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对此,唐宋一无所知,他正在办公室里和毛院长沟通他实验室的第一个课题研究组成员和即将开始的研究课题。
  毛院长离开之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学校的科研基金会对你的实验室可是大力支持。小唐除了自己学术上要取得进展外,也要帮学院多带出些优秀的科研苗子呀。以后学院的未来还要靠你们年青人。”
  14|第14章
  李豫本科四年在bbs上一直是游客身份。
  是的,她从来没有注册过账号,只是在申请学校期间浏览过部分面经。如今她工作后更不会去浏览论坛。
  帖子发酵时,她在做文章的收尾工作。她原本打算写一篇关于区域发展的大论文,现在改变主意。大论文还是要写的,不过以西部区域发展为主题的小论文她先安排上。经过一周多的整理,文章的草稿于周四晚上十二点半完成。
  她直到肚子叫唤才意识到时间。
  深夜十二点半,地铁早已结束运营。打车回去的话,夜班价格估计需要小一百块。这个费用够她在学校食堂吃三天。她想了想,决定把两张凳子拼起来,在办公室凑和一晚。
  当然睡觉之前,她给老李留言:晚上在学校博士生宿舍休息,不回家啦。
  她想老李肯定早就回房休息,明天早上能看到消息也行,至少她每天向家里打过卡。她躺在并不舒服的凳子上,决定明天一早要下单买充气垫和睡袋。
  下次可以睡地板上,地上应该会比凳子上舒服,她想。
  这一晚上除了凳子比较难睡外,饥饿感也催促她在凌晨五点醒来。办公室唯一一块饼干,被她昨晚睡前吃掉。现在没有吃的,只有蜂蜜。她用一杯蜂蜜水又熬过两个小时。早上七点食堂开门后,她第一时间冲进食堂,一顿饭吃完四个包子一个茶叶蛋和一碗粥。
  她准备收拾餐盘离开时,遇到池默。池默是打包了包子和牛奶,准备带到学院吃。
  “李老师,早,您今儿这么早来学校啦?”
  李豫看着小师弟说,“昨晚写文章太晚,没回家。你怎么也这么早?”
  池默晃着手里的塑料袋,说,“宁老师生病前,我一直在帮她整理数据。她现在还是想把文章尽快发出来,我就和她一起弄数据和文章。”
  俩人结伴回学院,在一楼分开时,李豫说,“有需要我帮忙的,随时去我办公室找我讨论。”
  回到办公室,她把文章又推敲一遍,然后联系孙敏和王庆。结果两个人纷纷表示不要署名,他们只是帮着提供基础材料,这些材料从数据库或者官方网站上都能查到,对文章并无显著贡献,不要署名权。
  孙敏更苦口婆心劝她,“不用,我发表的文章已经够用啦。饭碗已经保住,实在不需要再占你的便宜哈。我现在要开启一段开心的教书时光,明后年每年再发一篇文章来保底。你这才刚开始保饭碗之旅,以后不能这么大方呀。”
  听得李豫哭笑不得,她决定周末给孙敏挑选一件礼物来表达谢意。
  下午,傅从玉在三人群里问他俩,周末有时间一起吃饭吗?
  距离他们上次吃饭已经过去一个半月,加上李豫今儿心情好,就爽快答应下来。“周末两天都有空,你们定好时间通知我。”
  她说完后,想起傅从玉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工作,在群里向傅从玉咨询。如果送女性朋友表达谢意的礼物,送什么比较好。
  傅从玉问她,“对于礼物,你有大概范围吗?”
  李豫想了想说,“那个姐姐很漂亮,也喜欢漂亮的物什。我曾在她办公室见办公桌上摆着刺绣摆件。”
  傅从玉说,“这好办,送类似的礼物。最近几年很火的通草花就不错。小豫可以在网上查查,挺好看的。你可以送花的摆件,也可以送头饰。当然摆件不会出错。”
  说完,没几分钟,他在群里发来几张牡丹花、木兰花、桃花……通花草的图片。
  李豫一下子就被那个桃花摆件吸引住。她决定送孙敏桃花,祝愿她相亲的时候能够多多遇帅哥。
  “我要送她桃花。”
  这时候唐宋在群里冒泡,他翻看完聊天记录,心里默默嫉妒那个要收到李豫桃花的女性友人。
  不过,他也有友人,可以让友人送自己,“傅从玉,你也送我件桃花吧。摆件或者挂件都行,我不挑。”
  傅从玉回复他说,“滚。你对桃花过敏!”
  唐宋开始说违心话,“造谣!我最爱桃花,最喜欢桃子。”
  傅从玉忍无可忍,“你最爱葡萄,你外公专门给你弄的葡萄园。你说谎对得起他老人家嘛。”
  在他们两个拌嘴时,李豫已经在网上下好单。
  当然周末的聚会也没有成行,唐宋周末要去外公家报到,所以聚会推迟到下周末。
  傍晚时分,她简单收拾一下,从五楼下到二楼参加学院的迎新典礼。她身边的几位同事打过招呼后坐下,院长已经开始发言。她有点恍惚,记不太清楚她本科入学时候老院长的发言内容。不过她博士入学时,参加berkeley入学典礼,院长在台上有句话让她记忆犹新,“伯克利的教育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项权利。荣誉带来的是报偿,而特权带来的则是回馈社会的义务。”
  她想她知道在下周二的课堂该如何行使她拥有的教育权。
  于是,池默在第二周的课堂上又一次被师姐惊讶到。
  “上周课程结束后,教务处的老师找我谈话。理由呢,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我经过慎重思考呢,还是觉得我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是,我也愿意让步,愿意给大家一个新的选项。
  新选项的条件是这样的:期末开卷也行。有愿意选择这个选项的同学,今天晚上8点钟之前发邮件到我和助教邮箱,我回亲自回复邮件并确认。自我回复邮件起,选择已正式达成,无反悔的可能性。
  不过为了对认真准备这门课的同学们公平起见,选择开卷考试的同学们,你们这门课的成绩,我只能给到60分。ok,规则很清晰吧。
  现在,你们的选项也不止一个,心动的同学们可以考虑考虑。助教稍后把课程大纲和考试要求完善一下,今天上传一份新的到学院内网。”
  台下没有上周嗡嗡的议论声音,大二的学生们有的面面相觑,有的会心一笑,有的惊讶得张着嘴巴。
  李豫给了大家两分钟的消化时间,两分钟后麦克风响起,“现在开始第二周的课程。”
  坐在助教旁边的课代表高宁,心里想着,这哪儿是灭绝师太呀,这分明是雷厉风行的女神。
  这天学校bbs的交流区,出现一个帖子匿名贴,标题是聊聊经院那位新来的笑得像蜜糖出手似刀的青年女老师,本贴申请匿名。
  首楼用生科学神照片来镇楼,二楼开始吐槽。“上了两周课,第一次遇到期中和期末要求这么多,平时课堂还有拓展阅读材料的老师。今儿居然给出可以开卷考试的选项,本以为她良心发现。没想到她居然说选择开卷的话,不管答得多好,成绩只能给到60分。
  完全没有商量余地,简直暴君。
  第一堂课上刚看到是美女老师,还兴奋不已。结果高兴只维持不到两分钟,这学期这门课只剩下痛苦。”
  三楼开始陆续有人跟帖回帖,反正帖子是匿名的,外院的人纷纷表示无图无真相。
  也有人说,“怎么看都觉得标题点明女老师,恶意满满呢。”
  一百楼之后开始有理工科学生来回帖,“话说人文社会商学院学生是不是平时都清闲惯了。看描述的作业量也不大呀,比我们每一门专业课都少,怎么好意思来发帖喊苦呢。”
  一句话引发文理大混战,直到帖子翻页。后来发帖人把吵架的禁言后,商学院学生开始继续讨论。
  高宁看到帖子后,心想发帖人不满意课程要求多,可以选择开卷,而不是来论坛吐槽老师。他一面向版主投诉帖子,一面也匿名回帖,“跟帖这么多楼,看明白楼主的诉求,既想要高分高绩点,又不想付出努力。想要高分就下网看书去,不想付出努力就去给老师发邮件,而不是在这儿对老师指指点点。”
  后面紧跟着回帖的人,点赞高宁的回复,并回贴说,“想要高分就滚去看书,不想付出努力60分已经够看得起你。”
  接下来有生科的人来回复,“这个楼主怎么好意思拿我们学神来镇楼。学神在上周新生典礼上让我们不要辜负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不就是说给楼主听的嘛。学院给配这么敬业的老师,这个课堂要求与我们系相比真是毛毛雨,居然这点苦都说不得,真以为读大学就是来躺得呀。”
  紧接着有人回复说,“看了前面楼层科普这位老师的简历,非常优秀呀。本科可以申请到美国公立大学的文科类全额奖学金,博士期间发表过很多优秀的论文。现在学校招聘海归青年教师非藤校不录,无博后工作经历不录,她没有藤校学历没有博后经历,居然能拿到offer,肯定是非常优秀才对。这样的老师,也没做让人天怒人怨的事情,居然被楼主发来吐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