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等到安复玥带着大包衣服北上,安妮已经租好了临时厂房。地址就在香江对面,两边可以隔河相望。
不过她没空看风景,只等着专业师傅过来。
这个厂房不是自己看中的,而是安妮直接找到的工商部门给介绍的。位置挺好,面积也挺大,就是厂房里面什么都没有。如果确定要长期租下来,里面的水电都要重新改过。
听说这一片就是为了吸引香江人过来投资的,只是停留在这里的人不多。蛇口那边海运更方便,大多数人就去了那里。其他人继续往北走,去了更繁华的申城。
安妮觉得都没差,一切等生产线动起来再说。
第三天,羊城机械厂的人终于到了,一共来了4位师傅,连带着他们各自的一些学徒。
安妮已经把说明手册复印成了几份,让大家帮着一起看。大师傅们看陌生的手册,学徒们带着工具先做清理工作。
又是三天,师傅们终于开始上手。
安妮就在旁边看着,之前锈迹斑斑的生产线这会儿至少能看清底色。清理过后,看着还有个样。至于能不能动起来,就看大师傅们的手艺。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他们都拧了什么,紧了什么,反正安妮看不懂。
总算,大师傅们让到了一边,第一次测试开始。
这么几天时间,安妮花钱买齐的原材料即将派上用场。这些虽然贵了点,但量少,贵就贵点吧,不耽误测试就好。同时,她也算是初步了解了生产卫生巾都需要什么。
插电,启动!
一群人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来生产线动起来。
“再等等,再等等。”年纪最大的师傅上前看了看,让大家有点耐心。
这东西是没见过,工艺确实很好,但总体来说,是个相对简单的生产线。看手册的时候就知道,那是至少20年前的老产物了,当时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
又等了将近两分钟,生产线上终于传来了声响。
安妮也看到原材料动了起来,但这只是开始。
卫生巾分好几层的,每一层都不能出差错。再等等,等到成品真出来了,自己高兴也不迟。
成品是出来了,就是出得有点慢。差不多半小时之后,安妮才勉强看到一片完全不合格的卫生巾。
“师傅们,成品至少得是这样,或相似的,才算是成功。”她把厂老板送的搭头拿出来当样品。
“嗯,这差得有点多,我再看看。”
老师傅将样品拿近了看,安妮看到了,也不好提醒。她从一开始就没说这生产线是干什么的,现在再说,就有点说不出口。她复印的手册没写生产线的名字,好多地方也都划去了。
知道这里的卫生巾市场还是空白,保密意识她还有。
找问题不是这么好找的,找出来了解决问题也需要时间。等待的过程中,安妮基本确定生产线是能走起来的,就是需要好好改进过。
师傅们后面让人送过来的工具到了,他们每天敲敲打打,基本上就泡在了厂房里。
期间,她让爸爸过去办理了相关证件,先把台子搭起来。关于原材料,安妮都是问的附近城市。羊城那边有大部分,少部分要从更远一点的地方运过来。
这不急,毕竟生产线还没能用,她先打听清楚,以免后续跟不上。
知道了这些,安妮就可以算成本。
生产线2万美金是大头,临时租的厂房费用按月算,暂时需要900元。羊城的4位师傅请过来,每人每天30元,一天就是120元,目前还看不到结束的时候。
对了,他们自带的学徒不用给钱,管饭就行。
用来做测试的原材料加起来一共花了565元,剩下的还能做好几轮。
生产线当时是4辆大车分开运过来的,因为是运到鹏城,比羊城近,运费也便宜了一半。每辆车300蚊,安妮付了1200蚊。
“别忘记办理证件的费用。”林归看到女儿还在回想,就提醒了一句,虽然不多,但也是钱。
“知道了,爸爸。”安妮写下。
等全部换算成人民币,截止目前,她在这个生产线上已经投入了5万元!
要还是按照原来每片利润4仙的话,就是人民币1分2,她得足足卖出400万片卫生巾才能赚回这5万资金!
不行,要真动起来了,还得加上更多的原材料、更多的人工,这么点利润肯定不成。
幸好原材料上不是这么算的,等量大起来,平均成本自然会降下去。保持每片5分钱零售价不变的话,她至少能赚3分钱。因为减去了每包的外包装,同时这边的人工也相对便宜。
这是在不考虑渠道的前提下,要是铺货,还得加上运输费,留出给商家的利润。
第29章 8月过了一半……
8月过了一半,生产线的第二次正式测试终于盼来了!因为师傅们特别有信心,所以连带着安妮也期望很大。
要是这回能成,安心卫生巾就能很快面世。
4位师傅一人负责一块,牢牢地盯住眼前的机器。
和之前相比,现在的生产线除了焕然一新外,还多了一些补充。要真按照说明手册来,那么做出来的成品就达不到样品那样。经过商量,几位就比照着样品给多添了两道工序。这样下来,出来的成品至少外观上没什么区别。
绒毛浆飞起来了,切割机一下一下地正切着,无纺布被机器拉平,粘合剂在排队等着上场。
那么大的厂房里,一时间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机器的轰鸣声盖过了每个人的心跳,却挡不住每人脸上露出来的笑。
尽管成品没有出来,但安妮知道,这回离成功更近了。测试开始,生产线几乎第一时间就响应起来,不需要再等待。所有的原材料都很有序地进入,它们在过一道道工序,等着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安妮绕着圈看,看吸收材料混合,看防水材料被切割。终于,这几个部分变成了一体,等着上后面的胶条,等着再被折叠起来。
成了!
她亲眼看到最后成品的样子,几乎和样品没有两样!而且,用去的时间并不长。有了第一片,后面的第二片第三片更多片很快就到眼前。
安妮当场打开了第一片,和她平时用的差不多,似乎因为原材料用的好,摸起来更柔软更舒服。
记了下时间,这条生产线运行流畅后,每分钟可以不间断生产10片卫生巾。1小时60分钟,生产量就有600片。要是机器能坚持的,一天产量可以来到14400片。
别看上万挺多的,按照利润算,每天的量全卖了,也就不到200元。
“师傅们,这个产量还能再高吗?”比如翻个倍,翻10倍。
“这里可以调节的。”师傅指着生产线的控制端,“这个档,可以提高3倍产量,这个是6倍左右。”再高,就没有了。
“还有,机器不能一直开着,起码每两天停一停,花上几个小时检查维修一下。”又做了其他档的测试,确定没问题后,师傅们给出了建议。
记住了,要停要维修。
安妮照半个月算,付清了总共1800元的咨询费。送走了几位师傅,她留下了一位学徒。这位最认真,维修保养的事情就都交给他了。
8月剩下的时间里,安妮找人改造厂房。水电要改,设备的位置也需要合理安排。
厂里还招了人,虽然没办法一次性招太多,但必需的几个岗位上都有了人。其他哪里需要,那就爸爸上。
同时,安妮对测试出来的成品做了比对。和其他品牌货比起来,除了看上去没有那么好看外,用起来几乎一模一样。这个确定好了,她采购的原材料也都运了过来。
8月30日那天,安心卫生巾在不到10个人的见证下,开始了生产之路。
看着一片又一片卫生巾被生产出来,安妮也没有闲着,帮着一块儿打包。因为是按片卖的,清点清楚后直接装进纸箱里。
一箱装200片,等她第二天要走了,仓库里码得整整齐齐的就已经有400箱!
“你们继续忙,我下周过来。”要不是明天要开学,安妮根本就不想走。她还想着边生产边销售呢,结果时间不够了。
没关系,等开了学,她每周末都能来。
“爸爸,你不用送我,我能自己回去。”这里离罗湖口岸很近,她能自己走回去。
林归只是抱了抱女儿:“注意安全。”厂里太忙了,每一分钟都在花钱,他实在是走不开。
“我知道的,爸爸。爸爸,下礼拜见。”到时候说服妈妈也过来,安妮挥挥手,背着包就走。
这边虽然起了步,但还有好多缺口。前期厂里至少需要一辆车,方便装着卫生巾到处跑。爸爸虽然还没离开大车公司,却是迟早的事。到那时他就没了车,总不能一直雇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