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今日身无长物,只带了一本……”尹钲之出门时身上时常带本藏书,多半都是随手摸的,他拿出来看了看,那灯光下露出一本稍微古旧的封页,“是本《礼记》。”
  卫衔雪思绪一岔,不禁额角跳了一下。
  尹钲之把那本书递了出去,“这本书就暂且给你看看,等年关过了,书馆那边清净下来,再让你过去学些诗文。”
  先生给的多半是好的,卫衔雪赶紧将脑子里浮起的脏东西除了去,欣然地把书接了,“多谢先生。”
  尹钲之阖起衣襟,“卫公子……此来大梁,心中是有何打算?”
  “先生唤我名讳便是。”卫衔雪沉下眼,有些仔细地想了这话,前些日子永宴皇帝问他,身为质子的职责,当着皇帝的面,哪怕他心里恨极了这世间所有的人,也要摆出一副乖顺的样子,可他真的要赎清所有的罪吗?
  从前的他忍辱负重,可还是有许多麻烦源源不断地找了上来,卫衔雪历经千帆,才忽然发现他身处低处,无论他做了什么旁人不会看在眼里,还是只会同当初一样看他。
  “我……”卫衔雪张了张嘴,他像是有些自嘲,“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吗?”
  尹钲之坐正了身,理顺衣袖摊在桌上,“那殿下想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与前世的记忆重合,卫衔雪清楚地记得自己从前被先生问到,他有些疏离地眨了眨眼,许久才从嘴里冒出了两个字:“自在。”
  卫衔雪身陷囹圄,成了个令人摆布的质子,他从前养在深宫,再怎么远眺,也只能看到远处的宫墙,然后他就被囚在了梁国的宫殿里,只能屈辱地活着。
  那时候卫衔雪望了望窗外,他故作轻松地说:“我这一生还能自在地活着吗?”
  然后就有了尹钲之,拼死付出性命送他离开梁国的城门。
  卫衔雪如今坐在尹钲之的面前,他有些愧疚,又有些不甘,前世的记忆在他眼前打了个滚,勾着他的思绪让他身临其境地历经了大悲大喜,他郁积于心的那口气堵在胸口,他其实已经忍了太久了。
  卫衔雪阖起手摆在身前,他望着先生这张和记忆里相差无几的脸,“人活于世,总是定不了出身的,我生在燕国皇室,说来比起旁人,当得上一句天潢贵胄,可宫殿中亦有三六九等,我总归没能成为留在那宫墙里的人,梁国……”
  “我自踏入梁国的那日起,就见过了生死仇怨,人生大起大落,也算有所察觉,先生问我想要什么……”卫衔雪眼睛看着面前的《礼记》盯了片刻,他忽而抬起头,“有人道拣尽寒枝不肯栖,一世孤名从来空有怨恨,可我敬佩那人,孤高之外犹有志向,历经千帆不改乃是意志坚定,我……我并非是个圣人,可总有些事转圜前后,始终不能忘却。”
  卫衔雪眼里印着烛光,那一刻仿佛心志坚定:“我若穷尽一生,先生可否告知,我今生的归宿,最远可以走到何处?”
  这屋里的烛火早不多了,愈来愈暗的灯芯忽然一垂,屋里竟霎时黑了下去。
  ……
  *
  一场场冬雪纷扬,寒冬腊月年关将近,镇宁侯终于在新年之前赶回了京城。
  侯爷入京那日,正是大雪纷纷,城门口却围得水泄不通,半个城的人都来看打了胜仗的威武将军,从入城到宫门的宽阔大街上,为着新年早已挂了彩绸,今日不知哪个商贾花了大价钱,弄来了许些花球,花球从半空里忽然炸开,飞舞的花瓣洒落下来,同漫天的大雪混了个铺天盖地的满堂彩。
  镇宁侯江辞把手下的赤羽营留在了城外南衙军营里,进城时几乎只带了近卫,他往宫里述职,在里头呆了好几个时辰,就直接回了侯府。
  侯府里落雪落得满地清白。
  侯府的管家秦叔前些日子回老家了,这几日才回来,他撑了伞,在门口等了多时,侯爷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脸色有些不好,他只沉眼问了一句:“褚寒呢?”
  “世子……”秦叔扯着伞避开风口,有些担忧道:“世子知道侯爷回来,一早就去跪了祠堂,其实世子也……”
  江辞知道秦叔想说什么,他跨上台阶,抖落了靴上的雪,“先把鸦青给我叫过来。”
  “是……”秦叔收了伞,往走廊另一路去了。
  江辞去屋里换衣服的功夫,听鸦青说了会儿话,随后就奔着江家祠堂过去。
  祠堂森严,烟火缭绕,烛火长明。
  江褚寒跪在祖宗牌位前,许是列祖列宗在上,江褚寒不敢随意糊弄,脊背挺直了,目光虚虚落在了前头,面色有些正经。
  他前些时日醒了才出宫,带了一大堆赏赐回府,却也得了个禁足的密令,陛下觉得他是真的有些出格了,此前他只是为难为难这个质子,还算是国恨家仇蒙了双眼,可他要把卫衔雪要回去,不管是为了欺负还是被他迷了心窍,都太过不合礼法。
  江褚寒禁足府中,一直等到了父亲归来。
  江世子耳清目明,听到身后踩雪的动静就知道是父亲回来了,他没回头,还规矩跪着。
  江侯爷换了常服,历经沙场的骇人气势似乎同铁甲一齐卸下了,他手里端了盆冬日的金桔,走进祠堂放在了案前。
  江辞先没理江褚寒,他取过几根香烛,站在牌位前拜了三拜,然后将香烛插了上去。
  他对着前面的牌位微微笑了一下,侯爷的脸上还有道没消的刀痕,这一笑似乎把他脸上的肃杀全压下去了,他轻轻说了一句:“芸儿,为夫回来了。”
  褚芸是长公主的名讳。
  江辞从放下的盘子里拿了个金桔,这才转身过来看倒霉儿子江褚寒。
  江褚寒接着就往地上磕了,“拜见父亲。”
  江辞许久没见到儿子了,他先端详了会儿江褚寒的面容,然后就开始剥橘子,“说说吧,最近都做了些什么错事。”
  江褚寒有些蹙眉,他张了张口,“我……我不该不听父亲的教诲。”
  江辞模糊地“嗯”了一声。
  “回京之前,父亲告诫我看好卫衔雪,就算拦不住手下折腾他,也要留住他的性命,可我还是,还是让他受了重伤,但他那伤……”江褚寒想起卫衔雪重复的伤痕,他肩头的口子分明有一道是自己刺的,卫衔雪当时的眼神凶狠极了,像是要反过来给他一刀,但他想来说给父亲听,他怕是也不信,“算了……伤他确有我的一份。”
  江辞敛眉,抬首了一刻,“我要是不提醒,你也觉得燕国那个质子该死吗?”
  “他当然该……”江褚寒嘴硬惯了,但“死”字没说出口,他又沉默了道:“举国上下,应该没谁不恨他吧。”
  江辞继续剥着橘子,“两军战前,此番梁国军士死伤数万,你猜燕国死了多少人?”
  江褚寒没回话,江辞等了会儿,“那你觉得燕国的百姓会恨你吗?”
  “我又没……”江褚寒明白什么,他喉间微涩,“我知道。”
  “我也,我也没有真的想杀他。”江褚寒被溅了滴橘子皮上的汁水,他抹了下侧脸,“他说的实话太多了。”
  江褚寒盯着跟前晃动的烛火,“他说我不敢算计朝中人,只敢在他面前逞英雄,说我亲父在外,不敢木秀于林,说我身在京城……”
  他顿了会儿,“我在京城张牙舞爪,也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镇宁世子……”
  “这不是他说的。”江褚寒垂下头,“这是我自己说的。”
  第17章 :刀枪
  江辞剥完橘子,他将那橘子从中间掰开,分了一半放在褚芸的牌位前,然后将剩下的一分为二,自己尝了一口,又伸手把最后的一半递给江褚寒。
  他似乎叹了口气,“让你一个人留在京城,你怨恨我吗?”
  江褚寒看着那瓣橘子落在镇宁侯满是老茧的手上,去接的时候犹豫了一瞬,“父亲征战沙场,在我眼里世上英豪无出其右,我就是恨所有人,也不敢恨镇宁侯江辞。”
  “这是实话。”江褚寒手上也有些许茧子,却远比不过江辞,他把橘子塞进嘴里,“可是这次,这次去前线,京城外面还有广阔天地,父亲和母亲当年走过疆场,原来见的东西是这样的。”
  这次前往和谈,是江褚寒第一次去了边疆,久久居于京城的世子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性,却只能心甘情愿地呆在一方天地里。
  江褚寒怨恨不了父亲,他只能怨恨旁人。
  江辞将最后一瓣橘子吃了,他缄默了会儿,弯腰去拍了江褚寒的肩,“跟我去试试你的身手。”
  江褚寒有些诧异,“你还,你还受着伤呢……”
  祠堂里立着杆长枪,是当年长公主用的,江辞拔出来握在手里,江侯爷身姿挺拔,睨了儿子一眼,“收拾你还是够用的。”
  江褚寒眉梢微落,他站起来,今日像是白跪了……
  外面还下着雪,鸦青听吩咐把佩刀给了江褚寒,“庭院外面都喊人围住了,世子,世子小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