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官保摸着胡子笑眯眯的,说出口的话就没那么客气了:“好声好气给他们脸面劝着,他们压根听不进去,还不如直接戳破那层纸,他们这些要脸的人自然就不好意思再上门来叨扰了。”
“这也是我当佐领时候的经验了,处理旗人琐事纷争的时候,你要越是好声好气地劝,对方越是来劲。还不如不劝,让他们别耍嘴皮子,别动口直接动手,谁打赢了就听谁的。”
道保听得目瞪口呆:“阿玛,这也行吗?不会闹出人命来?”
三官保一听就笑道:“看,你这么想,那些闹事的人也是这么想的,立刻就犹豫起来了。之前怎么都劝不住,如今一听自己得亲自打架,赢了才行,那肯定不乐意。”
“耍嘴皮子又不疼,真亲自打架,那真是拳拳到肉,搞不好还得断胳膊断腿的。为了一点纷争,那就不值当了。”
“如今这些人上门来,也是想结识你,看能不能捞点好处。劝说的也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说是你多结交朋友,以后办事也方便。”
“这话也就他们说得出口,也没见他们以前上门来帮忙。当然他们说话漂亮,咱们说话也要学一学他们,说得更漂亮才是,这样谁都挑不出错来了。”
道保连连点头说道:“阿玛,儿子都记下了。”
三官保瞥了他一眼说道:“你都记下什么了?”
闻言,道保急忙答道:“说话要漂亮,能动手的事就不要动口。”
三官保顿时听得无语了:“什么玩意儿,没事动什么手!”
他就知道这个长子还跟以前一样的榆木脑袋,变了一点,但是没能变得特别聪明!
三官保一时觉得,他怎么把两个女儿生得那么聪明,几个儿子却一个比一个笨了?
刚才他说了那么多,道保居然只记得两句,还压根不对的两句!
三官保的脾气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勉强解释道:“反正你多看看对方怎么出招,然后比他们更不要脸就行。但是话要说得比他们好听,毕竟这些人最是会说什么为你好,为你着想的话,全是废话!”
道保连连点头道:“好,儿子记住了。”
三官保已经不想问道保又记住了什么,摆摆手让长子赶紧从自己面前消失。
道保麻溜滚蛋了,却去了郭络罗夫人那边问了起来:“娘娘一切都好吧?儿子在福建太远了,对京城的消息就不大灵通。”
在江南的时候,有曹家在,消息自然能第一时间知道。
可是在福建更远的地方,又要经常出海,很少在岸上,就很难接收到京城
那么远的消息了。
道保之前因为郭珍珠被御史责备的事还耿耿于怀,于是刚回京,他就先问起两个妹妹在宫里如何。
郭络罗夫人笑着道:“娘娘身边的宫女偶尔出宫来,给咱们带了好消息,说是顺嫔娘娘又有喜了。”
听罢,道保不由喜出望外:“顺嫔娘娘又有喜了?”
说到这里,郭络罗夫人又收敛的笑意道:“听闻太后娘娘想抱五阿哥去慈宁宫养,皇上说五阿哥还小,等周岁的时候再说。”
道保脸上的笑意也敛了一些,想到妹妹宜嫔十月怀胎,好不容易生下五阿哥,竟要被抱去慈宁宫养大。
他很快又安慰起来:“额娘,这也不全是坏事。太后娘娘以后能给五阿哥当靠山,也能给娘娘撑腰了。”
毕竟太皇太后年纪渐渐大了,以后慈宁宫的主子就只会是更年轻的皇太后。
郭络罗夫人也明白,这不是他们或者宜嫔能够做主的事,只点点头道:“你刚回来,别操心太多,只管好好养着身子骨才是。皇上开恩,让你过完年,开春的时候才去盛京上任。你留在京城这阵子,正好我和你媳妇多做几件袄子带过去。”
盛京比京城要冷,开春了,雪却没全化掉,还得穿棉袄才行。
道保以前的棉袄旧了,他瘦了太多,也不合身,衣服都得重新做起来。
人回来了,郭络罗夫人就带着长媳妇忙着给道保做几身,从衣服、鞋子、腰带、帽子和围脖等等都做上好几套,道保过去后也能换着穿了。
“说起来,你去盛京当差,一时半会不好回家来。我想了想,要不让你媳妇跟着去,也能照顾你。”
道保自然没有不应的,他去江南的时候匆忙,又不是正经差事,还住在曹家,当然不好带上自家媳妇。
去福建更不用说,他是去打仗的,不可能拖家带口。
如今道保要去盛京上任,这一呆估计要好几年,自然要带上自家妻子一并过去。
媳妇要去,带的东西就更多了。
郭珍珠知道长兄要去盛京好几年,留在京城养身子的时候,也得在过年前收拾好东西搬过去。
大件的东西自然是带不了,不过有些不好买的,替换的衣物得带,还有药材药膏什么的也得带上,以防万一。
金银自然不能缺,不管是去那边采买东西,还是打点都需要。
郭珍珠二话不说,让出宫的琉璃带上锦盒,送去了郭络罗夫人手里,说是给大哥搬家用的。
郭络罗夫人当着道保的面打开锦盒,看见里面满满当当的银票都惊呆了。
她数了数,这里头竟然有十万两,郭珍珠这是把宫里所有的赏赐都换成钱了吗?
吓得道保拿着锦盒险些摔了,说什么都不肯收。
他想到自己被提拔为正二品的副都统,已经跟以前不同了,但是年俸只有一百五十五两。
道保再看了下锦盒里的十万两银票,顿时痛苦闭眼。他这当差差不多一百年,不吃不喝,才可能凑到这么多钱!
他再出息,看来还是不如妹妹来得出息,却也不能随便花用郭珍珠的银钱!
道保说什么都要把锦盒送回去,琉璃却脆生生解释道:“大人别担心,这只是娘娘一次分红罢了。娘娘手里头还有几次的分红在,足够用了。”
听见这话,道保拿着锦盒的双手都在颤抖。
这十万两竟然不是郭珍珠所有的钱,而是一部分的分红吗?
道保想象中,这是郭珍珠担心他,砸锅卖铁凑出来的十万两。
如今在琉璃口中,这十万两只是几次分红中的一次而已!
道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却还是摇头道:“娘娘铺面出的分红,她自个拿着花用才是,都给我用却不合适了。”
琉璃心下叹息,顺嫔娘娘果然什么都猜着了,连忙说道:“奴婢出宫前,娘娘就曾交代过,说大人只怕是不愿意收下这么多银钱。只是这笔钱对娘娘来说就是一部分,大人去盛京后需要添置的东西不少,银钱不凑手,凑合过日子的话,娘娘会心疼的。”
“娘娘想着在宫里,也不能时常进来照顾家里,都得大人和几位老爷担待着。尤其大人还去福建参战,吃了不少苦头。在家里吃点好的,去盛京也得多买点好东西过去,可不能省着了。”
“娘娘想着帮不了大人太多,手里头就只有不少银钱在。大人就不要继续推辞,叫娘娘在宫里也能放心。”
话到说到这个份上了,道保只好勉强把锦盒收下。他心里却想着能不动,就不动这笔钱。
可是郭珍珠完全是预判到了道保的想法,直接让琉璃去采买了好几辆马车的东西到家里来。
道保都懵了,看着马车上的人飞快卸下箱子就跑了,压根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郭络罗夫人熟悉女儿的性子,好笑道:“娘娘只怕猜出你不会愿意花用那笔钱,索性帮你买了。打开箱子看看,都是什么东西?”
道保只好一个个打开箱子来看,里头都是实在的物件。
一是刚做好的被褥,还有新棉花的味道,摸着柔软又暖和。
二是结实舒适的布料,正适合道保这样的武人上身。穿久了不容易破,结实耐用,能穿很长一段时间。
三是皮子,盛京冷,但是上等的皮子却在京城这边居多。郭珍珠索性让琉璃把人家铺面里头最好的几箱皮子全包了,还给了一个不错的价格。
布料也是在这个布庄买的,于是老板乐呵呵让人送货到家里来,当然卸货也快,生怕道保后悔要拒绝,自己这买卖就要黄了。
郭络罗夫人摸着皮子感慨道:“确实是上好的皮子,娘娘有心了。等会我和你媳妇把一部分皮子做起来,回头也能给你做两身,也就不冷了。还能做个靴子,里头放点棉花也暖和。”
道保点点头,再打开箱子,发现里头放着新棉花,不由双眼一热。
郭珍珠真是什么都给他想好了,担心道保过去冷,皮子准备好了,连新棉花都采买妥当,压根不需要他们多操心。
郭络罗夫人看着这些新棉花,顿时无奈道:“我还以为自己够操心了,没想到娘娘如今怀着身孕,倒是比我还要操心。娘娘待你好,你过去后也得好好办差,别辜负了娘娘一片心。”
“你要是犯错连累了娘娘,不说你阿玛,我就先用鞭子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