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以她如今的能力,救万民于水火这样的事情只能说尽力而为。
祝澜独自来到李义深的房间门口,门没有上锁,她轻轻一推便推开了。
距离门槛不远处,一只凳子翻倒在地上,凳子的上方的横梁上有一条结成环的白绫,随着祝澜推门的动作微微飘动起来。
看来李义深就是踩着这个凳子自缢的。
祝澜看了看那凳子的高度,一个成年人站上去,脑袋的位置确实能够到白绫。
祝澜倒是不害怕,在房间里四下看了看,窗户关得很紧,桌上有一盏未燃尽的油灯。
似乎有某个地方不大对劲,却又一时之间说不上来。
“澜澜,你怎么跑这里来了?”乔悠悠的脑袋从门外探出来,“欧阳加倍说马上就要集合,带大家去前线帮忙呢!”
祝澜抬头,对她招招手,“悠悠你来看,这油灯……是怎么熄灭的呢?”她终于抓住了脑海中的疑虑。
“嗬,咱们来赈灾,你还查上案了!”
乔悠悠走过来,对着油灯瞅了半天,“灯油还剩下这么多,还能怎么熄灭,被人或者风吹灭的呗。”
“可你不觉得很奇怪吗?”祝澜偏着脑袋,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刚才那个钱主簿是不是说,他来找县令的时候天都没亮,估摸着县令还没起床,但是有急事所以不得不敲门?”
乔悠悠想了想,“好像是这么说的。”
“那是不是说明,他来到这间房门口时,里面的灯就是黑的?”
“嗯,应该是这样,如果凌晨还亮着灯,肯定说明县令一宿没睡,或者已经起床了嘛!”
“那么问题来了,油灯是何时灭的呢?”祝澜看着乔悠悠,似乎想用她的想法来印证。
“上吊之前自己吹灭的?”乔悠悠说完,立刻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对,都要死了,这不是多此一举嘛,而且黑灯瞎火的,上吊也不方便啊。
难道是怕被人发现?也不对,命都不要了谁还在乎这个……”
乔悠悠想了半天,“会不会是他前一天,天没黑的时候就上吊了,所以当夜压根就没点过灯?”
祝澜思索着乔悠悠的话,“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概率很小。你想,龙安县灾情如此严重,肯定会有人频繁前来报告的,怎么可能县令前一天下午就死了,次日清晨才被人发现?
所以,还是深夜自缢的可能性比较大。”
乔悠悠点点头,赞同这个说法。
“那我们假定他就是深夜上吊,那当时一定是点着灯的,否则没有办法准确将白绫掷过房梁。那么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油灯还剩下这么多,灯火是如何灭的?
这房间的窗户紧闭,按照钱主簿的说法,当夜他来的时候门也是关着的。门窗紧闭,既然不是风吹灭的,也不是李县令自己吹灭的,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
乔悠悠微微睁大眼睛:“你是说,有人吹灭了油灯,这是谋杀?”
祝澜看了一眼门外,小声道:“如果他真是死在半夜,那么只有被谋杀这一种可能。
但我们还不能完全排除其他意外情况,比如他确是因为某些原因,前一天白天就上吊了,第二天才被人发现。”
“要是老常在就好了……”乔悠悠感觉自己cpu有些发烫。
“老常最擅长的是验尸,但县令的尸体已经被带走了,我们现在只能靠现场分析。”
“你这么一分析,我怎么突然感觉这事情后面好像有阴谋啊……”乔悠悠挠了挠头,“要不要告诉欧阳加倍?”
“不可,此事现在千万不要说出去。”祝澜警觉地向外看了一眼,压低声音。
“现在只是我们的怀疑,并没有实际证据。另外,县令好歹是朝廷命官,如果背后真有某个势力敢对县令下手,那对付现在的我们只会更加容易。
你我只要装作不知道,对方也不会知晓我们已经起疑,这样才安全。”
祝澜一边说,一边拉着乔悠悠离开房间。
她反身去关门,动作却突然顿了顿。
“怎么了?”乔悠悠问。
祝澜摇摇头,将房门关好,“没什么,走吧。”
二人回到小院门口,就听见了段文清的声音,“咦,你们跑哪里去了,欧阳先生正在让大家集合呢!”
“这就来。”祝澜和乔悠悠加快脚步,跟段文清一起返回小院。
“段公子,你以前见过李县令么?”祝澜装作无意问道。
段文清点头,“我们是小县,他又是父母官,当然见过啊,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我在书院有位师兄,与李县令同名同姓。”祝澜腼腆地笑了笑,目光似有些羞涩。
“那师兄才高八斗,玉树临风……”
段文清“啊”了一声,面露纠结,“这李县令可跟玉树临风不沾边啊……”
“怎么?”祝澜眨着眼睛,好奇道。
“唉,虽说死者为大,君子不应当背后议论他人,可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段文清犹豫了一下,小声道,“我们县令身体有些……”
说着,手掌下压,停在了自己胸前。
祝澜装作吃惊,“身高?”
段文清煞有介事点点头。
祝澜顿时心中了然,一切都通顺了。
她方才和乔悠悠离开房间,关门时发现那门上有些磨损,显然是经常有人推门的痕迹。
但磨损的位置,比正常人推门时触碰的位置明显低了许多,再加上段文清的话,祝澜可以断定这位县令是个侏儒!
大梁选官虽然会考察仪表,但是县令这种芝麻小官,而且又是如此偏远之地,考察并不那么严格,不是没有钻漏洞的可能。
若李义深真是侏儒,那想要将自己挂在那样高度的白绫上,脚下的那个凳子高度是绝对不够的!
必定是谋杀。
祝澜在心中下了定论,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此次赈灾之行,大家同吃同住,她没有机会像在书院那样,将一同穿越的几人聚集起来商议。
只能找时机提醒梁舟他们,龙安县的事情可能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万事务必要多留个心眼。
第158章 南仪院
京城,祈王府。
巨大的荷花池上,一座水榭静静立在中央。清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将粼粼波光映照在了端坐于水榭之中那人的脸上。
燕长文虽然身材圆润,体态却并不松垮,正托着下巴,目光紧紧盯在面前的棋盘之上。
“殿下。”
一个袅娜聘婷的身影缓步走近,带起一阵清冷的香风。
来人笑意盈盈,容貌清艳,举止落落大方,没有半点扭捏之态,正是祈王妃,慕容潋。
燕长文听到声音,立刻放下手中的棋子,起身迎道:“怎么不在房中午睡了?”
燕长文牵着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对面。
“你心中有事,我哪里还睡得踏实?”慕容潋笑着,伸手拈起一枚白子,思量片刻,落在了棋盘上的一处。
两人言语之间,倒好似民间夫妻一般。
“潋儿这步,真是好棋。”燕长文执黑棋,应了一手。
“宋大人想必已经出发,前往决堤的那个县了吧?”慕容潋轻声问道,目光仍旧停留在棋盘上。
“是啊,这些年大哥与六部走动频繁,尤其户部、工部、还有吏部,都安插了不少他的人,几位尚书大人也都最为支持他。
只不过大哥大概想不到,工部的孙尚书其实是我的人。宋眠是孙尚书亲手提拔的水部郎中,十分可靠。
此番龙安县决堤,也是因为毕枞手下人办事不牢靠,拿了不该拿的银子。以我对大哥的了解,他不可能放过这次打压我的机会。
他想让宋眠去查明决堤的真相,然后在父皇面前参我一本,呵呵,可惜大哥这次要失望咯。”
慕容潋莞尔一笑,“还不是咱们殿下运筹帷幄,提前早做了准备?
只不过,那宋眠当真信得过?万一他又突然反水……”
燕长文落下一子,微微笑道:“他若敢生异心,我自然不会让他活着离开龙安县。
对了,六皇叔那边可有打听到什么动静?”
“他本人似乎没有什么动作,只不过派了书院里几个人也去了那龙安县,明面上是去协助赈灾,但背后究竟是何用意,现在还不敢贸然下结论。“
慕容潋说完,顿了顿,“但六皇叔既然出手,想必不会那么简单。你记不记得,静儿如今也在龙场书院念书?”
“慕容静?嗯,我自然记得。”
那威震北疆的宁月郡主,他哪怕身居庙堂,亦是如雷贯耳。
“静儿此番也在赈灾之列,但奇怪的是,她的贴身侍女沐儿却被留在了书院,似乎六皇叔有意让她孤身前往龙安县,而减少与我们的联系。”
燕长文微微皱眉,“你觉得皇叔这是什么意思,挑拨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