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180节

  有县里和徐蔚支持,孟家在南海省买房买地确实要方便些,甄臻也打算趁机进入房地产市场。
  她年纪大了,眼看要六十的人了,坐飞机实在受罪,大部分时候都是她指挥,让儿子孙子们去办。
  孟大国见他娘想进军房地产,又跟孟华说好了在南海集合,便带着徐蔚给他的批条和钱,坐上了去南海的飞机。
  孟大国下了飞机,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宽阔的街道,就像是岛国那样,谁曾想,外头很是荒凉,马路上连红绿灯都没有。
  岛民们过得不算富裕,当地却盖了很多高楼大厦,看起来很违和。
  “哥!”孟华手臂上放着西装,抬手跟孟大国打招呼,“我二哥没来?”
  “没呢,三娃今年高考,他得在家看孩子。”
  “时间过得好快,三娃考大学了,孟西也要退役了吧?”
  “快了,这孩子得了不少金牌,可我觉得人生不能只有金牌,想让她读书做生意,做点别的事。”
  孟华赞成孟大国的想法,孟西为国家做的够多了,大大小小的金牌得了几十块,她也该去过自己的人生了。
  孟华在他娘的支持下,前些年也来南海买了一些地,可他没想到一年没来,南海房地产如此火爆。
  简直是天天过年,夜夜新婚,这来钱的速度,让孟华这种见惯了钱的人,都觉得心惊肉跳的。
  隔日,孟华和孟大国去注册了一家公司。
  两人之前买地,已经注册过公司,只是干房地产的,多注册几家公司不是坏事。
  眼下这个100万人口的小城市,有2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皮包公司,而孟华和孟大国却是带着钱来的。
  他俩注册好公司后,孟华带来的两个员工,又跑遍各大部门,去请吃饭跳舞,联络关系。
  等路子跑的差不多了,孟华和孟大国开始建造房子,开发房地产的同时,两人也买别人的房子,倒手专卖。
  “大哥,娘给你多少钱?”孟华不解。
  孟大国跟自家弟弟没啥隐瞒的,“给了一个亿!”
  孟华一愣,他知道孟家资产至少一两个亿,可他没想到娘能拿出这么多现金来。
  “哪来这么多现金流?”
  “都是靠金矿还有金店,娘那人你是知道的,她不喜奢华,也不讲究吃穿,就爱囤钱囤金子。”
  孟大国提到他娘,满满都是骄傲。
  孟华也很得意,“娘可真不是一般人,娘有没有交代你什么时候撤资?”
  “说了,叫我年底之前把这边的资产处理好,回家过年。”
  孟华心里有数了,谈征那边也传过一些消息,可到底没那么准确,他对他娘有猜想,打算按照娘的消息来办。
  他们来到海南的时机正好,前几年,海南地价才几百块,房价也才一千出头,短短两三年时间,海南的房价已经涨到两三千。
  “照现在这架势,还能再翻番!”
  孟大国手里握着这么多钱,说不紧张是假的。
  买地盖房子,花钱实在太快,他手里的钱花掉了一大半。
  当然,这钱回款也快,短短两三个月,本钱回来不说,利润也回来了差不多五千万!
  此时的南海实在疯狂,也让孟大国知道,什么是市场,什么是资本的游戏。
  天气渐渐热了,三娃的高考也结束了,甄臻第二次经历孙子高考,倒是没有第一次那么紧张。
  三娃很淡定,他成绩也不错,一直把孟南当成自己的目标,也想跟孟南上一所大学。
  甄臻不担心他成绩,就算考不上清大,也不算什么,人不能事事要求完美,她更关心孩子的专业,选个好专业才是最重要的。
  三娃以前想学金融,甄臻建议他报互联网,三娃对互联网没啥兴趣,毕竟这年代内地网络还没和世界互联。
  他觉得互联网就是伪命题。
  甄臻找了一些书和杂质给他,让他知道互联网是干啥的。
  当三娃知道网上写写代码编程,就能编程软件网站,他对构建互联网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娃便打定主意要学计算机。
  成绩出来了,三娃不如孟南考得好,却也勉强够上清大的。
  一门出了两个清大学生,可想而知,孟家有多风光!
  孟二勇激动坏了,哭着抱起三娃在院子里赚钱。
  陶爱红也哭得稀里哗啦的,她这辈子没啥成就,干事业不如焦蕙兰,为人处世也不行,可她养了个好儿子!
  “儿子太争气了!”陶爱红抱着三娃直哭。
  三娃被抱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是我奶淡定,你看我奶,人家面不改色的!”
  “你奶是见过大世面的,爸跟你奶没法比!”孟二勇又哭又笑的。
  他赶紧打电话给孟大国和孟华报喜,又给村里报了信,三娃还给孟南打了电话。
  孟南在京市定居了,正在捣鼓她那运动服和运动鞋品牌,品牌做的不错,市场占有率也高。
  孟南却不甘心,觉得靠服装赚钱太慢,早就等着三娃去京市,拉他一起去股市赚钱。
  三娃和孟南打了半个小时电话,两人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谋划什么。
  孙子考上清大,甄臻比谁都高兴,一挥手,就叫真心百货搞活动,普天同庆!还搞了个免费领糖果的活动,让全县的孩子们都能沾沾喜气。
  甄臻拿着喜糖去了孟老太屋里,给老俩口报个信,孟老太高兴得合不拢嘴,推了推一旁的孟老太爹,却发现孟老太爹好久没反应。
  甄臻走上去试了孟老太爹的鼻息,这才发现人已经去了。
  孟老太想哭,又觉得没什么好哭的,“刚才听到外头有人嚷嚷,他问我什么事,我就说肯定是三娃考上清大,来报喜了!他听到我这么说,高兴坏了,谁曾想,还没等出去,人就没了。”
  甄臻心里难受,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不是她的父母,也不是她的亲婆婆,可她穿越来到现在,跟老俩口相处得还算和睦。
  这些年,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一直是她在照顾。
  甄臻怎么可能没感情?
  孟老太爹是喜丧,他这些年过得不错,没病没灾,又是含着笑走的,要甄臻说,他命挺好的。
  甄臻给孟老太爹办了丧事,又把他老人家葬在了坝头村,就在他父母的边上。
  孟大国和孟华回来了一趟,都哭得挺惨的。
  一家人去山上给孟老太爹添坟。甄臻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酒,五娃立刻说:
  “奶,你少给我太爹喝酒,小心他喝醉了,在下面被他爸爸妈妈骂!”
  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让全家人露出笑意,死亡只是一次分别,重要的是我们对死亡的态度。
  从此,孟老太爹会在孩子们心中撒下一颗思念的种子。
  孟老太爹走后,孟老太一个人偶尔会恍惚,好在家里人多,钱大姐经常喊她过去打纸牌,孟老太也来不及伤心,状态还蛮好的。
  晚上,程素给甄臻端了泡脚桶,“甄大娘,来泡脚。”
  甄臻简直泡怕了,这大热天的,谁家天天用热水泡脚啊?
  “太热了,又热的一身汗,你让我歇两天吧?”
  “冬病夏治。”
  程素根本不管她说什么,强行给她脱了鞋袜,要她把脚放进去。
  自打孟老太爹走了,孟家人好像认清了一个现实——
  人都会走的。下一个走的是孟老太,再下一个就是甄臻了。
  于是乎,甄臻就成了家里的大熊猫。
  程素给她泡脚,焦蕙兰给她炖人参鸡汤,把她补得白里透红,看起来比前几年还年轻。
  几个孩子也动不动抱住她,“阿奶,你别死,你永远不要离开我。”
  甄臻真是谢谢这帮孝子贤孙了!
  她正泡着脚,焦蕙兰拿着一个红包走进来,温温柔柔地笑:
  “娘,三娃考上大学,我这当婶子的想给他包个红包,您看多少合适?”
  孟南考大学时,陶爱红舍不得给红包,焦蕙兰也没提。
  她到底是个心胸宽广的。
  甄臻从柜子里拿了两千红包出来,“这钱由娘出。”
  焦蕙兰知道婆婆疼自己,高兴是高兴,可也不好意思要婆婆给钱。
  “娘,儿媳有钱,咱们焦点女装在全国开了快两百家分店,我还能连两千块钱都拿不出来?”
  “你的是你的,可娘不能让你吃亏。”
  甄臻坚持,焦蕙兰只能接受她的好意。
  三娃身高有182,比孟大国都高,模样也挺英俊的,就是喜欢赚钱,性子有点像孟华。
  甄臻给三娃买了个行李箱,又给三娃准备了床品、衣服、袜子啥的。
  “羽绒服要多带几件,京市冬天冷,可不能冻着。洗脸盆之类的日用品到学校再买,省得坐火车不方便。”
  三娃第一次离家出远门,且一去就是四年,既忐忑又激动。
  他抱着奶奶亲了好几口,“阿奶,你大孙子走了会想你的,你要经常给你大孙子打电话。”
  “好!”甄臻笑了笑。
  “你要好好保重身体,等你大孙子赚钱了,给你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三娃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甄臻眼眶发热,她亲手带大的孩子,当然会舍不得。
  可她心里明白,所有的缘分都是有时效的。
  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事情,分离才是永恒的课题。
  甄臻拍拍三娃的后背,像他小时候那样哄着,“我家三娃最乖最孝顺了,奶奶在家等着你。”
  三娃越哭越大声,五娃见哥哥要走,也哭着不放。
  “就不能迟点走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