的,也容易出别的问题。
因为之前住院,导致姜珠损失了大半的存款。
这几天她又重新去楼下的便利店兼职了。
孩子则是在家散养,反正这样大的婴儿,连翻身都翻不了,最多就是多哭几声。
等她回家,孩子大概就哭累了。
姜珠觉得这样更好,也免得自己在家一听到哭闹声就烦躁。
时萋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的小命不被姜珠给断送掉。
一个星期后,她迎来了转折。
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姥姥来了。
姜珠非常高兴,还以为她妈妈终于心疼她了,打算过来帮她带孩子。
等得知对方只是过来看一眼孩子。
隔天就回村后,她的一腔喜悦僵在脸上。
语气里难免带上了抱怨:“妈妈你就帮我带带她吧,我现在每天都要上班,只能托隔壁邻居偶尔来看一眼。现在孩子两个月还好,等四五个月之后,我把她单独放家里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