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个好说。”
“另外,你不得带旁人前往。”
“为什么?”慕容静奇怪道,沐儿和她自小一同长大,难道也不能一起去?
燕玉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
“好吧,我答应。”
……
次日一早,三辆马车早早等在了城门口,车上满载着以龙场书院名义募集的救灾物资。
祝澜等人都背着行囊,按照约定时间到了城门下。
“咦,欧阳监院,怎么不见山长?”祝澜问。
“山长另有事情要处理,此番救灾由我带你们前往。”欧阳烨说道。
大家都十分守时,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人基本都已经聚齐了,欧阳烨开始清点人数。
祝青岩和慕容静站在一起,祝澜和乔悠悠等人聚在一旁,还有另外两名书院乙字班的学生,名叫李衡和姚星。
赵思成左右张望,“咦,婉婉怎么还没来?”
肖婉是个很守时的人,不会无故缺席。
眼看就要开城门了,赵思成有些焦急,打算向欧阳烨申请晚些出发,想去肖府看看。
就在这时,肖婉的丫鬟春兰出现在众人面前。
“我家小姐昨夜染了风寒,身子不适,今日无法前来。小姐派奴婢前来知会一声,让大家不必等她了。”
“她没事吧?”赵思成连忙问。
春芝却看都不看他一眼,转身走了。
祝澜几人都看着赵思成。
赵思成思前想后,虽然很想去看望肖婉,但若是错过了这次抗洪救灾的机会,自己就只能寄希望于三年后的乡试,两人的未来也不知还会生出什么变数。
好在肖婉只是风寒,而且家中有父母和下人照料,想来也不会有大碍。
他斟酌再三,下定了决心,“咱们出发吧。”
此时,一阵沉闷的声音响起,城门被缓缓打开了,一行人和三个赶车的马夫向外走去。
来到城门口时,祝澜的目光忽然捕捉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段公子?”她出声叫道。
段文清转过身来,见到她也很意外,忙问他们出城作甚。
听闻他们是前去龙安县协助救灾的,段文清十分激动,连忙对欧阳烨行了一个大礼。
“段文清代龙安县的乡亲们谢谢诸位了!”
祝澜对欧阳烨道:“欧阳监院,这位段公子正是龙安县人,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不如让他与我们同行?”
欧阳烨打量一番段文清,点头同意。
……
“爹,娘,昨夜我们分明说好的,为何突然又阻止女儿前往赈灾?”
肖府内院,肖婉背着行囊,与拦在自己面前的父母和一众家丁对峙。
她脸上的神色带着明显的焦急,估摸着时辰,想必现在其他人都已经集合完毕,准备出发了。
“婉儿,我与你爹昨夜商量,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赈灾一事凶险难测,你还是别去的好。”肖母为难地看了一眼肖老爷,对肖婉苦口婆心地劝道。
“娘!女儿不是早已解释过么,此行有书院山长带领,龙安县衙也会接应,会保证我们的安全。
更何况,若是能借赈灾一事崭露头角,对女儿未来的仕途也是大有裨益!”
肖婉的焦躁之色愈发明显。
肖老爷和夫人对视一眼,肖老爷轻咳两声,“我与你母亲不同意,此事不必多说了。来人,将小姐送回房中看护起来。”
“爹!”肖婉还想再说什么,肖老爷却已经转身离去,余下的家丁们将所有的出路都堵死了。
“小姐,请回屋吧。”
肖老爷回到房中,身后夫人跟上来,面带忧虑。
“老爷,看来婉儿是铁了心想要去赈灾,这可如何是好?万一她偷跑出去……”
肖老爷胡子一抖,“这事她铁了心也没用!你放心,现在前往龙安的路都封了,若无官府证明,普通人是去不了的。待书院的队伍出发,婉儿就是想去也去不成。”
肖老爷顿了顿,又问道:“杨兄家的公子这几日可还来过?”
“来了,又被婉儿给打发走了。”
“唉。杨兄于咱们肖家有恩,多年前我跟着爹前往青州办事,路上被人偷了钱财,结果爹急火攻心,客死异乡。
当时我身上分文不剩,若不是遇到杨兄帮忙入殓,还托人将爹的棺椁运回江州,爹怎能落叶归根?这可是天大的恩情!”
“老爷,杨信那孩子虽然才学不错,但若是婉儿的心不在他身上,这门亲事只怕也难成……”
“难成也得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之事哪能让她一个小女子做主?”
肖老爷语气带上几分坚决。“她是肖家子孙,肖家的恩人就是她的恩人,怎能不知恩图报?
再者说,杨兄如今乃是江州通判,与我又相识多年,婉儿嫁过去哪里都不吃亏,这也是对她好。”
见夫人欲言又止,肖老爷直接抬手打断,“好啦,你是婉儿的亲娘,也该多为她筹划筹划。有这跟我念叨的工夫,还不如多去想想怎么制造这两个小辈的相处机会。”
第155章 雨夜
龙安县的大雨,哪怕在决堤之后依旧未停。好在县衙坐落于一处高地,并未被洪水淹没,然而地势低洼之处的农田早已成为一片汪洋。
夜色如墨,雨幕中升腾着隐隐的雾气,笼罩住整个县衙,和内院之中忙忙碌碌的黑影。
李义深站在黑暗中,看着面前的两口大箱子,再三嘱咐自己的亲信,“天亮之前,务必要亲自送到毕大人手中,知道吗?”
“老爷,这又是雨水,又是洪水的,只怕路不好走……”
“废话,我不知道路不好走吗!?平日拿好处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为难,要你出力了就磨磨唧唧?
我告诉你,这事要是办不好,咱们都得一块跟着掉脑袋!”
“是、是,小的知道了!”
李义深亲眼看着几名随从将箱子搬上马车,悄悄从县衙后门离开,这才抚了抚自己的胸口,往屋里走去。
他回到门前,脚步一顿。
奇怪,方才出门时明明没有吹灯,屋里怎么黑了?
李义深推开门,摸索着重新点亮了油灯,下一瞬却差点被吓丢了魂!
桌案后面,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个穿着黑衣的男人!
此人眉眼深邃,一只鹰钩鼻格外惹人注意,李义深顿时想起在毕枞身边曾见过此人,连忙恭敬道:
“这位……大人,上次知府大人帮下官垫付给杨大人的七百两车马费,下官刚刚已经凑齐一千两,命人给知府大人送回去了!”
达鹰看着他手足无措的模样,笑道:“了解,我这不是一直等着呢么?让他们去当苦力,也省得那么多银子待会我自个儿搬不动。”
听他的意思似乎不是来要账的,李义深脸上闪过困惑,“大人深夜前来,是为……”
“为了你啊。”达鹰站起身,踱着步子走到李义深面前,语气有些遗憾。
“李县令,你也不要怪毕大人。你贪污了五千两的堤坝修缮款项,皇帝陛下大为震怒,谁也保你不得了。”
“什么?五千两!?”李义深瞪大了眼睛,他分明只拿了一千五百两!
下一刻他立马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大变,夺门就向外冲去。
达鹰嘴角一勾,他人高马大,一手挥灭了烛光,另一只手向前一捞,就将李义深拖了回来,如同老鹰捉小鸡。
李义深连叫声都没有发出来,只感觉脖子上的力道越来越紧。
“皇帝过问,你早晚都是个死,还不如用你的死多换几条别人的活路。你们中原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
“轰隆——”门外一道刺目的闪电划过,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
门框之后,一双黑色的官靴正在一来一回,有规律地晃荡……
达鹰重新关好房门,戴上兜帽,身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
龙安县属于江州辖下最为偏远的几个县之一,从昭平县出发,原本应当走洛江水路,然而洛江决堤之后下游水位大幅下降,已经难以通船,因此龙场书院的众人只能走陆路前往。
梁舟事先做了准备,用竹竿和油布做成可以折叠的帐篷,众人夜间便搭起帐篷歇脚。
通过陆路前往龙安县,约莫需要五日的路程,一路上的风景也不复往昔的宁静与秀美,愈是靠近龙安县,土地便愈发泥泞。马车不知多少次陷入泥洼之中,好在他们人多,加上有慕容静这个助力,能够齐心协力将车拖出来。
一路折腾到龙安县附近,众人已经灰头土脸,看起来和灾民无异了。
好不容易雨势暂歇,欧阳烨抓住机会,让大家暂停休息,生火煮点东西吃。
众人寻了一处高地,将草席铺在地上才能勉强坐下。
龙安县附近阴雨不绝,野外根本找不到干燥的木头,因此生火用的木柴和炭也只剩下从城里带来的一些,不过也都早已受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