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为了使朝珠被发现显得更自然些,周稚宁在规划路线的时候,特意把三九典当行列作了倒数第三个,还留给了典当行里掌柜的禀报林老板的时间。
果然,这番查搜的动静并不小,半刻钟以后,消息灵通的三舅典当行掌柜就知道了有大人物的东西丢失,要查抄所有典当行的消息。
一想到现在还被关押在地下库房里的那个人,掌柜的一下子没了血色,连忙催促伙计去给林老板报信。林老板正在用膳,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急的脸色煞白,连口汤都来不及喝,坐上轿子就往周允能的府邸赶。
“快!快!再快点!”林老板坐在轿子上连声催促,背后的冷汗都要浸湿衣裳了。
轿夫们也是给力,咬紧牙关往前跑,终于赶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赶到了周府。
林老板犹如见到希望之光一样奔到府门前敲锁:“来人啊!来人啊!草民要求见周允能周大人!来人啊!”
一连喊了好几声,才有小厮给他开了门。
林老板还以为自己可以进去了,低头就要闯门,谁知被那小厮一拦:“林老师稍待,老爷今日不在家,进宫去了。”
林老板只觉得眼前一黑:“什么时候进的宫?”
“大概是午膳前半个时辰。”
林老板浑身流汗:“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没有定数呢,宫里也不许老爷传话。”小厮说。
话音落下,小厮就看见林老板脸上的肥肉颤了又颤,最终颤巍巍地吐出两个字:“完了。”
皇宫内。
周允能也是频频往宫外张望,心中不知为何有些不安,对曹元通的态度也是更加不耐烦:“曹元通,你到底有完没完?一点莫须有的事情,你居然拉着陛下和本官在这里颠三倒四的说了有两三个时辰了!你清闲,可本官还有政务要处理!”
曹元通已经没眼泪可以演了,还在干嚎,假意擦眼泪的时候还分出一点注意力瞥了一下外头的天色。
嗯……应该还要再拖会儿。
于是曹元通给李显使了个眼色,李显点点头,以一种悲痛的语气说:“臣早知道周大人不满北方文人已久,如今终是找到机会针对臣了!我们北方文人有什么错?要被周大人这样对待!”
周允能气的要炸了:“本官何曾要针对整个北方文人了?!李显,你怎么也开始血口喷人?!”
皇帝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折子,问魏闲:“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戌时一刻了。”魏闲回答。
皇帝便捏了捏眉心,“那你去把朕桌上右边的那堆折子也抱过来。”说完,又对这三个不省心的臣子道:“你们继续吵,朕的折子还没批完,还能再听你们吵半个时辰。”
曹元通便清了清嗓子,对准了周允能开火。
周允能疲惫地听着曹元通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出来批判了他一顿,只觉得曹元通和李显从没有一刻显得这么烦过。
第91章 公子你去抢周大人吧 既然回不了头,那……
大理寺那边派过来的人手脚异常利落,本来周稚宁预计要搜到三九典当行怎么也得两个时辰,但没想到一个时辰之后就有人来禀报周稚宁,在三九典当行里面发现了一串做工精细的朝珠,但不清楚是不是李显平日里戴着上朝的那串,所以想请周稚宁去指认。
周稚宁到时,三九典当行已经被大理寺的人团团围住了。典当行里的掌柜还有伙计都被控制住,在他们面前还摆着被搜出来的两口箱子。箱子都敞开着,摆在一堆金银珠宝上面的就是一串质地圆润上乘的朝珠。
看见周稚宁拨开人群走来,气质不凡,眉目清冷,掌柜的一脸惶恐地跪在了地上,求饶道:“大人明鉴啊!真不是小人偷的这朝珠。小人要是知道这串朝珠是当朝大人用的东西,就是再给小人一百个胆子,小人也不敢碰啊。”
旁边的伙计也是被这个架势吓的两股战战,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大人,这朝珠是有个外地的公子哥儿拿来典当的,他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我们才敢收了。谁知道这个公子哥其实是个偷儿啊!我们冤枉啊!”
周稚宁淡淡瞥了他们一眼,并未听他们的辩驳,而是转向大理寺这边的领头人,问:“可有人逃出去?”
领头人恭敬道:“大人放心,我们的手脚都很快,赶在他们逃跑之前就把人围住了,不曾让一个人跑掉。”
周稚宁点点头,这才给了掌柜的和伙计一点眼神,却也是带着几分冰冷:“无论你们如何说,朝珠出现在你们典当行是事实,你们开脱不了。”
两人还想再求。
周稚宁直接打断他们,道:“你们也别把过错推到那偷儿的头上,若是换了寻常典当行,莫说是老祖宗的朝珠了,但凡是见了此样东西都怕的不得了,哪里还敢收?你们倒是胆子大,见着人家是外地人便财迷心窍。哼,你们这样,以往也不知道收了多少贼赃,怕是都堆在这典当行里吧?蒋大人。”周稚宁看向领头人,“劳烦您带着人进去搜一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别放过,一定要找出其他的贼赃出来!”
蒋大人有些疑惑。
朝珠虽然是朝廷里的东西,但也是用好料子做的,且赏给了大臣就赏了,无论大臣怎么处理也不关朝廷的事儿。所以近年来确实有一些不争气的孙辈拿祖宗的朝珠去典当,他们知道了也当做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怎么现在被这个周大人一说,就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了?
但是蒋大人还是应道:“是!”随即往后挥挥手,“留两个人看着他们,其余人跟我来!”
三九典当行本就不大,众人一涌进去,刹那间就将铺子给挤满了。几十个人,几十双眼睛,个个如鹰一般在典当行内扫视着。
伙计脸色更是惨白,他忍不住一把揪住掌柜的袖子,牙关打颤:“掌柜的,要是他们发现——”
掌柜的反手按住伙计的胳膊,让伙计没说出来的后半句话憋在了嘴里。
“我、我已经叫行里另一个小伙计去通知林老板了。”掌柜的也很害怕,脸色也是苍白的,语气更是不自信,“也许我们再拖一拖,林老板就能来救我们了。”
可是伙计抬头望了一眼天色。
阴沉黯淡,甚至渐渐下起了小雪。
伙计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心中一片绝望。
正是此时,典当行里忽然传来一声叫喊,似乎是里面的人发现了什么在叫周稚宁。
“周大人!你快来看!”
周稚宁脸色一凛,快步走进了典当行。
伙计紧张地盯着典当行的大门,一颗心仿佛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里面的人发现了他们的密道。因为那密道里头是真的藏着一个人啊!
可是天不遂人愿,周稚宁走进去不过一刻钟,随后就扶出来一名气息奄奄的书生。
书生靠在周稚宁的肩头,浑身遍布伤痕,脸色惨如金纸,嘴唇颤抖,一双本来明亮的眼睛也黯淡的不成样子,似乎在下一秒就要死过去一样。
周稚宁着急地喊这个书生的名字:“黄玉林!黄玉林你醒醒!黄玉林!”
可一点效果都没有。
“黄玉林!醒过来!大姐还等着你回家团聚!”周稚宁将黄玉林放在地上,用手使劲儿掐他的人中,“你不是说要照顾大姐一辈子的吗?黄玉林,你不能食言!醒过来!”
也不知是周稚宁的话起了作用,还是掐人中的疼痛刺激了黄玉林的意识,黄玉林的睫毛颤了颤,终究还是慢慢睁开了双眼。
“周兄——”黄玉林的声音轻到犹如浮萍,断断续续,不能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救、救救巧珍,救救她,快……”
这句话才说完,他的头便朝旁边一歪,彻底昏了过去。
蒋大人在旁边道:“周大人,既然他还能说话就证明他还有一口气撑着,赶紧送去大夫哪儿医治,兴许还有的救。”
周稚宁看向蒋大人,沉声道:“你是大理寺的人,本官理该信任。只是这书生不是别人,而是本官的姐夫,又是一宗案件的关键证人,实在大意不得。还请蒋大人先叫人推辆小车来,将姐夫放在车上,本官再与你们一同去就医。”
“大人担心是正常事,下官这就去办。”蒋大人言罢转身离开。
其余官兵见此,有一人斗胆问:“敢问大人,这二人该如何处置?”
周稚宁瞥了几乎要昏倒过去的伙计和掌柜二人,冷声道:“典当行地下室内藏有活人必然与他俩有着脱不了的干系,立即收监到大理寺,不允许任何人探望,违令者重打三十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