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国公夫人看向顾晨,道:“那时,北方已定,你的祖父顾朗正在东南激战,阻截前朝的主路大军驰援西北。圣祖虽然筹备了足够的粮草,但若是久攻宁关不下,几万的大军,再多的粮草也消耗不起。圣祖急召你外祖前往宁关破敌。你外祖率领驻扎在通关的一些将士去了宁关,还带走了一些粮草。而我,则留在通关主持大局。”
  “你外祖走后不久,前朝的两路大军从南面绕过了你祖父,到了通关。留在通关的将士远不够,无力迎战。若是让这两路大军打下通关,圣祖那里就会腹背受敌。所以,我只能死守。”
  国公爷看着夫人,眼中满是疼惜和骄傲。
  “我每日在城上巡守,弓箭手时刻待命。我命人备上火油、大石、重木,最后甚至用了热水,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敌军久攻不下,渐渐的也露出了疲态,放弃了攻城,转而想要困死我们。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到了后面,将士们一日只能吃上一碗稀粥。即使是这样,我也下令不可去夺百姓的粮食。后来,我下令宰杀战马。”
  顾晨听到此处,心中酸涩。战马是何等贵重呀,宰杀战马,可见当时已被逼入了绝境。
  国公夫人停顿少顷,道:“原以为撑不了几日了,我和将士们已经做好了与城同死的准备。就在我要派死士冲出去,将消息送去宁关的时候,通城的百姓竟给我们送来了吃食。从灵山和南山上挖来的野菜、猎来的野兽、采来的果子,捕来的鱼。地里没有长熟的麦子都被百姓给割了,送了过来。还有百姓将家里仅有的一只老母鸡也送了过来……”
  顾晨听得动容,那时的百姓必然也是忍饥挨饿,却将仅有的吃食送给了将士们。
  国公夫人深吸口气,道:“就这样,最后吃着树皮树叶,竟又坚持了半月有余。终于,你祖父顾朗犹如神兵天降,率军赶来了,在后方将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四散而逃,还带来了粮草,救了我们所有人。之后,你祖父率军赶往西北,而我则继续镇守通关。”
  国公爷道:“你祖父赶到宁关的时候,我刚刚打下了宁关。我是从你祖父的口中知道了通关的情况。我有心回通关,但你祖父拦住了我,认为通关有你外祖母即可,尽快攻下西北才是我应该做的。圣祖也听闻了此事,大赞你外祖母,调拨了粮草和一些将士回通城,命你外祖母继续镇守通关,还要封你外祖母为将军。”
  国公夫人点了点头,道:“我一直镇守通关,与那里的百姓朝夕相处,感情深厚。百姓还给我起了个通威将军的名号,见了我都会唤通威将军。等我离开通关的时候,百姓十里相送,看着那一张张质朴的面孔,我忍不住泪洒当场。”
  说到此处,国公夫人眼圈微红,仿佛又看到了当时的画面。
  国公爷握住夫人的手,轻轻的拍了拍。
  “外祖母……”
  国公夫人道:“不妨事。所以呀,晨儿,外祖母无论如何都不相信那里的百姓会通匪。”
  顾晨恭敬的道:“外孙必会查明,还百姓一个公道。”
  国公夫人颔首。
  国公爷道:“晨儿,你只率一千将士前往通城,可是已经有了打算?”
  “是。我已经写信给庞、钱两位将军,让他们安排些祖籍是通城的将士随我前去。此次,我想以查明,审理为主,弄清事实,平定此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兵戎相见。”
  国公爷扶着胡须,赞道:“甚好。”
  国公夫人也不吝赞赏。
  “外祖,我心中还有些顾虑。”
  “什么顾虑?”
  顾晨道:“京中。”
  二老神色一变。甄明理和赵婉对视,表情凝重。
  作者有话说:
  为了感谢小可爱们的营养液,更一章长的,累死我了,,,,,,
  第107章
  顾晨担忧的道:“皇上身子不大好,虽无大碍,但很是虚弱,也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今日,我观二皇子和三皇子已然从暗斗变成了明争,对那个位子的觊觎之心已有些按捺不住了。而诸皇子中,五皇子最是深不可测,也最是危险。我不是担心他们在我离京的时候会逼宫谋反,毕竟京郊有怀朗军,有庞、钱、徐三位将军在,他们不敢妄动。但我还是担心京中会生乱,尤其是负责皇宫守卫的天元卫和负责京中治安的巡城兵马司。”
  国公爷道:“你可是察觉了什么?”
  “我今日刚一入宫,听钱进说了皇上头疾发作,朝中的重要官员都在,我还以为皇伯是……”她停顿一下,道:“我当即想要出宫,赶去怀朗军军营。我太遭几位皇子和大臣的忌惮,若皇伯真的是……那我决不能孤身进去。我只有手握怀朗军,才能护好皇伯、皇婶,和真正获得皇上传位之人,还有姑母和……”她看向厅内的几人。
  二老和甄明理夫妇明白她的意思。
  “等我弄清情况,知道并不是我所想的那般,便跟着钱进去了西间。路上,我就在想,即便真如我所想的那般,我又能出得去皇宫,出得去康京吗?若情况不对,我相信钱进会护着我出宫,可他只是天元卫的副统领,上面还有正统领,天元卫不可能全都听命于他。至于巡城兵马司,衡儿作为左副指挥使根基尚浅,且正指挥使是宋括……”
  顾晨与忠义侯府结怨,宋括自然不会帮她。
  “当年的‘嘉阳之乱’可就是坏在了巡城兵马司。幸好天元卫没出问题,又有外祖守住了宫门,外祖母稳住了宫内,这才获得一线生机。现在皇伯身子不好,几个皇子都在京中,又起了争夺之心,我有些担忧天元卫……”
  厅内一片安静,许久没有人说话。
  国公爷思量一番,道:“‘嘉阳之乱’时,天元卫统领是我曾经的部下。现在的天元卫统领是他的儿子,卫庄。我虽不及了解其父一般了解此子,但从往日来看,他应是个忠心的。”
  顾晨斟酌了下,道:“外祖,外孙觉得,凡事还是要多些提防。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国公夫人道:“晨儿说的有理。”
  国公爷点头,“我也有段日子没进宫里看看了,恰逢皇上身子不适,这几日我多去宫里走走。如今的天元卫中已经没有几个我的部下了,但他们的后人倒是还有不少,对我这个老头子还是有几分忠义在的。”
  外祖去宫里走一走,必会对心思活络之人起到震慑。
  国公夫人道:“老头子,我陪你一同进宫,去探望下皇后。免得生疏了,也避免让人觉得我这个老婆子自视甚高,忘了皇后。”
  顾晨笑着道:“那感情好,外祖母若是去见了皇婶,正好可以为惠儿挡去一劫。”
  国公夫人疑惑的道:“惠儿有什么劫?”
  赵婉心思一动,道:“皇后可是有了结亲的想法?”
  “舅母说中了。上次我去给皇婶请安,皇婶提到了惠儿,想让她多进宫陪伴两位公主。我抬出了外祖母,以外祖母溺爱惠儿,担心惠儿失礼闯祸为由挡了一下。哦,舅母,此事我没有告知惠儿,也不知惠儿是如何想的。若是惠儿愿意……”
  赵婉微微摇头,道:“惠儿必是不愿。我和母亲会想法子拒了,你就不要管了,免得你因为此事得罪了宫里。”
  国公夫人道:“嗯,听你舅母的。”
  “是。”
  甄明理道:“晨儿,你对巡城兵马司的顾虑,我会告知衡儿,让他多小心,也多上心。至于宋括……”他看向父亲,道:“他与‘嘉阳之乱’时的正指挥使相比,差了许多。”
  国公爷点头认同。
  甄明理接着道:“而且,他想要支持的是九皇子,不应会与其他几位皇子联手。你且放心的去通城,京中有你外祖和我。”
  “是。舅父,若真有异常,可以去找姑母相谈,联系庞、钱两位将军。我在写给他们的信中已经叮嘱过了。”
  甄明理郑重的应下。
  二老知她明日就要出发,再三叮咛后让她早些回去准备。顾晨辞别二老后,在厅外被赵婉叫住了。她乖乖的跟着舅母进了屋,露出可怜巴巴的表情。
  赵婉无奈的道:“怎么,你还先委屈上了?”
  顾晨蔫蔫的垂下头。
  赵婉只当看不见,道:“你与那宋姑娘,是怎么回事?”
  顾晨已经与姑母坦白,对舅母更是没想隐瞒。她慢慢的跪了下去,道:“舅母,孩儿心悦她。”
  赵婉的心一揪,果然是这样。
  赵婉不说话,顾晨也不敢开口,就那么乖顺的跪着。
  许久,赵婉平静的道:“你想好了?”
  顾晨郑重点头,道:“是。”
  又是一阵沉默后,赵婉道:“你先去通城吧。”
  这话让顾晨很是紧张,难道舅母要在自己去通城的时候对雪儿……她抬起头,急道:“是孩儿心悦与她。她不知,更不曾对孩儿如何。舅母,孩儿求你不要为难她。”
  赵婉的眼中闪过震惊,晨儿竟会这般想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