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70: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44节

  李景初嘴巴撅的老高,目光投向李景恩:“我原谅你了。”
  为表歉意,李景恩把自己出游购买的零食拿出来一小部分送给了李景初。
  没一会哥俩就和好了,勾肩搭背回了屋,看得李彩云无奈摇摇头。
  “大哥呢?”
  “回去了。”
  “霞姐的事情咋说了?”
  周勇皱眉:“这事儿回头再跟你说。我现在要跟大哥去一趟县医院看看吴军…”
  李彩云应了一声:“那你晚上回不来了吧?”
  “估计得住一宿,到时候看情况再定。”
  李彩云颔首,周勇与李保田张桂芳打声招呼,随后他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家。
  周勇与李洪军下午五点多钟抵达了县医院,他们进入病房时,吴军哼着小曲躺在病床上吃香蕉呢!
  这一幕看得李洪军火冒三丈,拳头捏得死死的,大有一拳挥在吴军脸上的架势。
  “哟,大哥跟妹夫来了?”
  周勇扯了扯嘴角,礼貌应了一声,吴军丢掉手中香蕉皮,龇牙咧嘴坐了起来。
  “大哥,彩霞让你们过来的?现在她是啥意思?事情要是在拖下去,孩子可就无法准时去大学报到了…”
  李洪军满腔愤怒,他深呼吸一口气,把话接了过去。
  三句话没到,两人吵了起来。
  周勇见此什么都没说,拉着李洪军直接离开。
  “你看见了吧?吴军就这个死出,根本就不跟我好好谈,动不动就威胁我…”
  周勇耳不聋眼不花,自然把事情尽收眼底。
  “他现在都活不起了,你跟他一般见识干嘛?”
  李洪军叹口气:“现在咋办?”
  正常手段吴军指定不会妥协,那只能使用非正常手段。
  入了夜,吴军病房闯入两个彪形大汉,一句话没说,打的吴军哭爹喊娘。
  事情惊动了辖区派出所,等公安同志赶到时,歹人早已不知所踪。
  吴军心知肚明是李洪军找人干的,可他没有证据,所以即便立了案,他拿李洪军也没有办法。
  第二天李洪军周勇曹彪三人来了医院,再次与吴军协商私了一事,吴军依旧拒不妥协。
  傍晚吴军又被打了一顿,这一次他伤的很重,好悬小命没搭进去。
  吴军彻底怂了,看见李洪军立马改了口。
  也不要求李彩霞回去跟他过日子了,更不敢说毁了自己儿子前途的话。
  他唯一要求,就是希望李彩霞能支付自己的医药费。
  吴军伤的可不轻,医药费没个三五百他都出不了院。
  这笔钱虽然对于李彩霞来说不算什么,但李洪军不愿意自己妹妹当这个冤大头。
  毕竟事情是吴军挑起来的,所以李洪军替李彩霞做主,只许给他两百块钱医药费。
  争争讲讲,吴军最后不得不妥协。
  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李洪军心情大好与周勇乘坐客车回家。
  回去的路上,周勇说:“吴军现在是妥协了,等他好了,势必会找机会报复回来…”
  李洪军的心情瞬间沉重,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吴军曾经干过的那些卑鄙无耻的勾当。
  周勇瞥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李洪军:“吴军现在就是滚刀肉,必须得想个办法以绝后患。”
  李洪军眯着眼睛自言自语:“难不成弄死他?”
  第315章 解决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周勇迅速扫视四周,见无人注意到李洪军的话,心中稍安:“你在胡言乱语什么呢?”
  解决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无需取极端手段。
  更何况,现在正值严打期间,如果吴军突然死了,县公安局必定会深入调查,追究到底。
  李洪军听完周勇的话,他挠挠头:“我就是那么说一嘴罢了。”
  周勇瞅了一眼自己大舅哥:“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即便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你要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李洪军点点头,他明白周勇是为了他好。
  两人到了红旗乡,骑上自行车回了槐西村。
  周勇到家时,家中正在吃晚饭。
  他洗洗手上了桌,李彩云问问他吴军的事情解决没有。
  周勇把结果告诉了大家,至于过程他没说。
  第二天,周勇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一连三天,他都在处理挤压的公务,等他忙完这些事情,徐建民的电话打了过来。
  上次会议到如今,槐西村任何项目都没申报,徐建民有些急了,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
  挂了徐建民的电话,周勇抬起手捏捏眉心。
  “周大哥,你这是咋了?”
  周勇放下手,微眯着眼长吁短叹的开口:“徐乡长要求我们村必须申报一个项目…”
  槐西村如今发展稳定,周勇内心渴望维持现状。
  然而,上级领导对他的期望并未止步于此。
  孙庆听完周勇的话:“实在不行申报个油厂呢?”
  李明接话:“上一套榨油设备可需要不少钱呢,而且家家户户吃荤油的居多,我感觉榨油厂效益不会太好…”
  荤油不仅便宜,还有油滋啦,最主要的是做菜香。
  豆油不仅价格高,即便有钱人家,也不舍得顿顿使豆油做菜,除非烙饼,蒸花卷才会使用豆油。
  孙庆点点头,觉得李明说得有道理。
  周玲与何秀兰来了,没一会李洪军也来了,大家展开了讨论。
  有人建议开面粉厂,有人建议开造纸厂,还有人建议开暖壶厂。
  周勇听着大家的讨论,心中已有了思量。
  “孙庆,目前大队上账上还有多少钱?”
  周勇一句话让大家安静了下来,孙庆账本都没看:“账面上有二十七万八,乡政府欠我们四万八…”
  “回头你做个预算,看看开面粉厂与造纸厂需要多少钱。”
  孙庆应了一声,张伟这时笑呵呵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接话说道:“这个我知道。”
  张伟之前在工商所上班,经常与各个厂子打交道。
  听完张伟的话,周勇决定同时申报造纸厂与面粉厂。
  “周大哥,除了面粉厂与造纸厂,你们村可以开个酒厂…”
  酒糟饲养猪只,猪粪转化为肥料,一举两得,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周勇觉得张伟这个建议不错,但是没有酿酒师,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
  张伟笑着说:“我大哥就在咱们县酒厂上班,要是槐西村想开酒厂,可以派几个人过去学技术…”
  技术问题解决了,余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周勇申报了三个项目,徐建民都惊呆了。
  打电话与周勇经过一番沟通,才把三个项目报上去。
  槐西村上报的三个项目都没用上一个月就审批通过了,周勇带着孙庆去县政府哭穷要账。
  在他们二人软磨硬泡之下,徐建民从牙缝里硬抠出来的钱还了欠槐西村的账。
  等钱到了手,周勇又找上了徐建民,申请五万块厂房资助资金。
  徐建民都拍桌子了:“你看我像不像五万块钱?”
  周勇笑呵呵的说:“师哥,别发火,我们谈的是公事,又不是私事,至于你急头白脸吗?”
  徐建民能不急头白脸吗?
  周勇上几天刚要走四万八,现在即便是砸碎徐建民骨头渣子,乡政府也拿不出来五万块钱。
  “没有就拉倒呗!”
  徐建民狠狠瞪了一眼周勇:“你想气死我是不是?”
  周勇嘿然一笑,搓着手说:“师哥,我绝无此意。既然乡政府财务紧张,那我就去找县领导解决问题。”
  徐建民听后,瞅了瞅周勇:“师弟,我劝你三思而后行。县领导对槐西村的经济状况了如指掌,恐怕你很难如愿…”
  周勇义正言辞地回应:“师哥,若只是开设一个厂子,我绝不会向你提出这样的请求。然而,同时运营三个厂子,大队所承受的压力实在沉重…”
  徐建民苦笑着开口:“你可拉倒吧,今年厂子开不上,都是明年的事,你现在不就是想套点钱回去吗?”
  “师哥,过几天就要预订各种设备了,哪儿哪儿都需要钱,我这个村长不好干…”
  徐建民微微皱眉,他倒是把进设备的事情给忽略了。
  问题如今县财政也吃紧,若不然红旗乡怎么会欠槐西村的钱。
  虽然徐建民说的有道理,但周勇依旧决定找县领导谈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