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隔天王家主子那边似乎确认过了骆锦玉的情况。
  过了巳时就派人安排陈仙姑和时萋出了府。
  如来时一般,陈仙姑压低了声音道:“也没看到昨日那姑娘如何了,就让咱们走。”
  时萋笑了笑:“大约是见好了。”
  “必然是了。”陈仙姑小心谨慎又难掩雀跃:“不愧是皇商,出手就是阔绰。”
  足足五百两。
  只不过给的是银票,若是到手白花花的银子,也许她还能更兴奋些。
  但也就是想一想,五百两的银子,她拎着也够费劲的.......
  陈仙姑一路都在确认银票的位置,时不时的拍了拍。
  偶尔对上时萋的视线,她还莫名有些心虚。
  到底是借了陈小拾的运气才能挣这些大钱,陈仙姑想着这半大孩子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等回头姑给你打个长命锁,金的。”
  “真的?”金不金锁的,时萋没怎么在意。
  不过陈仙姑这种性格和处事,在一众平头百姓中已经属于遥遥领先了。
  自赚了钱之后,她虽然没拿到多少铜板。
  这也正常,如今的年月,给小孩子几个铜就算是好条件宠孩子的人家了。
  “姑什么时候诓过你。”
  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只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就算沾了孩子光赚钱,也并不觉得需要分出一份去。
  陈仙姑也是这样的想法。
  但条件好了之后,吃穿用度方面都得到了改善。
  陈仙姑也没有厚此薄彼,她用什么料子做衣裳,时萋就用什么料子。
  总之在生活水平上做到了绝对平等。
  曾经与陈仙姑一起在李员外府“出生入死”过的卢仙姑,前些日子也收了个没人要的孩子。
  卢仙姑上门探望,顺便讨要些陈小拾小时候的衣物鞋袜时,见时萋一身好料子的新衣裳,也不由得心疼。
  十一二岁的姑娘家,身量还要长的。
  做这么好的衣裳纯是浪费。
  穿不了多久就穿不上了。
  她的劝说陈仙姑不以为然。
  甚至觉得卢仙姑某些观点很是沾染世俗气息,难以沟通。
  时萋对这个“出尘脱俗”的陈仙姑,特别满意。
  陈仙姑可能是独居的久了,或是本就性子淡。
  两人的相处模式有些类似于亲近些的合租室友。
  陈仙姑并不会干涉时萋的事,即便她时不时出门逛逛,她也觉得正常。
  对时萋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出门做法事时,人在就好。
  .......................................
  半个月过去,“骆锦玉”并没有依照约定与时萋会面。
  她正忙着对付王姨娘。
  作为王姨娘的奶嬷嬷,她可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赴死的。
  老妪鬼有自己的儿孙,自不会真如说的那般,把主子当自己孩子看待。
  第429章 古代版真假“千金”22
  骆锦玉丢失魂魄之所,被时萋锁定在了她即将成亲的夫家。
  虽然这位也不算多和善的主,不过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拿那老妪鬼顶上一时,只是担心王家会找陈仙姑的麻烦。
  她们自身的乱事,还是由她们自己解决的好。
  不过,她这边刚偷偷将封锁骆锦玉一魂一魄的法器打碎。便有常住陈仙姑院子中的吃香火的小鬼,找过来通风报信:“小仙师,家里有贵人上门了。”
  这小鬼一向机灵,时常会替时萋跑跑腿,传传话,有时也发挥自己的鬼脉,打听些不为外人道的消息。
  “哪家的?”时萋收起骆锦玉的魂魄,随口问了句。
  “听说是什么尚书府顾家.......”
  时萋挑挑眉,要是别家,她赶不上也就算了。
  顾家她还真要赶回去。
  .................................
  陈仙姑听上门来请的这家仆妇说,是从皇商王家那边听了自己的本事才找上门。
  不由得惊讶。
  以王家藏着掖着的程度。
  正常情况他们不应该外传请过“大仙”这种事。
  不过来人后面细报了家门后,陈仙姑也就明白了原因。
  定居在王城城外也有大半年的时间。
  那些达官贵人,以及各家的姻亲羁绊,陈仙姑也了解了不少。
  她这人生活虽过得随性,但也是个爱听八卦的人。
  有些是从掌握一些传闻秘辛的旧友口中得知,有些是接单出活儿时听说。
  陈仙姑爱听但不爱说,口风严谨所以别人也爱和她分享。
  上门的仆妇是顾府三夫人身边的。
  而这个三夫人,正是皇商王家出来的姑娘。
  王家对于这些嫁入高门的女儿,一向是鼎力支持的。
  会把自己介绍给对方,也在情理之中。
  详细询问过,知道顾府三夫人是想给早夭的儿子超度。
  陈仙姑立刻应下了。
  这种活儿最是简单,但平时需要超度的大户人家都是去请高僧,很少有找“大仙”的,算是术业有专攻。
  只有普通农户人家,不分这个,也请不起高僧出寺。
  超度这类法事,并不是“看病”、驱邪那样的急事。
  顾府嬷嬷与陈仙姑约定了上门的时间后,便起身离开。
  等人一走,陈仙姑才猛然想起时萋一早说要回村找个朋友,并不在家中。
  并提前说过可能要隔天才回来。
  想到这些,陈仙姑有些犹豫,一边觉得超度这样的法事简单,没有福星坐镇也无妨。
  一边又觉得尚书府这种门户,门槛过于高了,万一少了那么点子运气,再出纰漏。
  陈仙姑的院子不小,规模其实可以称得上是小庄子。
  但她不太习惯身边日夜都有人,所以家中并没请下人。
  这时候时萋不在,她也没办法安排人去寻。
  亲自去吧!又怕孩子提前回来,错过了。
  正琢磨着,就听到门口处传来响动。
  陈仙姑颇为惊讶:“怎么回来的这样早?”
  还不到三个时辰,怕是一个来回都不够。
  时萋随便扯了个理由遮掩过去。
  陈仙姑也没就这个话题追问:“今个尚书府的人登门........小拾,晚饭后你出去玩的时候打听一下那家的情况。”
  时萋模样很是认真,时不时配合着惊叹一两声。
  打听事这个活,她已经接手一段时间了,陈仙姑发现小拾出去玩的时候能问出许多有用的消息,便放心的把这差事交给了她,完全没觉得相信一个半大孩子的话有什么不妥。
  次日顾府的马车到时,两人已经准备妥当。
  不到半个时辰就进了王城。
  第430章 古代版真假“千金”23
  顾府大老爷自两年前升了职后,将周边的府邸买了下来,宅院又扩大了几分。
  王嬷嬷带几人走的是靠近三房院落的一处角门。
  其他房的人一般不往这边的园子逛。
  却没想到撞上了个把月都不出来一回的顾家老太太。
  “请老夫人的安。”
  顾老太太眼皮微抬,视线从王嬷嬷身上略过,扫了眼她身后的人。
  “这是?”
  陈仙姑带着时萋问了声“老夫人安”后,就立在一边,此时面对询问,她也没主动上前介绍,而是由着王嬷嬷回话。
  王嬷嬷硬着头皮,陪着笑脸道:“回老夫人话,前几日六小姐又惊夜梦魇,这是请来给六小姐安神的人........”
  “小六又梦魇了?那就快去看看吧。”顾老太太挥了挥手。
  顾老太太身边的少年蹙眉:“怎么没听人说?回头我去探望六妹妹。”
  王嬷嬷应了一声,行了一礼带着人离开。
  远远听见身后祖孙二人的谈话声。
  “回头让你父亲下帖子,请了郑御医入府看一看,总是请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人,也没见好。”
  “祖母放心,孙儿也是如此打算的。”
  顾老太太满意的拍了拍少年肩头:“还是逊哥儿妥当,越来越有你父的风范,如今只盼你得个好名次,以后能撑起顾家的门楣,我去的也放心了。”
  顾秉逊忙扯了俏皮话宽慰:“祖母莫要说这种话,我连您百岁大寿时,要请哪些人都想好了,你定能好好的。”
  顾老太太被这话逗得合不拢嘴,眼角的褶子堆叠:“好好好,我的逊哥儿最是贴心。”
  “祖母,逛了这许久,身体可吃得消?不如我扶您回去休息一下吧。”
  顾老太太摇了摇头:“一日里大半日都在睡,一把老骨头都要躺散架子了。走,陪祖母再去那边转转。”
  .......
  祖孙俩的交流并没有避讳旁人。
  这也正常,顾老太太在这府里,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了,没什么人值得她顾忌。
  王嬷嬷显然也听的一清二楚,顾老太太这种讲究脸面的老夫人,并不会直接说三夫人的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