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上春漪 第113节
如果说裘恕这个名字是她心中的雷区,那身边亲近之人站到裘恕身边、与她对峙,则是碰都不能碰的逆鳞。
有那么一瞬,凌长风都觉得后背发冷,默默往后缩了缩。
苏安安放下了手里的小木锤,咬咬唇,却没有丝毫要退缩的架势,继续道,“姑姑你知道的,我爹是个不靠谱的人,他从我一出生就嫌弃我是个累赘。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带着我去娄县找你们之前,他曾经就在一个风雪天把我丢在裘氏慈幼庄的门外……”
“……”
苏妙漪一怔。
苏安安移开视线,似是陷入了回忆,“姑姑,你只见过扶风县丧尽天良的慈幼庄,就觉得所有慈幼庄都是如此。可我也见过真正行善积德的慈幼庄。那里的饭菜是热的,女孩是能吃肉的,庄主婆婆的怀抱是暖的,晚上和大家睡在通铺上,会有姐姐讲故事,还有小夜灯,是不用害怕做噩梦的……比起我爹身边,那里才像是我的第一个家。”
顿了顿,她又问道,“姑姑,难道你要宁杀错不放过,毁了那些孤儿的家吗?”
“……”
苏妙漪对裘恕的憎恨、对苏安安的恼怒,似乎都伴随着这番话消匿于无形。
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后这一路,无论凌长风怎么插科打诨,她都吝啬地没有多说一句话。
凌长风几乎都以为苏妙漪要放弃利用这件事攻讦裘恕了,可翌日一早,苏妙漪还是将一沓传书交给了驿站信差。
凌长风发问,“这些是什么?”
“扶风县慈幼庄的新闻。”
顶着苏安安和祝襄投来的视线,苏妙漪神色坦荡,面无波澜,“传给知微堂的所有分店,让他们广而告之。这样的事,自该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语毕,她便径直上了容玠的马车。
“苏安安怎么了?似乎不太高兴。”
容玠捧着手里的一卷书,往车外扫了一眼。
“小孩子脾气,过两日就好了。”
苏妙漪板着脸冷哼了一声。
其实早在昨日之前,她就已经想好了,就算官府不追究裘恕,她也要用慈幼庄这件事狠狠泼裘恕一身脏水,最好闹得民怨沸腾,叫裘家的慈幼庄再也开不下去才好。
可听了苏安安的那番话,她晚上却辗转反侧,到底还是半夜爬起来,把自己写的小报新闻改了好几遍,删去了那些更过分更煽动的话,只对扶风县大做文章,没再株连其他各地的慈幼庄。
即便她再恨裘恕,也不得不承认,慈幼庄这种事如今全天下除了他,没多少人愿意做,更没几个人能承担得起,她更是差得远。
苏安安有句话说进了她的心里:不论是她,还是其他任何人,在他们都不能顶替裘恕做这“天下第一大善人”之前,她不能毁了所有慈幼庄,毁了孤儿们的家。
“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将昨日马车上的事告诉容玠后,苏妙漪喃喃自语,一脸无愧于心。
容玠看向她,笑了一声。
苏妙漪瞬间炸了毛,“你笑什么?”
“没什么。”
容玠唇角的弧度转瞬即逝。
***
一行人翻山涉水地又赶了十日路程,总算没有耽搁容玠,在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进了汴京城。
正是晨光熹微,城门刚刚打开的时辰。
容氏的两辆马车和随行护院混在川流不息的进城队伍里,将路引交给守城的侍卫一一查验后,才迎着巍然耸立、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皇城,慢慢悠悠地驶进了汴京城。
清晨的汴京城,尽管繁华热闹,却也不似苏妙漪预想中那般香花如绣、纸醉金迷,更多的还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烟火气。
可等天光越来越亮,街上的人越来越多,那股远远胜过临安的锦绣奢靡、金碧相辉,便从晨雾中逐渐显现出来。
苏妙漪、凌长风和容玠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三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
除了苏妙漪是初来乍到,看什么都兴味盎然、意气扬扬,其余两个土生土长的汴京人却似乎都陷入了前尘旧事,脸上的怅然远远大过欣悦。
“我们现在经过的,便是州桥了吧?”
苏妙漪掀开车帘,一边左顾右盼,一边问身后两人,“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人说,汴京是天下之枢,而州桥就是汴京的正中心,是最热闹最金贵的地段……
我还听说,但凡是能开到汴京州桥的铺子,那在行当里都是真正的天下第一。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还有温州漆器什物铺……这些铺子的名号,就连娄县的人都知道!”
下了州桥,两边的招幌随风招展,匾额一片接着一片,参差错落,看得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苏妙漪的视线从那些铺子的招幌上一一扫过,就像饿狼见了羊似的,目不转睛地一个劲打量,脑海中已经有了知微堂三个字混在其中的景象。
“咚。”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撞击的闷响。
苏妙漪一惊,收回视线,转头就见凌长风不知怎么地滑坐到了地上,疼得龇牙咧嘴,还一手挡着脸,一手朝她挥,“快,把帘子放下来……”
苏妙漪不明所以,朝外看了一眼,将车帘放下,“你见不得光啊?”
凌长风咬牙,“看到从前就一直跟我不对付的那群纨绔了。要是被他们看见我现在的样子,指不定会怎么嘲笑我!”
苏妙漪鄙夷地瞥了他一眼。
被苏妙漪的眼神一刺激,凌长风瞪了瞪眼,不甘心地对她嚷了起来,“你也别看了,有什么好看的,现在外面那条街有一半都是裘家的!”
“……”
苏妙漪噎了一下,下意识看向容玠。
容玠微微颔首,证实了凌长风的话。
苏妙漪欣喜的表情扭曲了一瞬,“……那另一半呢?”
凌长风从牙缝里勉强挤出一句,“原来是我家的,现在也是裘家的。”
“……”
苏妙漪的表情彻底垮了,也失去了再往街道两边瞧的兴致。她闷闷不乐地摇着团扇,既像是羡慕嫉妒恨,又像是吞了一只苍蝇般恶心。
半晌,她才又伸手将车帘掀开一角,飞快地扫了一眼左边的铺面。酒楼、茶肆、瓷器、字画……果然都是裘恕白手起家的那些生意。
尽管一直知道裘恕是天下首富,可从前她也只知这个名号,直到如今亲眼看见这条街的盛况,她才对首富的名号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苏妙漪被打击得厉害,可振作得也快,她眉梢一挑,扬言道,“有朝一日,这条街说不定就姓苏了。”
凌长风撇了撇嘴,还是忍不住给苏妙漪小小地泼了一盆冷水,“你要说你能从这条街里抠几家铺面出来,我信。可你要说整条街都姓苏……那除非裘恕死了。”
“……”
苏妙漪一个眼刀飞向凌长风。
凌长风噤声,目光朝置身事外的容玠一瞟,转移火力道,“喂,你信吗?”
容玠掀起眼,不动声色地,“当然。”
苏妙漪顿时眉开眼笑。
凌长风:“……”
为了讨好苏妙漪睁着眼睛说瞎话,早知道容玠这么不要脸,他也不要脸了!
第65章
马车在汴京城最大的客栈外停下, 容玠今日还要去吏部报道,便没同他们一起下车。他低调地带着遮云离开,剩下的容氏护院, 遵照容玠的吩咐各自领了差事,还留了两个跟在苏妙漪身边, 护他们周全。
一行人分道扬镳后,苏妙漪带着凌长风、祝襄和苏安安进了客栈。
客栈的伙计满脸带笑地迎上来, “几位住店呐?”
“三间上房。”
苏妙漪随着伙计走到长柜前,看着他拿出了一本册子。
“不知娘子清不清楚,汴京的客栈如今个个都有店簿, 每位住店客官的身份姓名都要登记在册。敢问娘子和诸位是从何处来?”
苏妙漪接过笔, 自如地答道, “从临安来。”
她身后, 凌长风生怕被熟人看见,抬着衣袖遮遮掩掩,那鬼鬼祟祟的模样惹得那伙计不放心地看了好几眼。
苏妙漪写完自己的名姓, 便将笔递给了凌长风。
那伙计往册子上扫了一眼, 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苏,苏妙漪?!你,你是那个开知微堂的苏妙漪?”
苏妙漪愣了愣,诧异地看向他,“你知道我?”
知微堂的名声最近是传得比较响, 可就连汴京客栈的一个伙计都知道她的名字, 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
正当她心中隐隐冒出一丝得意时,那伙计却是一把将那店簿从苏妙漪手中夺了过来,表情一沉, 张口就是逐客,“苏娘子,本店庙小,容不下您这尊大佛,您还是出门找别家客栈吧。”
“……”
苏妙漪蹙眉。
凌长风唰地放下了衣袖,忿忿地嚷道,“凭什么?!”
那伙计终于看清了凌长风的脸,反应了一会儿,很快认出了他,“凌大少爷?”
凌长风僵了僵,又忙不迭把手举起来,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捂住脸,“什么少爷不少爷,你认错人了!”
那伙计上下打量他,将信将疑地收回视线,又一次对苏妙漪下了逐客令,“苏娘子,慢走不送。”
苏妙漪却不肯善罢甘休,启唇道,“给我个理由。”
“苏娘子招惹了什么人,难道自己心里不清楚么?”
苏妙漪眯了眯眸子,转头看向凌长风,“……这是裘家的客栈?”
这十日,她开在各地的知微堂分店都已经陆陆续续收到了扶风县慈幼庄的新闻,并且不遗余力地在知微小报上大肆宣传,连发了好几日的文章,几乎已经让这桩案子“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尽管那些文章里并未过分地针对裘恕,可裘大善人的名声到底还是因为知微堂受损。
她初来乍到,若说得罪了什么人招致报复,那只能是裘恕。
“你家客栈分明姓曹!”
凌长风对汴京城的酒楼客栈门儿清,当即指着那伙计道,“和裘家八竿子打不着,轮得着你在这儿替裘恕打抱不平吗?”
那伙计死死抱着怀里的店簿,不卑不亢地扬起下巴,“我家客栈虽姓曹,可客栈所用的茶叶却是裘家的!如今整个汴京都知道,知微堂的东家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毛丫头,还是裘大老爷的眼中钉、肉中刺!我家客栈要是收留了你,那便是与裘大老爷作对!”
凌长风恼火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