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先生,方公子可是说了,这茶特别难得。
  这四两已经很多了!
  再说,以后方家又有两个孩子送来读书,您喜欢这茶,还怕喝不到吗?
  这天下,缺了谁的一份儿,也不会缺了您的一份儿啊!”
  果然,辛先生立刻高兴起来,开口吩咐到。
  “去寻两个小罐子,一只装半两茶叶。
  然后请乔先生,翁先生来喝茶!
  这两个老头子,喊他们来学堂做先生,他们拿乔推脱。
  如今有这好茶吊着,不怕他们不动心。”
  安伯笑眯眯应了,赶紧下去准备。
  方玉出了辛家,又去了善缘堂和花想容,总是方家产业,这几年也没少给他帮忙,他总要过来转转。
  今年雪大,冷的出奇,患病的人多了不少。
  善缘堂的丸药,见效快,比苦药汤也好入口,自然上门的客人也多。
  郭荣如今也是一个合格的掌柜了,同一些熟识的客人说笑几句,或者多送几枚山楂丸,或者一小瓶梨花蜜,打点的客人都很高兴。
  方玉进门的时候,郭荣正同一个年轻校尉说话。
  眼见方玉进来,郭荣很是惊喜,赶紧行礼。
  “三爷,您怎么来了?外边风雪这么大!”
  那年轻校尉眼神一闪,猜到方玉身份,也是行礼。
  方玉回礼,笑得温和。
  郭荣赶紧说道,“三爷,这位是程校尉。
  当初花想容那边出了假牌子,多亏程校尉尽心尽力帮忙抓了贼人。”
  程校尉赶紧应道,“我本是巡城营的,抓贼是本分。”
  方玉却再次行礼道谢,“多谢程校尉鼎力相助,先前虽然听说,但我一直在外,如今回到京都,以后有机会,定要多多走动。”
  程校尉再无怀疑,这一身正气的公子,就是新上任的京兆尹府尹了。
  “大人折煞属下了,以后大人但凡有所差遣,尽管派人告知一声就是。”
  方玉换了话头儿,问道。
  “程校尉过来是买药?”
  程校尉眼里闪过一抹忧色,应道。
  “让大人见笑了,我家小儿早产,体弱多病。
  这几年多亏裴师傅经常帮忙推拿调理,身体已经好了很多。
  但今年太冷,昨日又开始高烧咳嗽,我过来拿些药。”
  方玉点头,想了想就道。
  “程校尉若是信得过,明日未时初,可以抱了孩子到后院。
  我会请一位神医给孩子诊治,也许会有效果。”
  程校尉大喜,能让方玉称为神医的,定然是本事了得。
  毕竟方家这间善缘堂就是以小儿病症闻名,说不得这位神医就是方家背后的医者。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程校尉恨不得行大礼,但铺子里还有旁人,他知道方玉不想过分张扬,就重重抱了拳。
  方玉虚扶了他一把,“程校尉不要客气,这是我送校尉的谢礼。”
  程校尉依旧感激之极,当初帮了方家,他和手下兵卒都拿了银子。
  而且这两年没少得善缘堂照顾,再紧缺的药,只要他过来,就不会空手。
  没想到,方玉又送了这样的谢礼。
  又说了两句闲话,程校尉就欢喜回家去报信儿了。
  他的妻子是家道中落的举人之女,琴棋书画精通,可惜性情柔弱,这几日为了孩子差点儿哭瞎了眼睛…
  方玉问了郭荣几句,见没什么大事儿,就去了隔壁。
  朵五和朵六几个也是个麻利的,昨晚制定了方案,今日就立刻实施了。
  二楼上,二十几位贵妇和贵女,正在试着新香水。
  这次的新品,是花篮山最顶端摘下的一种白色花朵制成。
  香气空灵之极,让人嗅着难忘。
  原本要在过年时候,才隆重推出。
  但这会儿为了给流民募捐,朵五朵六做主拿了出来。
  果然,只喷了一点点在纸签上,送到众女子身前,立刻就让所有人亮了眼睛。
  第六百七十一章 死比鬼可怕!
  “我捐一百两银子,二十套袄裤。”
  “我捐二百两银子,粗粮十担。”
  “我…”
  方玉没有去楼上,只站在布帘后,听了听女子们争先恐后的声音就笑了。
  学校里教了几年,又在京都这个繁华之地锻炼了两年。
  小姑娘们如今也不必费心了,各个都是人精,半面玲珑。
  若是空手套白狼,有些困难,但有空间里的好东西做底气,她们就会简单很多。
  陈武听到消息,赶了回来,见面就说道。
  “三爷,您如今是府尹了,不好再出入铺子了。
  否则被御史一本参上去,总要废一番口舌。
  以后有事,您使唤人来说一声,我就过去听命了。”
  方玉听得好笑,这两年,成长的不只是姑娘们啊。
  京都混迹久了,陈武对这些官场之事都如此熟悉了。
  “好,我知道。
  今日也是路过,就进来看看。
  等我回家问问,把铺子换到谁名下,也就不用这么小心翼翼了。”
  陈武也有这个考量,原本方玉只是一个小小的文书,后来即便做了县令,在京都人眼里也是芝麻小官。
  名下有几个铺子,即便生意好,也没谁太在意。
  但如今身处高位,若是有人把这事当了把柄,就算朝廷要用方玉,不会真把他如何,也会损了声名。
  主仆两个又说几句话,方玉就从后门回去府衙了。
  陈武见他只带了吴岩一个,很是不放心,喊了郭荣一起,远远跟着,直到方玉进了府衙。
  有了批复,方玉就等同于有了尚方宝剑,午时刚过,城外的三千流民就有两千多,进了城。
  这两千多流民是检查过后,身体好,没有任何病症的。
  其中青壮一千多,老弱妇孺八百。
  剩下二百多人,托了天冷寒冷的福气,没有患上时疫,多半是风寒咳嗽之类。
  也有一些逃难路上受了伤,总之,都不担心造成传染。
  暂时在城外镇上找了两个院子安顿,喝几日药,有所减轻或者痊愈,就同样可以进城了。
  选定的四座院子,三座小院儿住老弱妇孺,关门闭户保平安。
  最大的齐家大院住青壮男子,方便平日管理和上工。
  虽然还没有被褥,但起码有了遮风挡雪之地啊,比破树枝子拼成的窝棚暖和太多了。
  所有人都是欢喜,动手打扫,甚至用木板挡了窗户上破洞,拾掇土炕,极力想要烧的暖喝一些。
  流浪了多日,居无定所,突然有了落脚地,所有人都没有嫌弃的意思。
  但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也从来都不缺多嘴之人。
  这几处院子原本空置,左邻右舍有的打算压一压,再买下来。
  也有的平日把鸡鸭放这里养着,或者堆些废柴用物。
  突然间,他们的东西被清理出来,当然就不满意了。
  于是,流民进来安顿之后,有人就跑去寻差役抱怨。
  “这些流民身上带没带病啊,就这么放进来了?
  万一真是有毛病,岂不是把大伙儿都害了!”
  “是啊,就是不带病,他们肯定也会偷鸡摸狗儿,到时候左邻右舍可不安宁了。”
  “府尹大人上任就想立功劳,得个好名声,怎么就不顾大伙儿死活了!”
  差役本就心烦,新大人没进府衙就开始处置流民了,如今一直没对他们这些人手做安排,或者没理会他们。
  他们平日多少在京都,都干过一些不大不小的坏事。
  万一是府尹大人在拖延时间,找人调查他们底细呢,只等着把他们撵回家。
  结果他自己前程还不知道如何呢,这些刁民倒是开始闹上了。
  “滚,滚!一天闲着没事就知道耍嘴皮子!
  府尹大人做事,怎么着,还要先跟你们禀告一声!
  你当你们是谁啊!
  赶紧滚!
  安置流民是大事儿,敢拖后腿,扔进进大狱清醒清醒!”
  市井百姓吓了一跳,到底还是怕这些差役,红着脸走掉了。
  但他们可是不甘心啊,于是见到流民们在门外搬东西,就凑上前,小声嘀咕。
  “兄弟,你知道你们住的这个院子是怎么回事吗?
  我跟你们说,你们被坑了!”
  “什么被坑了?这院子怎么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听得一脸疑惑,顺口问了一句。
  那说话的胖妇人就来了精神,“你们不知道啊,这做大院儿是京都里有名的鬼宅!
  平日隔三差五就闹鬼,很多人看见过穿白衣服的鬼魂满院子的飘动。
  晚上时候还有人哭呢,我们走路都要绕着走,你们居然还住进去了!
  都说新府尹安置你们进城,这可不是安置,是在害你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