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那么…也好。”她说着,准备退下去。
林忱却在这几息之间忽然一问:“打他的人是谁?”
青萍赶忙回身:“这正是为难之处,是京城冯氏的人。”
京城冯氏与平城张氏并举,乃世家豪族之首,因其在天子脚下,朝中关系盘根错节,权势更炽。
林忱合上了门,细细斟酌半晌。
“昨夜他是否在河畔冲撞了冯家的某位贵人?既是家丁打人,总该有个由头吧。”
青萍摇了摇头:“小师父有所不知,冯家势大,连那狗奴才气焰也嚣张。我问他们因何殴打百姓,他们竟一句话也不说,端得我们拿他没办法。”
林忱倚着门,睫毛簌簌地扑动。
她思考时极专注,因此也没发现门缝悄悄打开了一条。
“这事儿有趣…”她单手按着额角,垂头说:“冯家的人都在京中,没有差事,也没有生意,谁会特意到云城这样荒僻的地方作乐?”
青萍一怔。
“我在萧常侍那儿听说,宰相对赵庭芳的评价颇高,此时又正是科考放榜的日子,他何以还留在云城,且不顾礼数纠缠到醉香楼去。”
这些零散的细枝末节实在是人人皆知,然而一旦被串起来,原本平平无奇的一桩殴伤案瞬间变得扑朔迷离。
青萍又是胆寒又是怀疑。
“小师父这么说,是不是太多虑了?”她问:“也许就是他得罪了冯家的下人,那几个一时冲动将他打了罢了。”
林忱点头:“的确如此。”
不等青萍愕然,她又说:“只是不论原因为何,对你们姑娘来说,这都是一桩好事。”
青萍脑子打转,实在不解。
林忱却只告诉她:“总之,一会你将此事告知你家姑娘即可。”她抬脚要走,想了想又添道:“只别提我。”
她话音儿还没落,便听见两声拍掌。
“好智谋啊。”门哗一下开了,萧冉拢着衣衫:“那天驿馆无人,小师父也是这样推演出会有杀手上门么?”
林忱想走没走成,有种被捉住的失措感。
“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秋。小师父的本事,堪与前朝的黑衣宰相并论。”
这话实在夸大,林忱听了都害臊。
“不过比常人思虑周全几分,不值一提。”她扭头,有些躲闪。
萧冉迈过门槛,身上带着酒后的倦懒,到林忱身边,扶住她的肩:“我要去前厅,瞧瞧这是一起子什么刁民,竟敢聚众斗殴。小师父,同去否?”
她最后这几个字低低的,仿佛说道最后这几分气已尽了,缱绻柔顺地匍匐在林忱的耳朵边上,只等着她转头采撷。
那一小块皮肤受了刺激,惊惧地颤栗起来,连带着耳廓都变得通红。
林忱赶忙甩掉扒在自己身上的精怪,不动声色地深吸口气,言简意赅:“去。”
**
赵庭芳站在堂下,左眼挂着淤青,赤膊尚在流血,看着分外凄惨。
胡县官捋了把短髭,偷着瞥了眼屏风。
屏风后坐着的两位中间摆了张小桌,上边的茶水还冒着热乎气。
“咳…堂下提告,举人,赵庭芳。被告,冯家家丁四人…”他敲了敲桌面,问:“何故于醉香楼画舫河畔聚众斗殴?”
赵庭芳垂首不语,那冯家家丁四个七嘴八舌道:“不是斗殴,不是斗殴,这小子又没怎么样!”
“是他冲撞了我家主子,才稍微给了点教训。”
“太爷您怎么不问问醉香楼那种地方,他一个穷光蛋去干什么?肯定是居心不良。”
他们言辞狂放,赵庭芳好歹有着举人的功名,到了衙门都不必跪拜,他们却全不把人放在眼里。
胡县官头痛不已,拍了下惊堂木。
“安静!派一个人出来说。”
阿大站出来,指着赵庭芳的鼻子道:“太爷,我们家主子。哦,也就是冯总管,昨晚上去醉香楼夜游,谁知道这小子不长眼睛,愣往我们家总管身上撞。”
胡县官不耐道:“就因为这点小事,你们就把人打成这样?”
阿大道:“那倒不是,主要是因为总管上船后,发现身上的钱袋不见了。去醉香楼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行窃之人,自然就是这小子。”
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胡县官摇摇头无奈地想。
他看着这几个人,再看看旁边一言不发的赵庭芳,打圆场道:“你说人家行窃,那也需到衙门递诉状,私下打人算怎么回事啊!”
阿大连连陪笑点头。
“还有,要是没法证明钱是提告偷的,你们还得赔付人家的药钱。”胡县官清清嗓子:“这是另一个案子了,容后再议吧。”
他给主簿使了个眼色,后者连忙钻到屏风后,小心问:“常侍大人,您看这样行吗?”
萧冉扶了扶帽子,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主簿不解其意。
“胡大人这是拿我当徇私的小人了。”她说:“放心,我同那赵庭芳没有什么私交,我只要求大人秉公办理。”
“呃…这…”
主簿急得满头汗。
林忱在一旁提醒道:“审了半天的案子,原告还一句话都没说呢。”
主播恍然大悟,赶忙回去附耳禀告。
胡县官看向赵庭芳,和蔼问道:“提告可还有什么诉求?”
赵庭芳抬起脸。
他好好一张书生面孔,身材也瘦弱,但眼神中却偏偏含着锐气与愤恨。
“大人。”他跪下,眼睛却看着侧堂屏风的位置:“冯家四人的一面之词,避重就轻,矫饰真相。”
胡县官因为他的不识趣,头更痛了。
若打他的是旁人,那自己拼着得罪人也要给他一点偏袒,以讨后面那位大内常侍的欢心。但这可是冯家,碾死自己就跟碾只蚂蚁似的。
萧常侍一走,自己这位置还要不要坐了。
“行行,那你说说,真相是什么?”胡县官喝了口茶。
赵庭芳深叩下去,他似已在心中隐忍了无数的愤恨,怒火灼得他眼睛发亮,将这污糟的衙门生生辟出一道光亮。
“学生,要举告冯家次子冯敬。”
“科举舞弊,偷换考卷,虚占功名!”
胡县官一口茶水差点没喷出来,简直怀疑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毛病了。
屏风后,萧冉盘够了核桃,把茶杯一撂,开心道:“终于到我上场了。”
第15章 进京
胡县官从主位上退下来,恭请萧冉坐上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不是他一个小小七品官管得了。
萧冉戴正官帽,从屏风后出来,笑眯眯地说:“烦请大人将衙门的大门关好,无关人等退出去。今日的事传出去一句,你我的脑袋可不够平息天下读书人的怒火。”
胡县官冷汗连连,片刻之后,堂内只剩几个他信得过的心腹。随着萧冉而来的锦衣卫也依次入堂,默声立在两侧。
冯家几个家丁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当下便成了软脚虾,站都站不住。
“好了,再重新说说吧。”萧冉玩味地点了点桌面,冲着堂下四人道。
**
上京城外,轻舟画舫,莲花池里。
冯家二公子冯敬宴请自己相熟的兄弟亲友,饮酒作乐。
他举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身边依偎着的蛮女舞姬,迎接底下人的吹捧与夸赞。
“二公子十年寒窗,今朝一举中状元,真是让我等佩服的紧啊。”
“欸——要我说,状元算什么?照我们二公子这劲头,以后应是文能安天下,马上定家国!就像当年冯国公那样。”
冯敬听到这儿来劲了,一双细眼眯得缝都找不见。
虽说他家累世为官,但他太爷爷冯国公官位最高,受封最厚,乃是当年跟着太祖皇帝平天下的人,是冯氏人人称道的英雄。
“谬赞,谬赞了不是。”他嘴上这么说,那张黑面上却是容光焕发。随手捡起手边的酒盏,扔给方才说吉祥话的人。
一时间,画舫内外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有人问起:“敬之,你夺魁这样的大喜事,冯老怎么也不说给你庆祝庆祝?要是我爹,一定欢喜到天上去了。”
冯敬满不在乎:“我爹他老人家整天在宫中办事,甚是辛苦。这冯家呢,还一大家子要他照应,今天这个求官,明天那个图名。”
他仰在背后的软榻上吃葡萄,给这么一船狐朋狗友围着,半点没想着给自己父亲帮忙。
只看着手边这酒壶不称意,想着换一个,一叫冯总管,发现人还没回来。
“他人呢?”冯敬醺醺然问。
下人附耳道:“还在云城呢。”
“哦…”他昏沉着脑袋想了一会,只记得自己叫人去料理那桩事…不过那书生叫什么名字来着,他竟给忘了。
“怎么,还没办妥?”
下人笑道:“想来不会出什么岔子,云城到底离京有些距离,下午兴许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