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毕竟京城的房子是他们辛辛苦苦在大厂卖命十来年,凑齐了百分之六十的首付款和其他所有条件才买到的。现在要卖,多少带着些不甘心。
  只是贷款到现在还没有还完,经济压力大,公司经营的也不景气,才生了撤退的心思。
  隔壁一家虽动了这个心思,也提前和时萋她们通过气,却还是犹豫不决的没立即成行。
  姜婉书也想着多晾几个月比较好,虽然有测试盒之类的东西。
  不过那个有偏差,她觉得也不能全信。
  母女俩没搬走,倒是方便了找上门的姜兆海。
  也不知道他从哪听到了消息。
  知道时萋母女俩囤了大量的纯净水,还每天往出售卖。
  于是厚着脸皮登门讨要了。
  卖水这事是在淡化水上市一个多月后,时萋才开始行动了。
  确实有些富裕家庭,担心淡化水就算有净化器过滤了,还是影响孩子的身体。
  自家孩子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就算贵也得给他喝点正常的。
  2.5l的小桶,一桶就卖200块。
  价格也不算低了。
  但有钱人家觉得还可以,能承担的了。
  所以在姜兆海敲开门,张口就提出“借”一桶纯净水时。
  姜婉书觉得他可能还沉浸在梦里。
  他手里提着的空桶,大约是20l的那种规格。
  一次性就要走两千块,他怎么敢想的?
  姜兆海不光敢想,他还敢干。
  他看到客厅里的几个水桶时,眼里全是庆幸,得亏他带着手提桶来了。
  不然客厅里这么大的储水桶,他想拿也拿不动。
  姜婉书本来想把人撵走,想了想改变主意伸手说:“两千。”
  “你们存了这么多,借自己爸一桶水还要钱?”姜兆海丝毫没有要给钱的意思。
  姜婉书翻了个白眼:“我妈之前都进抢救室了,找你借钱你都不管,现在怎么好意思来找我要水?”
  姜兆海讨好的笑了笑:“你妈现在这不是没事?还提那老黄历干什么,再说我和你妈已经离婚多少年了,对她可没有责任义务。但你是我女儿这辈子都改不了,你的抚养费我可是一次都没落下,你有赡养我的责任。”
  姜婉书气急:“你滚滚滚,拿钱我都不卖给你。等你需要养老的年纪再说吧!”
  “你这孩子真是一点素质都没有,也不知道你妈怎么教育你的。爸爸那边没囤水,你弟弟又年纪小,喝淡化水不安全,到底是你亲弟弟,血缘关系永远是最亲近的,你以后结婚也要靠弟弟撑腰,别那么斤斤计较……”姜兆海蹙着眉头,对姜婉书嘴里冒脏话很不满。
  时萋从嘈杂的厨房出来,就听见姜兆海这几句话。
  她把手里的菜摆到桌子上,往门口处走。
  忽然看到前妻的容貌,姜兆海惊讶的眼睛都瞪圆了。
  上一回见面可能还是天灾之前的事,比现在看着可老不少。
  他在心里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都五十二三了吧?!
  都老太太了,还能逆生长?
  没等他多想,时萋两个大嘴巴子就把他扇的后退了几步,紧跟着一脚把人蹬出了门。
  “早就想打你了,再上我家叽叽哇哇,把你三条腿都打断。”
  姜婉书呆愣愣的看了半晌:“妈,你手法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时萋伸展了一下胳膊腿,一本正经的解释:“是姜兆海那老东西不扛打,估计这些年没吃上顿饱饭……”
  姜兆海被推出门外后,又在门口敲门嚷嚷,时萋打出一道灵气刺向他的经脉,让他狠疼了阵儿,吓得他赶紧往医院去。
  …………………………
  “妈你最近卖的水和粮好像有点多。”姜婉书看着原来下脚费劲的客厅,现在空空荡荡。
  时萋不咸不淡的回了句:“啊,对呀,要搬家了,水太重不好搬。”
  “找搬家公司就行,也没必要都卖掉吧……”没大量往外卖的时候,姜婉书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现在这么卖,她又担心娘俩没得吃喝了。
  时萋滑动着屏幕,摆手让她过去看。
  姜婉书一脸莫名:“怎么了?”
  “l州已经连续降雨两天了,其他地区也有少量降雨,知道这代表什么嘛。”
  姜婉书扫了一眼新闻视频点头:“这段时间是有很多地方下雨,但不一定以后还会下。”
  干旱了九年,大家早都麻木了。
  以前还会因为难得的一场毛毛雨而激动沸腾。
  后面经历的多了,也知道这种毛毛雨一年也不过一两次,还是个别地区。
  这样的降雨量没有一丝一毫的作用,干旱还是干旱,什么也没改变过。
  顶多是当地居民可以接点雨水用用。
  时萋不再给她解释,原来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地区偶有降雨。
  自从今年进入了梅雨季,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省市都有或多或少的下雨情况。
  这是往年不曾有过的。
  不止是时萋注意到了,大部分人都反应过来,特别是常年侍弄庄稼的,明显发现了气候的不同。
  心里隐约有了猜测,这种干旱炎热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这丁点降雨量其实并没有把干了的河道、地下水补充上。
  但不妨碍今年的农作物长势喜人。
  当然不能和好时候比,只与去年、前几年对比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丰收了。
  时萋在此之前,已经把水和粮食都处理掉了。
  本来摆在明面上,剩下的也不算太多,再存下去可就贬值了。
  姜兆海忍了小半个月,又抓心挠肝的惦记上时萋这里的储水桶时。
  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了。
  他敲了隔壁的门想打听一下,前妻母女俩搬去了哪里。
  开门出来的人一脸丧气样,本来就因为低价买了京城的房子后悔,最近一家子都在互相推诿责任加争吵,本就稀饭意乱,一听他问隔壁房子,立即触及到男人的敏感情绪,不耐烦的甩上了门,隔门喊了句:“不知道,别问我们。”
  第331章 女儿做了预知梦13
  说是人去楼空,其实也并没有空,只是把原来放置在隔壁的大批取暖物品搬到了自己家。
  因为隔壁在前两个月,终于咬牙把京城的房子卖了,回到了老家。
  时萋估计对方看到这个月全球新闻,得悔的肠子都青了,大约要日日反问自己,九年都挺了过去,怎么就差几个月?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止他们一例。
  谁也没有预知能力,哪里知道今年会下这么多的雨。
  但最近房价的涨幅不算大,物价也没有降太多,所以那些低价卖房子的还没闹起来。
  住进了新房之后,时萋耳根子清净不少。
  老小区时不时就有上门聊天的,她还得维持人设陪聊几句。
  新楼盘这边入住率非常低,一到晚上就和鬼楼一样,一排排黑漆漆的窗户,只有两三家亮灯。
  姜婉书搓了搓胳膊,把厚重的窗帘拉上:“总感觉静的有点吓人。”
  “用不了多久就热闹了。”有眼光的人一直不缺,从连续降雨没多久后,纯净水和粮食价格波动就能看出来。
  应该也有许多人猜测到了后面的变化,开始抛售手里囤积的资源。
  这些东西也不见得是自家种出来,或者低价时候囤的。
  有些人高价时也囤,比如之前卖三四百的时候,就有商人大量收购,时萋还卖出去一些。
  他们三四百收购也不亏,到了现在转手就是净赚的。
  现在附近几个新小区房价这么低,带着捡便宜心态过来买房的人不少。
  一百多万的东西,现在十来万。
  总有动心的人。
  时萋白天下去遛弯,见到售楼处已经重新安排上岗的员工了。
  随着这几个月,大量短生长周期的蔬菜上市,价格直线下滑。
  原来买几十块钱一斤的生菜,价格低了五六倍。
  按照这样的情况,往后可能还得降。
  吃用的商品价格低了,原来白菜价的房子却有了上涨的势头。
  最开始涨的还是一线城市。
  他们s市这边还比较稳定。
  时萋提议道:“趁着手里有钱,不如去a市也买个房子吧。”
  a市是省会城市,按照目前的形势,不管等两年价格起来后卖掉,还是搬过去住,都是赚的。
  到省城买房时,房地产市场已经破冰回暖了。
  时萋和姜婉书也没后悔来的晚。
  之前官方一直高度戒备巡逻,也免不了打劫的事。
  她们那时候往外地跑买房子就太显眼了。
  如今价格起伏不定,其实涨幅也就万八千的,提前买也没便宜多少。
  只是姜婉书有些不解的是,她们这里省城的经济水平和设施其实都不如本省的另一座沿海城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