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原来……没了父亲母亲,我自己就什么都不是啊……”
萧以薇小声叹着,似是在对萧九矜说话,却又像自言自语。
萧九矜看着她,却突兀地问:“那你现在还住在乾清宫里么?先前那长衫男子是谁?谢敬敏放心让他呆在你身边?”
先前诗会中途走进场内的劲装男子看着便像是侍卫、又或者应说是谢敬敏派来监视萧以薇的人。可同样,主持诗会的那长衫男子看上去与萧以薇十分熟稔,二人言谈,却也并未避开侍卫。
“是啊,我还住在乾清宫。”提到这,萧以薇的眸色微黯,“至于你说的那人……他是国子监的学生,也是简太医的儿子……简太医便是当初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的人。”
萧以薇话语一顿。
“他叫……简云倚。”
第71章 剑名 祝望你,触手可及青天白日,勘破……
萧以薇的脸上闪过几分复杂神色, 虽转瞬即逝,却被萧九矜敏锐地捕捉进眼里。
“他是谢敬敏的心腹,很有学医的天赋却不愿继承父亲的衣钵;简太医故去后, 谢敬敏便让他进了国子监读书,来年参加科考。”萧以薇补充道。
“那你们很熟悉么?我看他似乎在按着你的吩咐办事?”
萧九矜想了想,问。
萧以薇无声叹了口气:“他对其他人也是如此。身为谢敬敏心腹,他常常入宫来;他长得俊,那些个妃子也总喜欢逗他、找他打听些谢敬敏的喜好……简云倚这人, 看上去随和友好, 却是个没有心的。”
“不说这些了……今日能见到皇姐,我真的非常开心。”
萧以薇微微扬了扬嘴角, 看向萧九矜的眼神中却带着羡慕。
“看到九姐姐如今过得如此好……我便也放心了。”
萧以薇转身便要走, 并没有如萧九矜所想的那样求她想想办法救她离开皇宫;这反而让萧九矜高看她一眼。
“……等等。”萧九矜看着萧以薇的背影, 轻声唤了句。
萧以薇回过头来, 萧九矜则是认真地看向她:“你想、做回大周的十三公主么?”
“若我说,我能复国,你可愿意助我?”
…………
九月入秋, 天朗气和, 风淡云轻。
深夏故人重逢的对话, 不出意料以萧以薇肯定的回答收尾。
萧九矜的话看似狂妄, 因此那时萧以薇沉默了很久很久;但也因这话,往日骄矜的小公主眼里再次闪过了名为“希望”的光芒。
对于萧九矜和萧遥的野心,萧以薇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 “让谢敬敏死无全尸”。
院子里的种下的梧桐枝已长了芽开始抽条,或是因天气还暖,新长出的叶子嫩绿嫩绿的,显出十分生机。
“娘亲, 这次秋狩,我们也要去么?”梧桐枝旁,萧遥坐在竹躺椅上百无聊赖地晃着腿,询问道。
“要去啊。”萧九矜正看着燕乙整理的朝臣名册,百忙之中瞥了女儿一眼。“你闲着?”
“……我现在不闲着了。”萧遥短暂静默,随后也摸过一本名册装模作样地看起来。
——只是是在躺椅上瘫着、翘起二郎腿的轻佻模样。
而萧九矜看了女儿一眼也就不再去管。她向来不喜欢吵闹,而萧遥却总是精力满满。
萧遥刚出生的那几年,萧九矜总是觉得力不从心;可现今,她们二人却已磨合得很好、形成了种微妙的平衡。
或许是出于母女间天然的联系,在某些事上她们总是抱有相似的看法;萧九矜也不得不承认,萧遥的性格与她大有不同,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她考虑事情时的漏洞。
“殿下,小殿下。”
萧九矜与萧遥一同向院门口望去,紫杏拿着什么东西,走了进来。
紫杏将手里的东西递给萧九矜,那是两份信函,却是来自不同的人。
“是苏二公子和昭王殿下派人递来的。”紫杏解释道。
萧九矜拆开了信函,一目十行地阅读完了两份信上的文字。
“写了什么?”萧九矜刚放下信,萧遥就忍不住开口问道。
萧九矜看了她一眼:“谢绍给你订了几身新衣裳,问我们什么时候有空去他府上;苏怀澈同样。”
“……那他们还挺默契。”萧遥无语了片刻,说道。
“那我们今日去哪边?”她又问道。
“随你。”萧九矜敷衍回答。
萧遥想了想,则说:“那紫杏姐姐跟着我去苏宅,你去摄政王的府邸吧?”
“……”
“他说着请你去,你倒是把事打发给我了?”
萧九矜有些无奈。虽说能从谢绍的语气中看出对方也应是找她有正事,可萧遥如此直白,却也令她很是感慨。
“我和他又不熟悉,去了干嘛?”萧遥挑了挑眉毛反问,“你们应有事要谈吧。”
萧遥从躺椅上跳下来,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冲萧九矜一笑,对紫杏说了句“走吧,去找苏二哥哥玩咯”、便向门外走去。
萧九矜留在原处,在短暂的沉思后也上了前往摄政王府的马车。
秋日,道路两旁草木变色,风拂树端,发出舒缓动听的“唰唰”声。
谢敬敏赐府时还另赐了宽敞的马车,如今靠在软垫上、听着这秋声,萧九矜也有些昏昏欲睡。
而到摄政王府的距离,却不足以令她打个盹。
“你来了。”
——萧九矜慢吞吞地下了马车,却没想到谢绍就在摄政王府门口。
她微微讶异,却也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萧九矜随着谢绍走进摄政王府。
府内景象十分熟悉,与五年前无二;她随着谢绍穿过前厅来到后院,在庭中停下脚步时,亦意外发现她先前住的院子也一如往昔。
院子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萧九矜望向角落,那几株桂花树长高了许多,正静静地开着花。
萧九矜抬眸看向谢绍,眼前人此时正微微垂首、在为她冲茶。
“都不问阿遥为什么没来?”她淡声道。
“听闻苏二公子也给你们递了拜帖。”谢绍则说,不忘抬头看了萧九矜一眼。
“若没有正事,你也不会来吧。”他静了静,随后道。
萧九矜一哂,不置可否:“秋狩的事?你有何打算?”
谢绍将泡好的茶递给了她,笑了声:“你想让我做什么?我可不信,你们不打算在此时下手。”
萧九矜一笑,就算是默认。
谢敬敏的性子他们都明白,趁其根基不稳动手最易,若再等几年,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当初她几次赴北境以一己之力促成大周罗夗和平多年、与先太子萧璟关系甚好又与当今摄政王有一段姻缘、这段时日在金陵破获命案的消息也传回了京……
再加上她本就传奇的出身也引发百姓共鸣,萧九矜想,此时正是成事的最佳时机。
“我在地方有些军队,可在京却力不从心;这几日,我已暗中召昭龙卫回京,只是恐怕大举入城会引起谢敬敏的警觉。”谢绍沉下目光,说道。
萧九矜轻笑了声,看向他:“你肯对他下手了?你一手扶持的帝王……和侄子。”
谢绍摇头,却是苦笑:“实际上……早不该犹豫的。”
“在他对我下杀手时,就该下定决心……我只是,不愿承认那么多年他对我只是虚与委蛇罢了。”
“在你父母故去后,谢氏一族对你的嫉妒和敬畏,就早已超过了对小辈的关爱。”萧九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
“我要谢敬敏的项上头颅,京中你不用管,燕乙会安排好;五年前你逼宫,萧璟的人走投无路都入了我门下。加上这些年发展的,拿下宫城没问题。”萧九矜沉声道。
她微微抿了口茶,茶汤不苦不涩还有花香,一般是女子会喜欢的口味。
“你的昭龙卫也不用进城,在京师外守着。”
萧九矜吩咐道。
“还有地方上,不要让谢敬敏的人有机会来支援;燕乙年纪大了不方便领兵,他的徒弟会做副将,倒时候禁军主帅还麻烦你来做了……我会保证他们都听你号令。”
“这么放心我?”谢绍轻笑了声;抬头望向萧九矜严肃郑重的神情,扬起的嘴角僵了一下——随即则在对方的注视下,掩去了笑意。
“我希望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萧九矜则说。
而实际上,这抉择也是她进入摄政王府后的临时决定。
会保留空院布设五年的人,萧九矜相信他的情意——不管这情意是出于何种意图;而谢绍在政治上不太行,却是当朝无二的最好将领。
同样,谢绍还并不知晓处萧遥外他不可能再有别的子嗣;只此一点,便足够萧九矜拿捏他。
除了萧遥,他别无选择。
茶盏见了底,萧九矜为自己又盛了一杯;她抬眸,目光坚定:“秋狩结束、在下山的路上我便命人设伏斩杀谢敬敏,随后扶持新皇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