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所以商蔓就盯上了村里的富裕人家,时不时和他们“换”点东西,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
  扶苏立刻从兜里掏出一分钱:
  “换!”
  别看只是一分钱,这野果子是山里随便采的没有成本。一分钱都能买一颗糖了,糖多金贵啊。
  扶苏啃着果子美滋滋地混到了中午下工的时间。
  下工后他也不着急回家。
  这个点家里饭还没做好呢,回去了也吃不上饭。所以他溜溜达达地去了村大队办公室,他爹在里头。
  秦家是秦河村的“大户”了。
  村子里大半村民都姓秦,不过因为早年逃荒的关系,也有很多其他姓的村民过来定居,比如商家之类的。
  在所有秦姓家庭里头,扶苏他们的秦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因为他爹秦政一个人就生了七个孩子,五男两女,别人家谁不羡慕他们人丁兴旺?
  虽然秦政没有其他兄弟,但同族的堂兄弟可是不少。真遇到事情了,多的是人会站出来帮忙。
  刚才的五婶子和二大娘都是其他秦氏家族的媳妇,大家算是亲戚。
  扶苏他爹秦政是村里的村支书。
  扶苏进办公室就看到他爹还在处理事情,好像是最近要有知青下乡。这大热的天安排知青下乡,不知道上头是怎么想的。
  眼看再过两三个月就要秋收了,多了点人手看着好像能帮忙,其实知青大多都不会种地的,净添乱了。
  何况他们没参与春耕,村里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就那么多,还要分给知青。幸好他们村还算富裕,家家户户勉强都能吃饱饭,不然粮食就更成问题了。
  秦政放下文件:
  “下工了?”
  扶苏把手伸过去给他爹看:
  “我都晒黑了!”
  秦政不为所动:
  “才晒了一上午,何况你又晒不黑。”
  扶苏装可怜失败,只好揭过这个话题。然后问起这次要来几个知青,秦政回答八个,五男三女。
  扶苏幸灾乐祸:
  “这么多?那村里又要热闹了。”
  热闹还是其次的,关键是知青点不知道能不能住得开。村里房子不够,到时候又要折腾。
  村支书秦政最近和村长秦柱都在为这件事发愁呢,村里妇女主任华阳是秦柱他媳妇儿,最近都在帮忙做知青点的思想工作。
  说起这对夫妻。
  扶苏父子失忆了不知道,他俩其实是后头进来的。
  扶苏问有没有人要参加的时候,一个两个都说不来。结果等他们进入沙盒珠,又都冒出来了。
  当时秦稷带头忽悠守门的李信:
  “寡人好像来迟了?他们不会都进去了吧?”
  李信还真以为他们也是来参加的,但是来晚了点,没怀疑就放他们进去了。
  他哪里知道秦稷这群家伙打的是进去坑扶苏那臭小子一顿的主意。
  秦稷跟他儿子秦柱说:
  “上回阴嫚他们是后头进去的,就没有失忆。我们这次也后进去,这样就可以带着记忆看扶苏笑话了。”
  然后他带着晚辈们触碰了沙盒珠,结果进去之后还是失去了记忆。因为这次可没有一个秦政乱许愿搞事,沙盒珠运行平稳,就没出bug。
  现在好了,秦柱成了成天给村民和知青收拾烂摊子的村长,华阳当了麻烦事同样很多的妇女主任。
  秦稷自己更惨,成了个村里讨人嫌的秦老大爷。还顺便坑了孙子子楚一把,叫子楚成了村里的小年轻。
  扶苏跟他爹一起结伴回家的时候,路过了村长家。秦大爷就坐在屋门口的树荫底下纳凉,等着家里的儿媳妇给他做午饭吃。
  秦政打了声招呼:
  “四叔。”
  扶苏也喊了一声:
  “四叔公。”
  秦稷可不知道自己这次又矮了两辈。
  他笑眯眯地挥了挥蒲扇:
  “听说小苏今天去地里上工了?能拿几个工分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
  扶苏于是有样学样:
  “听说您孙子在城里处了个对象,不肯回村了?那不是上门女婿吗?”
  秦稷的笑容渐渐消失:
  “胡说,子楚哪里处对象了?他那是在城里弄了份工作,工作忙回不来,厂子里不好请假的。”
  扶苏了然地点点头:
  “这样啊,我还以为是他老丈人看在他入赘的份上给他弄了份工作。”
  秦政赶紧把儿子拉走了:
  “小孩子不懂事,不会说话,听了些风言风语,四叔您别跟他计较。”
  走远了之后扶苏问道:
  “真没处对象啊?”
  秦政无奈地回答:
  “没呢,就是自己找了份工作。他不知道去城里认识了什么人,好像是个厂长。人家说看他以后肯定有本事,就给了他一份工作,叫他好好干。”
  扶苏又问:
  “厂长就没有闺女什么的?”
  秦政:……
  秦政提醒他:
  “吕厂长年纪不大,就算有闺女应该也没到处对象的年纪。”
  扶苏不以为意:
  “那家里有个姐妹亲戚的,不也能介绍对象?你都说厂长看好他了,光给个工作怎么保证万无一失?当然是结为亲家更稳妥一点了。”
  说着说着,扶苏又兴奋起来:
  “我听婶娘他们说好像是个姓赵的姑娘,也不姓吕啊,是不是吕厂长他舅家的表妹什么的?总不能是小姨子吧?”
  秦政拎着八卦的儿子回家去了:
  “太阳这么大,你也不怕晒。快点回去,别磨蹭了。”
  回到家里,其他人早都到了。
  家里目前十二口人。
  除了大家长秦政之外,就没别的长辈了。兄弟姐妹几个的母亲因为生了七个孩子伤了身体,早些年就没了。
  在往上的祖辈,也是去得比较早。
  扶苏是家里的老二,上头有个双胞胎哥哥叫秦扶胥的。扶胥和扶苏,一看就是兄弟两个,还得是双生子。
  下头是大妹妹阴嫚、三弟秦高、四弟秦将闾、小妹妹清婉和幼弟秦荣禄。
  家里两个妹妹都还没出嫁,倒是排在最前头的三个哥哥都结过婚了。不过双生子运道不好,现在都是鳏夫,各自带一个孩子生活。
  大哥扶胥有个儿子,是家里长孙,叫秦桥松,今年五岁——这是长公子自己从宋末带来的。
  扶苏则有个女儿叫秦舜华,今年三岁——前世那个楼桑位面的夭折小公主。
  三弟秦高的媳妇是村里李家的闺女,叫李姻,她倒是活得好好的。小两口一年前生了个儿子叫秦南嘉,还在穿开裆裤——这个倒是梓桑位面的自家人,南嘉才来地府没多久呢。
  扶苏一回家,三个小崽子就凑过来了。
  南嘉一把抱住二伯大腿:
  “吃、吃糖!”
  扶苏从兜里掏出三颗糖给他们分了:
  “拿去吃吧,还是奶糖呢,比水果糖贵不少。”
  李姻在厨房里忙活。
  家里就三个女同志,阴嫚十指不沾阳春水,别指望她会做饭,不把厨房烧了都算是好的。小妹清婉倒是能给嫂子打个下手,上灶就不成了,做得比黑暗料理还黑暗料理。
  李姻倒是家里家外一把抓,因为李家早年比较穷苦,排前头的几个儿女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也就最小的小弟没吃过苦。
  李姻从厨房探头出来:
  “午饭一会儿就好。”
  扶苏啧了一声:
  “一群大老爷们好意思,各个都在院子里坐着等吃饭。不知道进去帮个忙,人家女同志上工回来还得给你们一群饭桶做饭。”
  扶胥秦高将闾荣禄:……
  这人自己不也是在等吃吗?他怎么好意思的?
  扶胥站起来:
  “我进去帮忙。”
  秦高等几个弟弟连忙跟上去。
  只有扶苏,说完别人就理直气壮地进堂屋坐着等吃了,也没说去帮忙端碗端盘子。
  秦政看向他。
  扶苏有他的道理:
  “都有这么多人帮忙了,我过去了也没事干,我可抢不过他们。而且一群人挤在厨房里,厨房那么小,转身都困难。”
  好赖话都让他说了。
  秦政正想教训一下儿子。
  大闺女阴嫚风风火火地踩着自行车冲进了院子,眨眼间跳下来,把自行车放好,跑进堂屋里才松了口气。
  扶苏问她:
  “后头有狼在追啊?”
  阴嫚抹了把汗:
  “外头太晒了,我赶着进屋躲太阳呢。我可不能晒黑了,晒黑了多难看。”
  三个小崽子又凑了过来:
  “姑姑!姑姑!糖!”
  他们姑姑在县里供销社上班,经常能拿回来不要票的“瑕疵品”,而且买东西有点内部价。
  阴嫚从随身的小挎包里拿了三颗糖:
  “吃去吧,明天给你们带饼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