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211节

  次日,庄王萧承钧等一行人抵达,众官吏皆到齐州城外接驾。出来城门,将将望见马蹄踏起的烟尘,沈持一眼就看见了众军之中骑在马上的史玉皎,猝然又惊又心疼又后怕又生气:怎么又让她出来领兵打仗了?
  因朝廷出兵寿州是绝密,在此之前他不知道会遣史玉皎来。
  等众军呼啸而近,只见萧承钧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驾,玄色的车幔上用金线绣着龙鳞,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份,要多排场有多排场。
  沈持率一众官员在车驾前拜见萧承钧:“臣等见过殿下。”
  萧承钧看都没看他一眼,却和蔼地对他身旁的孔及说道:“二位大人快快请起。”
  沈持眼里也没他,他的心思都在庄王身后的自家媳妇儿身上,不过还是礼仪周到地将他迎入城内,将他送到济南府的皇家行宫安歇。
  而一同到来的史玉皎等将士则被府兵将领尤凤接去兵营招待,悄无声息的,几乎没几个人知道。
  沈持辞别庄王后从皇家行宫出来,直接去营地找史玉皎。
  而史玉皎此事已安顿好众将士,她脱下铠甲换了儒裙,正要去找沈持。两人见面不约而同伸出手勾在一处,又怕在外面失了稳重,一触即放开。
  等到了府衙的留署。
  “怎么让你领兵来,”沈持才低声问:“挂帅的却是庄王殿下。”
  史玉皎冷哼一声:“他想要捞功。”意思明确,她是来出苦力的,功劳归庄王萧承钧。
  “要不是担心你,”她又说道:“我才不来。”她才不想给庄王萧承钧做嫁衣呢。
  “对不住,我连累你了,”沈持:“受伤没有,累不累?”
  史玉皎微叹气一笑:“贼寇没什么作战经验,不是我的对手。”不是她自大,李李虎的军也就能吓唬到常年不作战的府兵,在她和兵器精良的御林军面前,着实不堪一击。
  沈持进到里屋把简陋的床铺收拾干净:“你去洗个澡再躺会儿。”史玉皎:“嗯。”
  催她去歇息后,他跟赵蟾桂说道:“也许是头一次来齐州,也是最后一次,你去街上捡别的地方吃不到的小吃,买不到的玩意儿买些来。”让她好好放松下。
  赵蟾桂去屋里提了个大篮子,揣了一袋银子,上街采买去了。
  两个时辰后,近黄昏时分,他从街肆上“扫货”回来了,雇车拉了回来,买的玩意儿有一把胡琴,一把据说是柳下惠发明的和圣文刀,还有一个栩栩如生的泥塑兔子王,机关跟提线木偶一样,一拉会做出玉兔捣药的动作……吃的有把子肉、九转大肠、红烧黄河鲤鱼……
  恰好史玉皎沐浴更衣完毕,她出来看了看,笑道:“沈大人出来一趟阔气了啊。”
  沈持也笑:“好不容易来一趟。”那些吃食还冒着热气,他携她的手坐下,取来碗筷:“来,尝尝当地的佳肴。”
  二人和和美美地用起餐来。“此地的菜肴与京城比,”史玉皎尝了一遍说道:“是另一种风味,又咸又香,颇是厚重。”
  沈持看她吃了几乎大半条红烧鲤鱼,猜她喜欢这个口味:“这个我也会做,等回京后做给你吃。”
  史玉皎弯眸笑道:“京城只有冬日才有卖黄河鲤鱼的,有得等了。”
  “沈大人,”沈持还没来得及说话,外头的门子响声通传:“丁公公来了。”
  他立即整理衣袍迎出来,门外,风尘仆仆的太监丁逢领着两名官差下了马,笑得眼尾全是褶子:“沈大人,万岁爷有旨,快接旨吧。”
  沈持连忙跪下叩首。
  丁逢打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求贤未尝少怠,爱民如恐不及,遐迩赤子,咸知朕心,切念李虎、王有仁等人,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1……朕今特遣代左丞相沈持捧诏书,亲至济南府,赦免李虎等人所犯罪行……遣送至昆明府,给田亩、安家银两,盼尔等为国屯田戍边,莫负朕心……”
  朝廷对于李虎等人的安置法子,正是沈持提出来的,几乎没有更改。除了连李虎也赦免不再追责这一点儿。
  “臣领旨,”沈持起身接过圣旨,对丁逢拱手施礼:“丁公公快请进来坐坐。”
  丁逢摆摆手:“沈大人忙去吧,老奴去逛个齐州城听听齐州梆子,就回京喽。”
  沈持不着痕迹地往他袖中塞了张银票:“那本官就不作陪了,丁公公有事吩咐就是。”
  丁逢笑得灿烂:“哟,瞧沈大人客气的。”
  送走他,沈持回到屋中,对史玉皎说道:“招安的圣旨来了,我今儿给李虎写信,让他率众到齐州城来。”
  史玉皎想了想说道:“要遣李虎的三万人去昆明府,谁押解他们?”千里迢迢的,为防他们途中生事活逃跑,得派至少一两千人一路押解过去吧。
  沈持说道:“押解倒不必,等见了李虎等人,我自有办法让他们自个儿乖乖前往昆明府。”
  史玉皎没有深问,拉着他往里屋走,大概是想说几句闺房话,还没等他进去呢,赵蟾桂神色肃然进来:“大人,庄王殿下派人来请你过去一趟。”
  沈持和史玉皎对视一眼:“好,我这就来。”
  说罢,他回屋换上官袍,去齐州城里的皇室行宫见萧承钧。
  皇室行宫内。
  餐厅里放着解暑的冰块,摆了满满一桌子佳肴,数十名美貌婢女服侍在侧,歌姬轻歌曼舞,一派活色生香。
  然而庄王萧承钧却兴致缺缺,他对从京城带出来的心腹谋士陈世仪说道:“朝廷招安李虎的圣旨到了?”
  “到了,”陈世仪小心翼翼地说道:“只是不知到底如何个招安法。”他倾身靠近庄王:“臣听说要将李虎等众迁去昆明府,编入卫所,让他们屯田戍边。”
  萧承钧扫了他一眼:“迁往滇地,”他忽然凉笑:“费这么大周折,沈大人图什么呢?”
  “滇地是他一手收复来的,”陈世仪说道:“迁这些人过去充实人口,等他们屯田有了收成,给朝廷多缴纳田税,都将作为他的功劳……”
  萧承钧“哼”了声:“他可真会给自己筹算。”
  “去派个人请沈大人来见本王。”
  “是,”立刻有家奴应道。
  ……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沈持来了,他进门后萧承钧直接问他:“不知沈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李虎等众?”
  没有铺垫一句的问话让沈持心中微惊:“下官已上奏陛下,流放他们到昆明府卫所屯田,此生不得再返回济南府。”
  “陛下已准,命臣尽快让李虎等人来见。”
  “沈大人,”萧承钧摇摇头:“你将三万的贼寇放在昆明府卫所,朝廷能放心吗?”
  沈持微怔:“下官愚钝,还请殿下明说。”
  “以本王看,”萧承钧说道:“他们已对朝廷做出不忠不义之事,合该——坑杀。”
  坑杀。
  沈持:“……殿下,万万不可。”
  “饥荒灾年,民智未开的农人为了果腹,”他头一次有点焦急:“被人煽动聚众造反,臣已拟定流刑,上天有好生之德,一次坑杀三万之众,唯恐天下百姓寒心啊……”
  萧承钧:“这些人犯的可是谋反的大罪,没诛九族已经是朝廷最大的仁慈了。”
  沈持:“……殿下,陛下已下圣旨。”
  萧承钧怒气腾腾地站起来:“沈持,你敢忤逆本王的。”
  “臣不敢……”沈持说道:“只是陛下已有旨意,臣只能按照圣旨行事。”
  萧承钧气得咬牙道:“沈持,你……”
  “殿下要是没别的事,”沈持也不含糊,不再跟他废话:“臣告退。”
  他现在知道皇帝为什么宁可等十皇子长大,都不愿意立这位已经成人的皇长子庄王为储君了。
  实在是拿不出手。
  回去后他关上门把这事儿跟史玉皎说了:“庄王殿下想要坑杀李虎的部下,不能让李虎来齐州了,我得亲自去一趟寿张招安他们。”
  他不听萧承钧的,焉知别人不会被他蛊惑,毕竟济南府的府兵还有两万来人,若被庄王利用了玩阴的对付李虎的三万兵,在他们没有防备的时候下手,或许绰绰有余。不得不防啊。
  史玉皎面露愕色:“他要坑杀李虎等三万人?”
  沈持点头说道:“嗯,他跟我明说了。”
  “殿下为何执意要坑杀李虎,”史玉皎万般不解:“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第213章
  是啊, 庄王到底为什么火急火燎要坑杀李虎军,不让他们好好地招安呢。
  他二人一个天皇贵胄,一个泥腿子, 这二人应该没机会结怨,亦不可能有仇。
  沈持也想不通。
  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
  前院。
  “阿池哥, ”沈知秋穿了一身崭新的儒袍从外头进来,手里提了礼, 轻声问:“嫂子来了?”
  他是来探望嫂子史玉皎的。
  沈持和史玉皎一块儿迎出来:“阿秋来了,快来屋里头坐。”
  进屋后寒暄几句, 落座, 喝茶, 沈持悄声用手指蘸水在几上写道:对了阿秋,你在寿张的时候, 有没有听说李虎一众和庄王殿下有什么过节?
  沈知秋眉头微皱, 仔细想了想说道:“我在寿张城中停留的时日太短,没接触过李虎, 王有仁又从未提起过。”
  “阿池哥为何问起这个?”
  沈持又在几上写道:庄王殿下命我坑杀李虎军。
  沈知秋的脸色白了白:“……你打算怎么办?”
  沈持低声道:“我去一趟寿张, 尽快遣李虎等人前往昆明府。”
  沈知秋面带忧色:“只身前去……”万一李虎出尔反尔, 又不肯招安了,岂不是要杀了沈持。
  “没事的,”沈持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他不敢杀我。”
  沈知秋看了史玉皎一眼,她迎着他的目光:“我身负皇命, 走不开, 不过, ”她犹疑了下说道:“李虎应该没这么大胆。”
  “纵然他见了我有这种想法,”沈持说道:“只要我开了口,他会打消这个念头的。”
  “那……阿池哥你什么时候去寿张?”沈知秋还是不放心:“要不, 跟圣上请个示,多带些兵马过去。”
  沈持:“不用,只与我随行的官员,和尤将军带百余兵士即可。”
  带的将士多了,难保李虎不生出戒备心,招安如何能顺利。
  “你什么时候走?”沈知秋又问。
  沈持看看四下无人才说道:“明日。”他正要去知会六部的同僚和尤凤——招安之后,要暂时接管李虎的兵马。
  沈知秋说道:“据我所知,李虎是个性情中人,他把手下兄弟的命看得很重,而王有仁官瘾很大,有小心思,他十分想招安入仕,阿池哥或可以利用这一点儿,对他们分而治之。”
  沈持:“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