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她的语气十分凛然,听不出半点心虚,好像就是周允能又在胡乱陷害似的。
  朝臣们大多数也是这样认为,毕竟当日殿试之上,周允能这个当大伯的第一个站出来和周稚宁断绝关系,日后又不断找茬,傻子都知道这两人必然是不死不休的结局,所以周允能要告发周稚宁任何罪名他们都不奇怪。
  皇帝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也不想浪费早朝的时间,随意地摆一摆手,道;“既然你们双方各执一词,那这件事情就交给大理寺那边去办理吧,有结果之后告诉朕一声就好。”
  大理寺可是赵淮徽的地盘,既是赵淮徽头上还压着个大理寺卿,可赵淮徽的这个顶头上司却对赵淮徽言听计从,这跟赵淮徽在大理寺里头当家作主没两样。而赵淮徽又和周稚宁是好友,这案子要是放在大理寺审,那跟直接判周稚宁获胜有什么两样?
  周允能肯定能想到这一点,于是他在皇帝开口之后,直接上前两步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臣有铁证!”
  皇帝一顿,皱眉看向周允能。
  周允能道:“周稚宁的家姐周巧珍已然认罪伏法!此时人就在刑部的大牢里头等待宣召,还请陛下裁夺。”
  周稚宁浑身一震,猛然回过头来看着周允能。
  金灿灿的阳光之下,周允能浑身好像镀上了一层冷冷的血光,那双老而精明的眼睛,此时正带着阴狠和得意看着周稚宁。
  “陛下明鉴,周稚宁的家姐周巧珍就住在青州,青州与上京离的如此近,为何这些年来却从不见周巧珍回家探亲?而且周巧珍与其丈夫黄玉林多年来过的躲躲藏藏,黄玉林本来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却多年不敢考科举。岂敢说这其中没有为了掩盖二人私奔事实,而不得不隐姓埋名的缘故?”周允能冷哼道。
  话音落下,周允能就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口供交给旁边的小太监,道:“陛下,微臣手中的这封便是罪妇周巧珍的认罪书与口供,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是万万做不得假的。”
  小太监踩着积雪,一路吱嘎吱嘎地小跑到皇帝面前,将这封口供递给皇帝看。
  只是一眼,皇帝就看清了口供纸上按着的那个鲜红无比的手印,以及周巧珍的亲笔签字。
  “拿给周大人。”皇帝摆摆手。
  于是小太监又把口供拿到周稚宁面前。
  “认一认,这笔迹是否是你家姐亲手所书?”皇帝的声音从头顶上传来,叫周稚宁内心一沉。
  她的视线落在口供纸上,认真辨别着纸上的笔迹,试图从里面找出哪怕一点点的差错。但事实注定叫她失望,因为这张口供的字迹当真与周巧珍的一模一样,所以说,周允能没有说话,她大姐当真是签字画押了。
  看到周稚宁久久不语,其实皇帝心里也颇为清楚,但他还是给了周稚宁一次机会,开口问道:“周爱卿,你怎么说?”
  “陛下。”周稚宁沉默了片刻,然后语气从容冷静的开口,“岂不闻官府要叫一个人伏法认罪,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只消摆出十八道酷刑,打板子、夹手指……不怕犯人不招供。再严重一些的,直接一顿板子将人打晕,然后拉着犯人的手在纸上画押。那自然是周允能大人想得到什么口供,就得到什么口供了。”
  谁料周允能只是冷冷一笑,似乎早知道周稚宁要用这话来替自己解围,便道:“陛下,微臣敢以自己顶上官帽担保,微臣从来不曾对周巧珍用刑。纸上的一切口供,都是周巧珍在清醒之时亲手写下来的。若是陛下与周大人不肯相信,尽管去刑部大牢里头看一看,微臣绝对没有说话。”
  周稚宁有一张巧嘴,周允能自然也有过墙梯,他早就算好了周稚宁会怎么解释,所以把周稚宁全部的退路都堵死了。
  “既是如此——”皇帝眯起双眼,“那朕就暂缓提周稚宁为江浙知州一事,先将周巧珍一案查清再说。赵淮徽何在?”
  很明显,皇帝还是想给周稚宁开个后门,想将这案子归到大理寺去审。
  但是——
  周稚宁抿了抿唇,从袖子里拿出今早程普交给她的请假折子:“赵大人身体不适,正卧床不起,无法来早朝。今早赵大人特意托臣带上这封请罪折子,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赵爱卿病了?”皇帝挑了一下眉头,随后便摇了摇头,“可惜了,偏偏在这时候。罢了,朕也不怪他,赵爱卿的身子朕知道,是病弱了些。魏闲,下朝之后让太医院的院判亲自到赵府去一趟。”
  魏闲:“是。”
  “既然赵爱卿病了,那自然是短时间内无法再处理大理寺的政事。即使如此,周稚宁,你的案子朕就交给刑部审理了。”皇帝揣着手,“希望你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
  周稚宁微顿,然后叩头:“是。”
  接下来的早朝,周稚宁就默默的站在队伍里没有说话。一向落在她身上的羡慕嫉妒的眼神,此刻也转为了幸灾乐祸和讥笑。
  散了早朝以后,更有几个昨天和周稚宁同一批问政的官员故意走在周稚宁前面,大声嗤笑道:
  “我还以为人家是官运亨通了,没想到这一通,居然通到刑部的大牢里去了。这要是处理的不好,别说知州了,我怕她县令也没得做啊。”
  “昨日我还听周大人说要拿同僚开刀呢,没想到这刀是捅到自己身上。”
  “哎呀,这个笑话好笑,我要一直记着,等来年还讲给你们听。”
  只有曹元通和李显走在周稚宁身边。
  李显冷声道:“周稚宁,本官知晓你向来聪慧冷静,不会被这三言两语的诋毁乱了心智。”
  曹元通更是直接,气道:“你别听这些人鬼扯,他们就是被吃过打,不长记性。你等着,待老夫去揍他们两拳,他们就知道厉害了!”
  说着,曹元通就作势要撸起袖子往前冲。
  周稚宁无奈地将人拉住:“曹大人,到这个份上,你就别再逗我了。”
  李显也把曹元通往身后一拉:“罢了,你别去惹麻烦,真想帮点忙,就去刑部里头坐着,不许周允能再对周稚宁的家姐动手。”
  曹元通点点头,直接加快脚步走了。
  “周稚宁。”李显将视线重新放在周稚宁的身上,“这事儿来的这么突然,又是由周允能提起的,十有八九跟四皇子那边脱不了干系。”
  周稚宁想起那日四皇子对她说的话,当时她还在疑心四皇子会从其他方面下手,没想到最后这个黑手却是落在了周巧珍身上,都怪她疏忽了!
  “如今这案子归了刑部,我们的人手又大部分在大理寺,怕是帮不上你什么忙。”李显皱着眉想了许久,“刑部里面人手复杂,谁的势力都有插手。但以四皇子和太子殿下最大,若是太子殿下能出面帮你一把,这事倒不难解决。只可惜太子殿下现在还在南方平定灾乱,短时间之内无法赶回来,唉。”
  这倒不能不说是周允能的心机了,特意挑这么个时候挑破一切。
  周稚宁缓缓呼出一口气:“这事儿该怎么扳回来,关键还是在我家姐身上。劳烦李大人帮帮我,让我能进刑部见一见我家姐。”
  “尔今你身负嫌疑,你家姐又是认真,你们二人见面于理不合,若是被发现,这事怕是要闹得更大。而且周允能那边盯着你,必然会在此事上加强防范,不叫你们二人见面。”李显苦苦思索,“我只能尽力帮你安排,但不能保证一定成事。”
  “大人肯帮我就好,稚宁在此谢过。”周稚宁认真地给李显行了个礼。
  李显点点头,也走了。
  剩下周稚宁一个人慢慢地往东华门那边走,她预备先回家给程令仪那边写封信。
  因为不知为何,她总觉得程令仪口中那对消失的夫妻,实际上就是周巧珍与黄玉林。
  然而还没等她走太远,身后就传来了一道温和的男声:“宁堂弟。”
  周稚宁脚步一顿,她面无表情地转过身去,语气冷淡地说:“您应该称呼在下为周大人。”
  周明承沉默了一下,但看着周稚宁冷若冰霜的表情,还是改口道:“周大人,请留步。”
  “在下与大人您没什么话可说,何必留步?”
  周稚宁转过身想走,但周明承更快一步地拦在了她的面前,语气低沉:“周……大人,你定要如此吗?”
  “当堂告发我家姐的是大人您的父亲。”周稚宁抬起头来直视着周明承的双眼,“当初令尊设局的时候,我们就一定会如此了。”
  周明承望着周稚宁的眉眼,那双清亮的眼眸之中,甚至能够清晰的倒映出他的影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