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时隔三年,周建国再次踏上回乡的路上,心情很激动。
  上一次回家探亲,他拿着攒下来的钱娶了王秀,离开家后,王秀就怀孕了。一年后王秀生下了周盼来。
  王秀怀周盼来的时候,正是西云县最艰苦困难的那几年。没有水,没有粮,人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更何况王秀还怀着孩子!
  周建国愧对媳妇,这次回家他特地给王秀买了好几块颜色鲜艳的布料。又买了一罐麦乳精。
  临走前,祁震天送了一大袋的零食,让周建国带回家给周盼来。若是过去,依照自己贪小便宜的性子,周建国肯定要收下!但是现在周建国已经改掉了这种不好的习性。
  周建国知道,如果他带着这一大堆零食回家,肯定会让全村人眼红。甚至还会让家里不和!
  哪怕分家了,周建国带着这么多东西回去,不分给家里的两个哥哥跟爸妈也不合适!分多分少,都满足不了两个哥哥跟嫂子!到最后,能吃进周盼来嘴里的没多少东西!所以他干脆拒绝了祁震天的好意,没有收下那一大袋零食。
  周建国穿着一身军装,体体面面地坐火车回到省里,再转汽车回到老家。任谁见了他,都是客客气气的!毕竟老百姓拥军!瞧见军人,就会生出一股安全感!
  李大姐还特地分了一杯茶水给周建国,跟对方聊天:“军人同志,您这是复员还是回家探亲呢?”
  周建国拒绝了李大姐的茶水,打开了话匣子,跟李大姐聊起来:“回家探亲呢!上次回来是69年!这一转眼都72年了!那时候我回家结婚,现在儿子都两岁了!我对不起家庭啊!饿肚子那几年,我媳妇怀着孩子。她生孩子的时候,我也不在家。她在乡下一边种地一边带孩子,太辛苦了!”
  说话的时候,周建国的眼眶微微发红。他跟王秀见面的次数不多,一次是在年少的时候。他见过王秀在公社学校外面偷偷听课。后来就是三年前他攒够了娶媳妇的钱特地回家乡娶了王秀。婚后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半个月,他就离开了家!
  王秀是个闷葫芦性子,不爱争不爱吵,受了委屈也不会吭声说出来。周建国是了解她的。没有分家前,周建国不会特地寄东西给王秀,他知道要是寄了东西,王秀也会老老实实拿出来交给家里。哪怕王秀已经老老实实把东西拿出来了,也还是会被其他两个兄弟跟嫂子猜疑私藏了东西。所以周建国干脆不寄东西回去。
  本来周建国这个人小心思就多,从小到大特别会为自己考虑。结婚前,他给家里交津贴,只交大头,剩下的小头自己偷偷攒下来娶媳妇用!结婚后,他依然留着小头,偷偷攒着钱。想着等以后回家时给媳妇孩子买点东西!
  上回周盼来到首都,周建国把自己攒下来的钱,都花在了周盼来身上,当时还特地买了一罐麦乳精寄回老家。攒了一年的小钱,就这么花完了!但好在没过多久周家分家了!
  周建国依然把大头寄回家,小头留在自己手里。寄回家的大头,周建国让王秀拿着,在信里对王秀千叮咛万嘱咐,这钱是给她跟周盼来生活的!一定不能借钱给另外两个兄弟跟嫂子。
  手里头攒着小头,回家前买了这些东西花了七七八八。周建国一点都心疼!毕竟是他亏欠了家庭!难得回一次家,就该多买点东西给媳妇跟孩子!让媳妇跟孩子高高兴兴的!
  李大姐见周建国这个八尺男儿眼红含泪,都为之触动,安慰道:“熬过了最困难的那几年,咱县里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了!现在咱全县各个公社都养猪了!农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周建国吸了吸鼻子,点头说道:“对!我儿子写信告诉我了。现在大队养猪了!尤其是市里的领导搞了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老家的生产队被选为试点,现在养猪到户!每户家里能养四头猪呢!”
  所有人都被周建国的话吸引了。李大姐惊讶地问道:“您家是不是在梅花公社那边?”
  “对!我家就在梅花公社底下的生产队,叫林化生产队!”周建国回答对方。
  李大姐拍着手一脸羡慕地说道:“现在梅花公社可是过好日子了!先前来了一位姓汪的领导,改了工分收入制度之后,梅花公社的社员们不单能依靠下地挣工分,还能依靠编东西挣第二份收入呢!可真是让人羡慕啊!尤其是梅花公社那边还搞了个城乡合作养猪试点!听说有个生产队养了上千头猪呢!没想到就是您家那边的生产队啊!那你们家可要过上好日子了!”
  周建国留到其他乘客一脸羡慕的表情,摆手说道:“咱也不知道最后能把猪养成啥样!这么多头猪,吃啥喂啥都是大问题!”
  有人插嘴出声说话:“我可听说了!梅花公社那边拉着猪粪去跟宝山县换麦秆喂猪呢!”
  其他人一听,竟然还有这种操作,都被震惊到了。
  有人惊讶的说道:“谁想出来的这么妙的招儿!猪粪还能换猪食呢!”
  “猪粪可是地里的宝啊!拿去施肥,庄稼长得好!咱西云县养了猪,的确可以拿猪粪去跟其他县换东西!”司机徐师傅也加入了话题讨论起来。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招儿,这人可真是太聪明了!”李大姐感慨。
  周建国欲言又止,忍住了没有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他们。
  终于回到西云县,周建国提着东西,精神抖擞地朝家的方向奔去。三年没回来,家乡变化不大。周建国沿着乡道一直走。
  走到梅花公社的时候,看到公社外面的墙上刷着好几排大字。
  ‘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
  ‘想要过得好,思想得提高!’
  ‘认真学习革命思想,做积极优秀的人民群众,过幸福美好的生活!’
  周建国停留下来认真地参观了这些大字,忍不住露出笑容。
  刘秘书从公社骑车出来,瞧见一个穿军装的同志,微微一愣。好奇地打招呼:“军人同志!您是回乡探亲吗?”
  周建国不认识对方,大声回答道:“对!我是林化生产队的人!从部队回家省亲!”
  刘秘书诧异,骑车自行车来到周建国面前,特地停下来打量着周建国,人长得真端正!瞧这五官,真是大气英俊!
  他询问道:“怎么称呼您?”
  刘秘书是五年前调来公社当秘书,周建国在他调任到梅花公社前就入伍了,刘秘书压根没见过对方。
  “我叫周建国!我儿子叫周盼来,不知道您认不认识?”周建国试探地询问对方。
  刘秘书睁大眼睛,激动地说道:“哎哟!您就是盼来的爸爸啊!盼来这孩子,十里八乡,乃至全县谁不认识!”
  周建国:……
  一般来说,一个人能出名到这种程度,不是做了好事儿,就是做了特别坏的事儿!周建国觉得周盼来不至于做坏事出名,跟刘秘书打听起来:“我儿子做了啥事儿,让全县人都认识他?”
  刘秘书笑着说:“他啊!之前联合全县各个公社各个生产队代表写了一封联名请愿书跟市里要水呢!”
  周建国:!!!
  这事儿周盼来可没有在信里告诉周建国!从刘秘书口中得知这件事儿,周建国当场震惊到了!
  见周建国的表情变了,刘秘书生怕对方生气了,回到家里会揍孩子,特地解释道:“盼来这么做也是为了咱全县!当时咱全县真的是没水用了!地里的庄稼都等着水救命呢!盼来可是个好孩子!您回到家里可不能揍孩子!咱现在可不兴旧社会那套棒打孩子!新社会讲文明!有啥事儿好好沟通!绝对不能动手!更不能用家长的威严去逼迫孩子!”
  越说刘秘书越担忧,改口说道:“要不我捎您回家吧!”
  刘秘书实在是不放心,得亲自盯着周建国!绝对不能让周建国揍孩子!
  周建国:……
  为啥所有人都觉得他会欺负自己儿子!难道就因为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揍了儿子一顿,以致于让所有人对他这个父亲的印象那么差吗!觉得他周建国是个暴脾气,只会动手揍孩子的爸爸?
  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周建国摇头说道:“这么久没回家,我见到孩子疼爱还来不及呢!咋会动手揍他?”
  刘秘书心道:那可不一定!
  毕竟周盼来干过的大事儿太多了!任谁听了心脏都会承受不住!万一周建国听完周盼来的事迹承受不住揍孩子咋办!
  刘秘书生怕是因为他说了这事儿,导致周盼来被揍!那他可就是罪人了!
  周盼来是个多好的孩子!虽然能整事儿!但是做的每一件事儿都是为了大伙儿!都是为了正义!
  “没事儿!我也是顺道过去!来吧,上车,我捎您过去!”刘秘书坚持要送周建国回大队。
  周建国提溜着东西也走了一路,多少都累了,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谢:“那就麻烦您了!谢谢啊!”
  然后周建国坐上了三轮车后面,还跟刘秘书聊起这三轮车:“这三轮车还挺方面!比自行车强!能坐好几个人,还能拉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