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时萋对于曲老三和村里人的错认,并没有反驳。
  若是此时恢复女子身份,少不得要有些麻烦。
  但要是陌生男子,即便和牛大婶年纪差距很大,也会有人想些龌龊的,给牛大婶泼脏水。
  曲老三带着她们回到自家临时落脚。
  他二哥家的儿子曲风也是跟着他一起生活的,如今也有十四岁了。
  曲老三回村之后的几年才娶上媳妇,如今生了两个孩子,大的姑娘只有三岁,小的儿子才刚会爬。
  这媳妇是其他村里的,与牛大婶以前不相识。
  但对于牛大婶住家里并没意见。
  至于牛大婶以前的屋子。
  早就荒废许久破败了。
  时萋本想花些钱请人重新盖屋子。
  曲老三则拦下了她,除了一些材料需要采买之外,请人帮忙只需要每日做顿好饭食即可。
  最好的人家不过是在干完活之后,主家给每人压回去几个鸡蛋或是菜肉。
  知道是这样的规矩,时萋也没有多说。
  拿了银钱给曲老三:“三叔,那就劳您帮着操心了。我对村里人也不熟悉,更不知道去何处买那些。这些银两您先花着,不够再和我说。”
  曲老三惊诧非常,他是看出来大嫂母子俩过得不错。
  却没想到出手这么阔绰。
  “平子,你们娘俩这些年在外头都做的啥营生啊?”
  “拜了个师父学医,后头被官兵抓去战场救伤了,虽然挺危险,银钱给的还行。”
  曲老三唏嘘:“原来是这样,那可不成,挣得再多咱也不能去啊!难怪你们要回来,在兵营里过日子那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
  把曲三叔搪塞过去后,时萋每次在村子里晃悠。
  偶尔去附近的山上采些药材回来炮制。
  这边的气候寒冷,一年只有一季作物产出。
  时萋和牛大婶来村里时正是秋收。
  等秋收过后,牛大婶的房子便找了村里人来推倒重起了。
  村里几乎大半人家都来帮忙。
  曲风干的更是卖力,大哥的房子请人帮忙,自家人肯定是要比外人上心的。
  饭食是牛大婶和曲三婶一起准备的。
  不过半月新房便盖好了。
  房子盖的不算大,有三个卧室。
  等盖好后熏了屋子,时萋便与牛大婶搬了过去。
  回了妄岁村,牛大婶夜里都是带着笑的。
  等自家的院子房子修缮好。
  她独自一人时经常会笑出声来。
  时萋在村里重操旧业,继续积累行医经验。
  大夫这个职业都说越是年岁大的大夫越看的好。
  主要原因就是在经验上。
  年轻人经手的病人少,经验不足,是以断病开药都差些火候。
  而年岁大的大夫,这一辈子诊过的病人无数,很多病症一打眼就能从过往的经验中得出结论。
  妄岁村目前也没有村医,只有一个接生婆子,还是自行摸索出来的。
  有时萋开门接诊后。
  不少身上有病痛又碍于去城里一趟费时费钱,都忍着的村民上了门。
  时萋这边看诊只收取少量的铜板,或者拿些米粮、蔬菜也可。
  有的人家实在穷,看到时萋经常去山上采药,便也去挖了许多过来当诊费。
  只是他们采的并不全是药材。
  时萋也没有嫌弃,只是细细的给对方讲解所需要的药材形状、颜色,如何辨别后。
  便让人后续补上相应的药材便是。
  她费用收的低,医术又好。
  不多时便打出了名号,附近其他村子里的村民也有跑过来找时萋看诊的。
  房子盖好后,曲风每天闷头上山砍柴,存过冬的柴火。
  不光给曲老三那边囤。
  牛大婶这边满院子堆成高山的柴火也是曲风送过来的。
  等入了冬,曲风也时常过来帮牛大婶一起拾捣药材。
  其实也是图一口吃的。
  曲风每次来,牛大婶都会给他拿点心。
  赶上饭时必定会留他吃完再走。
  但曲风也确实是个实在孩子。
  明知道晌午和傍晚赶上饭时会被留饭。
  但他从不故意踩这个时间过来。
  活也是干的利索。
  时萋想了想,便在空闲时招呼他过来。
  询问他要不要学医。
  曲风一脸的喜色,赤红着脸一个劲的点头。
  等缓过劲来又讷讷的说道:“大哥,我听说拜师都要收拜师礼,等我准备一段时间你再说我行吗?”
  时萋拍了拍他的脑袋:“既叫我一声大哥,还说这些见外的,都是自家兄弟,我还图你那拜师礼了?”
  曲风脸更红了些:“我不是这个意思……”
  之后再给村民看诊,时萋也会让他上手试试。
  属于实践中教学,初学者难有的待遇。
  曲风不是个有天赋的,学起来也慢。并且之前没上过学堂,也不识字。
  只是他肯吃苦,时萋休息时,他就反复的练习时萋教过的字,看书背药经。
  牛大婶干脆让他搬到这边住,也省的曲风来回跑了。
  曲老三自然没意见。
  他也有自己的儿女,照顾二哥家的儿子到这么大已经很不容易了。
  眼看着就要到了说亲的年纪,他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赶巧大嫂和侄子回来,又有能力帮扶一把。
  他也是高兴的。
  看大侄子的手笔就知道他手头上还松快。
  回来的这些日子,盖房子钱给的足足的不说,剩下的也不收直接留给了他。
  后面家里做些差样的吃食,还经常给家里送。
  又给儿子、女儿打了小银锁。
  他掂着分量虽轻,两个合一块也得有两钱。
  这就不少了,谁家给弟妹送礼能送这么贵重的?
  连他媳妇都不住的夸奖这个侄子有能耐。
  二侄子往后的日子想过不好都难。
  倒不是说想让大嫂母子俩帮着老二儿子找媳妇。
  毕竟大侄子也没成婚的。
  只是以大侄子的本事,想找媳妇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二侄子等往后学了几分他大哥的本事,自己张罗也是差不了的。
  第57章 乱世流民27(完)
  牛大婶回到妄岁村后,心情好了不少。
  人也显得精神。
  心情是郁结或是舒畅,身体所反应出的状态也不同。
  心绪不宁,郁结于心时,体内各器官都会加速衰败,寿命也必然会减少。
  相反亦然。
  时萋在妄岁村住了三年有余,这期间不少人家上门来说亲,都被时萋拒绝了。
  有些人看说不动时萋,转头又打上了曲风的主意。
  小院子里热闹非常,村里村外的人,有事无事都能上这里转上一圈。
  直到牛大婶病重,迷迷糊糊了许多时日。
  又如多年前一般,识不得人。
  有时候喊时萋作“平子”,有时候又把曲风当成了儿子。
  时萋给她把过脉后,调换了几味药材。
  只不过是减轻些痛苦,能让她身体更舒服些。
  至于治好牛大婶,即便是神医也不能给到了寿数的人续命。
  牛大婶最终没有熬过这个冬天。
  最后的一段日子,她仿佛沉浸在丈夫儿子皆在身边的幻觉里。
  走之前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将牛大婶安葬在其丈夫儿子的衣冠冢旁边。
  丧礼过后,时萋便打算离开。
  跟在时萋身边这么久,曲风大概是知道了时萋的真实性别。
  也猜到她并不是牛大婶的儿子。
  只是什么也没说。
  看到时萋这段日子没有再给村里人看诊,而是收拾起了书籍、药材。
  便知道她是要走了。
  曲风试探着询问自己能不能跟着一起走,被时萋给拒绝了。
  等离开妄岁村后,她就要换回女装了。
  储物格里的化妆品已经见了底。
  之前哪会想到会有这么个世界,天天需要化妆呢?
  离村时,她只和曲风打了招呼。
  至于曲老三一家和其他人还一直以为他是曲平,若是知道她要离开,必定会上门来劝。
  装好了行囊,赶上马车离开的路上。
  遇到的村民还以为她要去城里采购:“平子这是要进城啊!”
  时萋点头回应:“是啊,大叔挑水去?”
  “今儿出去的早啊?”
  “……”
  一路寒暄着出了妄岁村。
  任由马车走在官道上,没有目的地,又不着急赶路走的很是自由自在。
  两年前,前朝魏大将军夺得了天下,定国号为梁。
  梁武帝能征善战,手下人马也多。
  曾经胜面颇大的郑家军,到底没能抢下那个位置。
  草台班子终究比不上专业人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