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而陈县令则留在方家大院儿里,同方老汉和村老们说话,陆续加入主动上门道贺的各处乡绅,倒也热闹。
  赵金莲开了闺女的东院儿,请陈老夫人和孩子们安顿。
  免不得两人就说起了方圆儿,陈老夫人心里愧疚,毕竟当初出事时候,她没帮上什么,反倒为了孙女的名声不受影响而搬走了。
  她拉了赵金莲的手,想要道歉,却先红了眼圈儿。
  赵金莲心里不能说没留下什么芥蒂,但有了昨晚那件事,她倒也想开了。
  自家人都这般,更何况外人了,陈老夫人的做法也可以理解。
  两人一个有心道歉弥补,一个理解包容,很快机就回到了先前的亲密。
  赵金莲听陈老夫人说起想念庄园的清静,就试探开口请她搬回来。
  果然陈老夫人一口就答应了,一来县衙的后院住的实在不舒心,宝哥儿的启蒙也不顺。
  二来,方家如今有举人了,身份地位同陈家相当,名正言顺的可以做个通家之好了。
  三来…方圆儿不在家,先前那事儿也基本过去了,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不得不说,人性自私,但谁又能保证不自私?
  方家放了三日流水席,就足足热闹了三天,一个时辰都没少。
  十里八乡的村人们都是欢喜,但凡能同方家沾上一点儿关系的人,都来贺喜。
  就是那些买了方家西瓜的行商都是乐开了花,纷纷上门讨酒喝。
  方家老少忙的恨不得长了八只手,即便有花字头和朵字头的小子丫头们帮忙,也是团团转。
  但山下方家忙碌多久,山上叶家就安静多久。
  方圆儿送了嫂子和桃红朱红,就如同往日一样,睡觉吃饭,做针线看书。
  当然也没忘了去照顾叶公子,给他读书。
  同刘大夫琢磨药方更没耽搁,说话行事都没有差错。
  但人人都看得出,她不快乐。
  有些时候,不是流眼泪,嚎啕大哭,才算伤心。
  真正的伤心是没有声音的,甚至是藏在笑容背后的。
  叶老爷和刘大夫等人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出来,也跟着心疼。
  心疼之下,就都笑不出来。
  主子笑不出来,所有护卫杂役管事自然也不敢笑。
  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笑。
  但整个叶家就好像被按了消音键一般,沉默安静。
  方圆儿没什么察觉,吴嫂子和山叔却是清楚。
  他们却什么也不能说,就像一个脓包,挑破了就再也恢复不了。
  到底还是方圆儿去菜园摘西瓜的时候,根生探头探脑藏在墙角儿张望。
  被方圆儿看到,喊了他到身边闲话儿。
  根生开口就问道,“姑姑,你不高兴吗?有人惹你生气了吗?”
  方圆儿被问的一愣,她隐藏情绪的能力这么差吗?
  连一个孩子都看出她情绪低落。
  不等她说话,根生又添了一句。
  “姑姑都不烤甜甜的点心了!”
  方圆儿突然就笑了起来,为自己的掩耳盗铃可笑,也为了孩子的单纯天真可喜。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压的那块石头,突然就好像卸掉了。
  活了两辈子,她骗自己骗的挺好,其实连个孩子都骗不过。
  那还骗什么?
  人无完人,双标几乎是本能啊。
  就像她常说家人就是她的命,无论什么时候,她都会爱他们,保护他们,为了他们的幸福可以付出一切。
  可是就因为这么一次疏忽,她就都忘了,甚至生出了远走的心思。
  而家里人疼她爱她这么多年,怎么就不能对她有一次疏忽?
  严已律人,宽以待己啊!
  一瞬间,她就想通了。
  “根生真棒,居然看出姑姑不高兴了!
  但是根生不知道啊,姑姑一看见你就立刻好多了。
  这样,咱们摘个大西瓜回去。
  姑姑给你榨个西瓜汁儿,然后再烤点心吃,好不好?”
  “好,好!姑姑最好了!”
  根生儿欢喜的拍手,笑的小脸儿通红。
  没一会儿,西瓜摘好了,吴嫂子抱了,不等走到院子门口。
  朱红和桃红就回来了,手里拎着大大的食盒。
  “小姐,夫人给您带了好多好吃的,还有三爷来信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处安身?
  “三哥的信?这么快就到了!”
  方圆儿欢喜坏了,赶紧迎上前,吓得吴嫂子踉跄跟着,生怕她跌倒了。
  “小姐,慢点儿,回院里再看啊!”
  主仆几个一路回了后院儿,方圆儿着急看信,就开始撵人。
  “刚摘了西瓜,你们先吃着。
  然后看看前院儿有没有鲜奶了,备点面糊,烤些小蛋糕给根生。”
  朱红贪吃,听说这话,立刻就扯了根生出去了。
  吴嫂子和桃红瞧着主子坐在炕上,不用担心,也就出去安顿了。
  家里带回的吃食,还要分一分,天气热,吃不完放久了,容易坏道。
  方圆儿喝了一杯蜜水,这才拆了信。
  许是知道妹妹这个时期无趣,方玉的信总是写的很厚。
  这次考试,他几乎是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给妹妹说个清楚。
  看的方圆儿一会儿跟着着急皱眉,一会儿又欢喜叹气。
  就如同方玉猜测的一般,朝堂上许是有些事发生,以至于这几年的科考极不稳定。
  这次幸亏他去的早,到了府城没多久就考试了。
  有些离得比较远,没有提前动身的考生,都没赶上考试。
  若是按照他的水平,上榜实在有些说不准。
  但突然少了那么多考生,中举的名额却没变。
  他居然抓了个车尾巴,以整个东州府倒数第二名的成绩,挤入了明年开春京都大考的队伍。
  所以,方圆儿生产的时候,方玉回不来了。
  甚至过年都不能回来!
  科考入仕就是一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马车,冲上去就没有回头机会了。
  方圆儿看的忍不住鼻子泛酸,厚厚的信纸,密密麻麻的小字,写满了哥哥的担忧和惦记。
  最让她眼泪止不住的是最后那几句话。
  “妹妹,什么都不要怕。
  三哥会闯出去,保护你和外甥不受任何委屈。
  待得三哥牧民一方的时候,就把你接出去,看遍天下好山好水!”
  特别是在这样的时候,在她一度怀疑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
  她的哥哥为了保护她,正披荆斩棘,行走于远方!
  她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骄傲!
  她低头拍拍儿子,轻声说。
  “儿子,你也许没有一个好爹爹,但是你有一个好舅舅。”
  吴嫂子从外边进来,见主子抹眼泪惊了一跳,赶紧上前问询。
  方圆儿两把抹干净眼睛,好好收了信纸,高声笑道。
  “嫂子,我想吃千层烤饼了,多和一块面,我一会儿去下厨。”
  “好,好,我这就去交代桃红。”
  吴嫂子听得欢喜,这几日主子心情不好,胃口差了很多。
  别说想吃什么,就是她精心琢磨的饭菜都能剩一半。
  难得,主子有兴致,她们怎么也要配合好了。
  中午时候,送到正房的饭菜有些简陋,就是叶公子都只有一小碗金黄色的蛋羹。
  但接下去一下午,东院儿的香气就没断过。
  别说根生好似生根发芽长在了东院儿,就是刘大夫和叶迟叶讯也都抻着脖子张望了好几次。
  果然,晚饭是前所未有的丰盛。
  大碗的红烧肉,糖醋排骨,肉酿豆腐,菌汤肉丸,清炒菜心,炸茄盒…
  主食是一大簸箩的千层牛舌烧饼,外酥内软,烤的金黄,又撒了一层白芝麻,微微焦香扑鼻。
  其中的馅料有三种,豆沙,红糖和椒盐儿。
  趁热掰开,入口那个宣软,简直无法言语。
  若是碰到红糖添多一些的,眼见红糖落下去,赶紧凑到嘴边嗦一口。
  即便烫的咧嘴,也是舍不得糟蹋一滴…
  夏日炎热,饮食清淡为主,但男人无论老少,哪有几个不喜欢吃肉的!
  眼见如此丰盛,别说叶迟兴奋的欢呼,刘大夫激动的搓手,就是叶老爷都眉开眼笑!
  方圆儿盛了一碗鸡汤,熬了一下午,香浓的让人嗅一口就淌口水。
  再把软烂的鸡腿肉拆成最小块,烧饼也泡进去,最后就变成了一碗肉粥模样。
  她一勺一勺的喂着叶公子,叶公子能吞咽之后,吃的多了,眼见恢复的更快了。
  显见今日的“饭”也很合他的胃口,居然多吃了半碗。
  这让叶老爷等人更高兴,刘大夫甚至开了一坛子药酒,同叶老爷一人喝了一小杯。
  “我真是庆幸,当初厚着脸皮,一定赖着把方姑娘请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