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郑淑宁今日穿了一件妃色海棠襦裙,梳了贵女间时兴的发髻,上面插着琉璃簪子,耳边挂白玉坠。
  她端坐在马车里看书,侧脸明艳照人,略有些清冷的意味。
  外面还是冷飕飕的天,车内却温暖如春,明日就是十五了,国子监给学生放假一天,故今日晚间国子监门口已经停了不少马车。
  武安侯夫人埋怨郑淑宁也不出去走走,京都那么多胭脂首饰铺子,她愣是不去瞧瞧,整日呆在家中,怕她闷坏了,今日让她来接兄长归家,让她出来走走。
  国子监门口一直没有动静,郑淑宁撩开轿子的一角往外看了看,外面都是来接各家郎君的马车,井然有序。
  冷风嗖的灌进来,郑淑宁赶紧把轿帘放下,这天太冷了,若不是母亲非要她来,她才不来接兄长呢。
  还不如在自己房里看看账本,学一些管家的本事。
  回过神,她继续看着手中的书卷,轿帘蓦然被掀开。
  年轻郎君清越的声音忽而响起:“旬考而已,这次不拿第一,下次一定。”
  郑淑宁愣了愣,望向来人,四目相对,对面的人也停下了动作。
  郑淑宁眨眨眼,这个人上错马车了??
  马车外,郑云琛无奈道:“上车啊,外面冻死个人。”
  宋明隽放下轿帘回头,用气音悄悄道:“你什么时候找了个这么好看的姑娘,居然不告诉我!好啊你,是不是兄弟!”
  郑云琛茫然,这什么和什么呀,外面冷,他要上车啊!
  他略过宋明隽拨开轿帘,看到局促不安的郑淑宁,讶然道:“阿宁,你怎么来了?”
  郑淑宁还沉浸刚刚的震惊中,呐呐道:“母亲让我来兄长的。”
  郑心琛点点头,他放下轿帘,看着宋明隽一脸的探究,知道他想错了,解释道:“你想什么呢!这是我小妹!外面天寒地冻的,快进来。”
  两个人身上带着寒气进了马车,左右各坐了一个,原本宽阔的马车显得有些狭小。
  和陌生的年轻郎君同坐一乘,郑淑宁颊边染上红晕,耳尖发热,这个人到底是谁啊?
  她眼神求救似的看向郑云琛。
  郑云琛轻咳一声,介绍道:“这是宋明隽,宋太傅的嫡长孙,也是我的同窗。”
  郑淑宁心下有些诧异,宋明隽?
  那个流传于整个京都,大名鼎鼎的宋明隽。
  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他一下,一身月牙白的锦袍,头上束着银色发冠,绣着祥云的腰带上简单垂挂着青色玉佩,
  那张脸轮廓分明,挺拔俊逸,京都郎君中几乎找不见比他还俊朗的。
  郑淑宁对他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郑心琛又给友人介绍:“这是我小妹,叫郑淑宁,你叫她阿宁就行。”
  宋明隽唇边噙笑,身上冷然气质尽散,声音带着笑意:“哦,原来是妹妹啊。”
  郑淑宁微不可及的皱眉,这人好生轻佻,不过碍于兄长在这里,没有说话。
  郑云琛转向她,对她解释宋明隽为何在这:“他今日要去咱们府跟我探讨一下这次的旬考,所以和咱们一起走。”
  郑淑宁点点头,她把自己暖手的手炉递给兄长,又把原来给兄长准备的给了宋明隽。
  宋明隽笑意更盛:“谢谢妹妹。”
  郑淑宁抿唇,这个人真的的好奇怪,他真的是宋明隽吗?
  “宋公子客气了。”
  郑云琛看着自家妹妹拘束的样子叹了口气,找了话题和宋明隽闲聊起来。
  “那你这次旬考怎么回事?难得看见你在第二?”
  宋明隽掌心感受到热意,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好了几分,懒洋洋道:“策论,就那策论,和江老头的意见不一样,他说我写的狗屁不通,给我打了低分。”
  郑云琛这下有些好奇了,“你不是一向最擅长策论了吗?”
  宋明隽“唔”了声,“写了和平常不同的东西,人嘛,总要变通。”
  “不同的东西,什么东西?居然让江祭酒给出如此评价。”
  宋明隽又笑开,青年淡色的眸子里有不掩饰的狂妄,薄唇轻启:“新政。”
  郑云琛看着他说不出话来,在如今动荡的朝堂上,“新政”太过于敏感了,敏感到没人敢提。
  宋明隽不仅提了,还写在了旬考的策论里,难怪江祭酒给他低分。
  他压低了声音,“如此时候,你能不能写点常规的?”
  宋明隽眉目飞扬,透着恣意潇洒:“怕什么,看如今朝堂走向就知,咱们这个皇上这两年就会有大动作,朝局安定以后,必要推行新政的。”
  青年声音昂扬,郑淑宁在其间默默审视他,直到现在,她才隐约看出的京都第一郎君影子和风骨。
  和传闻中大庭相径,不是一派温润如玉的样子,反而淡漠的眸子里满是自信。
  狂妄,骄矜,像一把未出鞘的寒刀,气质极冷。
  和刚刚对她出言轻挑那个人完全不同。
  不过,眨眼间他又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志在必得的语气在马车内回荡:“让他一次,下次他就没机会了,”
  郑云琛看着他无奈的摇摇头,别人考一次第一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心血,他的天赋恐怖至极,第一他不知道夺了多少次了。
  但凡是国子监中的考试,旬考、季考、还是岁考,最耀眼夺目的就是他。
  无外乎京城上下流传着宋郎的美名。
  不过,实至名归。
  马车悠悠的走着,没一会就到了武安侯府,郑云琛先下了车,给他们两个打着帘子。
  宋明隽声音清朗,脸上带着笑意:“妹妹先下。”
  郑淑宁闻言撩起裙摆,下了马车,宋明隽紧随其后。
  三个人行至正院前,郑淑宁盈盈一拜:“兄长,宋公子,我先回自己的院子里了。”
  郑云琛点点头,目送她离去。
  宋明隽盯着她的背影出神,摸了下鼻尖,“云琛,你妹妹挺冷啊,怎么都不理我。”
  郑云琛给了他肩头一拳:“我妹妹平日里最守礼节,你上来一口一个妹妹,把她吓着了。”
  宋明隽身形晃了下,笑嘻嘻看着郑云琛:“我那不是看她这么安静,逗逗她,更何况,咱俩什么关系,你妹妹就是我妹妹。”
  郑云琛懒得搭理他,往自己院子里走去。
  “哎,云琛,等等我!”
  第233章 前尘(二)是何面目
  郑淑宁回到景阳院。
  小桃正在房中给她收拾书桌,见她回来了忙给她倒了盏清茶:“小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渴了吧,快喝口水。”
  郑淑宁接过茶盏一饮而尽,在那里小声嘀咕:“轻佻!放荡!真是人不可貌相。”
  小桃没听清她的碎碎念,疑惑道:“小姐一直在说什么呢?奴婢怎么见您不高兴的样子?”
  郑淑宁撇撇嘴:“没什么。”
  宋明隽是兄长的同窗,他的叫法按理也无伤大雅,说出来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可是他叫妹妹,她总觉得别有意思。
  晚膳婢女来景阳院喊她。
  郑淑宁收拾了一下带着小桃前往主院,没想到宋明隽早已坐在桌前,和她父亲相聊甚欢。
  她微微愣神,不防被武安侯夫人拉着入坐。
  武安侯夫人眼里带着欣赏的光:“刚刚你见过了吧,这是你明隽哥哥,和你兄长是同窗。”
  武安侯夫人跟她说话,桌上几人的目光都看着她,郑淑宁只能硬着头皮跟宋明隽打招呼:“明隽…哥哥…好。”
  她连郑云琛都是一板一眼的叫兄长,还没叫过别的男子哥哥呢,这话一出,她就感觉脸上热气腾腾。
  抬头冷不丁迎上宋明隽的目光,他嗓音清越动听:“妹妹好。”
  语气丝毫没有在马车里的轻佻,反而极为正经,再正常不过的打招呼。
  但郑淑宁看着他眸色中的戏谑,更加确定他绝对是在调侃自己!
  好一个宋明隽,那副翩翩郎君的面皮恐怕是他故意装出来的。
  郑淑宁低着头用膳,听见母亲带着笑意的声音响在耳边:“云琛啊,你这两日在家,带你妹妹出去转转,省得她一天到晚都呆在院子里不出去,闷坏了怎么办。”
  郑淑宁刚想抬头反驳,却听到她兄长应话:“儿子知道了,明日上元佳节,我带阿宁出京都大街转一下。”
  武安侯夫人满意的点头,一家人加上一个宋明隽在主厅内安静的用膳。
  郑淑宁回到院子里,看着小桃一件件给她挑明日穿的衣裙:“这件好看,小姐都没怎么穿过这件,明日小姐不如穿着它去逛灯会吧。”
  小桃话一顿,凑过来好奇的问道:“小姐,今日在桌上用膳的那位陌生郎君真的是宋明隽吗?”
  郑淑宁原本趴在桌子上,听到她的话撩起眼皮,懒洋洋道:“嗯,是他。”
  小桃眼睛倏尔一亮,她脸色无比兴奋:“真的呀?那就是名满京都的宋明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