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金河县这边药铺的推拿师傅学习的差不多了,她安排了一下,把她们送去了京都。
  善缘堂隔壁的铺子,因为掌柜的要去外府投奔儿子养老。
  方家就买了下来,原本是个布庄,拾掇的很是干净。
  再简单装饰一下,药妆和药香就从善缘堂分了出来。
  一楼售卖,二楼做了个简单的待客厅。
  有些妇人或者小姐逛街,过来买东西,临时可以在楼上坐一会儿,喝杯果茶,吃块点心。
  朵五朵六可以慢慢介绍药妆,或者简单的试用体验一下。
  这般比之先前,可是从容太多了。
  铺子门前重新挂了牌子,取名花想容,简单明了,一见就知道是卖妇人用物的。
  方家虽然没开点心铺子,但吃食一向是精益求精,特别是点心,更是新奇美味。
  所以,即便新铺子没有放鞭炮,没有特意宣传。
  但只要来过一次的女客,就会来第二次。
  不为了旁的,试试新品,吃两块点心,说说闲话儿,这简直是最好最舒心的停留之处了。
  而隔壁的善缘堂也整治了一番,二楼拾掇出来,放了简单的桌椅和两张床榻,就成了治疗室。
  金河县送去的医女,迅速上岗。
  有家里孩子得了轻微风寒,腹痛,甚至是脾胃不和等症状的,郭荣等人就会建议把孩子送来推拿。
  或者,干脆医女会上门出诊。
  初始,很多人不相信,简单的揉揉戳戳,嗓子和脚心贴些膏药就能治病。
  但善缘堂的口碑硬,推拿又不需要额外付钱,很多人就都会试试。
  结果,这一试就发现好处了。
  轻微的风寒几乎是两三次就会见效,不必吃药,孩子就免了病痛。
  是药三分毒,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
  特别是年岁小的孩子,一日两碗苦药汤,几乎是比喝的奶都多了。
  怎么想,都对孩子没有好处啊。
  于是,推拿很轻易就被所有人接受了。
  有些孩子体质虚弱的,几乎是日日都要请医女上门。
  医女们请示过方圆儿之后,就会交给孩子的乳娘或者母亲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
  这个时候,多半的手艺人都讲究,技不外传。
  医女们这般,很是让人惊奇,当然更多的是欢喜。
  特别是乳娘们,多学一点儿本事,更好伺候小主子,她们的地位就更稳固。
  于是,医女们更忙碌了。
  某一日,方圆儿中午趁着叶天逸和哪吒睡觉的时候,到善缘堂转转。
  就有医女端茶,小心问询。
  “夫人,昨日我在吏部郎中贾大人家中,为贾家大房的小公子推拿。
  结束后,贾夫人请我喝茶,提起二房的少夫人刚刚怀了身孕。
  她担心孩子出生之后,乳娘和丫鬟照顾时候有什么不妥。
  想要聘请我长期在贾府当差,我不等拒绝。
  贾夫人就说起三爷曾同贾大人共事,我只好说回来禀告一声。
  夫人,您看,这事要怎么处置?”
  这说话的妇人叫裴三娘,成亲嫁在金河县外一处村子,结果三年无子,丈夫病逝后,被婆家撵出门。
  娘家兄嫂不容,她也是个硬气的,听说县城里,方家的康宁药铺最是怜悯妇人,免银钱治病,还赠药。
  她就壮着胆子上门,长跪不起,只求在药铺做个杂活儿。
  后来方圆儿决定收徒,教授一技之长,她就果断拜师,学习刻苦,从不偷懒,性子也果决泼辣。
  所以,这次,她才被第一批派到京都来。
  第三百九十五章 无私之人
  “三娘,再去贾家,你这么回话。
  就说,咱们铺子里人手不足,你不能进府做工。
  但是我们铺子可以代为授艺,贾家可以选可靠的人手过来学推拿,甚至是如何照料孕妇产妇,包括整治吃食等等。
  当然,银子是要收的,一期半年,二十两银子的学费。
  第一期再有半月就开课,到时候你做师傅,负责教授照管学徒。”
  裴三娘愣了一下,转而惊喜非常。
  这可是师傅对她的信任,也很好的解决了外人的招揽。
  “夫人,那这几日,我们再出诊,就同各家说说这件事,如何?”
  方圆儿点头,“可以,第一期不收太多人,二十个足矣。
  多了不好管理,推拿方面,你负责教授。
  孕产妇的护理,我从金河县再调人手过来。”
  裴三娘想起同她交好的一个姐妹,就道。
  “夫人,李五妹擅长这些,能不能把她调过来?
  她也没有家小,没有牵挂。”
  方圆儿原本也想到了这个人,应道。
  “可以,她过来之后,你们两个分工一下。
  记得稳妥第一,毕竟你们面对的是孕产妇和小孩子,一点儿疏忽都会犯大错。”
  “夫人放心,我们在县城,还有如今,都要每日背诵守则册子,绝对不会犯错。”
  毕竟要出入各家后宅,众人可以手艺差一些,但规矩绝对不能错。
  这般,商量了几句,这事就算定了下来。
  第二日,裴三娘再去贾家的时候,不等她开口,反倒是贾夫人有些尴尬的先说话了。
  “裴娘子,昨日是我唐突了,说了一些不该说的。
  你们铺子如今声名在外,很是忙碌,不知道多少孩子等着你们帮忙,解除苦痛。
  倒是我私心重了!”
  原来,昨晚贾郎中下衙回家,夫妻俩闲话儿,贾夫人说起这事儿,贾郎中发了火。
  他虽然曾经是方玉的上司,但方玉如今可不再吏部衙门了。
  而且方玉在桥安县做父母官,有声有色,凭借一车车西瓜,硬是让京都人人都再次传颂他的大名。
  这样的人物,假以时日,绝对不是他一个郎中可比。
  他结交还来不及,没想到家里老妻居然借着先前的一点儿情分,要挖人家铺子的师傅。
  这简直是挟恩图报,甚至还没什么恩!
  贾夫人被狠狠训了几句,她也有些后悔了。
  所以,才有了方才的话。
  不想,裴三娘反倒说道。
  “贾夫人,我昨日回去禀告了东家。
  我们东家确实不允许我们进府当差。”
  贾夫人有些脸色不好,她不想不愿是一回事,被拒绝到底有些伤颜面。
  结果,裴三娘接下去却说道。
  “但我们东家说了,我们善缘堂打算带一批徒弟。
  夫人可以找信得过的人手送到我们那里学艺,当然我们会收束脩,二十两银子,半年为期。
  送去的人可以学小儿推拿,孕妇产妇的饮食调理,新生小儿的照管等等。
  若是夫人感兴趣,总共二十个名额,我可以为贵府留一个。
  若是夫人不敢兴趣,权当我今日多嘴…”
  “不,我感兴趣!”
  贾夫人大喜,立刻开口打断了裴三娘的话。
  各家最重要的就是传宗接代,而女子肩负这个重任,更是荣辱系于孩子身上。
  所以,怀孕生产,调理身体,照顾新生孩儿平安长大,这简直是重中之重。
  若是有个信赖的人手,精通这些,简直是最好的助力!
  别说二十两束脩,就是二百两,也绝对核算。
  毕竟,有时候就是拿了银子,也没人愿意从传授这样的本事。
  “裴娘子回去一定同你们东家说说,替我讨个人情,我们府上要两个名额,束脩我可以多出一倍。”
  裴三娘笑了,应道,“夫人的话,我回去一定转达,但能不能成,我不敢保证。
  毕竟各府都想派人来当学徒,实在有些不够分。
  不过,贾大人当初对我们三爷很是照顾,我们东家一直感激于心。
  即便两个名额拿不出,也定然不会少了贵府这一个。”
  贾夫人听得放了心,脸上真是笑开了花儿。
  当晚,贾大人回来,她就仔细说了一遍。
  贾大人也是欢喜,小声同老妻说道。
  “善缘堂这东家,你们都不知道,但我毕竟做了方玉几年上司,还是知道一些内情。
  我猜测,这东家是方玉的妹妹,据说是个可怜女子。
  但天生聪慧过人,师从神医,心善过人,待老人孩子尤其好。
  方玉资助济安堂的银子,还有先前救助那些被拐卖的孩童,其实都是这位东家所为。
  如今她又主动教授这等技艺,也是功德无量。
  咱们家能多送一个人过去更好,若是只能送一个,也已经是难得了,不可贪心。
  另外,记得备一份儿厚礼,我派人送去桥安县。”
  “是,老爷,我明日就安排。
  我总想着,两个儿媳,各自选个贴心的人手,以后也不至于说咱们偏心哪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