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62节

  “哪能不认识呀!”姑娘直笑, “您两个儿媳生孩子, 都是我接生的。大娘,你对您儿媳可真好, 这年头像您这样的婆婆可不多了,您还有儿子没结婚的不?你觉得我咋样?要不我给您做儿媳得了!”
  甄臻哭笑不得,“原来是你啊,难怪觉得面善。”
  她觉得这女孩还不错, 为人处世都很大方,人漂亮穿的也时髦。
  甄臻就喜欢女孩子审美好点,将来生了孩子,给孩子穿衣打扮都好看,放在家里也赏心悦目。
  可惜孟义他娘没看上,等姑娘一走就嫌弃上了。
  孟义也说:“就是个护士,工资不如医生高。嘴边还有颗黑痣,老话说嘴边有痣好吃,这要是娶进门把咱家吃穷了可怎么办!”
  甄臻心说医生是工资高,可人家看得上你吗?
  孟义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姊妹多,负担大,条件好点的人家压根不愿意姑娘嫁过来,就这样孟义他娘还没一点数。
  甄臻织着毛线寻思着,这第一个没看上,第二个总该看上了吧?
  第二个姑娘是公交车售票员,这年头的女孩子都挤破脑袋想当售票员,胳膊下夹着个票板,工作轻松又体面,手里管着那么多票据,那是一般人能做的?
  更何况人姑娘还漂亮着呢,穿着也时髦,皮鞋擦得锃亮,整一个摩登女郎。
  孟义他娘又没看上,嫌弃人家姑娘工作环境复杂,打扮也太招眼,结婚后恐怕要勾男人的。
  孟义也说:“有些售票员喜欢跟男人眉来眼去的,给票时你摸一下我摸一下的,我最不喜欢这种职业了。再说她那打扮就不像过日子的人,颧骨也有点高,眉毛好像还一高一低,看着就不安分。”
  甄臻直翻白眼,幸亏这不是她儿子,要是摊上孟义这样的儿子,她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第三个姑娘在菜站工作,这也是相当吃香的单位了。
  吃着一级菜品,给的却是处理价格,在这吃不上饭的年代,谁家不欢迎这样的儿媳妇?
  再说人姑娘老实朴素,干活利索,父母都在粮站工作,家里就一个哥哥,生活完全没有拖累。
  这姑娘够好了吧?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甄臻寻思着孟义他娘至少也能看上这个,谁知孟义他娘又摇头了,嫌人家姑娘屁股不够大,个头也矮,在家父母疼着宠着,不太会做饭,来孟家后怎么伺候这一大家子?
  总不能叫她这个当婆婆的伺候儿媳吧?
  孟义很听他娘的话,就点头说:
  “我娶老婆是要回家伺候我娘的,女人不会做饭就不是一个好妻子。我看得出她擦粉了,可还是有点黑,听说她之前交过一个男朋友,我就怕自己捡到破鞋,上了大当了!”
  甄臻瞥了眼一脸认真的孟义,真想跳起来给他一个大耳光。
  有些男人怎么就能这么自信,真以为自己是来选妃的?
  说话难听就算了,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什么玩意!
  “他婶子,你觉得这三个姑娘怎么样?实在挑不到,就在这三个里面挑一个给咱家孟义。”孟义他娘说。
  甄臻也不知道她哪来的自信。
  “我觉得都挺好的,我建议问问人家姑娘怎么想的,万一人家没看上孟义呢?”
  孟义他娘不认同了,她儿子工作好,人长得也不错,看不上她儿子那不是眼瞎了吗?再说这几个姑娘都二十多的人了,再不嫁人就变成老姑娘了,还敢挑三拣四的?
  甄臻就叫媒婆去问问人姑娘是怎么想的。
  媒婆只好挨家挨户问了,最后回了消息过来,说这三个姑娘没一个看上孟义的。
  孟义不相信,孟义他娘也怀疑媒婆传错话了,她儿子条件那么好,村里很多婆娘都惦记着,怎么可能一个都没相中?
  甄臻听到这话就舒坦了。
  还好这三个姑娘都不是恋爱脑,没有往火坑里跳,否则就孟义这情况,儿媳妇嫁过来还能有好日子过?
  大丫最近总是磨牙,焦蕙兰说要做黄豆烧猪尾巴,吃猪尾巴肯定是没用的,这属于民间偏方了,小孩子磨牙通常是因为缺钙。
  甄臻就拿了点乳钙出来让大丫吃,二丫和三娃的维生素d也没落下,最近阳光好,她常常把孩子带出来晒太阳,大丫磨牙的情况就好了不少。
  这年头孩子普遍缺钙,孟家这三个孩子钙补得勤,伙食又好,还天天喝着奶粉,那个头真是一个比一个高。
  大丫比同龄人要高半个头,二丫开始学走路了,往地上一站,张翠花就说这丫头个头像大国,将来至少要长一米七。
  这年头没有后世的饮食条件,女生能有一米七那是相当了得了。
  三娃就更不用说了,这才九个月看起来就跟人家一岁半的孩子差不多大。
  不仅个头高,也养的壮实,抱出去人家一看就知道孟家吃得好,不然怎么可能把孩子养得这么奶乎乎的?
  农村的日子说快也快,还没出正月,孟丽从县城回来一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她怀孕了!
  甄臻听到消息时一愣,这才结婚一个多月吧?这么快就有了?
  “刚结婚就有了?蒋东平身体不错啊!”甄臻揶揄。
  结了婚的老娘们就这点好,开起玩笑来不违和,孟丽叫她说的红了脸,支支吾吾不肯说。
  甄臻怕她这次又吃亏,干脆就挑明了问:
  “蒋东平那方面没问题吧?”
  孟丽直摇头。
  “结婚前我想叫你验一下货的,又怕你把握不好尺度把人给吓跑了,也就没提这事。不过婶子还是想告诉你,夫妻之间没什么不能敞开谈的,男欢女爱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你不反感,就可以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俩人那方面和谐了,感情才能更好。”
  孟丽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一开始不太懂,总会弄疼我。后来不知道从哪找来一本小册子,我俩研究了一下,后面就越来越好了。他对我也是很尊重的,总是考虑我的感受,就是家里的床板一直晃荡,我婆婆就一门之隔,我俩放不开手脚。”
  说完又觉得不好意思,战略性端起搪瓷茶缸喝糖水了。
  甄臻直挑眉,这放不开手脚也只用一个月就怀上了,要是放开了手脚那还了得!
  年轻人啊!就是火力大!甄臻直摇头。
  不过孟丽面色红润,春风拂面的,一看就过得不错。
  “那就行,不过你怀孕的消息,周家那边知道吗?”
  孟丽一提这事就得意,“刚查出来,还没往外说,连我家蒋东平都不知道呢!他出差了要后天才回来,等他回来,我就跟同事说这消息,看他老周家脸往哪搁!”
  孟丽是个记仇的,忘不了周家人以前是怎么编排她的。
  要不是她婶子在背后给她撑腰,她肯定会按照她娘的意思,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不过有婶子在前面做榜样,她也算看明白了,老人家说的吃亏是福是不对的,吃亏只会让人家更欺负你。
  你看她婶子,以前人家都说婶子是个恶婆娘,可人家一个寡妇把家里照顾得这么好。
  三个娃各个漂亮,家里顿顿有肉,房子也盖得宽敞,十里八乡都找不出这样的。
  孟大嫂听说女儿怀孕,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兴,当天就挨家挨户上门,把孟丽怀孕的事告诉村里人了。
  周家那杀千刀的说她女儿不生,可她女儿嫁给别人才一个月就有了!
  她女儿没问题,是他们老周家没福气!
  “桂芝,你说孟丽要不要请假在家养胎?我就怕她这一胎会出问题。”
  孟大嫂很担心,她希望女儿能好好把孩子生下来,打那老周家的脸。
  甄臻笑笑:“就你瞎担心,人家医生检查说孟丽身体好着呢!”
  她这么说,孟大嫂就放心了。
  周淑芬原本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盼弟,二女儿想弟,三女儿迎弟,年前终于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毛孩。
  孟大嫂作为婆婆,肯定要给周淑芬带孩子伺候月子的。
  周淑芬没奶水,孟大嫂舍不得给毛孩买奶粉。
  再说给毛孩买了,年后张巧红生娃要不要喝奶粉?
  家里这么多人,一年才赚一百多块钱,钱都花奶粉上了,总不能叫大人都喝西北风吧?
  孟大嫂就按土方法,用糖水泡饼喂给毛孩吃。
  在哪农村这也算吃的不错了,可是毛孩不肯吃饭,年前到现在已经生了两次病了。
  周淑芬明里暗里怪婆婆不会养孩子,羡慕甄臻把二丫和三娃带的那么好。
  孟大嫂也委屈啊!
  家里这么多孩子都是她带的,她这个当奶奶的怎么可能有私心?可儿媳怎么都不满意。
  “你说毛孩怎么这么难带?”
  甄臻看过毛孩两次,这孩子肠胃不太好,一吃就积食,糖水泡馒头吃完又不肯消化,孩子夜里就哭闹。
  她空间里有几包益生菌,三娃肠胃好一直没用过,就叫孟大嫂把孩子带来,给孩子喂了几顿,毛孩哭闹的情况明显好多了。
  “还是你会带孩子!怎么做的?”孟大嫂高兴道。
  甄臻就教她中医按摩的方法。
  “每天给孩子按几次,天气暖和后带他多出去动动,孩子跟大人是一样的,要动起来才容易消化。”
  家里还有十包奶粉,甄臻就给了孟大嫂半包,孟大嫂很感谢她,回去就给毛孩喂了。
  周淑芬见孟大嫂带了半包奶粉回去,心里也高兴。
  她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儿子吃不好她很担心,不过这毛孩也是个挑嘴的,奶粉一点不喝。
  周淑芬这才消停了,没再因为奶粉的事责怪孟大嫂。
  到了三月,张巧红又生了个男孩取名孟超,小名超娃。
  她连生了两个儿子,狗蛋才刚会走路,又生了孟超。
  虽然孟大嫂和孟老太能帮她带孩子,可两个儿子年纪相仿,带起来还是很累的,自然也没心思管她两个女儿招弟和来弟了。
  最近招弟和来弟就总往甄臻这跑。
  招弟倒是没什么,干活很勤快,不是帮甄臻割猪草喂小母猪,就是帮她砍柴洗菜的,甄臻也乐意对她好。
  她先后给招弟织了一副手套,一条围巾,蒸了包子馒头,也经常给招弟拿两个。
  都不是值钱的东西,可看着招弟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她这个当婶奶奶的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的。
  不过来弟就不如她姐老实了。
  这丫头心眼多,从不帮干活,却天天挑好的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