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朱元璋有些不安,外面番邦的崛起之路明显不适合中原王朝,倒也不必太过于担心,但是这个大国崛起的一 共有12集啊,那不就是意味着同时期就有12个国家相继崛起?
  大明不崛起的话,那不就成了这些国家盘中的鱼肉?!
  可一旦改变,就意味着要推翻以往的制度,其间的流血动荡他简直不敢想象……
  啊……这种无可奈何挂心挠肺的感觉……
  朱元璋无可奈何的同时心底也不愿意去改变。
  【西班牙帝国的无敌舰队在大洋上航行,它的目标是控制英吉利海峡,并教训英格兰。】
  【两边战争的起源是因为宗教改革,西班牙希望对方也恢复他们信仰的宗教,并接受他们王室的管制。除了 这个原因,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列颠开始向海洋扩张,这严重威胁了西班牙的利益。】
  各个朝代的许多人都发现了一点:这番邦人的宗教渗透真的是由内到外的。
  不管是那边的哪一个国家,宗教都无处不在。
  就连发动战争都要以宗教为名。
  这让一直以来君权都是最高统治的王朝警惕不已。
  【而当时不列颠的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明白,在一个新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 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
  【在新的世界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这段话让各个王朝心中一凛,新的世界!
  如今天幕的出现不就是意味着新的世界吗,可是新的思想不是说接受就能接受的。
  后世里很多的思想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在现阶段行不通。
  【女王抓住了机会同时也激怒了对手西班牙,女王知道对方的实力,所以并不希望正面对抗,于是她鼓励私掠船、海盗去扩大不列颠的贸易,开拓殖民地。甚至在与西班牙发生冲突的时候,女王可以否认,说是他们不遵守政府规则。但是对于在海洋上带回巨大利润的人授予骑士称号并给予奖励。】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海外掠夺和贸易的行列中。】
  嬴政佩服这个女王,为成功无所不用其极。
  什么脸面,什么道德?
  唯有让国家获利的举动都是值得推崇的!
  他隐约明白这个国家为何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了。
  【但是女王的行为明显触及了西班牙的利益,国王被激怒,他派出舰队横渡英吉利,进攻不列颠。】
  海战极少的中原王朝睁大了眼睛,看着天幕上宏伟壮观的海战。
  刘邦有些意动,但是大汉和谁海战?
  要不去灭了那个后世人超级讨厌的倭国?
  不不,若是财政不够,什么海战,自己国内就先乱起来了。
  还是得专注于国内的休养生息。
  刘彻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骑上汗血宝马去战场上厮杀一番。
  曹操喜欢这个女王的作风,有一种坚韧的无耻,却往往能很好的达到目标。
  这样人绝对能缔造日不落的名头。
  诸葛亮说不出话来,又是强盗一般的逻辑和作风。
  又是野蛮血腥地对外扩张……
  这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有些不适。
  【令人没想到的是西班牙的舰队被比它规模小的不列颠舰队给打败了。】
  【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不列颠,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让欧洲看到了它。】
  【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新的海上强国开始崛起。】
  李世民:……
  这大国崛起系列看得人有些慌张,感觉周边的国家都在飞速崛起,而自己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
  这感觉非常的不好。
  他能为大唐的发展做点什么呢?
  【女王对于国家事务的处理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智慧,她非常明白权力的基础是全体人民组成的民族。】
  【没有民众的支持做后盾,王朝就没有立身的可能。】
  【为获得民众的支持,女王在强化王权的同时恪守一项古老的政治传统。】
  【国王的权利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下行使权力。】
  啊这……
  各王朝的帝王们瞬间不吭声了。
  辛辛苦苦这么多代不就是为了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结果这个番邦说要分权?
  开什么玩笑!
  分权给藩王,从而造成藩王之乱吗!
  不行,这个不能学!
  乾隆大为光火:看看,看看!
  这就是朕闭关锁国的原因,看看这些番邦都是些什么玩意!
  传进来整个国家岂不是乱套了!
  还一天天到晚地指责朕,朕是九五之尊,看的事情比你们要长远!
  颙琰依旧沉默,制度可以不学,但是积极开放的态度要学啊!
  想想后期的大清被打成什么烂样子了?
  何其悲哀……
  【女王从不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
  【当王权玉议会发生矛盾,女王总会根据情况作出让步。】
  【就这样,在她的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
  【而且,女王为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她终身未婚,死亡后留下一个国力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国家。】
  其他的不说,番邦的女王真的是个顶个的强悍~
  先有沙俄的叶卡捷琳娜,后又不列颠的伊丽莎白一世。
  这两位女王甭管有没有丈夫情人,国家大事从不含糊,果然,顶级政治家都不会恋爱脑。
  什么时候看点后世人不再谈恋爱的电视?
  谈就算了,别让祖宗们也谈行吗?
  不放电视,天天看新闻也成,就是千万不要看那些降智到离谱的电视了。
  看多了都怕自己也变成那样的人……
  这对于王朝简直是毁灭性打击。
  第199章 君主立宪制
  【不列颠的女王去世后,又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国王,查理一世。】
  【和女王不同,查理一世相信他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拥有无上的权力。】
  【但是他忽视了民众的支持和民族的利益。】
  【查理继任后因为与周边国家的战争而造成了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于是他想要增加税收,但是税收的不说 他想增加就增加的,根据他们的法律,开征新税的权力是属于议会的。议会不同意,国王就不能实行他的政 策。】
  嬴政:这就相当于两者之间相互制约,谁也不能一方独大。
  但是双方就不会想要彻底压制多方吗?
  谁愿意将权力分散出去呢?
  刘邦:不行不行!绝对不能这么搞!
  刘彻:看个热闹就好。
  当然也有人蠢蠢欲动,但是想想自身王朝的环境,还是偃旗息鼓了。
  李世民不明白,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那么谁掌握武力呢?
  一旦双方发生矛盾,掌握武力的人就拥有绝对的压制。
  【议会拒绝了国王的要求,于是国王绕过议会直接向商人征收新税,向乡绅强制性贷款。】
  【于是国王和议会开始了激烈的较量。】
  【国王派军队强行解散了议会。】
  【不列颠的内战爆发了。】
  赵匡胤:这就是分权的结果。
  谁愿意做事情束手束脚呢。
  但如果议会胜利后,那他们还会分权给国王吗,如果分,这这仗打得有什么意思?
  以后的矛盾依旧会爆发,依旧会因此发生战争。
  【内战的结果是国王被俘,新国家成立。】
  【查理一世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在民众面前当街砍了脑袋。】
  这一发展令各个王朝都咯噔了一下,怎么就被砍了脑袋了?
  还是在民众面前被砍的!
  乾隆再次浑身发抖,他又想起了路易十六。
  这些番邦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竟喜欢砍皇帝的脑袋!
  康熙一震,手中的奏折掉了下来。
  这就是先进的西方国家,先进到皇帝毫无尊严地被砍掉脑袋!
  他还要继续革新吗……
  但是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居然是大清刚刚入关5年!
  这就意味着大清周边的国家都在崛起,想到这一点,康熙冷汗湿透了里衣。
  民智一开,大清又将会面对什么?
  不开又必定是被侵略的后果……
  有这么一瞬间,康熙宁愿不曾有过天幕。
  朱元璋打了个哆嗦,番邦这一套大明学不来!
  忽必烈:国王对于武力掌控不完全,否则就是议会被解散了。
  归根结底是谁掌握了更多的实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