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交换完学术观点后,larry这位久居美国的意大利人发表了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并建议李豫在关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要忽略背后的政治诉求。
  “不是让你去迁就政治,而是了解它们的规则后,能够帮助你更好的适应剧烈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了解和适应它们后,才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国际政治是这样的,学术圈也是这样的,我想这一个原则在全世界都是通用。”导师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更多的未尽之言藏在他最后的一声叹息中。
  结束通话的李豫心情十分复杂,她问询唐宋,自己是不是特别不让人放心。
  “怎么了?”唐宋放下手里的游戏柄,问道。
  她盘着腿坐在沙发上,向他倾诉说,“没什么。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身边的人都特别好。老李自然不用说,他一人当爸当妈养大我。我去了美国遇上特别好的导师,larry刚才在电话里教我如何在体制下生存。我工作中遇到的事情,从没有告诉过他,他却主动与我分享经验。刚才的那些话,如果他是在我回国前说的,我还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感触。工作了三个多月,工作中也发生了许多事情,再听他的教诲,觉得特别熨帖。”
  她接着说,“不只是larry,你的出现也是刚刚好。我不知道别人经历的感情是怎样的。我年少时候的那点喜欢也好,爱慕也罢,随着时间和距离都烟消云散。七月份,如果我们没有在旧金山相遇,或许以后你只是唐叔叔家的孩子,只是傅从玉的好朋友。唐宋,你比我勇敢,比我主动。你拉我入局,让我迈出一步又一步。你教导我在工作中如何处理冲突,鼓励我在面对不同意见时坚定立场。唐宋,你也是个好人。”
  唐宋假装诚惶诚恐,“你前面夸了这么多,突然给我发一张好人卡,让我有些害怕。”
  她哭笑不得,准备一巴掌拍他手臂,深呼一口气后按捺住蠢蠢欲动的手掌,“夸你还不满意,非要找骂呀!”
  他立刻讨饶,握住她的双手,轻捏她的手掌心,“满意。以后请多夸夸我,我最爱听夸奖的话。”
  李豫想要抽出双手,居然挣脱不开。她也在思索自己自己在这段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刚开始阶段,自己的确有过犹豫和彷徨,至少现在她并没有用理智来压制情感,而是是为感情服务。
  她语气认真地问道,“唐宋,我让你很没安全感吗?”
  唐宋摇摇头,“不是。我会羡慕过去分享你喜怒哀乐的人,会有希望能珍藏每一个不一样的李豫。爱情里充满欲望,嫉妒,控制欲,之后才能达到宽容和超脱的境界。我只是还停留在前三阶段,还不是特别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李豫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他嘴上不承认没安全感,话里话外全是忐忑。
  她收起笑意,表情严肃却真挚,开口说,“如果说我以前的爱恋是喜欢上一种感觉的话,现在的这段关系是我第一次刚刚好喜欢一个具体的人,这个人有血有肉,爱笑也会哭。比如我第一次接触到你的眼泪时,心底深处的反应是唐宋是我怀里的人,不再是神了。当然,我从来没有在心里神格化过你,只是那一刻我觉得你的温热胸膛是真实的。比如你诚惶诚恐地诉说害怕时,我觉得我居然拥有可以伤害你的能力。
  唐宋,我们以后不要把情绪包裹起来,行吗?我不开心的话,会如实告诉你。你嫉妒的话,也要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们都长着嘴,在面对彼此时要只诉说真实的意思表达。
  哪怕将来这段关系维持不下去,我们也要亲口告诉对方,我们要分开。行吗?”
  他听着前半段,眼睛里闪着亮光,心里充满了欣喜。这种喜悦是宛如一个完美的平衡主义者,努力将两个灵魂契合度从1:99调整到50:50的那种欢喜。李豫给出的每一个正反馈都超出他的预期。
  可惜最后一句话,唐宋不爱听。他决定明天再听李豫的话,此刻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使用嘴巴。谁说嘴巴只能用来说话,他们面对彼此时嘴巴还可以亲吻来表达真实的感情。
  他倾身紧紧抱住她,左手托着她的后脑勺,右手在她后背上下摩梭,舌尖不着痕迹地滑入她的嘴巴。他用实践告诉李豫,人都长着嘴,不只是来说话,还可以做点浪漫的事情。
  随着电子表的指针拨过十二点,新的一天来了。
  唐宋没有忘记从今天起要听李豫的话,他把眯起眼睛似乎要睡着的李豫摇醒,开始了真实的意思表达。“李豫,你刚才说的除了最后一句我不认同外,其他的都认同也都同意。我以后嫉妒曹衍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
  李豫本来想开口骂他有病,大半夜自己不睡觉还要拉着身边的人一起谈心。结果这人夜里开始满嘴跑火车,她原本发懵的脑袋昏昏欲睡,这会儿随着瞪大的眼睛,彻底清醒过来。她腾得一下子坐起身,嘴里发出惊呼,“啥?”
  “不是,你说你嫉妒谁?”
  「曹衍」,他的声音掷地有声,也证实了她刚才的不是幻听。
  她停顿反应了几秒钟后,决定哪怕晚上不睡觉,也要对这个问题刨根问题。“怎么扯他身上?”
  唐宋箍着她的腰,又把她带到自己怀里。他的答案与李豫心里设想的答案,南辕北辙。“在校园里他可以站在你旁边,可以经常和你去食堂,我却不被允许。原本我还想再等一等,可今晚我们聊到坦诚,我觉得我有必要说真话。”
  “你是借着说真话的机会,索要权利。不允!”李豫直接点出他的意图,拒绝得干脆利落。
  他又轻轻亲吻她的嘴角,委屈地开口说,“好吧。我再等一等。”
  李豫忍不住侧身,不再看他委屈的表情。不过她颤抖的肩膀还是泄露了她的笑意。
  “你骗我……”
  他的语气更委屈了,真的,他不去做变脸演员真是文艺界一大损失。
  “乖,没骗你。我的答案还是不允许。”这次她给出自己的理由。
  “我们白天的时间安排很少能凑在一起的,这个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我们人文社科类的工作可以暂停,你们的实验可不允许随时叫停的任性。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我入职三个月,虽然与曹衍说可以结伴吃饭,但是我们还是与各自院系的老师一起用餐的次数比较多。比如和我一起吃饭次数最多的是我们系的蒲老师,其次是安老师和袁老师。曹衍连前三都排不上号。
  第三个原因是你在学生中的人气有点高。当然,这学期过完,热度会散去大半。只是秋季学期还不行,男女朋友之间的气场太容易辨认了,我不想成为论坛的谈资。”
  “好吧。看在曹衍是打掩护的吉祥物的份上,我觉得不再嫉妒他了。”
  李豫随着与唐宋越来越亲密,对他的了解日益增多,发现他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更是超乎常人的能屈能伸。
  不过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她还是想在有苗头的时候就掐断分歧的可能选。“唐宋,虽然你刚刚的嫉妒不是我想的那种。不过为了避免以后闹分歧,我觉得有必要提前把底线说清楚。我们的工作不可避免要与异性打交道,我不希望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生气。”
  这下轮到唐宋慌张,他慌忙解释说,“不会的。我从来没有那样想过。”
  “嗯。彼此的信任还是必要的。”
  53|第53章
  李豫完成论文后的一周,难得可以轻松一刻。她也有精力和助教一起阅读班上同学们提交的期中小论文。班上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还很稚嫩,回答问题时已经有科学论证的雏形。她把电脑屏幕移过去,对池默说,“你看,这位小同学的文章很有意思。他全篇用哲学来解答经济学问题。”
  池默问,“这种怎么给成绩?”
  “扣掉专业分数,给文章架构的分数。”
  他接着问,“期末考试需要我帮着出题吗?”
  李豫摆摆手,“不用。期中论文主要考学生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只有一个大题,考核他们对宏观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疑惑更多,他有些惊讶,“不考选择题?或者概念题?”
  “不考。这些没意思。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构问题,如何回答问题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的。我下周在课堂上会简要提一下,让他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
  池默觉得李老师的教学方式很特别,这种教学方式他以前只在案例讨论课上见过。不过她的要求比案例课老师的要求严格多了。大部分学生都是从知识记忆的考核中脱颖而出,逻辑思维的考核对学生们真的是特别的挑战。他读过李老师发表的文章,现在更加好奇她的科研过程,一定是经过反复的逻辑推敲。
  “李老师,您平时需要研究生帮忙整理材料或者数据时可以随时找我。”他说得很真诚。
  李豫看到后,笑起来,“行。你导师没意见的话,我会找你帮忙的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