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萧九矜微微回头,看到对方时稍有惊讶:“雀儿?”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她竟然还在这里。
  小宫女有些腼腆,见萧九矜认出了自己,脸上却是显而易见的开心:“殿下,奴婢按您说的没去皇后娘娘那,现在也已成了安乐宫的大宫女了。”
  “奴婢向宫内老人打听,说殿下少时很喜欢太子殿下宫内那株杏花;奴婢想着,便也在安乐宫内种了一棵。”
  雀儿笑着,将那碗梨汤放到了浴盆旁的茶几上。
  几年不见,她看上去沉稳了许多、做事也不再毛毛躁躁了。
  “栽种下去时还是株小树苗,现在那杏花树,已比殿下还高了呢。”雀儿笑着说。
  萧九矜坐在浴桶里,沉默良久,才道了声“你有心了”。
  实际上她对花卉没什么偏好,喜欢去萧璟宫里看杏花,纯属是最开始因为生母留下的玉佩上有着杏花图样。
  “殿下……是不喜欢么?奴婢只是看旁人宫里大多重些花花草草……若是殿下不喜欢杏花,奴婢便去种些别的?或是干脆掘了……?”
  而一旁的雀儿见萧九矜语调平淡,却是有些惴惴不安。
  “没有,我很喜欢。”萧九矜回过神来,冲小宫女笑了笑,“多谢你了。”
  “你想要些什么赏赐?”
  第57章 道歉 “本是反贼,何来‘名正言顺’?……
  “这些都是奴婢心甘情愿做的, 怎么能要殿下赏赐呢?”
  雀儿皱眉,不满道。
  “在这待了这么久,奴婢早也把安乐宫当作自己的家了……”
  “啊这么说是不是不太妥!奴婢的意思是……”
  “没事。”萧九矜被她慌忙撇清的模样逗笑, “只要你愿意便好。”
  ——萧九矜心中感慨,果然还是戒心太低了;就连她已在安乐宫内待了六七个年头,她都没真正把这当做“家”。
  “你不想出宫去么?再过个几年,你怕是也该到哪出宫的年纪了。”萧九矜抿了口冰糖雪梨汤,望向雀儿。
  “倒时候我给你备好银子, 你回乡了, 嫁人也好、自己出去做生意也罢,还能与父母团圆。”
  她补充道。
  “……”
  而随着萧九矜这话出口, 热气腾腾的浴室里, 却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雀儿站在原地似有些无措, 踌躇许久, 才轻声道:“殿下,奴婢的父母,都已去了。”
  “……”
  这下, 哑然的则变成了萧九矜。
  “抱歉……”九矜不由内疚道。
  “不不不, 不要紧的, 殿下怎么能向奴婢道歉呢。”
  而雀儿却是赶忙摆了摆手, 解释道。
  “当初蜀地大旱,入宫后又无法联系家人;奴婢知道他们的死讯,也已是很久之后了……只是可惜, 无法亲自去他们坟前祭拜。”
  雀儿微微垂眸,而就当九矜有些无措不知该如何安慰时,她却又笑了笑说:“不过,后来奴婢才听说原来奴婢是有个哥哥的、只是在奴婢记事前他便被人牙子拐了去。”
  “男娃子拐了都是去出力、要么就是卖给没孩子的富人家……说不准他现在还活着呢。”
  “等等。”九矜本内疚着听雀儿提及往事, 听到“哥哥被拐”,忽的一愣。
  雀儿疑惑地朝她看过来,而她则陷入了沉思。
  先前阿怜是不是同她说过,自己是蜀州人士?
  “雀儿,在入宫前你的姓氏是……?”萧九矜试探着问。
  “奴婢姓刘,殿下,怎么了么?”雀儿疑惑道。
  ——
  没想到竟这么巧,她竟早已认识了兄妹二人。
  九矜心想着,正想将阿怜的事告诉她;却又忽的想到什么,嘴边的话转了一圈,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没事,我会替你打听打听你兄长的事的。”
  她如此说道。
  还是先将事情确认一番……若阿怜和雀儿当真是兄妹……
  她也要考虑考虑,是否现在便要将这事告知二人。
  毕竟阿怜还在替她办事,若找到了妹妹、哪怕在雀儿出宫前他还会留在京城,没了心愿,她便也不好掌控他了。
  反正谢绍的谋划也将到了尾声,便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再让他们相认吧?到时候还可以提前拟道旨意将雀儿放出宫去。
  “殿下,昭王殿下入宫了,太子殿下托了人来同您说一声。”
  九矜抬头时,却听见门外传来紫杏的声音。
  她倏然一愣,下意识从浴桶里起身。
  身上温热的水刷啦啦落下,部分落在浴桶里激起涟漪,更多则是涌到了桶外。
  “殿下!”
  这时雀儿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拿起一旁的棉巾裹上萧九矜的身体。
  门外传来男人的脚步声,随后便又传来紫杏阻拦的声音。
  萧九矜飞速扫了一眼门关处,匆匆擦了几下鬓角微湿的头发,便望见屏风上已映出男子的身形;那剪影似是带着踌躇,犹豫良久,却终究是停在了门外。
  谢绍似是半靠在了屏风上,灯影绰绰,一隅之隔,萧九矜换上了未出嫁时常穿的藕粉色宫装,未施粉黛亦还未来得及挽发,那屏风后人影便似已知其换上了衣裳,向里间走来。
  “喂!你干什么!”萧九矜还未出声,便听雀儿有些愤懑地喊道。
  谢绍短暂沉默,见九矜站在一旁没出声劝阻——目光自她二人身上绕了个来回;这才低声说了句“抱歉”。
  “你来干什么。”
  萧九矜拿起矮几上的发簪,未看谢绍,只是将还散着的长发挽起。
  她等待着谢绍的回答,而谢绍却是久久不语;待她都已有些不耐烦,对方才说了句“我还从未来过你安乐宫里,今日初访,你不该好好招待吗”。
  这话差点把萧九矜气笑,然而昭王来访的动静却已惊动了安乐宫上下,她便也不好撕破脸皮。
  “那昭王殿下便请吧?”她微微笑着,笑意则不达眼底。
  而谢绍却像是没听出她语气中的嘲讽,微微侧过身,示意她先行。
  一前一后的走在廊道上,今夜无星无月,安乐宫内也仅点了几盏暗灯。萧九矜故意领着谢绍往前院走,毕竟安乐宫中宫人本就不多、大多也在后院做些活计,这个时辰,前院应已无人。
  要是一会她忍不住下了脸、第二天传到皇上耳中,那才是真的不妙。
  “你喜欢杏花么?”
  而二人行至半途,萧九矜却忽然听谢绍开口问道。
  她顺着谢绍的目光看去,谢绍看着的,是先前雀儿同她说过的种在前院的杏花树。
  “还行吧。”九矜的目光仅在那树上短暂停留了一会,便又很快收了回来,“你大半夜跑来我安乐宫,就问这个么?”
  “没,只是看你这宫里倒是素的很。”谢绍平淡道。
  “先前去过你十三妹妹宫中,全是艳丽的牡丹;还以为你们宫里都是如此。”
  萧九矜一哂,没再说话。
  安乐宫中布设简单,几乎难以从中窥见主人的喜好;她现今望着宫内景像已觉寻常,心中也未有什么波澜。
  却未想谢绍竟会有此疑问。
  二人的脚步停留在前院那棵杏花树下,现今已是深秋,杏花枝头只剩零星几片叶子而不见花苞,萧九矜都好奇,为何谢绍能认出这矮矮的秃木是杏花树。
  于是她便如此问了句,而谢绍则是回答说,“见过太子宫里杏花树还小时的模样,和你宫里这棵很像”。
  萧九矜“哦”了声。
  差点忘了,谢绍自幼便常初入宫闱;自然也有机会去到萧璟宫里……
  只是,真有人会对见过一两面的一棵树有印象吗?谢绍和萧璟,自幼便不对付吧?
  萧九矜如是想着,侧过头却是见谢绍一副坦然的模样;便没再发问。
  夜凉如水,微凉的秋风拂过浓浓夜色,吹起薄纱织做的裙摆。
  萧九矜方才出来的急,出来时仅穿着一件单衣;而刚沐浴完的水汽还粘在衣裳上。这风一吹,她便感觉自后脖颈传来一阵凉意。
  于是她微微瑟缩了下,挪了挪步子,站到了背风的一面。
  但下一刻,她便又感觉身上一暖、传来柔软的重量。
  萧九矜回头,见是谢绍将穿着的狐氅,披到了她的身上。
  萧九矜本想推辞,但想了想自己实在没必要和身体过不去;便伸手将那氅衣拉了拉,将自己裹得更紧了些。
  而正当她想开口道谢,却又听见谢绍先说了话:“那个……先前在府里出言不逊……那些话只是一时太生气,并非真心。”
  “抱歉。”
  “……”
  萧九矜有些愣神,拉着狐氅的手,都有些不知如何放了。
  她看见谢绍撇开了眼神,随后又听见他说:“我没有盼着你的朋友出事,只是想着作为将领她知道自己可能亡故、便定会将兵符留在冀州城内。而我找到兵符后,便不会再还给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