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现在的郢州刺史是哪位来着?”谢宜瑶装作不知情的样子。
  “是郭遐郭将军,殿下可是有什么事情要亲自过问将军?”
  程莫是个机灵的,心想公主特地叫他过来,总不可能只是随便问问。
  “想来郭将军平日定然庶务繁忙,我就不叨扰他了。麻烦程太守传个话,就说陛下有令,叫我提醒督促各地方将领千万不要疏忽军务。秋冬季节北人往往蠢蠢欲动,武昌重镇,还望将军多提防着点。”
  这当然是谢宜瑶临时编造的,她也没来得及考虑话里话外经不经得起推敲,总归也不是什么实质性的命令,想来无论是程太守还是郭刺史都不太可能想起来要追究。
  程太守深深鞠了一躬:“卑职明白。”
  谢宜瑶用眼神示意灵鹊,后者拿出一个荷包,递给程太守:“这是我们殿下的小小心意。”
  程莫呆呆地望着谢宜瑶,只听到她说:“赏你的,收着吧。”尔后不知怎么就退到了殿外。
  等人走了,灵鹊和飞鸢方把珠帘撤了下去。
  飞鸢素来稳重,明面上没什么异常,但谢宜瑶刚才和程莫说话时,就察觉到她有些不对劲,好像丢了魂似的。
  之前还好好的,问题多半出在刚才见程莫的时候。
  “飞鸢,你过来下。”
  “殿下可是有事吩咐。”
  “你怎么心不在焉的?怎么,是那程太守有什么问题吗?”
  见谢宜瑶都已经看出自己是因为程莫而走神,飞鸢便没打算再隐瞒了。
  “程太守……是家父从前的副将。”
  “程莫不是什么少见的名字。”
  “他的长相也没什么变化,可以确定。”
  谢宜瑶不再反驳,只道:“这倒很神奇,我看他胆小如鼠、油头滑脑,并不像久经沙场的将士。”
  飞鸢有些迟疑:“他从前倒不是这个样子。”
  “哦?那是什么样的?”谢宜瑶好奇地问。
  “说有多英勇武猛也言过其实,但也堪称骁勇善战。”
  闻言,谢宜瑶更加诧异,她自诩很会看人,却没想到那程莫还有这幅面孔。
  “你上一次见他,是几年前?”
  “五年前。家父去世后,他与其他将士还提议让我来领兵作战,管理郢州事务。当时前朝已经乱得像一锅粥,朝廷也没能立马派人下来……”
  “所以,你拒绝了?”
  飞鸢下意识地低了低头:“不,我答应了。但很快就有前朝宗室赶到,收编了剩下的士兵,那之后我也就无处可去了。”
  也是,武昌好歹也算个战略要地,前朝末年那些争权夺势的皇室宗亲是不能忽视这块香饽饽的。
  谢宜瑶叹道:“那你和程太守好歹也算个故交了。”
  飞鸢平时看起来好像无所欲求,似乎什么都掀不起她心中的波澜,然而今天的她却难得有些动容,让谢宜瑶觉得更加了解了她一些。
  谢宜瑶没想到飞鸢竟然曾差点从她父亲的手上接过刺史的职责,看来,女承父业也不是什么不可为之事。
  又是几日过去,这天一早谢宜瑶洗漱罢了,用过朝食,便差人
  去催程莫来回话。
  “参见殿下。殿下之前吩咐的事,卑职已经和郭将军说过了。”
  “郭将军有没有说什么?”
  “他只说了谨尊陛下圣旨之类的话,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
  程莫还禀报了些其他的杂事,谢宜瑶默默听了。末了,才把让飞鸢往他面前那么一站——
  “程太守,我身边的这个婢女,你可认识?”
  程莫本来不敢看公主身边的随侍的,可殿下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才看了飞鸢几秒。
  但飞鸢到底年纪还轻,五年过去样貌变了太多,所以哪怕就这样站在离程莫不远的地方,他也没能认出来。
  “回殿下的话,公主身边的侍女,下官怎会认识。”
  “你再看看,可觉得熟悉吗?”
  程莫闻言,又看了看飞鸢的脸,似乎是有点熟悉。
  可他家又没有什么走失的丫头,实在想不起怎么会认识她,只敢如实回了话:“似乎是有点眼熟,可卑职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望殿下恕罪。”
  “无事。飞鸢,你没进宫前叫的什么名字,不妨说与程太守听一听。”
  “回殿下,我本姓宋,名喜儿。”
  听到这话,程莫如晴天霹雳一般:“你,你是喜儿?”
  “程叔……”
  “你,你还活着?当初你不告而别,程叔还以为你已经……”
  飞鸢把她是如何被前朝那位宗室“处理”,后来又如何跟着难民向东逃到京城,大楚建立后是怎么进的公主第,都简短地说了。
  程莫看上去五大三粗的,听了这话,居然落下泪来。
  “我当初答应宋兄要照顾好你的,到底是食言了!这五年来,我时常梦到宋兄,却又不敢和他说话……今天一见,也算了却了一桩心结。”
  说完,又觉得在公主殿下面前失态不妥,连忙谢罪。
  谢宜瑶不在乎地说:“她是我身边的侍女,你们故人相认,我也乐见其成,这时候就不必讲究那些虚礼了。”
  谢宜瑶安排他们相认,当然不是闲得想看感人场面,而是想摸清程莫的底细。
  当年的一个将士,改朝换代之后,怎么成了太守?
  昨日飞鸢和她讲了以前的程莫的样子,实在和现在的程莫大相径庭,自那以后,谢宜瑶就有些在意。
  知人知面不知心,或许程莫当真不像她之前认为的那么无能。
  第20章 重回襄阳(三) 只是这里现在已经没有……
  或许是因为见到故人的激动,亦或者是难得可以倾诉自己多年来的经历,程莫一股脑把自己在飞鸢父亲去世后的几年经历全部和盘托出,没有一点保留。
  原来当年程莫因为在这些旧部面前有点威信,得以领导他们。或许是因为死的死跑的跑,精兵总共只剩下小几百了,也构不成太大威胁,他们这些宋刺史的旧部就这么安稳地活到了新朝。
  谢况称帝后,郭遐到武昌就职,看这几百人训练有素、团结一气,就没有将他们打散,而是一同编入军队。
  但是面对程莫这个名义上的头头时,郭将军就难免有些犹豫,说起来这人好歹是个前朝的官,让他领导着这批战斗力可观的士兵,还是不太能放心,可他又担心如果苛待程莫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将士们心生不满,就把程莫留在身边做无足轻重的文书工作,名义上算是他的佐官。
  程莫本来以为自己作为领头的肯定要被灭口,已经做好了去阴间见故人的准备,没想到逃过一劫,死里逃生,因此这两年来过的都是小心翼翼、谨慎本分的生活。
  时间长了,郭将军看他懂事能干,也不曾做过不安分的事,渐渐还是信任了他,后来便安排他做武昌太守。
  谢况刚称帝的时候,地方很缺人手,因此郭将军这种行为朝廷也就默许了,不过程莫毕竟不是走正规途径上来的,多少还是提心吊胆。
  好在直到目前为止,这太守他当得还不错。
  听完这一切,谢宜瑶咬了口梨,汁水清甜可口,不比贡给宫里的差。
  按飞鸢的说法,程莫是个有能力的,他又“奉承”得自己很舒心,因此她对程莫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唯独是性格弱了点,有些可惜。
  不过……她一下就想到了日后武昌会发生的事,郭遐出兵不力,治罪的可不止他一人,程莫估计也是会遭殃的,可他不像郭遐一样会立马再被赋予重任,估计以后就会碌碌一生了。
  看着面前飞鸢难得动了感情的样子,谢宜瑶的心里有了点想法。
  她目前所能做的,不过是在政务上跟谢况提点意见,和官场上那些人结交,还有从后妃皇亲之间入手……军事这方面实在是鞭长莫及,手没办法伸的那么远。
  但她想要成就一番大业,不可能手上没有兵,可名正言顺的军队她还拿不到,花钱招兵买马又难免招摇,现在也只偷偷地在暗地里养了一点死士,可这些终究不是为上战场准备的。
  飞鸢,程莫,郭遐……义阳,武昌,襄阳……
  “程太守原来还有这般动人的经历,本公主之前倒是没想到。”
  谢宜瑶露出她那标志性的笑容,灵鹊一看就知道她又有什么坏主意了,飞鸢也多少察觉了一点,但程莫理所当然浑然未觉。
  “多谢殿下谅解,下官的经历算不上多离奇,在前几年的乱世中也不算多灾多难,好在如今大楚承平盛世,卑职有了安身之地。”
  谢宜瑶没理会程莫的奉承话,而是对着飞鸢说:“你难得回到家乡,又见到了故人,有没有想过干脆就留在武昌?程太守,你应该可以照顾好她的吧?”
  听了这话,程莫赶紧连连点头:“这当然没问题,当年宋兄就是将喜儿托付给了我,下官之前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