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我这个方方正正的也不错。”和赢昭瑶故意挑选的一个坏的作品不同,公输易年选的是自己做出来的陶瓷,也是白瓷。
  “哇,我也想要一个,这……”
  虞姬看着赢昭瑶,她知道公输易年真的能现场带她去制作,但是她们这儿掌握话语权的还是赢昭瑶。
  “就在我们开的那个奶茶店那条街,走到末尾原本不是有个铁匠铺嘛?旁边就是我们这个。”
  赢昭瑶才点头,公输易年就给指路了。
  “哎?”这答案和虞姬想得有点不同,这怎么听起来像是一个店面。
  “就是一个店面哦。”赢昭瑶看到了虞姬眼中的困惑,“我们搞了一个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做陶瓷的快乐的店铺!你去的话不收钱,带走也不收钱,嘿嘿~”
  一句话就让虞姬知道了这个店面究竟是靠什么赚钱的。
  原来还能这样吗?进去花钱体验做陶瓷,然后想要把自己的成果带出来,再收一笔钱?
  虞姬不懂,但是虞姬大受震撼。
  “有钱人的钱本不会流通,但是多了像我们主公这样的人,直接从人家口袋里掏钱,这世上就多了一笔流通的钱。”说这话的是墨笑。
  公输易年是真看不上墨笑啊,这个男人,不仅是她的傻逼前任,还是一个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节操的人。
  之前还说要为了墨家考虑,不能这么快对赢昭瑶服软,现在不还是乖乖喊上了主公?
  这就算了,他居然比她还要狗腿!
  这还是人吗?就不能公平竞争,作为技术人员,完全比拼技术的优劣程度吗?
  墨笑:不行,jpg
  赢昭瑶开的陶瓷体验店面的知名度打响了,不是所有有钱人都喜欢劳动,但是偏偏有一批有钱人很需要打发时间的工具。
  那就是年纪大的养尊处优,出门还会被家里晚辈担心的。
  这体验馆能够把东西全套完整的送上门让人体验,想要烧制的成品也只需要略等几天就能送到府上。
  里面不少人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做过手工呢,现在年纪大了反而爱上了这样的手工活。
  “看,我做的这个花瓶,脖子细长,放上梅枝,摆在窗边,配合着外面的景色,是多么好看的艺术品。”
  “切,你这个金老头还懂什么艺术品?我看你只懂艺术品值几个钱,还是看我这个,上面的梅花纹路是我自己捏出来的,是不是很像样,也不突兀。”
  “你个老张头还骗我自己以前是学的国画,我看你学的就是泥瓦匠。”
  老头们喜欢,老太太们也是。
  不过对比起捏出一个花瓶,她们更爱在花瓶上涂色,每次烧制出来的颜色都和本身涂好的颜色不同,这让她们不少人觉得有种难以把控的神秘感。
  甚至江南一度掀起了私下的陶瓷工艺品拍卖会,让本就大受关注的陶瓷再次得到了所有人的重视。
  “真好啊。”赢昭瑶看着新一季度的报表,赚的钱又多了,真好。
  “嗯?”张良看都没看,就知道赢昭瑶在想什么,他一盆冷水就泼了下来。
  “公输易年和墨笑他们俩,在比拼谁研究的船更实用呢。”
  换言之——
  新一批的烧钱的研究又开始了。
  钱,我的钱。
  赢昭瑶坐在这,看着空气,只觉得空气里都是自己长了翅膀正在往外飞的钱。
  “一定要把这个钱赚回来。”赢昭瑶握拳。
  张良以为她又要想一点赚钱的点子了,正准备为江南这些富户哀悼呢。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啊,这些人现在不仅玩的方面在给赢昭瑶的陶瓷体验店花钱,住的方面也在给赢昭瑶的建筑队花钱。
  水泥是不对外出售的,想到这里张良的脸又阴暗了一下。
  该死的嬴政,要不是他们还捞走了一笔钱,她们广陵应该会有更多的钱,哪里还需要赢昭瑶再想出来新的主意赚钱呢?
  不过赢昭瑶的水泥也在闷声发大财,这件事是外人不知道的。
  风光无限的瓷器吸引走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哪怕奶茶店被砸用水泥再建,水泥经过了项羽的铁锤敲打依旧完好无损的事情,当时也算得上是远近闻名。
  但这抵不上一件手工私人制作的陶瓷被卖上九百金的高价让人惊讶,高金额也吸引走了所有人的目光。
  水泥的结实耐用以及美观,都被富人们看在眼里,在掀起陶瓷热的时候,他们也在哄抢着建筑队,广陵的房子按照赢昭瑶的审美翻新了不知道多少套。
  “他们还得谢谢你呢。”
  项羽是知道建筑队的事情的,和赢昭瑶说完之后,一开始对赢昭瑶主动提出,加价可以包装修风格的事儿有点不满。
  现在发现,这群人完全就是自己花钱在满足赢昭瑶对广陵的装修设计,项羽人都有点傻了。
  高,实在是太高了。
  难怪项家人哪怕厚着脸皮也要跟着赢昭瑶做生意。
  项羽现在……现在也原谅不了他们!
  不仅如此,项羽这些时候跟赢昭瑶走得是越来越近了,建筑队里面他也在出力,赢昭瑶说再培养一个新的建筑队,他也是勤勤恳恳重新拉扯。
  项羽不知道的是,一些人愿意高价也聘请他手底下的建筑队,也是冲着他的名声来的。
  项羽虽在建房子的时候不会亲力亲为,但是会自己拎着大锤检查最后的质量情况,有些人正想看这一幕呢。
  为此,多花钱翻新房子也在所不惜。
  赢昭瑶的广陵生活也算是走上正轨了。
  要钱有钱,要时间现在时间也已经充裕下来,不光这样,她的农业也已经研究出来一点端倪了。
  广陵,乡下“实验田”。
  如果李斯愿意亲力亲为,也知道小殿下就在这里的话,他就会惊讶地发现,这在扶苏手底下依旧被送到江南的漏网之鱼——
  赫然就是他最先开始啃的那个硬骨头。
  要不说是硬骨头呢,他就算是在扶苏那边,也不愿意任人摆布。
  说来江南就来江南,压根不愿意跟着大部队去上郡。
  现在来江南,他也是如鱼得水了。
  “哎?那个,你在干什么?”“硬骨头”来江南之后,就给自己想了一个化名叫做“农林”,现在也是被人一口一个“农老师”地喊着。
  “农老师?”那被喊住的人是个农民,他见自己被发现,也没有挣扎,就这么原地站起了身子,愁眉苦脸地看着农林,“农老师啊,我也是没有办法,我们这块地就是比不过旁边那块。”
  “比不过就比不过呗,你负责的不是还有两块地吗?看起来都挺不错的。”农林是个认真负责的人,他虽然用的是化名,但是做事儿一点不掺假,超强的记忆力也被他用在了这上面,每个人负责的地,状态如何,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农人也因为这句话感到妥帖,他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后脑勺,说出了真相。
  “我和那人不对付,他的地就在我旁边,我就想着不能被他落下,农老师,我以后都不这么干了。”
  “好,我相信你,你回去吧。”
  农林其实早就见怪不怪,他现在能够抓到这人,就是有过前车之鉴,选择直接守在这些“实验田”这里,盯好了所有人。
  农林以前也种过地来做实验比较,不过他没有像是这样大面积的分块种不同的,还有“控制变量”这些东西。
  以前他的地少,一次的条件也是一种,但是也会有他的家人或者徒弟的家人,“看不过眼”,自发来“帮忙浇水”或者是“帮忙驱虫”。
  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只觉得自己给他们的研究事业出大力了。
  知道读过书的人都这样,对于不读书的传统农民,农林更是给足了心眼子,就怕他们勤快地来田里干活。
  把这人也温和地请出去之后,农林看着这大片大片的实验田。
  每个实验田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现在是绿意盎然的小苗,有些已经田地空空,早就失败收场,还有的却是硕果累累,提前成熟丰收了。
  这和以往的研究比起来,成果实在是太显而易见了!而且也拥有了更多的样本。
  农林看着这里,心里下了一个决定。
  “我要把我的那些师兄弟、徒弟们也都喊来!”
  不过几天,他的信就发了出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真有人来了,还有一部分人是先寄过来了自己的信件。
  “什么意思?广陵这里疑似是大秦偷偷聚集非法家人士的地方?来了这里的人都没有见回去的?让我小心?”农林看了信,完全不懂自己师父在说什么,小心什么?他抬头看向小师弟。
  “我们师父是什么意思啊?广陵这里还有其他的实验田吗?”农林虽是六国遗民,但确实对当今局势并不了解。
  但凡多了解一点,他也不会冒冒失失地就跟着其他人在咸阳蹲守嬴政了,这不还被抓到了这里当苦力,现在还自己喊了自己师门的人来一起“当苦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