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小丫头兴奋地点头:“我知道镇上李屠户家的肉最新鲜,而且不坑人!”
“行,那你去他那里买点。”楚云拿出铜钱递给小丫头。
小丫头像只快乐的小鸟一般往外冲。
赵小芽笑得见牙不见眼,她就知道,只有张老师才能是女高的校长!
赵匡胤不解:这官员是被一个小小的老师给拿捏住了?
还是他有什么把柄在她的手上?
赵普不同意:“是张老师的无私的精神拿捏住了所有的官员。只要是有责任心的官员都会同意张老师担任校 长的,她是民心之所向。”
【这天是女高开学的日子,然而天公不作美,暴雨倾盆。】
【好久才看到几个学生全身湿透地赶了过来,学生说下着大雨,山里面很多学生都赶不过来。】
【张老师急得给马县长打电话,周局长也着急地来找马县长。一声声令下,张校长带着老师和村民们出动, 开着拖拉机,牵扯马车,推着自行车去接学生。】
茫茫苍山之下,这一群人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大雨下得越加大,小小山路上的人艰难行走,甚至自行车都从山崖上掉了下去,湍急的河流上,老师们拉起绳索,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拉着绳子过河。
泥泞的山路上,老师和学生摔了无数次跤,爬起来依旧前行。
众人看得眼泪汪汪,为张校长,为所有为学生们尽心尽力的人们。
真金有些动容,忽必烈看了他一眼:“你是储君,这些事情臣下可以做,你不能。”
“……这是为何?父汗。”真金不解。
“因为你将来会是皇帝,御下得好,会有无数人替你这样做。”
“是,父汗。”
朱元璋也动容,但是他觉得太费劲了。
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只是给这些将来还是要嫁人的女子学习太浪费了。
还不如招些男子,或许能对朝廷有更大的用处。
“父皇,这所学校旁边就是个学校里有男生了。”朱标提醒他。
“那也可以再加一个男高嘛~”朱元璋不以为然。
“但是,这个女高的目的就是为那些上不起学的女子所建造的,为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见识。”朱标很认真。
朱元璋摆摆手:“太子,你想过吗?这些女子学了知识,走出了大山。那些大山里的男子去哪里娶妻?这些 村子没有婴儿出生,长此以往不是亡了吗?那些田地呢?还有谁去种?”
“父皇,不光是女子可以走出大山,男子也可以走出大山啊!隔壁就是男生多的学校,可见对于男女后世是一视同仁 的。他们都走出了大山,那根本就不存在贫困了,拥有了知识和见识,他们的孩子会在更好的环境出生,就 不会像这样在山间艰难行走了。”朱标认为这样子很好,贫困是要从根子上去消灭。
朱元璋:“……”
太子有点被这些电视影响得天真了……
【经过鸡飞狗跳的一天,迎来了第二天的摸底考试。】
【结果令老师们失望,很多人的成绩都太差了,甚至需要从初中课程教起。】
看到这场面,很多读书人嘲笑道:“看看,这些女子!简直浪费这么好的条件!!要是给我们,定能考个状 元回来!”
妇人们脸上火辣辣,仿佛考不好的是她们。
但也有妇人狠狠呸了一声:“给你?做你的春秋大梦吧!撒泡尿照照自己,你配吗?”
一名读书人立即跳了起来:“我不配,你们更不配!怎么,看了几天的天幕就忘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了?你以为现在是后世吗?”
“你们就是到死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还是乖乖在家里生孩子做家务吧,这天下是只属于男人的!”说完,得意洋洋地看了一眼气急的妇人们。
周围的男人哄笑起来。
妇人们咬着牙不吭声,继续看天幕。
【对于学生的成绩,张校长希望老师们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不允许老师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她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因为女高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所以吃饭和上厕所就和隔壁的南高一起拼。】
【然而下课后的学生们到达餐厅的时候饭已经没有了,一问,是来晚了南高的学生都吃完了。张校长于是亲自制定时间,务必让每一个学生都吃到饭。】
【学生们严格按照时间起床洗漱,最后终于吃到了饭,甚至变成了南高不够饭。】
这些事情看得人啼笑皆非。
却更能看出张校长的良苦用心。
南高的校长本来因为女高把饭吃完了不高兴,但是出来的女高学生齐刷刷地给南高校长鞠躬感谢,南高校长一下子又不好说什么了。
而学生们也在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让紧张的学习生活更加合理。
一切看起来看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一些老师有些不满,再加上需要照顾生病的学生,魏老师的怨言更大了。
百姓们有些着急,千辛万苦才建成的女高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事情啊!
一集还没看完,孙曼婷就放学回来了。
一见周瑾玉就扑上来:“小姨,我的手机。”
“……还没来得及跟你妈说呢,这事急不来。”周瑾玉说道。
“拜托了小姨——我真的很需要手机——”孙曼婷撒娇。
“需要什么?”周瑾芳回来了。
孙曼婷急忙站起来上前接过他的包:“没什么,妈妈你累了吗?叔叔马上煮好饭了!”
周瑾芳看了她一眼,孙曼婷露出乖巧的微笑。
第231章 别出心裁
周瑾玉将手机放下,大家开始吃饭。
百姓们也开始吃晚饭,但有些索然无味,心里一直惦记着张校长。
上一次这么魂牵梦绕的还是守护者的纪录片。
之前斥责了众多妇人的书生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了空荡荡的饭桌。
他觉得奇怪,往常这个时候他娘早就把热饭热菜给自己煮好端上桌了,进到灶房一看,冷锅冷灶的。
什么也没有。
“娘——”书生喊道。
“在这呢——”
书生顺着声音来到他娘的房间,就看见他娘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
“娘你咋啦?我的饭菜呢?你没做吗?”
老妇人耷拉着眼皮道:“我下午的时候突然觉得头晕目眩的,实在是做不成饭了……进儿,要不今晚你自己就做一顿吧。”
“娘!你是不是糊涂了!我是读书人,读书人怎么可以去厨房?君子远庖厨你不知道吗!”书生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母亲。
老妇人抬起眼睛直直看向他:“可我听那些老先生说,君子远庖厨的意思是因为厨房不时会有宰杀活物的事情,这对于有仁爱之心的君子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并不是君子不能下灶房的意思。现在我们的灶房并没有活物需要宰杀。做顿饭菜还是可以的。”
书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是他那个唯唯诺诺的娘亲?
她何时会去问老先生这些问题?
瞬间,心中涌现出一股慌张,但是接着愤怒又占据了上风,书生怒斥道:“娘!你乱听那些人胡说什么!你难道还不相信自己亲儿子吗!!”
“……”。老妇人定定地看着他,眼中划过一股悲伤:“我想来是病了,进儿,你既然不愿意下厨,就去外面弄点吃的回来吧。我有些饿了,身上更加难受。”
“娘!现在天都要黑了,你叫我去哪里找吃的!你也不想想!”书生气急败坏。
老妇人闭上了眼睛,不再去看他。
书生怒气冲冲地出了家门。
然而举目四望,夜色降临,鸟声凄厉。
晚风微凉,顿时将书生的一腔怒火给吹灭了。
书生不由得烦恼:这晚上可怎么对付哦——
有了!
书生敲开族老的家门,苦着脸对族老说道:“大族长,我娘病了,家里又没吃的,您看能不能匀点吃的给我?”
族老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说道:“今儿我看见你娘还精神着呢,怎么这会子就病了?”
“可不是吗,我也觉得奇怪,这不,人就在屋里躺着呢。起都起不来了。”书生愁眉苦脸。
族长没再说什么,转头端了两碗粗粮饭出来:“先对付着吧。”
“谢谢族长!”书生接过两碗饭感激不尽。
“去吧,拿回去给你娘,”族长挥挥手。
书生捧着碗走到一半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吃了,没一会就吃完了一碗。
书生感觉自己只吃了个半饱,而且这粗粮吃着实在是刺嗓子,一点也没有镇上念书时吃的精粮细腻柔软。
但是不吃肚子又饿得慌,看看还剩下的一碗粗粮,书生想到:如今娘也病了,想来是吃不下这些粗粮的,不如我先吃了,等明儿去镇上给她带点精粮回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