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众人立即振臂高呼:“好!”
  雁南王府霎时间仿佛成为朝堂那般,庄重喧哗。
  江望的轿子都挤不进去,附近的衙差自从被御卫军打了一顿,就乖了许多不敢再随便欺负老百姓。
  江望下了轿子,整个人都有黑眼圈。
  前几天听了彩香姑娘的话,江望才意识到雁南王这是在改革官场,这位主根本没想过用武将来治理地方。
  仍旧打算文治武防,但这个武防好像又有点不一样,暂时他看不出来。
  但读懂了雁南王的政策。革新官场,充入大批新鲜血液洗刷旧党。
  他很幸运没被雁南王定位旧党,也不代表雁南王认同他。
  于是熬了几天几夜没睡觉,他处理完一堆挤压的案子。让老百姓破天荒觉得他见鬼了。才会专心办案处理刑事。
  老实说面对老百姓的质疑,江望难得生出一份羞愧之心。曾几何时,他寒窗苦读立志要为百姓谋求公正,结果勉强考了进士,从基层做起熬到现在才当上知府。
  可当上知府后才发现,他的政令很多地方都不听,甚至管辖的地区,都开始变得有心无力。
  甚至朝廷对他任何上奏都是不管不问,然后说错话,却要他革职查办。打击他的进取心。
  渐渐地,他发现办不办公都一样,还不如混日子。反正升迁无望。
  抱着无错便是功的态度,终日遛狗玩鸟。喝喝茶,打打牌。
  而现在——
  江望扶正官帽,望着门口站着的雁南王,他笑着扶正官帽:“走,咱们回去,睡一觉,再继续处理公务。”
  此刻他总算找回初心。哪怕之前是为了保住官帽。
  王府热闹好一阵子。
  终于在南青回府时,告一段落。
  她紧急召见徐芳远,推荐几个人一起监工,现在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
  徐芳远立即喊上工部的老伙计,还有水吏。
  所有人都开始投入修路的大工程。
  将响马县的事抛在脑后。
  不少商人以为响马县回严重影响雁南王的名声,使得大小官员反对他的暴行,乱了地方治安与民生。
  结果没想到雁南王打出一张虏获民心的王牌——分田地。
  六县人马除了当地官员和涉事商人被处理,其他的基本没伤一根汗毛,使得背后已经暗戳戳用笔杆子的文人士子大写特写,要把雁南王的恶行告上朝廷。
  结果风头一转,居然都在支持雁南王。
  连一直有缩头乌龟之称的懒知府,都站出来挺雁南王。
  官场上知府算是数一数二有头有脸的人物。就算他平常怕事躲赖,可他官帽一戴就是另一回事。
  据说为了讨好雁南王,江知府都开始跟邮局抢案子审理。
  闹得衙差没有一个好觉睡,天天只顾着抓犯人,怕丢了饭碗。
  镇北府的百姓都表示非常稀奇。
  看着平常只会欺负他们的衙差,现在开始痛打曾经地痞流氓,只觉得唏嘘。
  被抓的人还委屈叫冤:“差爷,这和以前说好的不同,我不是交了三两银子,你怎么还管我干嘛?”
  “就是,你们不也连吃带拿,现在倒管起我们来了。”
  衙差们被喷的恼羞成怒,举起拳头就胖揍他们:“胡说八道什么?我们当差的怎么会和你们这些扰乱治安的犯人一样。”
  地痞们抱头:“别,别打了。我错了!”
  衙差们立即将人连拖带拽拉走。
  治安环境顿时变成良好状态。
  附近观看的路人都止不住唏嘘:“要不是有王爷在,他们怎么可能管事。”
  “就是怕乌纱帽丢了。”
  “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
  “还好王爷是向着我们的,感谢老天爷,给荒北赐下一位大贤王。”
  大家唏嘘的同时,纷纷感到庆幸。
  而修路已经来到第五天。
  镇北府东街石板路基本已经铺好,总共一千米,连同西施巷。总共是三车道。
  修好的路的马路工坐在街边,不断有人送茶送糖水。
  还有雁南王府的厨房和兵所的厨房大开,每日三餐送来慢慢的麦子饭,偶尔还有一顿大米饭配着荷包蛋和几片肥肉吃。
  民众们吃得满嘴流油,为此还有人受不住拉肚子。
  这件事上报后,南青派了大夫过去检查,开药。各种售后服务非常到位,让更多人坚信修路是正确的。
  她对马路工的态度辐射到附近的居民甚至是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都自发捐钱修路。
  大户人家的马车路过都觉得宽敞,附近治安良好,没有地痞流氓。
  而且东巷的石板路刚开通,已经有大户人家看房子想入户,毕竟这里还有大夫,有糖水铺,隔壁就是香香馆,更别说雁南王最近还在附近搞一个蒸拿房麻将馆观舞馆音乐馆。农贸市场等等。吃喝玩乐住行都有。
  以后这一块的地价肯定会升值。
  南青正愁着没人入手附近的房子,她当初盘下来给东巷的居民安置好地方搬迁,就在未完全开发的南巷,每人一套院子,加两个铺子。
  东巷居民并没有不乐意。以后东巷客流量上来,南巷也会跟着吃香喝辣。
  她听说有大户人家捐钱,就兴致勃勃道:“春红,打听到是哪些人家捐钱,无论贫穷富贵,只要尽一份力就记上名单。”
  到时候立路碑添上他们的名字。
  除此之外,南青还叫来木匠,打造一块名为“积善之家”的牌匾送到捐款的大户人家。
  不能让别人白送,也不能认为别人白给是理所当然的。
  南青得树立好风向与口碑。
  当一块块积善之家的牌匾送到当地富户,发现几家子都是因为甘蔗发财搬到镇北府的。所以他们捐钱特别积极。
  虽说后来南青整顿白砂糖和冰糖炒得虚高的价格,但正儿八经的甘蔗供应商没亏,甚至还得到她的补贴。所以哪怕有因为炒糖亏损要倾家荡产的人在,也掀不起什么风雨。
  若是没有及时控制糖的走向,压低糖价,怕是市场崩溃,会影响一整条产业链。
  还好南青及时干预了。
  积善之家的牌匾送进这些捐钱的大户后,不少慢一步的大户纷纷跟着捐款。
  南青都没有吝啬,不过先头几位作为表率可以获得盖有雁南王府印章的牌匾,后面的她都发一个奖状,同样是盖了印章的。
  无论是为名还是利,目前的风向是所有人都扭成一股绳积极响应要想致富,就先修路的口号。
  时间随着一分一秒过去,已经是夏日。修路仍旧热火朝天,糖水铺生意变得更红火。
  尤其是用井水冰过的糖水十分降暑解压。
  同时,雁南王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挂满了红灯笼。
  本来南青不想铺张浪费,只挂一条街,没想到不少百姓自发去灯笼铺买红灯笼帮忙挂上。一时间整座城都变得像过节一样热闹。
  她非常感动老百姓的淳朴善良,说明她做的一切都被他们所认同。
  只不过煞风景的插曲永远会紧随其后,南青刚穿好新郎的喜服,就收到朝廷的来信。
  上面质疑她对响马县县令的清剿,指责她不通报就私自下手,有铲除异己的嫌疑。
  当然只是一封指责,并没有其他内容。纯粹在她新婚之夜恶心她一把而已。
  不过南青认为十五万两和每个月送上京城的白糖还是发挥了作用。
  根据江幽菲的情报。
  是严公公收到荒北一大堆状书,状告雁南王扰乱治安,滥杀无辜,尤其是朝廷命官。
  严公公刚好与御史台督察院的人有来往,三两句话,划掉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掐头去尾,尽量减轻她的风头。
  虽然没有完全拦住告雁南王的状书,但听说如今的太子,亲自处理此事。算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根本没传到老皇帝手上。
  南青还收到另外一封信就是太子九弟亲笔祝贺信。
  她诧异的目光浏览了信件,此刻算是选择相信这位九弟是真心实意的。
  南青捏着信纸,决定回一封信:“吾弟敬启,今日可好——”
  她将未来三年可能发生的事全都告诉他,希望他能提前预防,无法阻止,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还另外多赠送一箱冰糖给他。
  当做完一切,南青才真实融入这个世界,并且活了大半年。
  恍惚之间,荒北的人和事和她的关系已经牢牢加深。
  咚咚咚——
  赛牛花的声音:“殿下,我有点事要私下通报。”
  “进来!”南青想也没想道。
  赛牛花进来便见她站在镜子面前,正在系腰带,她道贺:“祝殿下新婚快乐,与江小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话落,她飞快往她怀里塞了一本封面精致的画册。
  开头南青还有点呆,她取出画册,指尖只是随便翻了一页,里面竟然是两条玉白腿交缠在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