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看过了,我正想同老爷子商量一下。
既然要拔除公子体内的余毒,想要公子发汗,是不是汗蒸比药浴更好?”
方圆儿大大方方提了意见,让刘大夫和侯老爷子都是亮了眼睛。
“何为汗蒸,是像蒸东西一样,把人放到笼屉里?”
“当然不是了,”方圆儿仔细把现代一些汗蒸的法子说了一下,末了说道。
“人的体表有很多毛孔,毛孔打开,就会排除身体里的湿气和废物。
而同样毛孔打开,想要渗透药力,也最容易。
所以,我以为汗蒸比药浴会更好一些。”
“可以试试!”
侯老爷子听得兴奋,笑道。
“我正巧犯愁药浴疗效差,若是汗蒸有用,兴许可以把排毒加快,用不了两年,小幺就可以醒来。”
众人都是听得欢喜,叶老爷立刻就要去准备。
方圆儿拦了他一下,说道。
“叶叔先不着急,如今天气还热,汗蒸不是那么合适,过些时日天气冷了,才最好。
而且我要先画图纸,动土修建,总要半月才成。
另外,我先假公济私,请叶叔给我打两样小东西。
我想同老爷子学学妇科和小儿的病症治愈之法。
毕竟天气越来越冷,落雪之后就不能进山了。”
“好,好,你需要什么,只要列单子,肯定会尽快做好送回来。”
叶老爷满口答应,侯老爷子和刘大夫转而又琢磨起伤药。
小黑和小白的断骨和伤口,都恢复的极好。
若是伤药研制好,一定会大卖。
方圆儿对银子的热爱从来不减,听说这话,仿佛看到金光大道又铺到面前,自然欢喜。
晚饭时候,她特意下厨做了几个好菜,吃的侯老爷子等人高兴,还开了一坛子好酒。
就是叶公子也多吃了两口燕窝羹。
有了目标,整个叶家大院儿就像一台机器,全力运转起来。
叶老爷拿了图纸,就开始改建正房的西间。
方圆儿前世没建过汗蒸房,但却经常去啊,画个大概就足够巧手匠人们参考了。
侯老大夫和刘大夫在琢磨把三七粉和紫金膏量产,方圆儿则趁着天气好,又跑了两趟山里。
这次她也琢磨了很久,每到一个山头,就选定一颗最大最高的老树,在最树尖上拴上红布。
万云山再大,也总有走完的一日。
大半山头老树绑上红布,有个标记,范围也就越来越小了。
而有了空间泉水做奖励,老树们也是知无不言,努力帮忙做好情报员的工作…
第二百零八章 何时何地不忘本
转眼间就是二十多天过去了,中秋前三日,陈武和郭安赶了两辆马车,拉着吴嫂子,抱着小刀,又到了京都。
过去一年,来往送东西,也算熟门熟路。
这次马车直接到了面馆儿门前,陈安见了老爹和儿子可是欢喜疯了。
月兰更是高兴,迎了吴嫂子进门,又赶紧让人给方玉和吴岩送信儿。
吴岩几乎是疯跑赶来,抱了老娘掉眼泪。
吴嫂子眼见儿子长的高了很多,壮了很多,极出息的模样,也是红了眼圈儿。
简单叙旧之后,吴岩同陈武和陈安父子俩,从马车上往下搬了一部分东西,剩下的才打算送去辛家别院。
吴嫂子第一次来,还以为儿子要贪下主家的东西。
吴岩好笑,给老娘解释。
“娘,您不知道,家里送来的东西看着普通,但都是有银子也买不来的好东西。
辛先生的一个老友最爱咱们家里的梨花白,早就等着咱们家里送节礼了。
还有一位先生家里老妻有咳疾,去年因为三爷送的一罐子秋梨膏好很多,今年也等着呢。
总之,这些东西送到辛家怕是立刻就分没了。
咱们提前留一些,也是三爷的意思。
倒不是三爷小气,只不过三爷也惦记家里,总要有个念想儿。”
吴嫂子这才明白,赶紧点头。
“这般也好,很多东西都是小姐特意给三爷准备的,给了外人就太可惜了。”
“娘放心,我搬下来的,都是小姐送三爷的那部分。”
众人准备妥当,就关了面馆儿的门,一起回了辛家别院。
早前,辛先生为了方便方家众人出入,特意给了小院儿角门的钥匙,直接通往外边。
如今早就不用从正门出入了,但到底一个院子,怎么也瞒不过正门那边,当然也不该瞒着。
吴岩兜了一些苹果去同几个门子说笑,简单几句就赶紧跑去后院寻方玉报信儿。
方玉正同辛先生破题,辛先生为人高傲,但重信诺,学识更是高深,这大半年让方玉受益匪浅。
突然听得家里送的节礼到了,不等方玉说话,辛先生倒是笑了起来。
“幸好,你们家里又送了东西来,否则我的耳朵都要被王先生他们几个磨出茧子了。
还是照着老规矩,东西要分我大半,有几家的节礼还没送,就等你家这些增色呢。”
方玉没有任何迟疑,立刻应下。
“先生等学生回去看看,就把东西送来。”
辛先生眼里的满意更多了几分,他反倒拉着方玉坐了下来。
“仲良,为师也教导你这么久了,有些话为师今日想要同你多说几句。”
“先生,学生出自寒门,很多事情不懂。有任何不对之处,还望先生不吝教导。”
方玉郑重应道,神色很是诚恳。
一如他这大半年来,从来不隐藏自己出自寒门的事实。
不懂从来不会装懂,不会为了所谓的自尊擅自出头或者总想着扬名。
他当真就如同一个庄稼人,勤恳踏实,上进努力,让人见了就觉得放心,愿意交往。
这也是辛先生很多老友喜爱他的原因,毕竟对于师长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学生更能勾起他们的育人之心。
“好,仲良,无论什么时候不忘本,这是你的品行最珍贵之处。
我今日要说的也同这个有关,前日我得到消息,朝堂上那位有意近日就开考,兴许只能五六日的准备功夫了。”
“什么,五六日?”
方玉听得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朝堂上那位身体不好,据说娘胎里带来的虚弱,即便坐了龙椅,有龙运护身也没有多少好转。
最主要是这位的脾气太难琢磨了,府城考举人时候,就是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但那怎么也是提前半月发消息。
如今倒好,这么重要的考试,居然只提前五六日昭告天下。
若是举人们没有守在京都,即便在临近府城,想要及时赶到都不可能。
辛先生也是叹气,摆手示意方玉不可多说。
“这事儿必然要有争议,但你不要多说。
因为这般反倒对你有利,你也知道你的底子太薄,虽然学习刻苦,但底蕴到底不如世家子弟。
这般措手不及之下,参考之人必定少大半,你的对手少了,上榜的机会就大很多。
可以说,上榜有八成可能。
到时候我寻老友说说,把你送去六部做个书记,对你以后的仕途都是累积的好机会。
若是旁人,我不会如此说,因为这样的机会,对高傲的人来说是种侮辱,毕竟是走了捷径,运气使然。
但幸好你务实,没有那些无用的高傲。
若是凭借你自己苦学,起码还要十年后,你才能挤进进士榜,正式踏入仕途。
我想你也等不了那么久,是不是?”
“是,先生,学生确实因为一些事,急于踏入仕途,甚至急于飞黄腾达。
但学生也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以,感谢先生的尽心安排。”
方玉没有隐瞒,应的坦荡。
辛先生点头,“这也是我欣赏你的地方,你以后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底蕴以后可以慢慢补上来,但机会到了,一定要抓住。
今日同你说的话,你心里有数,也不必太过紧张。
今晚我会押一些主考喜欢的命题,明日你来试着破题,希望运气好一些,可以押对一两道,你入榜单也就更有把握了。”
“是,先生,我先回去把东西送来。
另外我家小妹先前曾给我琢磨过一种特殊的茶,很是提神,一会儿也请先生尝尝。
我逢考必带这种茶,很是醒脑。”
“哦?还有这等神奇之物,那我一定要尝尝。
不过,记得有梨花白和秋梨膏,还有梨花蜜,一定都送来,怕是不够分。”
“是,先生。”
方玉出了书房,一路往小院儿走,秋风吹的手心凉飕飕。
方才他应对的冷静,其实手心已经激动的出了汗。
他自从离开家,到了府城,府城又辗转京都,为的就是这一刻。
其实辛先生还是说错了,他不但不会因为钻空子觉得伤自尊,反倒极为欢喜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