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146节

  焦蕙兰闻言笑了笑,“娘想吃我擀的面条,怎么不早说?”
  “嗨,你每天忙里忙外,也够累的。”
  “再累也不差一顿饭的时间。”
  婆婆喜欢吃她做的饭,焦蕙兰心里高兴,笑呵呵和面去了,家里人多,怕不够吃,她又烧了开水,烫了点面做烙馍吃。
  甄臻准备了葱、咸鸭蛋、咸菜、馓子,又炒了虾米和小鱼干。
  今天孟大国去接孟南放学,孟南初一放假了,要带回来的东西比较多,就叫他爸去了一趟,两人刚从自行车上下来,孟大国听到院子里有他弟的声音。
  孟大国支好自行车走进院子里一看,“弟!”
  孟二勇正跟孟华聊着呢,听到老大的声音,浑身一哆嗦,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什么弟不弟的!叫的怪亲的!就没听过孟大国这么叫他。
  孟华站起来,三步冲到他哥面前,狠狠抱住他哥。
  孟大国抱得更紧了,脸上也笑开了花,“回来怎么不跟哥说一声,哥也好去车站接你。”
  “就想给你们一个惊喜。”
  “结了婚就是不一样,还怪洋气的。”孟大国呵呵直笑。
  谈文音带了些奶粉和进口巧克力过来,还给家里几个孩子各带了一身衣服,几个孩子在孟南的带领下,跟土匪似的,冲进屋里分东西了。
  焦蕙兰做的手擀面筋道,又放了猪肝、蒜苗肉丝、鳝鱼等浇头,烙馍更是本地特色,把鸭蛋、葱、馓子之类的往烙馍里一卷,吃得那叫一个开心。
  谈文音连吃了五块烙馍才罢休。
  吃饱喝足,孟大国带他们去厂里走一圈。
  孟华知道家里生意做得挺大,却没想到工厂比他想象中更大更气派,也更具规模。
  “娘这生意搞得挺大。”孟华感慨。
  他虽然有几家玉石店,生意不错,还经常往港城出口玉石珍珠,可他没有这么大的工厂,总觉得像他娘这样搞事业,解决就业问题,才叫真正的企业家。
  孟大国一脸敬佩,“娘真的很厉害,没有娘,我们这个家早就一盘散沙了。”
  孟盼弟跟谈文音打了招呼,一脸惊奇地看这位京市来的婶婶,觉得人家穿的好看,化妆好看,哪哪都好看。
  她带谈文音去车间转了一圈,谈文音穿上工作服,进去后叹为观止。
  原来方便面是这么做出来的。
  “现在厂里有多少种零食?”
  “15种,有的用的是国内淘汰的生产线,生产规模小,明年我们会从岛国引进火腿肠生产线,扩大规模。”
  “火腿肠?”谈文音敬佩极了,“娘可真是敢想敢干。”
  “那可不!我婶奶奶最厉害了,谁都服她。”
  第二天,甄臻叫张翠花和苟子娘来了一趟,给两人分了辣椒酱的钱,两人各分了五千多,都眉开眼笑的。
  分了钱,苟子娘别提多高兴了。夏天那会坝头村雨水多,苟子娘家的房子叫雨水冲破了,家里想盖几间瓦房,甄臻叫她等几个月,等年终分红直接盖楼房。
  苟子娘听了她的话,就等着年终这笔钱分到手,好买砖头盖房子。
  “砖头批条不好打。”
  苟子娘想请甄臻帮帮忙,如今甄臻跟县里关系好,买砖头这点小事,她张张嘴就能办成。
  甄臻道:“行,你要多少砖头,直接告诉大国,我让大国去找领导写批条。”
  有她帮忙,苟子娘高兴坏了,最近好婆婆辣椒酱打算扩大种类,苟子娘研究了几种辣椒酱。
  甄臻打开罐子,叫谈文音和陶爱红几人也过来尝尝。
  谈文音:“我觉得牛肉辣椒酱好吃,特别下饭,如果是我,吃面条肯定愿意加几勺牛肉酱。”
  陶爱红也尝了尝,她倒是更喜欢剁椒酱,辣的过瘾。
  孟盼弟也尝了尝,“我也喜欢牛肉酱,可牛肉酱价格不便宜,市场销量能好吗?”
  牛肉酱定价贵,在本地肯定打不开销路,至少眼下打不开,但放到大城市卖就不一定了。
  如今大城市早已脱贫,独生子女政策也开始贯彻实行了,家里收入不需要养太多孩子,剩余的钱都花在吃穿住行上,价格贵的辣椒酱就有了市场。
  苟子娘做的辣椒酱口味都不错,甄臻打算每样做几千份卖看看,哪种卖得好就加量生产,交给市场去决定。
  晚上,孟华偷偷进了甄臻房间,拿了一个金镶玉的佛头吊坠给她,“娘,你看看,这是儿子雕的!”
  甄臻配合地露出惊讶表情,“我三儿子还会玉雕呢?这么了不起?”
  孟华笑笑,他经常看师傅做玉雕,手痒就跟着学了学,他的雕工不如师傅,可亲手做的礼物到底不一样。
  “虽然没师傅做的好,可这是儿子头一个做出来的成品,就送给娘了!”
  甄臻不认同,“娘可不觉得你手艺不如师傅,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技术全是感情!这哪是玉雕啊?这简直是儿子的孝心哪!话说回来,你年年给娘送这么多首饰,娘就是长五个脑袋都戴不完,真是甜蜜的烦恼!”
  “我就是要让娘有享不完的福气。”孟华真心说。
  母子俩又聊了几句生意上的事,甄臻就说起做保健品的事,正好孟华也想投资点别的行当,港城市场小,金店来不了内地,就赚不了大钱,孟华手里有几百万现金,正愁没地方花。
  “我想叫蒋东平去考察一下市场,如今国内还没有保健品,可人们关注健康,就愿意为健康花钱,咱们国家人口多,保健品市场潜力很大。”
  孟华赞成甄臻的说法,港城那边很多人每天都吃保健品,国内没有这个概念,市场空白,真要做的话,不是什么难事。
  “很多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就是维生素,维生素成本很便宜,经过包装却能卖出堪比黄金的价格。”
  孟华点头,“主要是能把营养成分做的好吃,可口,再添加点营养素进去。”
  “不错,如今不吃饭的孩子多,孩子们的营养液也能安排起来。”
  甄臻又想起某个家喻户晓的保健品品牌。
  说能让人睡得好,吃得香,其实主要成分就是褪黑色素和山楂、茯苓,成本低的不行,经过广告宣传和礼盒包装,就会成为送礼首选。
  甄臻想做华国自己的保健品品牌,把中医融入保健品。
  孟华:“我翻过年跟蒋东平一起出去考察。”
  次日,孟华去了一趟蒋东平家,跟他约定好翻过年一起出去考察市场,蒋东平见梦华也对保健品感兴趣,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现在就出发。
  过年之前这段时间,是服装厂最忙的时候。
  焦蕙兰寄了上万件衣服给爱丽做展销会,在甄臻的建议下,焦蕙兰也打算找几个女模特穿女装带货。
  舞台就在焦点女装门口,甄臻让她搞个抽奖活动,奖品还是缝纫机、自行车、方便面这些。
  这年头,县城人哪里见过这种活动?没等焦蕙兰把舞台摆出来,焦点女装门口就围满了人。
  女装有几万件库存,县城的购买力不如京市,可赶上过年什么都好卖,甭管珊瑚绒睡衣、的确良布料还是羽绒服啥的,只要东西足够好,价格贵点也没什么。
  打眼一瞧,焦点女装门口至少围了五百人,连带着好婆婆食品店都跟抢劫似的,店里围的水泄不通。
  甄臻干脆叫人把视频装成一斤、三斤、五斤装的,贴上标签,搭了个长桌子摆在上头,客人来了只需要挑选自己想要的产品,去里头结账就行。
  这么做可大大节省了人力,服务员再也不用忙里忙外帮顾客们称东西了。
  一天下来卖了好几千包零食,到了晚上,店里空空如也,库房的库存也消耗了一半。
  这才刚促销呢,甄臻不得不让工厂加快制作,好应付过年的人潮。
  焦蕙兰和陶爱红都是第一次做活动,两人累了一天,焦蕙兰数着手里头的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重新数了一遍。
  “我这5200元,你那里呢?”
  陶爱红嗓子都哑了,“4700元!加起来快一万块了!”
  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陶爱红激动坏了,晚上睡觉时,都觉得像做梦似的,“二勇,你敢信吗?我一天卖了上万块钱!利润至少有五千块!加上好婆婆赚的,和工厂销量,咱家一天能赚好几万吧?”
  孟二勇翻了个身,“你以为卖多少就是赚多少?建工厂借了银行的钱,你忘了?”
  “那点钱早就还完了吧?你说咱们今年过年能分多少钱?好歹也能分个一两万吧?”
  “吃咱妈喝咱妈,还靠咱妈赚钱,你就知足吧!”
  陶爱红翻了个白眼,抖抖被子,“我又没说不知足,我这不是想多拿点钱,去买个大金链子戴戴嘛。”
  “得,有钱你就显摆?你不怕被人抢劫?我告诉你,回村后说话低调点,别张嘴赚钱闭嘴赚钱的,我娘说了,一家独大不是好事,要低调点。”
  陶爱红撇撇嘴,她还不够低调呢?她要是不低调早就上天了,哪还在地面上待着?
  过年促销,陶爱红和焦蕙兰卖了十几万的货,忙完后,店里所有人都累得够呛。
  在甄臻的建议下,焦蕙兰给宋小玉几人包了红包,别人都是一百,宋小玉表现好,嗓门大会吆喝,帮了焦蕙兰不少忙,焦蕙兰给了她两百。
  甄臻这边情况也不错,今年还完银行贷款后,真心食品厂赚了一百多万,绝大部分钱都用来购入生产线,账面上只剩下二十万不到。
  好婆婆食品店这边赚了二十多万,焦点女装今年靠着给爱丽输送衣服和开展销会,赚了五十万。
  甄臻给焦蕙兰和陶爱红各分了三万块钱,剩下的都留着明年投资保健品。
  陶爱红高兴坏了,出门就给自己买了个金手镯戴着。
  谈文音头一次回家过年,甄臻也给她包了两千的红包。
  谈文音感动地抱了她很久。
  孟华这几年也没闲着,他每天都打电话跟港城的朋友打听保健品的事,朋友不了解行情没关系,朋友的朋友总有能懂的,孟华积攒了几年的人脉,如今都用上了,还真叫他打听了出来。
  原来在离新姚县城两百多里的市里,当地第二中药厂在十年前就研发出了口服液。
  这口服液是以人参和蜂王浆为主原料,产品功效还不错,可这种国企中药厂不懂宣传,东西一直卖不出去。
  这几年中药厂效益差,濒临倒闭,新上任的万厂长对外寻求生机,就想给其他品牌做代加工生意。
  可市场刚开放,有谁会找中药厂做代加工?
  再这样拖下去,中药厂不出两年就要宣布破产了。
  孟华给第二中药厂打过电话,对方一听说他想委托生产口服液,立即就答应了,还非常殷勤地邀请他们过去考察设备。
  “我大年初四过去考察,第二中药厂离新姚县城近,又有生产口服液的经验,应该能为我们做代加工。”
  引进设备需要时间,要是能找到代加工厂,保健品就能早点上市,也能赚一波热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