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279节

  于是,桑钱氏找木匠定制了一个放在八仙桌上面的圆台面,将原本的八仙桌变成了可以坐十二个人的大圆桌。
  谭峥泓和乔平安吃得很开心,但谭大盛很郁闷。
  妻子儿子每天一起床就跑没影,早餐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吃,多惨!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中秋。
  1917年的中秋节,是在阳历9月30日。
  前一天,复兴女子学校就给学生放了假,让她们回家过节,其他学校也一样。
  所以这天,桑家人都在家待着,不需要出门。
  中秋的早上,桑景云照旧早早起来。
  九月底的天气,没有盛夏那么热,但穿一条半袖连衣裙也已经够了。
  桑景云换好衣服,又用馥郁堂郑老板送她的护肤品护肤。
  做完这一切,她在书桌前坐下,准备写点什么。
  但她最终什么都没有写。
  看着窗外的景象,桑景云的深吸一口气。
  她穿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
  她是去年中秋前穿过来的,因今年的农历闰了一个月,算农历的话,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三个月。
  时间过得很快,又过得很慢。
  她自己都想不到,一年时间,她竟然能做出这么多事情。
  这一年,她堪称劳模。
  不过她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一年过去,她在租界有了房子,已经过上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姐,吃早饭了!”门外传来桑景雄的声音,桑景云应了一声,出门下楼。
  今天乔平安和谭峥泓没有过来吃早饭,这事儿谭峥泓昨天就提过。
  不过桑家的早餐,依旧很丰盛。
  桑钱氏从外面买了豆浆、油条和肉包子回来,桑学文另外做了鸡蛋饼,炒了两个菜,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前些日子桑元善忌日,他们全家去了一趟上海县城,给桑元善扫墓,还请人做了一场法事。
  自那日起,桑学文的精神头,就又好了些,越来越爱笑,有些从前的模样了。
  这会儿,他就笑着对家人里道:“我揉了面团,今儿个中午,我们吃饺子。”
  家里人欣然同意,桑景丽还对包饺子这事儿,更是充满期待。
  她喜欢做这样的手工活。
  桑学文喜欢做饭还不怕麻烦,因此光是包饺子的馅料,他就准备了两种,一种是茭白肉馅的,一种是韭菜鸡蛋馅的。
  “可惜这时节没有荠菜,不然荠菜肉馅的饺子,肯定很好吃。”桑钱氏开口。
  这边农村常吃的野菜有两种,一种是马兰头,一种是荠菜。
  马兰头可以直接炒着吃,但荠菜直接炒着吃不好吃,一般都是拿来和肉一起拌匀了做馅料。
  荠菜馅的饺子馄饨很受欢迎,桑景云就很喜欢。
  今天的早饭种类比较多,桑景云每样都吃了点,吃得肚皮滚圆。
  吃完,阿兰就道:“去年这时候,我哪里想得到还有这样的好日子可以过?”
  桑钱氏点头赞同。
  这一年的变化真的很大。
  幸好她的孙女有本事,不然现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希望往后的每一年,他们一家都能团团圆圆。
  第187章 《一个士兵》来到欧洲
  谭峥泓没来桑家蹭早饭, 但中午桑家吃饺子的时候他来了,还带了一些海鲜过来。
  天热海鲜放不住,桑学文紧急处理了一下, 于是这天中午,他们吃饺子配海鲜。
  吃完, 谭峥泓就去跟桑景云说话。
  “桑小姐,《全球瘟疫》这本书, 诺伯特已经找人开始翻译了,等翻译好, 就送去欧洲出版。还有你的《穿成包身工》, 前面三十万字已经翻译好, 送去南洋印刷……”谭峥泓照旧说起正事,说完, 又拿出一个红色的绒布盒子给桑景云。
  “这是什么?”桑景云问。
  谭峥泓打开盒子, 给桑景云看里面的东西:“桑小姐,这是一套珍珠首饰, 是南洋那边送来的中秋节礼, 我觉得很适合你。”
  桑景云看了看, 发现这套首饰,确实很适合自己。
  直接将珍珠串在一起做成的珍珠项链,她是不喜欢的,她喜欢精致一点的首饰。
  眼前的首饰就很精致。
  比如那项链, 是细细的链条下, 坠着几颗大珍珠, 既能显出脖颈的修长,又不会过于显眼。
  桑景云笑道:“你帮我戴上吧。”
  “好!”谭峥泓眼睛一亮,就开始帮桑景云戴首饰。
  除珍珠项链外, 还有同款的珍珠手链和珍珠耳坠。
  上面的珍珠不多,但个头都很大,也很圆,品相非常好。
  这样的大珍珠,即便是在百年后养殖盛行的年代,也价格不菲,不要说这个时代。
  “这首饰很好看,你眼光真好。”桑景云毫不吝啬地夸奖谭峥泓。
  谭峥泓见自己送的礼物桑景云喜欢,非常高兴:“桑小姐你喜欢就好,下次我再给你带别的礼物。”
  “好。”桑景云笑道。
  现在她自己很有钱,跟谭峥泓“合伙”开的砖瓦厂和建筑队更是收入不菲,也就不觉得收谭峥泓的礼物不合适了。
  两人说话的时候,上海县城,洪家已经开始准备晚上的团圆饭。
  近来,洪家做了上百年的纸簿生意愈发不好。
  不过洪掌柜和大儿子从租界买了一些书回来,放在铺子里出售出租,增加了一些进项,收入倒也没减少。
  今日,洪家收到了钱大少送来的丰厚的中秋节礼,洪玥的母亲也就大方起来。
  她杀了一只鸡做白切鸡,又杀了一只鸭子红烧,鱼和肉也都做了一些,还拿出钱家送来的洋酒放在桌上。
  “钱家真是大方,这送来的是洋酒,不便宜。”洪母笑个不停。
  洪掌柜道:“我喝不惯洋酒,这酒给老大喝,我喝黄酒就行。”
  他从小到大,喝的都是绍兴黄酒。
  如今年纪大了,还喜欢把酒温一温再喝。
  那洋酒的味道,他是不喜欢的。
  公爹不喜欢孙女婿送来的酒,这让洪母有些不高兴,转而说起别的:“今儿个钱家送来的节礼里,有一些咱们县城没得卖的月饼,看着就好吃,现下离吃晚饭还有些时间,爹你要不要尝一个?”
  洪掌柜对月饼很感兴趣。
  但等他拿到月饼,又想起洪永祥:“也不知道永祥在欧洲,能不能吃上月饼,也不知道我给他捎去的东西,他收到没有。”
  以前中秋,小儿子都在身边待着,但今天没有。
  洪掌柜着实有些想念。
  洪母见公爹吃个月饼都想起小叔子,更不高兴。
  他们一家一直陪着老爷子,帮着打理家里的生意,结果老爷子整日惦记着小儿子,也太偏心了。
  她不再跟公爹说话,转而跟洪玥说起画画的事情:“阿玥,《大头菜流浪记》这本书卖得那么好,你画画的价格能不能提一提?你看那桑景云,她靠着写书都在租界买房子了,你画了这么久的画,人家也该多给你一点钱。”
  洪玥听到自己母亲的话,有点无奈:“娘,会画画的人多了去了,若是我提出加钱,人家说不定就去找别人画画了。”
  南城书局让桑景英编写连环画,让她帮忙画画,给的价格都很高。
  一般人是拿不到这个价格的。
  他们能拿到,全靠费中绪。
  桑景云最初编写连环画时用了标点,一道送出去的,还有《双面魔君》这本书。
  费中绪借此误导主编,让主编以为桑景云是个颇有名气的新式文人,这才能拿高价。
  但想让人家加价可没那么容易。
  她没有正经学过画画,画出来的画虽然较为特殊有自己的风格,但很好学。
  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相似的连环画了。
  不久前她看了一套《聊斋志异》的连环画,那里面的画,跟她的画没区别。
  桑景云总能写出新的小说,让那些模仿的人永远只能模仿。
  但她画画,都是按照要求去画,别人要模仿很简单。
  前段时间,《大头菜流浪记》这部电影火爆起来之后,南城书局立刻就想出同款连环画。
  当时她还在画《水浒传》,南城书局觉得她没空再画一本连环画,就想找别人画。
  是她想多攒点嫁妆,才咬牙把画这本连环画的工作也接了下来。
  即便她现在画画越来越快,两本书一起画,也着实有些累。
  但她成亲后,不一定还能画画,因此再累,她都咬牙坚持下来。
  “你都给人画这么多了,凭什么换人画?”洪母念叨个不停。
  洪玥也有点想洪永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