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但如今,众人说起已经完全变成了同情和怜悯。
  毕竟一个女子遭遇了那样的事,还能自学医术,开药铺义诊为孩童们解除病痛。
  这是多心善,多坚强啊。
  更何况,孩子是所有家庭的希望所在,孩子恢复了健康,就分外的感激。
  有些妇人抱了孩子,甚至为当初说过的闲话儿道歉。
  更有些人家,因为孩子病愈,挎了篮子,顶风冒雪到方家大院道谢,送上一串干蘑菇或者一些农货儿。
  不论贵贱,总是一片心意。
  方家上下更是因此高兴之极,赵金莲甚至偷偷抹了眼泪…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是腊月中了,药铺里终于终于有人拿了银子来买药。
  若是家里在附近,刘大夫都要去看看病症。
  若是家里远的,药铺也仔细写了成药的用法用量,对应的症状。
  又让买主写下因为用法用量错误,导致的错误,药铺概不负责。
  这般之后,才会售卖。
  虽然有些麻烦,但康宁药铺的成药,药效确实非常好,家底富厚的人家,都买一些,放到给远方亲人的节礼里。
  倒是让药铺的生意,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而方家的年礼里,自然也少不了这些。
  郭荣一年在京都和金河县之间最少走三趟,端午中秋和过年。
  基本同路的商队,他都熟悉了。
  这次,他带了花二和花三两个,照旧赶了两辆马车到京都。
  不必说,路上吃了不少辛苦。
  但见到做官的三爷,还是让他们分外高兴。
  方玉一身七品官袍,按理品级最低了,但穿在他身上,却极是端方,神色间的稳重和正气,让人见了就敬三分。
  大考之后,进了吏部当差,他就买了个小院子,搬出了辛家。
  这倒不是他忘恩负义,也是辛先生的决定。
  朝廷中,严禁结党营私,虽然人人私下都有几个前朋好友,怎么可能不走动。
  但明面上,还是要避讳几分。
  这次,郭荣带了马车就直接到了挂着方府的小院子。
  吴嫂子简直欢喜坏了,做了一桌儿的好饭菜。
  方玉陪着吃了一会儿,问明白家里琐事,就开始添写礼单。
  原本就备下的一些,就等家里这两车东西送到,凑到一起,就能送出去了。
  先生,同窗,同僚上司,送多少送什么,都是大学问。
  一个错处,就容易得罪人。
  他倒是不怕得罪人,但谁也不愿意多条恶狗挡路啊。
  陈武陈安父子,连同吴岩,吃过饭就匆忙出门,开始分别去送礼了。
  方玉则带了一篮子红彤彤的大苹果去了衙门。
  几位同僚本来在喝茶闲话儿,几他过来就笑道。
  “不是说你们家里来人了吗,还以为你下午要请假,我们都替你同大人说好了。”
  方玉笑着应道,“多谢各位关照,家里送了一些果子,极新鲜。
  我一时高兴,就送来一些给大伙儿尝个新鲜。”
  说罢,他就喊了小吏去洗果子。
  京都之地,天子脚下,虽然冬日,果子难得,倒也不是特别难得。
  能进吏部的,家里都有些底蕴,不差几个果子。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们也愿意捧个场儿。
  结果,这果子却让他们很是惊喜。
  汁水儿十足,清脆,果香浓郁,真是比之前吃过的都要好。
  众人忍不住就夸赞起来,而吃人家的嘴短,免不得又要同方玉多闲话儿几句。
  “你这几日还去济安堂那边教书吗?”
  济安堂是城里专门收留孤寡的地方,也是年节时候,富贵人家想要展现善心的地方。
  方家小院儿附近有一座,方玉平日常去教授孩子们写算。
  他刚进吏部时候,同僚们就打听清楚了,有说好的,也有背后不屑嘲笑的。
  但方玉却一直坚持下来,慢慢也让众人消除了沽名钓誉的嘲讽。
  方玉这会儿笑着应道,“那些孩子们还算刻苦,半年时间,已经可以应付简单写算了。
  前几日有几个进了酒楼商铺做伙计,也可以养家糊口了。”
  “当真?那方大人可是没有白费心血。”
  众人吃着果子,剩下几个也分了,打算带回去哄哄孩子。
  隔壁的房间的两个郎中,听到动静,也没拦阻。
  因为他们家里必定也收到了一份儿,方玉行事稳妥,从不会在这样的小事儿上出错。
  原本他们也以为方玉能考入进士榜,调任吏部,实在是运气好。
  但相处下来,他们倒也对这个寒门出身的小子刮目相看。
  与其说运气好,不如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罢了。
  天色黄昏时候,方玉才下衙回家,冬日的夕阳没有夏日的灿烂,很是寡淡。
  但照在身上,还是有几分暖意。
  方玉没有乘坐马车,慢慢在路上走着,一步一个脚印。
  不快,却稳妥之极…
  不说京都,只说一场落雪过后,大年就到了。
  家家户户为了年夜饭的饭桌儿忙碌,孩子们穿了新衣新鞋,拿了点心疯跑,也不管是不是灌了一肚子的冷风。
  尽情挥洒着他们的欢喜!
  方圆儿带了桃红几个,忙了好几日,让叶家院子内外都是香气和欢笑。
  第二百一十六章 劫财不劫色
  照旧是主院儿一桌儿,前院三桌儿。
  方圆儿带了哪吒,在正房同叶老爷,侯老爷子,二师兄,刘大夫,叶迟叶讯几个坐了一桌儿。
  众人边吃边闲话儿,逗逗哪吒,很是热闹。
  朱红下山回家过年了,桃红带了银红和晴红在前院,同福伯福婶子一起坐了。
  暗三等侍卫们,难得洗漱干净,换了最好的衣衫,不知道是不是打算给自己骗个媳妇儿回来…
  辛苦一年,无论结果如何,这一日是所有慰劳自己的时候。
  入夜之后,叶老爷抱了哪吒,众人到院里放了不少鞭炮。
  让方圆儿意外的是居然还有烟花,虽然很简单,但也是这个世界难得的好东西了。
  哪吒欢喜的拍手笑闹,所有人也是喜色染了眉眼。
  因为叶公子还要汗蒸排毒的关系,众人没有守夜。
  方圆儿一个女子,也是不方便。
  她早早就带了哪吒回去东院儿,桃红三个脸色红红回来。
  安排好值夜,就各自睡下了。
  哪吒玩的兴奋了,翻来覆去不肯睡。
  方圆儿无法,带着他进了空间。
  这小子立刻就撒欢了,上树摘果子,下水潭摸鱼,简直高兴疯了。
  方圆儿索性搬了躺椅到小木屋的门口,一边偷懒,一边瞄着儿子,任凭他淘气。
  这小子在娘胎里就同别的孩子不一样,足足耗了三年才出生。
  出生后,也恨不得一个月按照一年用。
  如今不过一岁零四个月,个子不算太高,脸上身上还没脱掉婴儿肥,但手脚太有力气了,也很是灵巧。
  上树和游泳,都不需要谁教。
  摘个果子,抓个鱼,就无师自通了。
  这让方圆儿很是纠结,欢喜儿子聪明皮实,又担忧儿子如此与众不同,会不会也要承担什么沉重的责任。
  作为母亲,最欢喜的不是孩子聪明,而是孩子平安健康,哪怕孩子平凡一些也好…
  哪吒折腾了半个多时辰,终于玩够了,带了他的战利品,一堆果子,两条巴掌大的鱼,出了空间。
  这小子,几乎是沾枕头就睡着了。
  方圆儿把儿子往怀里搂了搂,听着儿子小心脏砰砰跳,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慢也睡了过去。
  窗外的北风想要钻进屋玩一会儿,到底没有成功,遗憾的跑掉了。
  热乎乎的炕头上,厚厚的棉被里,娘俩儿渐渐睡熟了。
  第二日一早,哪吒换了一套红色锦缎袄裤,头上扎了个冲天辫,好似人参娃娃一般,蹬蹬跑去正房。
  见到叶老爷和侯老爷子等人,他就开始磕头要红包儿。
  方圆儿在后边紧赶慢赶,也没拦下儿子的“打劫”行动。
  叶老爷等人眉开眼笑,挨个抱了哪吒亲了又亲,最后就连叶迟叶讯也都给了红封。
  躺在炕上的叶公子,也由叶老爷代替给了一个。
  方圆儿无法,又不能推拒,只能化感谢为动力,把饭桌儿摆的更满了。
  众人是吃的心满意足,恨不得天天都过年。
  待得晚上安静下来,方圆儿在儿子那里收了红封,打开一看。
  她却是惊了一跳,怪不得红封轻飘飘,原来装的是银票和金花生。
  银票最少面额是二十两,估计是叶迟叶讯的。
  其余有五十的,更有二百两的。
  金花生加一起也有一大把了,掂一掂,二三两重…
  “哎,看样子,这红莲是一定要找回来了,否则这人情是还不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