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尉迟敬德昨日打听得清清楚楚,还被当成傻子来着。
那群人不就是带着让长公子扶苏自刎消息的使者吗?
尉迟敬德僵硬转头,发现自己身边竟真进来了一群将士,他们胳膊上绑着红色或玄黄纹飘带,说话的也正是他们。
他今早打听到的消息难道有误?
这群人压根没看到被扔在角落的尉迟敬德。
他们继续讨论道:“这个马镫、马鞍、马蹄铁听说是长公子带来的。”
“哎,不用听说,我兄弟是墨者,他们说这些马具确实是长公子交给相里先生的。”
“他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昨日雷霆暴雨,天降白雷,长公子甚至过去帮他们解决!长公子对这个马鞍、马镫好像非常熟,指导做出的马具根本就不需要调整,长公子厉害啊,会打战就算了还博学!”
其他人附和:“哎对,长公子确实厉害!今日和王将军一战让我发现跟着长公子就是好,用兵如神,还会为我们将士送钱。哎,今日实在后悔没跟着长公子的队伍!”手臂戴红色袖带将士满脸遗憾。
“哈哈哈,我们跟着长公子的队伍赢了!真希望下次能和长公子同营迎战……”
“下次长公子有需要定义不容辞,跟着长公子就是香!”
这一群人正是李世民和王离演武时所带的人。刀剑不长眼,总有些人会受些小伤,他们就是那群受伤小伤之人。
尉迟敬德越听越不对劲,大秦的长公子还能搞出整个秦朝都搞不出的马鞍、马镫、马蹄铁?
尉迟敬德支起身子,探头看着这群人,谨慎问道:“你们说的长公子是谁啊?”
“?”方才在聊天的人愣住。
“嗯?谁在讲话?”
他们左右转头没看到人,然后就看到角落的矮床上,一个壮汉从毯子下冒出头。
“咦!”他们惊恐,等看清那个是个自己人时才放下心来。
想到这人方才的问话,为首之人深觉可笑,道:“你竟不认识大秦的长公子,你在开什么玩笑??”
此人无语,就待说出长公子的名讳。
“夷!慎言!”
被身后的人一拉扯,名为司马夷的人改为口型道:扶苏公子啊!
最后,他看着尉迟敬德褴褛的衣裳,道:“你这个人怎么看起来不大聪明的样子。”
等看到尉迟敬德呆楞愣的眼神和不再动弹的身体,赶忙拉着已经涂完药的朋友走出营帐。
“不会碰到什么傻子了吧!”
尉迟敬德没有理会他们,现在的他只想哭:“竟然真的是那个长公子!”
“天降白雷,历史有变,马蹄、马鞍……”
越说,尉迟敬德越想嚎叫。
大秦长公子和历史上的那个长公子不一样了。
变成受众人喜爱和向往,会行军打战,甚至能战胜王离,了解马镫、马鞍、马蹄铁的长公子了。
扶苏会不会同他一样壳子里的灵魂变了个人
尉迟敬德心中忍不住期冀,会不会是他……
他的陛下。
但很快的,尉迟敬德就不再疑惑,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定然会是他的陛下。
日月之光,无人可挡!
如此耀眼夺目的人定是我家陛下!
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尉迟敬德拧巴了几下脚踝,搞好之后直接撒开被子一溜烟下床,健步如飞。
什么腿崴了动不了啊,想当年他追随陛下的脚步,身受数箭都能单独斩杀七八个敌人,这点儿腿崴算什么!
尉迟敬德撒开脚丫子原地冲刺。
“咻——”
“陛下!您的敬德来了!”
余音绕梁,无一不透露着喊话之人此刻的激动。
第11章 疑似大唐技术+尉迟章邯好大一个臣子……
李世民走下高台,笑问秦小政:“小政观战后觉得如何?”还觉得他的政变悬吗?
秦小政冷哼,能觉得如何?看人数自然是觉得一万人对上十几万的东巡军乃痴人说梦,但加上大儿子展示出来的武力和对方在其中演示的计谋,他不确定了。
秦小政撇嘴:“你别丢了脑袋就行。”
老父亲软和的态度中透露着对安全的担忧,李世民也不是死犟的人,他缓缓说出心中的想法。
李世民:“一万人不够也得够,匈奴在外虎视眈眈,六国余孽在内伺机而动。一旦动用三十万长城军,就相当于昭告天下秦朝将乱。到时不止六国余孽举旗造反,匈奴也会南下直驱,陷大秦于前后夹击。”
“父皇如今生死不知,蒙将军与五副将对父皇忠心耿耿近乎愚忠,他们也不会把那么多人交到我手中。”
“所以……”
李世民轻叹:“有且只有一万人。”精益求精,最多也就五千人。
闻言,秦小
政脊背发麻。
在他生死未卜时没人有这个魄力敢佣兵数十万到咸阳反他的统治,尤其是他信任,也对他还以君臣之爱的蒙恬。
这下子秦小政不知该开心于将士们的忠心还是难过于他们太过忠心。
李世民摸了摸小嬴政的脑袋,道:“政变非造反,以少战多正面冲突是最蠢的,上兵当以谋。”
单纯的武力是斗不过,脑子比较重要。
李世民带着秦小政跟上蒙恬他们。
秦小政没有言语。
反正咸阳之行他去定了,有什么事情再说吧,有他在,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
到咸阳后,是时候给蠢儿子一个名正言顺登基的诏令了。
李世民不知道他家假孙子真父皇秦小政已经做好为他兜底的打算,他只是不期然再次想起自己的臣子。
若有执槊相随的敬德协助,筹谋帷幄,能让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其各尽死力的玄龄、如晦、无忌划策……
李世民按下内心的思念,如果上天能把他的臣子们也送过来,别说政变了,李世民现在就能把秦朝翻个面,三年内再创贞观治世。
他和臣子们终究还是走散了,未来的路只有自己走。
“铿——”
清脆的铁器落地声惊扰了蒙恬、相里殷他们的步伐。
“什么东西掉了?”蒙恬疑惑。
众人循声望去。
原来是一个断剑碎片从李世民身上掉下来。
李世民手摸向腰侧剑鞘,摸了个空,就知道这东西是他的了。
他放开秦小政,捡起地上的断剑,对众人解释道:“这把剑伴我许久,方才被我从台上捡回来了。”
好歹是他穿越过来第一个摸到的物件,怎么样也要存起来。
众人恍然大悟,王离不好意思道:“不好意思啊长公子,我会赔您一把新剑的。”
李世民笑着摆手:“哈哈哈,如此说来我不得赔王将一件衣裳?而且我观王将的刀刃也是伤的不轻。”
闻言,众人齐声笑了,王离挠头:“确实。”
他拿起自己的大刀道:“长公子的剑乃好剑,我的刀刃在比斗中确实也损了不少。”
想到刚刚演武时所看到的刀剑质量,李世民不得不承认一千年后的大唐冶铁技术确实比较好,如果他数千玄甲卫匹配的是唐刀……
就是可惜冶铁技术怎么精进他只偶尔听玄龄和如晦提过,自己也只了解过一点,但更为具体的就不知道。
但没事,他可是有技术精湛的墨家子弟,未来大把的时间可以研究!研究个一两年总归有成效。
李世民对相里殷笑道:“看来以后定要支持墨家子弟着重专研冶铁技术,发明出更为坚韧锋利的刀剑。”
他拍了拍相里殷的肩膀:“相里先生为墨者顶贤,孤相信相里先生。”
突然被夸赞的相里殷有一丝无措,他看向李世民,仓促地露出一抹笑。
李世民没有注意到,和相里殷说了几句话就继续蒙恬他们热聊。
相里殷则是跟在李世民身边,眼睛看着长公子手在摩挲着断剑剑鞘,耳边听着几位将军在聊武器。
相里殷心紧了紧,踟蹰。
他没想到长公子竟然对他寄予如此高的厚望,他现在在迟疑,先生还真和他说过一种冶铁方法。
这种方法先生不是直接教他的,而是和另一位先生在聊天时偶然提到,顺便教他的。
相里殷深切记得两位先生在聊到兵器话题时,那种令他难以形容的氛围:
“主上要是过来一定会对大秦的冶铁技术咬牙切齿。”
“哈哈哈,对对对!主上最喜欢率精锐骑兵以破敌,还喜欢和尉迟只身诱敌,快、准、狠,就大秦这种冶铁技术他定不满意。”
“一群精锐带着脆皮刀杀敌,然后被别人以势压制,会让他半夜躲被子里难过的,哈哈……”
“大半夜起床都得想念唐刀!”
两位先生的主上,相离殷并不知道是谁,也不敢知道。
他只知道两位先生好似在下好大一盘旗,四处结善缘,四处撒人只为寻找那个‘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