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并且大部分人都选的自尽。
  时萋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已经形成了几百年的社会风气。
  却可以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固定思维。
  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化为先进的、现代的、男女平等的国家,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革命就能轻易改变的了的。
  思想上的进步不是一瞬间就能扭转的,这需要几代或者十几代人为之努力。
  那些拥有老旧思想的人,其实根本无法去改变他们,能改变的只有下一代,新生的一代。
  所有大部分时候,我们无需去和腐朽争论什么,那是无意义的事。
  最先更换成女伙计的是布庄和首饰铺子。
  起初也并未受到什么阻碍,但当裁缝师傅变成女性,便渐渐受到了抵制。
  裁缝在后世算是公开的一门技术,而在这个时代,则是祖传的手艺人,几乎全部是男子做这项工作。
  不仅是裁缝,只要是涉及到手艺的,家家都是传男不传女的祖训。
  时萋曾经培养的一众打听消息的手下,渐渐开始奉命将那些流浪的,被遗弃的孩子捡回来,另辟了德裕郡王一个空闲的庄子作为培养他们学习手艺的居所。
  而裁缝铺那边受阻时萋也不怎么着急,她这些年赚的钱财不少,更何况还有大笔的嫁妆呢。
  有郡王妃的身份在,官场上即便不喜这种风气。
  却也没什么可以指摘的,毕竟她在自己的铺子里招人,干其他人什么事。
  顶多也就是客流量被其他商家截留了。
  没客人上门时,她的铺子里便成了学手艺的地方,只要有来上班的,学手艺免费还有工钱拿。
  有些走投无路的妇人,渐渐听说这些,便身无分文的过来投奔。
  时萋来者不拒,哪怕有些人是别方派来的也无所谓。
  在她大限将至时,上京城和京郊附近的几个城市,女子经商的情况渐渐多了起来,许多官宦家的女子也能出来转转。
  这种风气渐渐往其余地方扩散出去……
  ………………
  何时莘病重的消息传到郡王府时,时萋正带着儿女和一众丫鬟在府中打枣。
  这两个孩子她是在二十岁之后生的,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要晚了不少。
  不过荣亲王府那边没人管他们,德裕郡王也不在意。
  自然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对于何时莘想见她一面。
  时萋只叹了口气答应了。
  这个六姐姐七八年前就在府中开辟了个佛堂,白天黑日的都在里面度过。
  时萋也许久不见她了。
  如今何时莘不过三十六岁,便要撒手离世。
  时萋进了她所居住的内室,满屋子中都弥漫着檀香气味儿。
  屋中的窗子紧闭,时萋蹙眉推开了一扇。
  有新鲜的空气进入,她才觉得喘过气来。
  听到动静,何时莘睁开了眼:“是郡王妃来了。”
  时萋走到她旁边拽了个兀子坐下:“六姐姐这是得了什么病?请了大夫没有?”
  “看过了。”何时莘扯了扯嘴角,随后笑道:“七妹妹我一直想知道,咱们侯府里,到底还有谁和我一样?”
  时萋沉思半晌:“可能是大嫂吧!前些年一直没孩子,求神拜佛了许多年才得偿所愿。”
  何时莘愕然,摇了摇头自顾自的说:“我觉得是侯夫人,本来她没孩子的,结果侯府多了珞姐儿和钰哥儿。我也觉得是三弟,他原先可不是读书的料子,或者只是一场梦?有时候我也分不清哪头是真的……”
  “六姐姐!我回头让郡王给你请个御医来瞧瞧。”尚书府也不是请不来御医,想来只是不愿意给她找罢了。
  见她送了探病的礼物起身离开,何时莘到底没从时萋口中得到什么答案。
  重生并不一定就能翻盘。
  有些不如意的事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选择而往好的地方改变。
  而随着选择,也要面临其他困难。
  ★
  这个世界没有灵气也不能修真,时萋并没有用珍稀药材保养五脏,已经老迈的身体,若是活的太久,生活质量就一般了。
  第263章 家有高考生1
  时萋从地上爬了起来,只觉身体比之前脱离的那个还要僵硬。
  走了两步,发现腿脚很不灵便。
  响亮的广场舞音乐忽然响起,时萋顺着发声源看过去——一只带按键的笨重老年机,正在地上进行语音播报。
  “亮子给您来电!亮子给您来电!”
  她还没接收记忆,也不知道这个“亮子”是谁,就打算忽略掉,等过会儿查看了现在是什么情况才决定回不回过去。
  只是铃声稍稍停了几秒,马上又响起来。
  门外也传来了敲门声。
  时萋瞒珊着往门口走了几步,敲门声停止,随后有一个白大褂拿着钥匙推门出现在面前。
  见时萋过来,对方连忙解释:“是你儿子说的,钥匙在脚垫下面……”
  时萋略一沟通,才知道原身刚刚应该是和儿子打着电话,中途摔倒了。
  她儿子那边听到巨大的声响,随后听筒里就没了动静。
  这才叫了120过来。
  时萋对着救护中心的人道了谢,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无碍了,结账后才将人送出了门。
  门口的备用钥匙也被她拿进了屋。
  她把地上的大个头手机捡了起来。
  按了接听。
  对面立刻喊了几声:“妈!妈……”
  时萋打断他:“听见了。”
  叫“亮子”的男人呼喊声一顿,随后抱怨:“妈你怎么回事?刚刚是什么声音啊!我给你打那么多电话怎么不接?我都叫了120了,这不是浪费钱吗……”
  时萋翻了个白眼,上个世界讲究孝顺,她又是尊贵的郡王妃,哪个小辈儿敢这么和她呼呵。
  只是不知原身是什么性子,她也不好随便开口。
  不过单看这儿子的语气,想来就是惯的不轻,平时这个做母亲的也是哄着他来的。
  “我刚刚摔的没意识了,这会还晕着,你长话短说少念叨吧,我得躺一会儿养养。”
  “亮子”略一卡壳,随后又絮絮叨叨了几句:“妈你就不让人省心,萌萌这边刚出了事,你也不消停。刚刚120上门你怎么不去查查?”
  时萋直接挂断了电话,往沙发上一躺,开始接收记忆。
  原身是个六十三岁的老太太,一辈子过得也算顺风顺水。
  年轻时毕业了就被分到加工厂工作。
  之后认识了同一个厂子里的丈夫。
  年轻那会儿结婚都早,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互相不错就快速进入了婚姻。
  那时候只在结婚前偶尔聊个天,下班路上一起走,就属于自由恋爱了。
  婚后日子还算不错,毕竟两人不是周遭那种介绍人领着见一面就结婚的。
  感情基础要稍微牢靠些。
  虽后头也有争吵动手的情况,相对来说还是和睦的。
  只是严老头五年前就因病去世了,死的时候刚到六十,才领了一个月的养老金。
  老两口有一子一女,大儿子严亮和女儿严丽娟。
  严丽娟嫁到了外地,一年到头都难得回来一次。
  大儿子严亮则留在了老家,与原身住的不算太远。
  早些年严亮的独生女严一萌还小时,基本都是放在老两口这边的。
  只是随着孩子上了小学三年级后,因成绩不好被严亮两口子接了回去。
  严亮夫妻两个都是教师,平时管教孩子不止是严厉了,只要考的不好就得遭一顿体罚。
  原身老两口自然看不过眼去,毕竟是从小拉拔到大的孩子,总会插嘴劝一劝。
  可不劝还好,劝了之后又激发了严亮老婆杨维敏与老两口之间的矛盾,声称孩子都是他们给惯的。
  数次争吵过后,严亮便越发不想让孩子到爷爷奶奶家来。
  不然闹到最后夫妻俩与孩子有矛盾,与父母之间有冲突。
  两口子回家还得大吵一架。
  自从严一萌上了初高中,除了年节等大日子,原身基本是见不着的。
  上一次见大孙女还是暑假时。
  也只过来待了一会儿,就被杨维敏撵着去上辅导班了。
  时萋刚刚接严亮电话时,提到的萌萌就是严一萌。
  刚上了高三没多久,还有七个月就要面临高考了,却在这个时候闹了自杀,好在送医的及时并没有生命危险。
  原身自从老伴去世后,也不敢过多干涉严亮两口子教育孩子。
  否则一插嘴就会被灌上溺爱孩子,不想让孩子考个好大学等等罪名。
  原身只能偶尔到学校门口,看一看孙女,给严一萌塞些零花钱之类的。
  她上了岁数,身体本就不算太好,对于孙女是真心疼爱的,一听孩子自杀了,顿时激动的突发了心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