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于是,鸡公车又华丽丽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
  于是,人人都想要一辆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独轮车甚至成了很多,很多族人的梦想。
  这东西只需要一个轮子就成,所以啊,制造的成本就会大幅度的降低,虽然比不上巨人们拉的车子庞大,能装东西,可是呢,这东西非常适合洪荒的地形,只要是人能走的路,独轮的鸡公车就能过去。
  原本需要人力背七八趟才能背回来的竹笋,现在,有了一辆鸡公车,就能轻松地运回来。
  原本需要人力一趟趟背的麦秸,现在一个身体强壮的部族人就能推起老大的一堆。
  而夸父的那辆板车在装满麦秸行走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以为一座麦秸山正在缓缓移动。
  轩辕来问过鸡公车的事情,听了云川给出的大价钱之后,他在仔细地研究了鸡公车之后,没有提出购买或者交换的要求,似乎心有成竹的回去了。
  把以前跟云川约定的尊重知识产权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
  不要紧,云川觉得轩辕迟早会回来找他的,那时候,鸡公车就能换更多的东西了。
  蚩尤也很喜欢鸡公车,对于板车这种高级货他有些嗤之以鼻,认为这东西除过能在道路整齐的桃花岛跑跑,离开桃花岛之后就屁用不顶。
  他说的话很有道理,就像兰博基尼一类的跑车只能适应城市道路一样,根本就不适合越野。
  一头牛,一辆鸡公车的价格,云川还是满意的,不过,蚩尤购买的数量有些少,他也就购买了三辆。
  虽然知道蚩尤这样做就是为了拿到鸡公车回去做逆向研究用的,云川还是愉快的卖给了蚩尤。
  不仅仅如此,云川还让人带话给刑天,问他需不需要这种豪华的车辆。
  如果可能,云川很想把这东西卖给所有出得起价格的族群。
  世界大同就是云川这样的做法,他很希望能够用鸡公车这种东西打开与所有部族进行交易的大门。
  从而也把桃花岛定位为所有部族最忠实的朋友,以及最重要的商贸伙伴。
  虽然誓言跟盟约在这个时代非常的靠谱,云川还是觉得有着统一的利益基础会把关系维系的更加牢固。
  因为从他认识的几个人来看,不论是轩辕,蚩尤,还是刑天,烈山氏,这些人似乎都有随时突破誓言跟盟约束缚的倾向。
  轩辕到底还是制造出来了鸡公车,而且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他甚至认为,即便是偷窃,也是云川先偷窃了他的板车,然后在板车的基础上造出来了鸡公车。
  不过,造出来鸡公车的话,是轩辕自己说的,云川没有看到实物,所以很可能是轩辕为了压低鸡公车售卖价格而进行的一场大型商业讹诈。
  轩辕要求降价的要求自然被云川无情的拒绝了,最终,轩辕以一辆车,一捆丝绸的价格从云川这里换走了三辆鸡公车。
  他要这东西肯定也是为了进行逆向研究用的,不管他怎么逆向研究,云川已经决定用铁轴头跟铁轴套,轩辕就不会考虑用木头碰木头来制作运转摩擦系统的。
  这一点,关系到人的知识盲点,以及眼界盲点,所有拿到鸡公车进行逆向研究的人,最终会肯定铁这个东西的作用,会下意识的以为这东西就不能直接用木头。
  就像西红柿出现的时候,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狼桃这种东西有剧毒,从来没有尝试过,直到第一个吃狼桃的人出现之后,人们才知道这东西是何等的美味多汁。
  为了可以跟富裕的刑天做交易,云川特意让鱼人族游过大河,重新把收回来的竹索道跟那棵巨大的柳树连接到了一起。
  不得不说,刑天是一个很好的客人,虽然他不愿意来云川部落做客,却在得到云川发誓赌咒之后,通过巨大的竹筐送来了六头牛,又通过竹筐得到了三辆鸡公车。
  在云川特意派阿布去给刑天示范过之后,刑天也就很满意的带着三辆车离开了大河边。
  尽管他花大价钱买鸡公车也是为了进行逆向研究,云川却不怎么在乎,反正第一次的交易很成功,双方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对以后的商贸往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095章 粮食永远都是不够的
  桃花岛有了一个新的产业,那就是——造车业。
  这个行业出现的很晚,可是发展的奇快无比。
  轩辕在买走三辆车子之后过了五天,他又增加了十辆鸡公车的订单,并且在下订单的同时,十捆丝绸已经先一步支付了。
  由此可以看出轩辕的造车大业至今还没有大的突破,而族人对鸡公车的需求很大,所以才有这样的豪迈举动。
  当然,也有轩辕不看好丝绸这东西的长远价值,为了使部族积存的财富有一个新的增长点,就用丝绸换取鸡公车,从而达到盘活资产的目的。
  有些事情或许是云川想多了,可是,在面对轩辕的时候,云川觉得还是多想一点好。
  在每月一次吃部族大锅饭的时候,云川发现,自己麾下已经有了三千六百二十七个人。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云川非常的骄傲,三千六百多人的大部族,在这个时代绝对不会很多。
  让蚩尤征战半年,损伤无数的募部落,也不过是一个拥有两千多人口的部落。
  而这个部落,在神农氏的下属部落中,就人数而论,已经可以进入前十了。
  由于生产力的缘故,部落的规模往往大不起来。
  人数多,力量强的部落,往往都是一些部落联盟,是由几个或者十几个部落联合组成的。
  即便是在强大的神农氏部落中,像云川部这种规模的单一部落依旧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部落大了,就会出现分裂,这种分裂不不是因为内部产生矛盾才发生分裂的,而是因为过多的人聚居在一起,过小的疆域以及生产力低下的缘故,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以及粗犷,无序的放牧方式,效率低下的野外采集活动,都不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
  相反,云川的部落因为聚居在小岛上的原因,才能出现把一座小岛的资源彻底充分利用起来的事情。
  也就是因为这样,云川部落才能在很小的一块地方养活这么多人。
  云川知道,如果不能持续发展,这样的状况并不能维持太久。
  如今,部落中的主食是鱼,而不是粮食,养殖业还没有发展起来,起不到补充蛋白质的作用。
  想要部落可以继续维持目前的规模,或者扩大规模,粮食产量就必须得到长足的发展,亦或是养殖业也有了质的飞跃。
  云川很怀疑,在鱼人部落加入之后,虽然桃花岛上鱼的产量大增,可是,因为这也是狩猎的一部分,原始的河道里,即便是鱼类再丰富,恐怕也很难支撑如此疯狂的捕捞。
  好在,就目前来看,小鱼人他们每天的收获,并没有出现断崖似的下降。
  稻子给了云川很大的安慰,从蚩尤那里拿到的稻种,质量很好,虽然生长的时间比麦子长了一些,直到现在才开始出现了稻穗,就目前来看,稻子的产量应该强于小麦。
  一个成年人一年需要粮食八百斤才能没有饥饿的危险,如果还能辅佐一些肉食,那么,对粮食的需求就会降低到五百斤以下。
  如今,云川在桃花岛上的一千五百多亩土地的农业产出,还远不能满足三千六百人所需的粮食,甚至不到总人口口粮的三成,即便是一天吃两顿,也不成。
  三千六百多人一起吃饭的样子非常非常的壮观,而且是三千六百个把吃饭当命的人一起吃饭的样子就非常的恐怖了。
  尤其是夸父跟巨人族们,他们的胃口似乎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
  唯一的好处就在于,他们并不挑拣。
  估计也就是口粗的缘故,他们才能勉强在这个贫瘠的洪荒时代活下来。
  “还是要把粮食的种类丰富起来才成啊!”云川喃喃自语一声,就无心吃饭,放下了饭碗。
  说真的,只要每月跟族人们一起吃大锅饭的时候,云川的胃口都不会太好,不是大锅饭不好吃,而是每每看到族人们吃饭的贪婪模样,他的心头就会升起一个疑问——自己真的能带领着这些人顿顿吃饱?
  云川非常怀疑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见族人们似乎对自己的族长充满了信心,他也只好假定自己可以做到。
  精卫见云川不吃饭了,就连忙问道:“怎么不吃了?”
  云川笑道:“吃饱了。”
  “你才吃了一碗,我已经吃了三碗了,还能吃一碗。”精卫的鼻子头上还沾着一片菜叶。
  云川帮她清理掉菜叶,顺便再她的鼻头上按一下道:“那就争取再吃两碗。”
  精卫笑笑,迅速清空碗,拿着碗又去大锅边上装饭。
  夸父端着自己那个比云川脑袋还大的碗凑到云川身边,一边吃饭,一边把目光落在云川面前的凉拌竹笋上,用筷子指指云川没怎么动的凉拌竹笋道:“族长吃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