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也是前些天才查出来。”齐实心虚,但还是表明了态度,“我当时就劝他早点说,我肯定向着你。”
“哦。”
齐实一时语塞,辩解变得苍白无力。
徐弋阳吃完了最后一根风琴串,才心满意足地坐直身子,他看着对面的那木日等在风里,挺落寞的模样。
“齐实。”徐弋阳眼看着窗外,喊着一边的人,“我这次真的想起来了。”
“那根绿松石珊瑚项链,你记得吗?”
齐实回想了一下,点头,“记得。”
“那木日送给我的,那项链上的珊瑚和他手串上的本是一整块,看到项链试着戴了一下,他说我戴很好看,送给我。”
“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没敢要,可他拆下了红珊瑚,敲成两半,一半穿回项链上,一半拿在手上。”徐弋阳一边回忆一边和齐实述说着,眼里逐渐泛出不舍地情绪,“他说‘你一半我一半,这是心意,戴着项链才不会忘了我。’我戴着项链看着那木日,当时就在想,这么好的他只怪相识太晚。”
徐弋阳突然停了,伸手抹了下眼角,对着齐实不好意思地笑了。
“又哭……真没用啊。”
齐实心疼他,拍了拍徐弋阳的肩膀,“后来呢?”
“后来?后来我说为什么要忘了你……”
啪嗒,眼泪砸了下来。
“可惜,我把他忘了,他也骗了我。”徐弋阳苦笑着叹息,“其实我们没在一起过,一直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我已经分不清这感情到底是真还是假了。”
齐实被他的话绕了进去,怔了好一会才明白意思,“那现在呢?现在你对他是真的吗?”
徐弋阳想起在济州岛的点点滴滴,就像包裹着糖衣的甜蜜炮弹,那木日与他度过最难熬的时光,一起吃喝,哄他高兴,陪他睡觉……可谁能想到,那木日瞒着过往,别有企图。
徐弋阳说道,“从前,我是假的,他是真的;现在,我只知道我是真的……”
第49章
一阵风跨过山川湖海, 从上海吹到新疆,徐弋阳站在斑马线路口,迎着对面的灼灼目光, 纵有万语千言又无话可说, 冷冬的风扑面而来, 像一层蜡打在了陈旧的八音盒上, 徐弋阳转动发条, 它又唱起昔日的歌谣。
巴音布鲁克草原已入深秋, 上午那木日刚带着徐弋阳上集市逛, 对方显然没见识过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露天集市,简易的棚子里卖什么的都有,花花绿绿的地毯,打磨光亮的银制器皿,从内地过来的塑料摆件……最意想不到的是有人支了个北京天安门的背景布给大家拍照, 十块钱三张包打印塑封, 生意好到排起长队。
徐弋阳只要一不顺心就跑出来找那木日, 这已经形成了习惯。那木日当然乐得徐弋阳过来, 他们自从第一次的不撞不相识后,渐渐相熟起来。
那木日为人细心周到,又对徐弋阳有求必应格外体贴, 徐弋阳怎么会看不出他的小心思, 只不过没戳破他罢了,相反对其很受用。
“那木日, 要不要拍一张?”徐弋阳图个新鲜, 伸长脖子朝棚子里打探,“你看这天安门,做得还挺像回事。”
“我就是在北京上的大学。”那木日无奈地跟在他后面, 不是很想排队。
徐弋阳对他眨眨眼睛,“我们俩没一起拍过。”
那木日当即决定,哪怕这个队伍排到明天,他也排定了。
“他们的衣服真好看。”徐弋阳继续好奇地张望着正拍着的人,“我还没穿过这样的。”
“我带你去买。”那木日拽了拽徐弋阳的衣袖,指着棚子外圈的商铺说道,“那里有卖民族衣服的。”
卖蒙古袍的店家很热情,她戴着毛毡帽梳两长辫子,颧骨略高脸颊凹陷,一看就不是中原人长相。
那木日一直在用蒙古语和她交流,女老板一边打量着徐弋阳的身材,一边招手引他到里屋。
徐弋阳犹豫着,那木日扑哧笑了下,“放心,不会拐走你,给你量一下尺寸。”
“量尺寸?”徐弋阳不明白,“难道还能现场做?”
老板会简单的日常交流,看出徐弋阳的疑惑,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同他解释道,“小伙子你太瘦了,我们这里的男人都比较高大结实,衣服要改小。”
徐弋阳抬头看了眼那木日的身板,自惭形秽。
一排排琳琅满目的衣服中,那木日一眼相中了两套海蓝色的蒙古袍,斜襟盘扣金丝滚边,布料上印着同色系的祥云纹。
徐弋阳量完体出来,外头的那木日已经换上了新衣服,他站在落地镜前整理得当,看得徐弋阳一愣。
“你都换上了,不错啊。”徐弋阳忍不住赞叹,“肩膀真宽,怎么练的?”
那木日面上挺不好意思,心里偷着乐,老板接过话茬,“我们这里的男人很多都长这样,过节的时候光着膀子摔跤,一个比一个壮实。”
徐弋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见那木日穿得好看也心动起来,“老板,给我也试试这个蓝色。”
“我取下来了。”那木日拎起另一套塞进他怀里,“你不是喜欢蓝色吗,一起穿。”
徐弋阳瞅着手里的衣服乐呵道,“你真是贴心。”
换上蒙古袍果然尺码偏大,老板替徐弋阳束了根宽牛皮腰带,腰身勒得很紧,徐弋阳往镜子前一站,比那木日细一大圈。
那木日穿上蒙古袍是回归本色,野性且充满力量;徐弋阳穿上就是时尚杂志上的模特,高级又有质感。
那木日的目光始终落在徐弋阳身上舍不得移开,他说,“你穿得更好看。”
“是吗?”
徐弋阳问老板借了顶同款毛毡帽,整体搭配更具民族特色,他掀起衣袍里外仔细瞧了瞧,这颜色和布料都不错,很心动,想买。
“老板,改衣服要多久?”徐弋阳问道,“我们等会还要照相,来得及吗?”
“来得及,你们再去逛一会,一个小时后来取。”
“行。”
那木日正要付款,徐弋阳拦了下来,“我给你买,别脱了就穿这个。”
“这不好吧,挺贵的。”
“哥有钱,别磨叽。”
那木日听话地退后,欣然接受徐弋阳的好意,他看着大方的哥哥输入付款密码,很自觉地整理好换下的衣服。
衣服买完还差配饰,那木日陪着有钱哥继续下单了两双马靴、两条腰带、两顶帽子……逛到最后,那木日脸上终于挂不住了。
“你要什么吗?我给你买。”
这点钱对徐弋阳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他盯着那木日脖子上的绿松石珊瑚项链开玩笑说,“项链好看,送给我?”
徐弋阳没想到那木日一点没犹豫地摘下项链挂到他脖子上。
“送你了。”
“啊,别别别。”徐弋阳吓一跳,他知道东西贵重,本以为那木日会拒绝,“我随口乱说的,我这几件东西哪里比得过你的项链,你陪我玩就行了,不计较这些。”
说完取下项链还给了那木日。
那木日却打心眼觉得他戴着项链好看,牛血红色的珊瑚挂在徐弋阳胸口,像昨天傍晚的太阳。
“衣服该好了,我们过去拿。”徐弋阳扯开了话题,撒开腿往衣服店跑,“你去天安门那儿排队,我等会过来找你。”
那木日在原地发了会呆,见人进了屋才回过神来。
排队拍照的大部分是没出过远门的牧民,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冷不丁来个大小伙挤在队伍后头,大爷们频频回头与他搭腔。
一个哈萨克族的大爷排在那木日前头,他握着根烟管笑问,“年轻人也来凑热闹?”
“陪我一个朋友过来,他喜欢拍照。”
“你们还年轻,去北京多方便,可以拍真的天安门。”
“我们都去过北京,只是没一起拍过合照。”那木日又指了指身上的衣服,特自豪地和大爷分享,“朋友给我买的新衣服,就是为了拍照。”
“女朋友?”大爷咧开嘴,笑眯眯地八卦他,“还是喜欢的人?”
那木日脑瓜子懵了一下,最后讪讪地摇了摇头,“不是,就是朋友,男孩。他从内地来找我玩。”
“哦,那一定是特别好的兄弟吧。”
“算是吧……”
正说着,一身蓝袍的徐弋阳从远处跑来,那木日和大爷介绍这就是他的内地朋友,大爷张着嘴望去,连烟都忘了抽。
两个俊小伙穿着一样的衣服并排站在队伍里,更扎眼了。大爷看着徐弋阳,又看看那木日,“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同学。”
“同事。”
……
两人毫无默契地同时回答,大爷眼珠子一转,哈哈笑出了声,“你是来旅游的吧?”
“对…… ”
一直排到中午才轮上他们,摄影师是个年轻人,普通话说得很好,看长相也不像少数民族,徐弋阳在一旁观察他很久,轮到后终于忍不住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