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每每这时,扶苏总会很捧场,夸赞大王比先王更加英明睿智。
  不过这可苦了另一个秦柱,天天被他爹堵门质问你个不孝子是不是彻底不把亲爹放在眼里了。
  秦柱:拉踩你的是他!你找他去啊!关寡人什么事!还有扶苏那个臭小子!是他带头附和的!有本事你找扶苏算账!
  扶苏此时正在和阿父看魏国的好戏。
  反间计还是很有用的。
  信陵君本就因偷虎符的事情心虚,之前强撑着不率兵回魏,已经彻底得罪了魏王。后来魏国被秦兵攻击的时候,魏王明显恼怒了,放下狠话说他再不回来就不用回来了。
  但信陵君依旧没赶回去。
  他已经打听到魏都大梁里都在传言他有不臣之心,恐怕准备夺取王位。
  信陵君不清楚魏王信了没有,可无论对方信没信,他都不敢回去了。万一魏王当真信了,他回去岂不是要命丧当场?
  历史上信陵君就没回去,派了手下将领把大军带回国,自己留在赵国猫着了。直到后来魏国被秦将蒙骜打得嗷嗷叫,魏王亲自派人请他回来帮忙,他才终于回国。
  当时秦魏还在交战,赵摎尚未回国。十万魏军回程驰援,赵摎也没干看着,逮到机会给了他们一个痛击。
  之后赵摎就非常迅速地带人跑路了,免得留下来被反应过来的魏军合兵围攻。
  接着在回来的过程中,顺便欺负了一下韩国。
  现如今秦军彻底停战休整,魏国的好戏却没有结束。魏王发现信陵君没回来,那叫一个气。
  ——寡人让你回来,你不回来。寡人威胁你如果不回来,以后就别回来了,你还当真准备在赵国住下了。
  你信陵君是不是不把寡人放在眼里?
  魏王认为,他落了这么大一个面子,所有人都听说了他的爱妾为了别的男人偷他虎符,他脸都丢尽了。
  为了找回面子,信陵君就应该主动回国向他请罪。
  这样他意思意思惩罚一下对方,再说两句“下次直接问寡人要虎符即可,无需如此行事”的粉饰太平之言,事情也就过去了。
  毕竟信陵君私自出兵的行为,虽然违背了他的想法,可到底打了胜仗。他们魏国不仅没有损失惨重,还因战胜秦国而打出了威名,也算是件好事。
  结果被信陵君这么一搞,功劳全是信陵君一个人的。他魏王就是个畏惧秦国不敢开打的缩头乌龟,还是个疑似被绿了的缩头乌龟,真是越想越气。
  扶苏看着木片上的小字:
  “魏王干脆把信陵君的家眷一起打包送去了赵国,还说寡人不忍见你们亲眷分离,不必谢过寡人。”
  始皇:……
  这是彻底不准备让信陵君回国了吧?
  魏王真是个人才。
  你还别说,魏王这个说辞还是非常体面的。他也没动信陵君的家小,六国众人听闻都得夸他一句大气。
  信陵君本人应该会很惶恐,意识到这是撕破脸了。
  其实魏王的爱妾帮信陵君并非因为什么情爱的缘故,是那女子有一个杀父仇人。除了魏王之外很多臣子都尝试过帮她报仇,但均未成功。
  直到后来某次,她向信陵君哭诉此事。信陵君替她斩杀了那名仇人,自此她便发誓要为信陵君效死。
  所以信陵君一开口提窃符,她就答应帮忙了。
  这件事只能怪魏王自己,他要是早帮爱妾报了仇,哪有信陵君出力的机会?
  信陵君能随意斩杀的人,想来对魏国也没什么要紧的,魏王如何不能处决呢?只看他愿不愿意费心罢了。
  扶苏对此很是无语:
  “六国果然没什么法度可言,信陵君随便杀人,随便窃符,随便以君王的名义下达指令。事发之后魏王还不打算计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大秦,肯定要挨个清算的。”
  没有法度,国家就要乱套了。
  不过目前的大秦也没有好太多,只是矮子里拔高个。比如昭襄王想杀白起,就可以不找理由随便杀。
  但君王下令杀人,和信陵君派门客去行刺,这是两个概念。
  怎么?他信陵君也有君王的权利?
  始皇拿起其他记录了信息的木片查看:
  “没有纸还是太麻烦了些,吕不韦派人造纸,造得如何了?”
  扶苏回答:
  “还要几个月才能出成果。”
  古代造纸周期有点长,尤其是要造出便于书写的纸张。如果只追求勉强能用的话,倒是可以加快速度。
  父子俩不太着急,就没怎么催促。
  如今已经到了春季,万物竞发。
  始皇终于能换下儿子特意给他准备的毛绒冬衣,穿上轻便一些的衣衫。而后一起出门踏青,去咸阳四处转一转。
  扶苏还特意牵了条小狗:
  “李斯以前就喜欢带狗出来撵兔子。”
  始皇看了一眼那狗:
  “李斯如今应当在韩国做个小吏。”
  李斯年轻的时候做过掌管文书小吏,后来为了抱负,辞去官职,拜荀子为师。待到学成出师之后,便决定前往秦国。
  他比始皇要略大十几二十岁,现在应当已经当上小吏了。不过他具体什么时候辞官进学的,父子俩都不太清楚。
  扶苏慢悠悠地说:
  “我让人去找他了,劝他赶紧进学去。等他学成来秦后,就把他引来府上拜访。”
  也别去找什么吕不韦了,直接来拜访太子府吧。少和吕不韦搞到一起,免得回头吕不韦又犯浑被治罪,他也要遭受牵连。
  就是不知道李斯要学多久,可能得等到扶苏继位了。
  扶苏在思考:
  “提前将学宫建起来的话,能不能把荀卿他们骗来大秦。在眼皮子底下,就可以盯着李斯赶快学了。”
  始皇:……怎么?你还想给李斯布置课业不成?
  不过始皇也思考起来:
  “荀卿前几年曾入过一次秦。”
  荀子是赵人,来秦之后曾经见过范雎。当时长平之战还未发生,所以荀子对秦国没有太多意见,还夸过秦国的法治。
  离秦之后没几年,他被齐人构陷,辞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后来他受春申君的邀请做了兰陵县令,自此就定居兰陵了。
  因他在兰陵定居,李斯等人才能精准地寻到他,跑去拜师学习。
  始皇觉得儿子在异想天开:
  “荀卿恐怕无论如何都不会来秦。”
  别忘了长平之战秦国坑杀了多少赵国儿郎,荀卿毕竟是赵人,肯定会对秦国有点意见的。
  毕竟荀卿虽然夸过大秦法治,却也批判过秦君不重视仁德君子。
  扶苏也就是随口一说:
  “反正学宫若能建起来,有的是贤才会来投奔。荀卿不来就算了,左右李斯迟早会来的。”
  小狗摇了摇尾巴,等着主人松开绳子放它出去撒欢。但扶苏没松,还故意把它抱起来,不让它脚落地。
  小狗四条腿快要划拉出残影了,可怜巴巴地嘤嘤嘤。
  扶苏把它捧到阿父面前,说了句真好玩。
  始皇无奈地摸了摸狗脑袋:
  “你小心逼急了它咬你。”
  扶苏说没事,就这小奶狗,咬人都咬不破皮的。
  但还是把小狗放下来了,准备解了绳子让它跑一会儿。结果小家伙太心急,呲溜一下蹿了出去,把绳子也带跑了。
  始皇方才恰好踩中了拖在地上的绳子一头,被这么一带险些摔倒。扶苏稳稳把小阿父扶住,笑了好半天。
  始皇:朕记住你了。
  乐极生悲就是这样的,扶苏这会儿倒是笑得开心,第二天起床发现阿父陷入熟睡叫不醒,吓得魂都要飞了。
  他匆匆抱着小孩就要赶去宫中寻医者,等不及喊太医出宫诊治。
  结果刚走出门就被侍者拦住,说门外有个自称“秦正”的宗室子弟要见太子。
  扶苏当了太子也没住进宫里去,他嫌宫中住着不方便,依然在吕不韦献上的宅邸中居住。平时也常有人前来拜访,但还真没和哪个名字跟他阿父这么像的宗室有过来往。
  扶苏心里一突:
  “那人是宗室里哪一支的?”
  侍者说不知:
  “他只道报上名号以后,太子自然会清楚他的身份。”
  扶苏:完了,这不会是我阿父吧?
  扶苏抱着孩子亲自赶去门口相见,如果不是的话,这样也不耽误他等下带小孩进宫治病。
  可惜怕什么来什么。
  青年模样的始皇被侍者引着前往待客之处,正好偶遇赶来的儿子。他挑眉看向自家太子,眼里写满了“朕就是来收拾你的”这几个字。
  扶苏:……
  扶苏假装没看出来,还要继续往外走:
  “我先带孩子去看看太医,其他的回头再聊。”
  始皇一把按住他的肩膀:
  “你跟朕过来,休想趁机逃走。”
  扶苏:呜呜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